六年级作文

时间:2024-08-03 11:48:50 六年级作文 我要投稿

关于六年级作文汇编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六年级作文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六年级作文汇编8篇

六年级作文 篇1

  如果我们用心去看透这世间,会发现爱其实只有一种解释,来自心灵深处无名的爱怜。但我们换一个角度将体会到:爱的解释无穷无尽。

  爱是默默的亲情。每一个孩子都沐浴着父母的关爱,在无微不至的爱下健康地成长着。父母任劳任怨,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我们转,节假日别人休假,他们不休,用爱的雨露滋润我们幼小的心田。不仅关爱我们,还关爱着自己的伴侣,他为她洗碗,她为他拖地,在别人看来,里面没有爱,但又有谁知道,这些足可以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早已化成血溶于水的亲情?

  爱是无言的关照。没有人会不承认,自己没受到过邻里亲朋的关爱,当你没考好时,邻居小妹妹是否在逗你开心?当你遇上坏蛋时,是否有人挺身而出?妥你不开心时,邻家大妈是否给了一个淳朴的笑容?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不过这也算爱吗?当然算,无言之爱,胜过下属对上司的陪笑谄媚,胜过讨好领导的苦笑无奈,胜过侍女天仙般的笑靥如花,胜过……

  爱是当仁不让的竞争。遇到对手,败了,别叹息,那也许就是上天对你的考验。只有败才有胜,才有一路的崎岖坎坷,才有尽管跌跌撞撞却已到手的成功,竞争是考验,是磨炼,是途中的当仁不让,是最后不傲的自信、笑容。遇到困难、对手、竞争,别怕,这是上天对我们的.恩宠!

  爱是残酷的放任。狐狸妈妈非常爱自已的宝宝,宝宝小时候,给他们喂食,喂水,稍稍长大后又一步步悉心教他们捕食,生存的技能,干完这样一切,妈妈们却像对待仇敌般驱逐小狐狸。小狐狸恨透了妈妈,却不知,妈妈正在偷偷哭泣——那毕竟是自己的骨肉啊!可是,只有放任他们,让他们经受考验,才能使其立于不败之地!

  爱,其实并不是惟一的,但是无论怎样,爱就是爱,就算世界灭亡,他也是是永恒的!

六年级作文 篇2

  哎,六年级了,什么事都不能做了,只能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没有了自己的空间,不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只能把自己埋在无尽的书本里,题海中……

  那天,我看见门口的黑板上写着几个大字招校内小记者,摄像员,播音员以及主持人。我看后不禁心花怒放,想我嗓音不错,还很会表演,何不施展一下才华?想到这里,我便喜滋滋的去找其他报几项的同学一起去找老师报名。大家认为先让一个人去申请比较好,于是便选了我。我急急忙忙地去找老师。

  报告!有什么事?老师正在批改作业,头也没抬地问道。老师,我走到老师的办公桌前,说:我和几个同学想报小记者,播音员和主持人,可我们不知道从那里报,是从您这里么?这时老师停下笔,慢慢抬起头,脸上写满了厌倦,她皱起眉头说:我说你们声声劲儿吧,那都是没用的,现在学习好了就行了!然后她又埋下头来继续批改作业,可我还站在那里,我不相信这是出自我最喜欢的老师之口。老师看见我还站在那里,问:还有什么事么?没……没了……可是……没有事儿就快走吧,,你顺便把这叠大本发了,我要让大家作大本。于是,我抱着沉甸甸的大本走了。

  后来,还是英语老师瞒着语文老师给我们报了,可语文老师又给我们撤了,我好几天都不敢看老师一眼。

  哎,六年级了!

六年级作文 篇3

  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该送些什么呢?一定要给他一个惊喜!我苦思冥想,终于,我想了出来,那将是一份绝妙的生日礼物!我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到底是什么呢?是——白纸代表我的心!

  我拿出一张白纸,将它平坦的铺在桌面上,再拿出一瓶牛奶,倒在盘子里,拿出一根毛笔,然后用毛笔蘸着牛奶在白纸上写了一句话:“祝妈妈生日快乐,愿您永远健康幸福!我爱您!”我把写过字的纸晾干,随后放入一个漂亮的信封里,等着妈妈下班回来。

  “叮铃铃”门铃响了,我急忙打开门,把妈妈迎了进来,把准备好的礼物送给妈妈。妈妈打开信封,拿出白纸,一副不解的神情看着我。我笑着说:“请将白纸放在蜡烛上烤一下吧!”妈妈照我说的做了,只见白纸上慢慢浮出了我原先写的字迹,不过已经变成了黄色。妈妈搂着我说:“这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礼物!”随后妈妈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怎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胸有成竹地说:“这可难不倒我,我已经上网查过了。我用牛奶写的字,牛奶里面的蛋白质受热就会变黄,就会在白纸上显出字迹!”

  “哦,原来是这样啊!这么有意思的现象,这是靠你平时的'认真学习与观察才能想到送给我这么一份特殊的礼物!真是妈妈的乖女儿!”妈妈摸摸我的头,笑着对我说,听了妈妈的话,我心里美滋滋的。

  简评:这是一篇描写我送给妈妈一份奇特的生日礼物的文章,开篇点题“白纸代表我的心”。读了你的文章,老师发现你是一个留心生活、细心观察的孩子。全文语言流畅自然,较为生动,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六年级作文 篇4

  星期五的上午,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我的心情和这天气一样好。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幸运星小记者班的同学们要去“等等我·未来城”体验。

  进入大厅,引入眼帘的是两棵托起屋顶的参天大树。天花板是黑色的,上面挂着许多蓝莹莹、亮晶晶的小灯,如夜空中许许多多的繁星。里面有一架大飞机,上面写着“等等我航空公司”几个大字,吸引着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畅游“未来城”之旅。

  到了城内,一个叔叔递给我一张护照,里面装着“未来城”通用的'货币——泰米币。我和小伙伴们来到的第一个职业体验的地方是国学馆。大家穿上了一套蓝色的古代学童的服装,戴上帽子,俨然穿越到了古代。我们欣喜地坐到了一种叫“席”的垫子上。我看了一下国学馆的环境,四周是一幅《孔子游学图》,每个人的台案上是一个砚台、一个墨块、一支毛笔、一张宣纸,还有两张竹简,上面分别写着《弟子规》和《论语》,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里有个洗手池,不能体现出古色古香的氛围。我正在观察时,一个大姐姐走过来,让我们去洗手池接点水装在砚台里,我这才知道了洗手池的用处。我把水倒在砚台里,举起方块墨,放在砚中间的小圆圈里,然后转着圈磨墨。平时看人家写字都是用的瓶装墨水,我这才明白原来墨水是可以磨出来的,真有意思。磨好墨后,我拿起毛笔,蘸着墨水,按照竹简上的字书写。我写完后,老师给我发了五元泰米币的工资,我非常高兴,谁让这是我来这里赚到的第一桶金呢?

  接着,我们来到少儿邮局,换上了绿色的邮递员服装。这里东面的墙上有一张“未来城”的地图,北面有一个放邮件的柜子。一个大哥哥让我们四个人组成一组,把邮件分类,又交代了一些基本礼仪:到了指定地点,要问可不可以进来,之后要把邮件用双手交给客人……我分配到的地点是美味工坊,看到别人收到邮件开心的样子,我也很开心。

  除此之外,这里还有许多其它的职业,有护士、警察、消防员……各种职业的体验都让人记忆犹新。

  这次畅游“未来城”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还赚到了工资,使我们提前体验了大人的工作,离人生的道路又近了一步。同时也让我体会到了大人工作的辛苦,我暗暗下定决心:回家后,一定要帮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为他们减轻负担。

六年级作文 篇5

  前几周,大队辅导员张老师给我们36个大队干部候选人开了个会,告诉我们这次竞选与往常不同,采取得是以板报的形式做自我介绍。

  回到班里,我左思右想也想不出什么好的方案来设计这个个人板报,要知道,我的审美感并不是那么好,加上最近学习比较紧张,我哪有心思去弄这些东西呀。想到这儿,我想凑和一个上去得了,可这样一来便辜负了父母与老师对我的期望。这可怎么办才好呢?

  这时,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陈梦雨和常可心。陈梦雨是我们班有名的小画家,不仅画画得好,审美观也非常的强;常可心字写得非常漂亮,干事十分利索,找她们俩 来帮我一起做这个板报,这个板报必将会成功。可现在毕业班的'学习都很紧张,而且眼看快月考了,她俩会帮我的忙吗?

  我忐忑不安地找到她俩说:“小雨、可心,你们能帮我个忙吗?最近要竞选大队干部了。我想请你们帮我一起板报。”“没问题!我们不是朋友吗?”她们俩爽快的地答应了。此时,我不安的心情总算得以解脱。心想:有朋友真好,特别是有她俩这样的朋友。

  于是,每节课间,我们都在一起讨论着板报的设计与内容。陈梦雨说要弄几朵花做花边,常可心要为板报设计出构思。这一天中,我每时每刻都享受在友情的怀抱中,真使我幸福!

  接下来的几天,她们放下中午午休时间、课间活动等空闲时间,坚持要为我做板报,每天她们都会有新的构思与我讨论,修改板报……

  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这天是全校大队干部改选的日子,也是投票的日子。

  我心中忐忑极了,这年是我在小学学习的最后一年,今年我会成功吗?

  第二天,投票结果出来了,看着展板上的红纸黑字,我好开心,好高兴!我以525票的票数位居第一。

  回到班里,我把这一好消息告诉了陈梦雨和常可心,她们也十分开心。这里有她们的功劳,有了她们,这些天做板报我才不会寂寞,因为有她们,我才能成功地完成这张板报。

  有这样的朋友真好!这件事真让我感动!

六年级作文 篇6

  红糖是我们义乌的特产之一,这不,昨天义亭就举办了红糖节。红糖节表示义乌人民的日子红红火火。

  星期六上午,我上完英语课,爸爸就来接我,参加义亭镇的红糖节。来到这个神秘的地方,我看见了许许多多绿色原糖梗,这一大片,那一大片,那绿色的在风中飘动着,摇摇手,点点头。走了许久,一片片的糖梗地从我们眼前闪过。没过多久,我便望见了远处高大的烟囱,正冒着黑黑的浓烟。我们向那个村走近去。不远处便看见了村庄,我们来到了村庄初中,这里可热闹了,有许多卖吃的,看,这里因为是红糖节,还有许多节目。你看:那正在演戏呢!台下聚集着许多老人,他们聚精会神地看着。

  我们买了一些东西,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那东西的样子是卷着的,两根东西互相绕在一起,还买了一根白色的.,像泡沫似的,长长的东西,不过这些东西外面都沾着红糠,甜甜的很好吃。爸在那里邀了几个朋友,也叫上了妈妈来到这村上,大家聚在一起。我们便去榨糖处,见到许多糖梗放在机器上,这一头放进去,那一头吐出来的是像人吃过的剩皮,我往旁侧一看,原来,机器把糖梗绞成了汁水。汁水流到地下的大坑里,把这些汁水用火烧透,再放到另一个小锅里,把一些泡沫去掉,再放到另一个锅子里,烧一会儿,便烧好了红糖。

  妈妈提着篮子抱着脸盆,把篮里的东西放在锅里,把整个篮子浸泡在烧好的红糖里,再用一个小勺子在上面浇上一点,抬起来放到盆子里,抬到外面,放在塑料套与把篮里的东西倒出来,盆子里的便是剩下的红糖了,爸爸拿了一根糖梗放在盆子里转了几圈,便拿着走开了。他一直转着,让红糖在糖梗上结成块,再用保护膜包好,其他几个叔叔也照爸爸这么做,为了不让剩下的红糖凉了,他们一人拿两根,晾在架子上,又取两根来。妈妈在旁边用筷子把这些东西分开晾干后,这糖梗便成了糖gou,放在袋子里,带走。那糖梗按照人数分,一共四户人家,每户人家3根。因为妈妈的客户多,所以剩下的8根便给了我们。就这样,我们便满载而归。

六年级作文 篇7

  一是在学习课文时总结。

  对于作文中常用到的表达方式,其实在我们的课文中运用得相当普遍,如果我们在课文教学中能够引起重视,在引导学生学习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之后,引导学生总结一下写作方面的技巧,同时利用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一些有目的的训练,远比在作文教学中单独讲解作文方法要强。比如教学《三峡之秋》(西师版小语第九册),其中对于写作顺序的处理,就应该值得我们借鉴,本文所采用的顺序是:“早晨——中午——下午——夜,终于来了。”再看看同一册书一个积累运用中的《自主学习园地》中《那倾斜着的伞》里的一段对话描写:

  ……

  “外公。你肩膀都被淋湿了,快擦干啊!”

  “你有没有被淋到啊?”外公问。

  “没有啊,那把大伞把我整个儿都包住了。”

  外公笑而不语……

  在教学时,这些内容可能并没有引起教师的重视,往往都是把内容一上完就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这时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学生的作文情况,将学生作文与这里的描写进行对比,就不难知道:学生中的“你说”、“我说”、“他说”等等写作方式与之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呀!相反如果我们在这时让学生体会一下,再让学生写写、练练,人家的写作方法不就变成自己的东西了吗?

  二是在业余读书活动中总结。

  教学生学习语文,任务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比较系统的语文基础知识,任务之二就是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广大语文教师一定有所发现:现在的学生,由于所接触的事物远比我们这一代人在小时候所接触的知识多,那主要应该得益于现在众多的信息渠道,比如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也许在课堂上,学生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时,一些答案会让教师感到啼笑皆非:他们回答的内容常自于这些媒介。只可惜的是在这个时候,学生的表现没能引起我们的重视,可能只是一笑了之,不以为然。其实这是一个大好的作文辅导时机,引导一下:“这些内容你是从哪里得来的?你是怎么得来的?你能尝试用一下吗?”再作一些总结方法的引导:“找一个小本子,将见到的优美句子记下来,将好的写作方法记录下来,那不是善莫大焉吗?”如果学生养成了习惯,见一处佳句就记一处佳句,见一种写作方法就记录一种写作方法。长此以往,还愁学生的写作方法不能适应作文的需要吗?

  三是通过教师或者同学的介绍积累,再在作文中运用。

  人们常说:“同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这里所强调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不管他的学历高低如何,年龄大小如何,就职经历如何,他都会有一定的长处,他都有值得学习和研究的地方。如果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将作文与之联系起来,可能对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好处。就成年人而言,别看一些人学历不高,但是谈吐却不会输与别人,他们常常是出口成章,什么名言警句,什么逻辑顺序,简直就是头头是道。此时此刻,学生如果说能将其长处铭记于心,在作文中再灵活运用,说不定其作文质量还真能身价倍增呢!更何况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做法:在作文讲评时将好作文念一念,让学生听一听。其目的也在这里:通过这样的途径让学生学习学习,应该说这种做法确实是成功之举!只不过这种做法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是很多教师的侧重点不在学生的写作技巧上,不在如何取长补短上,教师的用意其实很简单:比着箍箍画葫芦。以致于学生作文千篇一律,同出一辙。这确实让教师大为恼火,但认真分析起来,问题也不是全出在学生身上,而是教师的引导不恰当所致。所以运用这种方法时,一方面在把握好尺度的问题,一方面要处理好重点的问题,避免出现偏颇。

  四是通过说话训练,慢慢积累,在写作中运用。

  在语文教学中,我有一个习惯的做法,那就是在进行课文教学以后,用上那么几分钟的时间,进行写作方法的说话训练:“大家将书翻到刚才学过的课文,思考一下:课文的开头方法是什么?结尾方法是什么?课文使用的是什么顺序?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课文中使用了哪些成语?运用了哪些歇后语?哪些名言?课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之后以小组为单位,认真讨论一下,认真总结一下。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练习练习,在接下来的作文实践中学习运用。这个做法其实在教学中并不会占用太多的教学时间,但是“磨刀不负砍柴功。”它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它让学生积累了课文的写作技巧。试想:如果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先进行课文内容的教学,再进行作文写作方法的教学,引导学生***拼滥打,学生能打拼出一条成功之路吗?

  1.作文修改与讲评

  就目前的实际而言,对于作文的批改,不少教师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有的教师习惯发扬人民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埋头苦干。的的确确,这样改出来的作文非常好看:在学生的作文本里边,这里有教师画的圈,那里有教学的评语。教育主管部门来检查也会给出很高的评价,可就是费力不讨好,本子发给学生,学生就是不屑一瞥,即便是在考试卷上也不会写出教师满意的作文来。还有的教师也想搞搞教学改革,让学生去修改,可是学生将作文改出来以后教师又发现原本好好的作文被改得面目全非,更何况要是教育主管部门知道了还会说教师工作不负责任,马马虎虎。由些而来,教师就难免有些进退两难了:教师改也不是,学生改出不是,出路究竟在何方呢?

  在这里,我们认为,作文教学的改革的确是势在必行,但绝不是草率行事!应该弄明白几个问题:对于作文批改,其指导思想是什么?改革作文批改的方法改革有什么意义?在作文批改中教师应该有什么作为?学生在进行作文互改时用什么方法?应该注意些什么?作文批改结束以后应处理好哪些问题?

  改革作文批改方法的指导思想

  “对了,作文批改方法一改革,我们就轻松多啦!不用再那么劳神费气啦!”这是教师的一种反映。“我习惯了原来的批改方法,这样一改,我的阵脚全被打乱了,看来批改作文只好从头再来啦!”这是教师的另一种反映。“把改作文的任务交给学生,教师还干什么呢?这不是乱了分寸吗?”这是有关部门的一种反映。看来,真要进行作文批改方法的改革,于上于下于左于右还果真难于接受呢?其实不然,这里所反映的不是作批改方法改革的问题,而是一个思想观念问题,一个实际操作中的尺度问题,一个是否走向极端的问题。谈到这里,对于作文批改的'指导思想,其实已经是十分明确了,那就是:通过教师的不断学习,努力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通过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创作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处事的能力。因为教师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没有一定的写作能力,没有引导学生学习的成功方法,就不能很好地进行作文教学,更不能进行作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如果不进行作文教学法的改革,就不能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事半功倍。揽得太死,固步自封只能禁锢教师思维,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极端化的理解,飘浮不定的工作作风那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比方:教师应该是一种杀毒软件,应该经常性的进行升级,否则是奈何不了病毒的,就用原来的版本,最终会让自己的电脑毁于一旦。教育形势在飞速变化,而教师在静观其变,难道还有立足之地不成?

  修改作文有几个方面的好处:

  一是培养学生作文的能力。我们从大量的作文实践看出:学生完成的作文初稿是不具体的,初稿中的很多地方需要修改,如果学生养成了经常修改作文的习惯,他们的作文能力就会逐步提高,毕竟是“精品来自精雕细啄”。

  二是促进学生严谨学习风气的形成。修改作文,需要心平气和、需要耐心、需要精力集中。难怪很多教师都说:“在学校我是不改作文的,我的作文通常都是在家里批改。”只要学生作文稿子完成了就按照要求认真修改,时间一长就养成了认真办事的习惯。绝大多数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完成作业认真的同学在其它方面的表现也会突出。这岂不是一理同然吗?

  三是可以明显提高作文质量。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反复修改作文,必定会使文章逐步变好,质量会逐步提高。

  四是可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修改一篇作文,难免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有了问题,就可能要与人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合作。

  对于作文内容的修改,我们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题目的确定。

  现在的学生作文,对于题目,编者比较注重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材中通常给出一些人性人化的提示,表现为一个写作材料,让学生根据写作材料的提示去分析,去理解,去作文。据此,我们在批改作文或引导学生修改作文时应该将题目的拟定作为修改的内容来进行。具体地说我们应该注意,作文的题目是否对全文起到引领的作用,题目是不是文章的眼睛?题目是不是太大?是不是太繁?当然在指导时或修改时应该教给学生拟定题目的方法,让学生拟定题目有目标,有方法,否则学生就会瞎拼乱闯,无所事事。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告诉学生:拟定题目,首先考虑的是要切合实际,尤其是本次作文材料的要求,就其语句而言,题目应该是精辟的句子,而不应该拖泥带水,含糊其辞。其次应该考虑所拟题目尽量小,因为题目越小就越贴近所选事例,题目大了就会给人一种“空”而“飘”的感觉。比如作文材料:“在你的生活中,一定有关心你的人,一定有爱护你的人。请选择其中的一两个事例写一篇作文,来表达你对他(她)的某种思想感情。”在拟题目时,如果拟成“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一个让我不服的人”,就会让人觉得这些题目有些偏大。反之,倘若写成“我的老师”,“同学某某”,就会给人一种题目与事例呼应的感觉。

  2.材料的选择。

  有的老师认为: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学生选择的应该就是好的,应该就是对的。不是主张让学生自主学习吗?不是主张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吗?还有的老师认为:学生,虽然是学习的主体,但他们的学习不可能有预见性,他们在作文中的材料选择一定具有盲目性,在选择作文材料时,很多时候的考虑是不成熟的,所以为了作文的有效性,在作文指导时,老师应该给学生指明事例,指明让学生写什么,应该告诉学生怎么写。老师们的这些做法,有没有道理呢?我们说,这不能全盘否定,同时也不能轻易恭维。因为学生在具体的作文实践中,确实因为写作经验的限制,生活阅历的局限,出现选择材料的一些问题,也是很正常的事,同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什么都不管,让学生去写,那是不负责任的做法,相反,如果什么都管,包办代替,对学生的发展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学生能活动的不能活动了,能思考的不能思考了,能自主发挥的不能自主权发挥了。在作文修改中,首先应该让学生自己明白:所选的材料是不是新鲜的材料?所选的材料能不能为本文的中心服务?所选的材料是不是有些牵强附会?就是在老师批改学生的作文时也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3.开头和结尾的处理。

  前面谈过,作文的开头,结尾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学生的作文来说,尽管老师在学生写作前已经进行了辅导,学生也进行了训练,但是学生也只是学习到了这些方法,至于在作文中的表现是不是能达到作文材料的要求,那还是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说,学生在作文中仍然可能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老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修改,同时在老师的批改中仍然要注意这些问题,老师不能袖手旁观,等闲视之。

  4.段落之间的过渡。

  有写作经验的老师都知道:在一篇作文中,如果所选的事例往往不是一件,那么在第一件事写完以后,就应用一个句子将第一个事例过渡到第二件事,这个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常说的过渡句。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在具体的写作实践中往往能较好地写一件事,能较好地写第二件事,但是对于这两件事如何进行过渡,他们不一定有经验,不一定知道该如何进行过渡。此时此刻,老师应该让学生知道:对于过渡句,通常的写法是能表明上一段话的意思,又能引出下面一件事的句子。

  5.表达方式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在一个班级中,应该说,对于大约三分之二左右的同学来说,基本能写清楚一件事,基本能在作文中突出中心思想。面对这样的作文,对于相当一部分老师来说,就觉得满意了,目的已经达到了。但是对于作文要求而言,这些作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为在这些作文中,可能注意了文中人物语言的描写,但也有可能仅是语言描写;有的作文注意了动作的描写,但可能仅是动作的描写;有的作文注意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可能仅是心理活动的描写,有的可能注意了环境的描写,但可能仅是环境的描写。也就是说,在具体的写作中,学生能运用单一的表达方式,还不能恰当地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学生的心里,运用什么表达方式,应该就是一用就是一大段,然后再用第二种。这些写法是存在较大的偏颇的。作为老师,应该进行大胆的诱导和示范,才能对学生的作文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

  对于作文的修改,操作程序应该是:首先由学生自己修改,修改结束以后为同学之间互改。时下,作为老师,为数为少者,对学生总是不放心,总是认为学生没有修改作文的能力,生怕学生在改作文时会弄巧成拙。以致于绝大多数的老师对于学生写出来的作文,总是会发扬人民老师的光辉本色,宁愿自己呕心沥血、废寝忘食去愚公移山,也不愿意将我们的上帝——学生动员起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可能就是这方面的原因,让不少的语文老师谈作文而色变。对于这种做法,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思考:作为老师,认真批改学生作文也确实于情于理都在合理范围内,但是,如果说我们对每篇作文都做到公平对待,一丝不苟,按照中等班额计算,一本作文至少15分钟,你一晚上能改多少,按照目前主管部门的要求,字词句段篇、标点、题目、开头结尾、表达方式、眉批旁批尾批,样样俱全,15分钟能完成吗?此其一。其二,就算是老师能任劳任怨,无论多大的困难也要刻苦攻坚,将全班几十个学生的作文如数改完,你把作文本发给学生,学生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吗?学生能去认真体会的认真批改的作文吗?摆在老师们面前的,也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事实:学生写得好,你给他改得好,你给作文的评价高,学生倒也能眉开眼笑。相反,学生不恨你几眼,背后不骂你几句,恐怕你还算幸运的。其三,看看我们的学生,如果不是刻意编班,也就是说所教班级不是尖子班与差班的差班,对于一半以上的学生来说,学生作文中的错字他们不能改吗?一般的病句他们不能改吗?常用的标点符号他们不能改吗?如果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将这些任务交由学生来完成,能节约老师多少时间呢?再说,这仅是时间的问题吗?学生批改作文的方法是不是得到了积累?学生的语文水平是不是得到了提高?学生的作文质量是不是得到了提升?如是这样做,难道不是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吗?接着才是教师修改,最后定稿。在一段时间里,有些老师唱出了怪调:课改就是老师导,学生学。即批改作文是学生的事,这是落实新课改理念。表面一看,这也是乎符合逻辑,与新课改不谋而合。其实这也是极端的作法:因为这一做法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忽视了老师在学生学习的作用。事实上,新课改中的老师作用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就以作文批改为例,学生的初稿完成以后,老师引导学生认真的修改,老师再对这些作文进行一次润色,作文才确实有很大的变化。当然,学生的作文经过同学的互改以后,相当一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老师的工作量肯定减轻了不少。同时老师在作文批改中更能认真的思考,想出一些办法来搞好作文教学。到此时,我们对于学生的作文还不能放手,因为学生的作文虽然进行了修改,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怎么改的,也应该说是一厢情愿,要得这些作文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我们还应该将作文发给学生,让学生认真的去读一读,去体会体会。想想哪些地方做了改动?为什么这样改?有时间的话,可组织学生讨论一下,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之后将作文发给学生再抄写一次,学生的印象就更深刻了。在这里,我们倡导学生的作文原稿首先不是老师批改,而是由学生来改.在实际的操作中,可能存在一些定的难度,首先是我们的学校领导,他们会认为这种做法会使老师产生隋性,认为是老师不负责任。作文稿子都由学生改,那么老师去做什么?其次是老师会放心不下:学生的作文五花八门,老师都改不了,难道学生还能改不成?再者是学生家长会有想法:现在的老师真懒,作文稿子都由学生改,不知老师在干什么?当然我们首先说:学生能不能改作文稿子?肯定能改。但是学生改的作文行么?应该说开头是不行的,但是经过老师的培养,他们是行的,我们应该相信学生。学生改还是老师改,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肯定有一个方法的问题。

  修改作文,以下问题应该引起重视:一是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修改作文的方法:通读,整体把握;修改,忠于原文多就少改;再读,查缺补漏。二是学生在修改作文的过程中,教师不能什么都不管,应该加强指导。三是修改作文不一定面面俱到,应该把握好当次作文的训练重点。

  关于作文的讲评,有几个问题也值得重视,那就是:一方面既要有代表性,又不能抓住一两篇作文就不放,否则容易产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二是讲评时要尽量肯定全部学生的优点,有不到位的地方,应该以指出、引导为主,不能一味指责,更不能打击。

六年级作文 篇8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小时候读起这个句子时,只觉得它很美又很诗意。然而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流逝,我一天天的长大。体会到了“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的世间常情之后。读起这个句子来心中不免又有了一些惆怅与哀伤。尤其又想到自己马上就要和小学同学们分别了。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啊!今天也许我们是欢聚在一起的,可明天呢?后天呢?虽然知道分别总是难免的,但是一想到六年的小学生活马上就要结束了心中还是有许多的不舍。

  不舍甘苦与共的同学们。是他们陪伴着我从一个只会要棒棒糖、洋娃娃的稚嫩孩童蜕变成了一个懂得感恩、懂得思考的少女。同学情谊像高山流水、似鹰击长空。十年修得同船渡。五世修得同窗读。我们一起哭,一起笑。一起为敬爱的沈老师过生日,班级篮球赛上一起为队员们加油。同学情谊是一种财富。当我们情绪低落时也许最先想到的不是父母,而是从同学中发展的好友。向他们倾吐心声。得到一句安慰的话语,和一个小小的肩头。当我们孤单彷徨时,站在身边的永远是好朋友。我时常感叹道:大家是多么的有缘分啊!茫茫十三亿的人海之中为何你我都在同一座城市里?选择了同一所小学?命运的齿轮转呀转,你我最终被分到了同一个班。开始了有趣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换来今生一次相遇。”我们的缘分,前世又有几次回眸呢?但什么也阻挡不了时间的脚步“梧桐叶上三更雨,叶叶声声是离别。”

  不舍慈母般的启蒙老师。“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谢谢你的谆谆教导,谢谢你在我迷茫之时,那一句句指引的话语。你用你的心血浇灌了我这棵小树苗。将来,无论我成为参天的大树还是低矮的灌木,我都将以生命的翠绿,向您祝福——我的.老师!

  六年了,回忆起那些真实而又遥远的点点滴滴,一抹浅浅的微笑便漾在嘴边。抬头看看天空依然是那么蓝,蓝的像矢车菊的花瓣,然而此刻的我们已不再是懵懂的小孩子了。同学,老师都陪伴着我在这段风轻云淡的日子里行走,也许未来的路上少了你们的身影但我并不感到孤单,因为我有水晶般纯洁而透明的回忆。我相信我们终有一天会重逢。

【六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六年级的作文[精选]11-07

六年级作文[经典]01-18

【精选】六年级作文06-29

六年级的作文11-19

六年级作文07-21

六年级的作文[经典]09-21

(经典)六年级的作文01-08

六年级作文07-21

【精选】六年级的作文12-01

六年级的作文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