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精选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元宵节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元宵节作文1
今天早上,我6点20分就醒啦,翻来覆去地怎么也睡不着啦。诸位知道为什么吗?因为昨天晚上我就和老妈约好啦,今天早上要亲自下厨煮汤圆。我越想越兴奋,实在忍不住啦,在6点30分叫醒啦妈妈。我在一分钟之内穿好啦衣服,先早读啦10分钟,就来到啦厨房,准备煮汤圆啦。
我先从冰箱里拿出啦一包汤圆,把口撕开,又拿出啦一个碗,往碗里倒啦一些汤圆。接着,我打开啦水龙头,接啦大半锅水,对啦,我最喜欢喝的米酒还没放呢!我又急急忙忙地跑到啦冰箱跟前,从冰箱里拿出啦米酒,把它们全倒进啦锅里,又用勺子把米酒搅匀。一切准备停当,开啦火,我把锅放在啦炉子上,把锅盖盖好。
什么时候才能放汤圆呢?妈妈告诉我:“水开啦就可以放啦。”“那要几分钟呢?”我迷惑不解地问。“大约5分钟吧!”平常5分钟对我来说过得很快,可是这时候的5分钟对我来说就像一个小时一样,我在厨房里急得团团转。终于,我发现锅盖在上蹿下跳,还发出啦“嗤嗤嗤”的声音,这时只见锅里的水乱成啦一锅粥,就像平静的大海中突然卷起啦一个大浪,浪花翻滚,这一定是水开啦。
该放汤圆啦,我打开啦锅盖,一阵热气迎面扑来。这么烫的水,万一我放汤圆的时候水烫着我怎么办?我先让妈妈给我示范啦一下,还真简单。可是,我还是有点害怕。在妈妈的鼓励下,我拿起一个汤圆,提心吊胆地放进啦锅里,就赶紧往后躲,一点事都没有。接着,我把汤圆一个一个地放啦进去。妈妈告诉我:汤圆浮上来的时候就熟啦。对啦,平时妈妈煮汤圆的时候都要放鸡蛋的,趁这会儿功夫,我又打啦一个鸡蛋。这时,汤圆正好漂啦上来,我把鸡蛋一点一点地倒啦进去,不到一分钟,汤圆就可以出炉啦。
看着这美味的'汤圆,我直流口水,就赶快拿啦一个碗,把它们全都盛啦进去。端到餐桌上,我也不管烫不烫啦,舀起来一个就往嘴里塞。哎呦!真是太好吃啦,自己煮的汤圆就是香。吃着自己亲手煮的汤圆,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元宵节作文2
元宵节是我喜欢过的节日,我喜欢的不是看花灯,也不是吃元宵或者吃汤圆,我喜欢的是看我家的大姐和大哥争论到底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他们这两个一南一北去上学的大学生呀,一到元宵节就开始在家展开辩论了,让我们这些家人们有了新的元宵大戏可看。
大姐是大姨的女儿,大哥是大姨的儿子,他俩是龙凤胎,长得一个随大姨夫一个随大姨,性格却还是都随了大姨,越长大越看得出他们的伶牙俐齿来,时常惹得大人们说是“家里又得添俩主任了。”大姨是我们这边的妇联主任,那张嘴以前没有谁说得过她,直到大哥大姐出去读大学了,我们所有人才看出了大姨有对手了,不过奇怪的是他俩从来都不跟大姨斗嘴,就两同胞兄妹自己斗嘴,最爱斗的就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
我们这边以前一直是吃元宵的,每到元宵节的时候,超市门口就摆了各式各样的元宵在卖,随着时间的流逝,外来人口以及文化的涌入,我们元宵节买的也就不分元宵和汤圆了,煮出来,吃起来都好吃就行。大哥和大姐这俩大学生则不一样,他俩因着他们所学的专业,极力保护着传统文化,生怕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忘记。可惜他俩还没学完,按大姨夫的说法是他俩还未学成,闹得笑话可以包容。
他俩一个坚持元宵节要吃元宵,这是去到北方上学的大哥的坚持,一个坚持元宵节要吃汤圆,这是去到更南的地方上学的'大姐的坚持。他俩一到元宵节就各自去买回来一大袋我们该吃的元宵和汤圆,为难到底是煮元宵还是煮汤圆的大姨也被他们换了下来,他俩一人一锅煮元宵和汤圆,我们这些不方便参与辩论的家人们则在这一天一边看他俩的辩论一边享受又吃元宵又吃汤圆的待遇。
我听大人们说,他俩这是魔怔了,就不知道变通变通,想想我们这南方不也一样吃元宵嘛,哪有什么南北方的差别,都是每家口味的不同而已,元宵汤圆也就是一个寓意,团团圆圆的就行了,还像他俩那么“吵架”,元宵又哪来的团圆呢。
元宵节作文3
“我要拍了!三、二、一……”刹那间,我与“花灯海”的画卷就飞进了爸爸的手机里。
正月十五这天,华灯初上,我和爸爸就来到了展览花灯的街道上,正如诗人辛弃疾所说的那样,“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满天的小花灯被晚风摇曳着,透着夺目又璀璨的光芒,仿佛开了千树花。烟火纷乱,往下坠落,又像是空中的繁星被吹落了,宛若阵阵流星雨,我连忙拿出相机拍下了精彩的瞬间。
我们就这样一边欣赏一边走着,仿佛怎么也走不到尽头,夜空中的圆月柔柔地洒着月光,映照着花灯和每个人的脸,我的心里充满了诗意画意……突然,一条浑身缠着火焰的巨龙赫然伫立在我的面前,只见它稳稳地匍匐在五彩祥云上,伸出一只尖锐又锋利的爪子,目光炯炯有神,好像随时准备在辽阔的苍穹之上飞腾。
花灯千姿百态,不仅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还有刻画精致的植物,再次惊艳到我的是路边一排欢迎客人的花花草草,它们虽然不起眼,却同其他花灯一样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我看着一朵朵小巧玲珑的花儿,突然冒出一个问题:“爸爸,人们为什么要在正月十五这天闹花灯呢?”
爸爸笑了笑,给我讲了一个传说。原来,在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频频出没,四处危害人和牲畜,于是人们组织起来,带着武器上山除害,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飞到人间,被猎人们误杀了,天帝十分震怒,立刻传旨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天降下天火,要把凡人的房舍牲畜、财物烧个精光,这个旨意被天帝善良的女儿听到了,她趁着夜色托梦给每个熟睡的人,在人们耳边说了一个谜语: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他们都做了同样的梦,东猜西猜,最后被一位老人道破天机:天上的仙女让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天帝以为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祸了。从此正月十五闹花灯的习俗就沿袭下来了。听了这个故事,我不禁感慨:中国的文化习俗果然博大精深啊!
伴着又一轮五彩烟花升起,我和爸爸意犹未尽地要回家了……今年的灯会最让我难忘。
元宵节作文4
元宵节有其独特的含义,尽管它没有春节的热闹气氛、繁荣节日和悠久历史。
因为元宵节紧挨着春节,在我的家乡,从春节前夕到元宵节,家家户户忙忙碌碌却又乐此不疲地过了将近一个月的盛大节日,热闹欢快的气氛在元宵节过后渐渐平息。小时候只知道元宵节和春节一样热闹有趣。
记得一句老话:“正月十五过元宵节”。每次正月十五之前,人们就开始做准备,排秧歌,买烟花,买灯笼。一些聪明的人会自己制作一个不同的灯笼,为那天做准备。
正月十五,早晨安静,可以去中午。吃完饭,想午休,恐怕不行。刚过十二点,街上准时开始敲锣打鼓,然后传来了俗称的秧歌。每个表演者脸上都洋溢着喜悦,透露着节日的气氛,跳出了自己的.个性。有各种各样的表演者,包括小丑、花伞和手帕,让你大饱眼福。看完之后感觉有点饿。这是桌上第一名的菜,——汤圆,又丰富又好吃。想上嘴的时候就觉得甜,好吃,好吃。
没什么,只是一个开幕式,甚至是最热闹的夜晚。
到了晚上,整条街都比以前更明亮,灯火通明,它必须走在街上,打着耀眼的灯笼。有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尺寸,不同的颜色,各有特色,绝对独一无二。拿一根细竹竿,把点着的灯笼捡起来,俗称挑灯笼。还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叫观灯。
看,那边是什么?现在正如火如荼。让我们一起去玩吧。哦,是——解灯笼上的谜语!红色的纸穿过灯光,整个广场被红色和喜庆所包围。人们站在每一张纸前,有的低头用手机查看,有的搔头,有的静静地思考。一想起来就急着拿奖。广场上充满了无尽的欢乐。
最后,欣赏圆盘状的月亮,这是一年中的第一次满月。皎洁的月光照亮了每一个角落,有一种仙境般的美。
这是我家乡的元宵节,一个特别热闹的节日。我爱家乡的元宵节,我爱我美丽、活泼、不平凡的家乡!
元宵节作文5
“爱元宵三五分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一起庆祝这个节日。
先将一些米粉倒在盆里,倒入热水,反复揉搓,揉成面团后,将面团分成一块一块的,搓成细细长长的条条,别看这搓成条很简单,却很难把它们搓匀,有时太细了,有时太粗了,就要重新搓。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搓好一条,我分成均匀的一小块一小块,只见奶奶们用力揉搓,搓出一个又一个元宵,我学着奶奶们,左手在下,右手在上,轻轻搓一搓,一个元宵就做好了。
这时,蒋老师来到我们身边,说:“大家想不想做金元宝啊?”“想!”全班的声音如雷声滚滚。“那你们眼睛睁大了,我要做喽!”只见蒋老师将面团搓圆,两边轻轻一按,一翘,金元宝就出现了。“哇,我们要自己做一个!”全班拿起一块,开始做金元宝,我做了好多次,可就没有一次让我满意,我望着后面已经做了好多元宝的罗悦,又羡慕又好奇:“罗悦,有什么诀窍吗?”“有啊,按的时候不要太深,元宝就好看了。”我试了试,果然,包出的元宝十分漂亮,于是,我做了一个又一个,突然,我发现蒋老师在做一种我不认识的样子,就问:“蒋老师,这是什么东西啊?”“小鸡,我来教你一下吧。”只见蒋老师将面团搓圆并搓长,将顶部捏出一个小嘴巴,尾部翘起来,就成功了。我回到位置上,照着蒋老师的方法捏出了一个怪模怪样的小鸡,我重新搓了一遍,这才搓出一个像样的小鸡来。我发现许多同学捏出了各种各样的东西,有:棒棒糖、冰淇淋、山、鸟头……我也捏了四角星、五角星、爱心等。
开吃啦!我们一窝蜂冲到了盛汤圆的位置,我一盛好,就迫不及待地冲到座位上,大口大口地吃起来,香香甜甜的`味道在我嘴里弥漫开来,我还吃到了快乐的味道、团圆的味道。
今天真是难忘的一天,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元宵节作文6
今天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大家是不是在桌前一边吃着香甜的汤圆,一边看着精彩的电视节目呢?
我们家乡,每年的元宵节都要放烟花,看花灯,今年也不例外。晚上,我和爸爸妈妈来到街上看花灯。只见马路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提起元宵佳节,除了汤圆,我想更多人会想起赏灯。而在我的家乡,正月十五上午的游街“闹元宵”却更被人们看重。
清早五点多钟,便有大批人马在水镜广场聚集。老人,小孩,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人都在队伍里满面春风。打腰鼓、划旱船、扭秧歌,无人不迫切地表达着自己的欢喜。队伍从大街小巷走过,路边观看的人摩肩接踵。调皮的小孩,拿出过年没放完的鞭炮,“刺啦”一声擦燃往人群里一丢,吐吐舌头跑掉了。只剩下母亲无奈的'苦笑、抱歉的赔罪及众人宽容的笑声。狮子在街上上蹿下跳,长龙在人海中上下翻腾。夹杂着震天撼地的锣鼓声,欢乐的气氛沸腾到了极点。
元宵是团圆的日子,自然少不了一顿丰盛的午宴。宴席通常在中午十二点开始,万家鞭炮齐鸣,当满城的地面都被喜庆的红色铺满时,人们便开始吃饭了。汤圆当然必不可少——每逢元宵,奶奶的汤圆最令我挂念——奶奶不会夹馅,所以总是把汤圆揉成一个个小团。但这一点都不影响它的味道:煮好后盛起来,一人面前一碗汤,加上白糖和炒好的芝麻,绝不亚于蒋雯丽代言的那“味美香甜甜”的“三全凌汤圆”。
吃完汤圆,我们又来到广场观看礼花。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的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月亮渐渐西落,我依依不舍得离开了。但观灯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各种彩色的灯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大放光彩。真是“一夜花灯醉,只缘春意浓”。
我相信,随着祖国的日益发达,今后的元宵节一定会更好、更令人们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7
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元宵佳节。
我们一家人欢欢喜喜地聚在一起,吃饺子、吃元宵。傍晚,天刚暗下来,就听到外面传来了“噼噼啪啪”的炮竹声,我迫不及待地拉着爸爸妈妈的手来到院子里放烟花,我小心翼翼地点燃烟花,只见一道亮光升到了天空,“啪”的一声,美丽的烟花绽放在空中。
抬头仰望天空,只见一朵朵美丽的烟花,有的像菊花,有的像喇叭花,有的像梅花······它们绽放的多姿多彩,照得夜空五彩缤纷,像白天一样。
伴随着烟花的绽放时一声声清脆的响声,有的像哨子,有的像鸟儿叫,此起彼伏,热闹非凡。那烟花燃后的碎片就像流星一样洒落人间。大家欣赏着这美丽的景色,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包括我。
“开饭啦!”妈妈端着热气腾腾的饭菜,对我们说。看着那香糯圆滑的汤圆,小表弟眼冒金光,口水都已经流出来了。“小馋猫们,再不来,汤圆就要被吃光了呦。”我大步流星的走了过来,拿起汤匙选了一个放在鼻口闻了一下好像是芝麻馅的,我用牙齿咬了一小口,顿时芝麻香就扑鼻而来,看着裂开的汤圆像一个笑脸好像在笑。不一会儿,碗中的'汤圆都滑进了肚子里,撑得我的肚子也像一个大汤圆。
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后,我们就去公园赏灯了。一路上,只见观灯的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肩并着肩、牵着手,个个脸上充满了期待与兴奋。路的两边悬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还有古色古香的莲花灯、玲珑剔透的绣球灯。啊!各式各样的灯看得我眼花缭乱了。忽然,一阵欢快的音乐传来,我和表弟手牵着手,顺着音乐声从人群中向前挤去,原来是“小狗队”啊,三只“小狗狗”个个精神抖擞,它们弹着吉他,唱着歌,在祝福人们狗年吉祥,生活更美好。再往前走,一只鲜艳夺目的凤凰特别引人注目,它昂首挺胸,盘绕在旋转灯笼上翩翩起舞……
多么难忘的元宵之夜啊,我要永远记下这美好的夜晚。
元宵节作文8
沿着粉墙黛瓦踏在青石板上,我轻抚着这青砖墙上留下的斑驳痕迹,映入眼帘的是一抹厚重的沧桑之感。指尖拂过长有苔藓的墙壁,小心翼翼地,宛若珍宝。
就这样向着老街深处走去,有一丝若有若无的香味指引着我。
驻足在香味的源头,一扇熟悉的原木色小门露出一点缝隙。轻推一下,“嘎吱”,半掩着的门向我全部敞开。屋里的老婆婆缓缓抬起头来,惊异之色被温柔取代。
“丫头,都长那么大啦?!站在外头干啥?快进来坐。”她步履轻快地走到我跟前,亲昵地拉起我的手,手掌上的老茧擦过我的手。
我轻轻地应着,“嗯,好久没回来了,好像变化很大。”,边说边扶着她走向屋里。
“唉,这几年怪冷清的。”她眼神倏地黯淡下去。
初夏的天气有些闷热,屋里快要退休的电风扇摇晃着自己硕大的叶片,慢慢地搅动着稀薄的空气,那熟悉的香味便渐渐弥漫了开来。甜甜的,还带着些清凉,我略有期待地询问:“婆婆你是又做了什么好吃的了吗?”她恍然大悟似的敲了敲自己的脑袋,然后快步跨进厨房,在厨房里忙的不亦乐乎,还扯着嗓子对我喊:“你算是赶着巧了,一锅元宵新鲜出炉。”
片刻,婆婆就端来了一个青瓷碗,一朵朵青花在釉色的渲染下跃然于碗身,如此便已秀色可餐。碗口滚滚水汽扑面而来夹杂着甜丝丝的香味,朦胧的'水雾笼罩之下是暗红色的豆沙,用勺子缓缓搅拌,碗口的热气升腾地更加欢快了,蹦跳着冲进空气里,那股香甜又全部钻进了鼻腔。碗里的元宵被勺子推动着,滑来滑去,我推着你,你挤着我。本来还只是半隐半现像一个个羞涩的女孩,此时却又是一群调皮的孩子玩得不亦乐乎。我尝了一口,甜而不腻的豆沙包裹着白白胖胖的元宵滑入口中,清甜如花朵般在舌尖绽放,却又极其霸道地侵占了整个口腔。这味道亦如儿时,稀释了我内心尘封的那一隅温暖。
“好吃!”,我竖起大拇指夸赞着婆婆,“还是以前的味道一点也没变。”她笑靥如花。
我道别后又走上了冷清的老街,人烟稀少,正是夕日欲颓之时,余晖布满这老街的每一个角落,这景象与某段记忆悄然重合,却早已物是人非。没有了谈笑的妇孺,缺少了闭目养神的老人,孩子们银铃般的欢闹声也只存于记忆深处。婆婆手中的香甜依旧,虽无人问津,但这分明是我儿时的味道。
元宵节作文9
“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过大年”。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来临啦,虽然今年的元宵节下着雪,但家家户户仍然都洋溢着红彤彤的笑脸来迎接元宵节的到来。
“吃元宵啦!”妈妈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元宵,嘴里高兴地叫着,元宵象征着一家人团团圆圆,生活像元宵一样蜜甜,我嚼着绵绵的、甜甜的豆沙馅元宵,真是美在碗里,甜在心里。
吃过元宵,我们一家人便欢快的来到街上看烟花,街上的人真多呀,像潮水一样从四面八方涌来,各个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我们随着人流来到政府楼前,这里是看烟花的好地方,只听见“咚当”的一声,一个大花盘在空中骤然开放,从中绽放出无数个色彩斑斓的花点,顿时把美丽的夜空装饰得更加绚丽多彩,人们不约
而同的`发出赞叹声;紧接着两束五光十色的光束相互喷射打斗,只见两者实力相当,还好他们在最后时刻握手言和,才平息了这场玩逗;又听见“砰”的一声,一个小圆点爆裂了,迸出无数个小圆点,它们像一个个小伞兵从空中飘落下来,一会儿消失在深邃的夜空中,人们陶醉在了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忽然底下等着上场的烟花
着急了,迫不及待地喷射出来,像火山爆发一样;这时又有两束光花在下面倒着往上撒花点,五颜六色,美丽极了;接着“降落伞”上场了,他们穿过像雨点一样的光点凯旋而归,这时又由下而上喷射出猛烈的火花,好像在祝贺_看完烟花,我们随着人流开始观花灯,街上的灯真多,使我目不暇接,有龙腾虎跃灯、富贵花开灯……把整个平鲁区装扮得更加美丽。20xx年是虎年,花灯的主角是十二生肖中的虎,一个个金虎显得神采奕奕,它那股劲真让人好笑,它们好像在说:我老虎今天也该扬眉吐气了!最引人注目的是县政府门前的龙灯,它们是那么的雄伟壮观,引来了无数摄影爱好者。
抬头望去,一轮又大又圆的月亮挂在空中,还有无数的孔明灯冉冉升起。孔明灯是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发明的,又叫许愿灯,它给人们带来了吉祥和快乐。
元宵节作文10
正月十五这一天,我们全家人回家乡欢度元宵节。
俗话说得好:每逢佳节倍思亲。我的家乡虽然偏僻,但这一天出门在外的人几乎都回家,所以家乡到处人来人往,欢声笑语。
古话说:“正月十五闹元宵。”还没到正月十五,人们就早早地开始扎花灯,作灯头,准备元宵节的舞龙活动。正月十三那天,从早到晚,你都能听到大街小巷里传来“哐——哐——哐——”的锣鼓声,这是在告诉大家“今天晚上要开始迎龙灯了。”民间也叫“起灯”。于是,家家户户都行动起来,在大门上方挂上两盏喜气洋洋的大红灯,准备好烟花爆竹,有些大户人家还要准备几个大红包,好在晚上龙灯迎过来的时候包给舞龙队。
天色刚暗,就有龙灯开始出村,村民们做的龙灯式样很多,有板凳龙,就是在一条板凳上固定好两盏描着精美图案的灯笼,把这样几十条板凳连在一起,加上庞大缀满精美小灯笼的“龙头”,就成了一条漂亮的龙灯;有的每人举一根木杆,木杆顶端是一节圆圆的布满“龙鳞”的红灯笼,再用红色拉花把几十节“龙身”连在一起,就成了一条活灵活现的龙;还有的龙灯是用布做成的……随着天色渐渐黑下来,越来越多的龙灯迎出来了。小孩子兴奋地举着自家的小灯笼,呼朋引伴,跟着龙灯走。龙灯时而在大街小巷穿梭,时而在广场上进行精彩表演。龙灯迎到哪里,哪里就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锣鼓声声,鞭炮声震耳欲聋,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人人欢呼雀跃……龙灯一直要迎到正月十五才结束。正月十六的夜晚,人们要把龙灯舞到溪河边或有水的沟边,把龙放在地上,进行烧龙仪式。把龙燃烧完后,将灯龙残骸送入水中,浇水冲去,意为送龙归海。这样,元宵舞龙灯才算真正结束。
望着缓缓离去的游行队伍,我想:元宵的庆祝活动,不正象征着人民的日子蒸蒸日上,祖国繁荣昌盛吗?看到这样热闹非凡、欢声鼎沸的景象,我情不自禁地在心里大喊:“我的家乡,我爱你!”
元宵节作文11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我的耳边不断响着“噼里啪啦”的爆竹声。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喜悦的表情,两眼笑得都快眯成一道细缝儿。
晚上,我和姐姐买了许多烟花,一起来闹元宵。我们先点燃“手持瀑布”,我小心翼翼地拿着,因为我从来没有放过“手持瀑布”这种烟花,尽管姐姐一直劝我别怕,但我的心一直怦怦地跳个不停。“手持烟花”开始出花了!朵朵烟花就像天上飘着数不清的片片雪花,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又好像天上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还像淅淅沥沥地毛毛细雨,“手持瀑布”放出的烟花是那样的多,那样的长,那样的美,难怪商家取名叫“手持瀑布”呢!可是“手持瀑布”很快就用完了。我们又开始玩“地妞炮”,姐姐点燃后,“地牛炮”飞快地转起来,飞出来的`烟花又圆又小,我想:“圆”和“小”合起来叫,不正是“元宵”两字的谐音吗?不知道是不是设计者专门这样做得,还是碰巧?
我们放完了自己买得烟花,觉得还不够过瘾,于是,我们直奔姑奶家看放烟花。到了姑奶家,她家已经摆好烟花,正等着我们呢。开始放烟花了,只见先是冒着小火星,马上,变成了白色菊花的样子,中间还不停的闪动着绿色的小点,然后,越来越高,越来越高。
忽然,全体腾空而起,速变成了一片璀璨的降落伞,时不时冒出许多星星点点,有黄的、蓝的、绿的……五颜六色,从天而降,真是壮观极了,漂亮极了!随后,我们几个小孩又玩起了“七彩电火花”,一点燃,“七彩电火花”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形状像飞溅起来的小水滴,四处乱飞。我一手拿着一个,高兴的跳起舞来,还不停地在空中写着“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沉醉在一片美好之中。好像连院里的几只小狗也被这美丽的场面所吸引,再也不像平常那样汪汪直叫,而是一直盯着美丽的烟花。
这个元宵节我们可是闹得够开心的,这一天,我可真高兴啊!
元宵节作文12
中国有众多传统节日,其中我最喜爱的还是每年正月十五的元宵节。
之所以喜爱元宵节,是因为元宵节可以让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坐在一桌上吃汤圆。
去年元宵节,我和奶奶一起做汤圆。首先要和面,我自告奋勇地向奶奶提出:我来和。我十分努力地和,可眼看着在我手中的面团要干了,我却无能为力了。奶奶看到了这个情况,立刻着手帮我和。看着奶奶熟练的动作,我佩服极了。等奶奶把面团处理好后,我们开始包芝麻馅。这次,我小心翼翼地将汤圆包好,奶奶看到我的成果,一个劲儿地夸我,我的心里甜甜的。晚上,我们全家人坐在一张桌子上,一起吃着我和奶奶忙了一下午的成果。我看到这个景象,心里美极了。
其实,令我喜爱上这个节日的不仅是全家人可以团团圆圆地坐在一起吃汤圆,还有一个我在小时候看得很重要的`原因——牵兔子灯。
我记得在我五岁那年的元宵节,爷爷对我说要给我一个惊喜,那时我还疑惑,是什么呢?巧克力?蛋糕?小熊玩偶?还是……突然,爷爷牵了一个兔子灯给我,那时的我都快要乐疯了。我赶紧牵着那个兔子灯左跑右跳的,开心极了。忽然,我发现牵着兔子灯的手柄上有一个开关,我按来按去都没反应。爷爷走了过来,往手柄里放了什么东西,那只兔子灯就亮了起来,还放出了美妙的音乐,后来我才知道,爷爷放的是电池。爷爷关了开关,对我说:“这兔子灯只有晚上放才好看哦。”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把兔子灯牵出去,爷爷帮我打开了开关。我便拉着兔子灯在场地上跑,即使摔跤了,我也没有哭,只是重新站了起来,继续拉着兔子灯跑来跑去。只见,鞭炮声声的黑夜中,有一只发光的小兔子在奔跑。
元宵节,全家团圆的日子。吃着汤圆,让我又勾起对以往元宵节的回忆。所以,元宵节,我爱你!
哦,我爱我们的传统节日!我爱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13
记忆中一直有一幕天空中飘满孔明灯的场景。那一个个孔明灯就像腾空的幻想,越飞越高。
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在繁华的街道上散步。冷风萧瑟,让人感到十分冷。突然映照眼帘一幅十分喜庆温馨的画面,我不由的停下了脚步。空中有许多红灯越升越高,越飘越远。
我忙走过去看个究竟,忘记了要回家的念头,就跟着红灯起点的方向前进着。冷风还是一直刮着,可是我却跟到很暖,真的很暖。站在红灯下,茫茫密密的红灯下,像是站在一个大大的红伞下,遮住所有的寒冷和悲伤。
我还在再次快速前进着,在巨大的红伞下前进着。过了一段时间,我停下了前进的脚步,到了文化广场。人山人海的场面夺入眼眶,有好多人在卖孔明灯,也有好多人在放飞孔明灯。空中的孔明灯一个个推着挤着,在一起好不热闹。
我自己也买了一只孔明灯去吧。我走到卖灯的地方,精心的挑选着,最后选了一只紫色的孔明灯。我把它抱在怀中,心中激动不已。我找到一个空旷的地方,支起孔明灯,拿伙计燃烧着下面的燃烧处。不一会就着了,我小心翼翼的拿着,害怕火烧到孔明灯的两侧。
我慢慢的松开几个手指头,孔明灯向上空升起。我又松开了一只手,孔明灯就挣脱了我的手,向上方飘去。我从未见过这样温暖耀眼的火光。我轻轻地闭上了眼睛,双手交叉放在胸前,低下头,在孔明灯升空的`书剑轻声许着愿。
那升入天空的不是孔明灯,那是我升入天空的希望;拿燃烧的不是蜡,那是我燃烧的信念,明亮夺目耀眼,温暖而又美丽的火光。孔明灯不止在空中,也在我的心中缓缓流动。
希望生空的瞬间,我停住了,时间就这样静止了一分多钟,当孔明灯微笑着看着我。别的一切仿佛都不在,只有孔明灯的火光,还有生的希望。我笑了,欣慰的笑了,我的希望它被放飞了,它解脱了,它是自由,它是自在的。
孔明灯和人都会遇到不幸,每一个人的生命都不会是纯粹的喜剧。孔明灯会坠落,会熄灭;人会遇到坎坷,和失败。但生命是富有活力的,是富有希望的,是无止境的。
只要你还生动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只要你还有一丝的希望,就不应该气馁,就不应该腐败。用最美的灵魂演绎精彩的每一天。
就算我一切都失去了,我至少还有希望,那升空腾飞的希望。
元宵节作文14
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之所以被称为“元宵”,是因为正月是元月,夜就是“宵”,而正月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就称为元宵节。
据说很多传统节日的来历最初都跟神话有关,元宵节也不例外,我曾在一本书上看到过一个与元宵节的来历相关的神话故事:很久以前,毒蛇和猛兽非常多,四处伤害人和家禽,人们忍无可忍就组织起来,带着弓箭和棍棒上山除害。但其中有一只神鸟,是天帝的宠物。在天上呆得无聊,就飞到人间转悠,猎人误以为它是猛兽,把它射死了。天帝很生气,下令立刻让火部天兵于正月十五这一天降下天火,把所有的人和他们的房舍、财物、家禽都烧个精光。好在这话被天帝的小女儿听到了。天女心地善良,不忍心看到无辜的人间百姓受难。她偷偷来到人间。趁着夜色,天女分出许许多多的化身,在每一个熟睡的人耳边轻轻的.叨念着一句话:“正月十五灾祸生,消灾不如闹花灯;天上人间难分辨,红红火火到五更。”天亮了,人们惊奇地发现做了相同的梦。其中有一位睿智的老人家猜破了天机:“天上的仙女教我们点起花灯,好好热闹一通宵,让老天爷以为人间着火了,就不会降下灾难了啊!”
家家户户都赶紧忙活起来,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挂花灯,放花炮,敲锣打鼓,热热闹闹。下凡放火的天兵,被老百姓热情地拉进家里,每人都得到一碗用糯米做的圆圆的甜甜的汤圆。“真好吃啊!”他们完全忘记了放火。
这招果然有效,到了晚上天帝拨开云雾往下一看,果然看见人间火光映照,响声震天,以为是燃烧的火焰。他满意地去睡觉了。
不管这个神话故事出自于何处,也不管它真实与否。但在元宵节放花灯与吃汤圆的习俗却长久地保留了下来,成为我们的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人们会吃汤圆,到了晚上,会放烟花,挂花灯,猜灯谜,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与向往,在这一天吃汤圆,有全家团团圆圆的寓意。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即使相隔千年,我们仍然可以从这些诗句感受到当时元宵节灯市的火树银花,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令人向往……
元宵节作文15
“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彩灯辉映、人山人海!”
又是一年元宵乐,依然十里彩灯辉!一年过得真是快,回头看看,好像刚过了09年的元宵节,马上又到了今年的元宵节一样啊!年年元宵节都少不了一项传统的庆祝活动,那就是——观花灯!闹元宵、观花灯成了中国人的一个习惯。尽情想象,今年的花灯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还没到目的地,就看到了在路边停着长长的车队,我猜想,来观花灯的人一定很多。果然,很快就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元宵灯会正在举行开幕仪式。我迫不及待地挤进人群里,九级村的锣鼓队正在热情洋溢地表演,他们头扎红头巾,身着演出服,用锣鼓表达着对生活的热爱,对节日的庆祝!
我太心急,还没看完锣鼓表演就冲进了植物园。“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一进门的花灯,用这一句话来说真是太恰当了,有许许多多的朋友不远万里从各地赶来,难到你不高兴吗?顺着摩肩擦踵的人群往前面走了一小段路,路的'两边两条栩栩如生的龙灯,中间有一只老虎,可真是一派“生龙活虎,龙腾虎跃”的景象啊!路边的树上挂满了星星一样的彩灯,到处都是火树银花。
走到一个地球的花灯前,地球的上面是神舟七号宇航员正在出舱行走。我搞笑地跟妈妈说:“喂!你仔细看看,这个宇航员的身体可比神七的出舱门大得多!而且,这地球也太小了,我就比它大!”引来大家的一阵笑声。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看完了所有花灯,回家的时候,我们看到了一支奇怪的队伍,他们好几个人推着大鼓,排着整齐的队伍。爸爸把车开得近一点儿,没想到,竟然是元宵节观灯开幕式上的那支锣鼓队!我一下子明白了,他们表演完节目之后,便收拾行李,推着沉重的大鼓,马不停蹄地往回赶。因为鼓太大了,他们只好几个人一起推着鼓走,速度很慢,所以我们看完了花灯开着车回来的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半小时了,却在路上碰上了他们。
我突然有一种感动,人们能高高兴兴地观花灯过元宵节,正是因为有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地奉献啊!
【元宵节作文】相关文章:
元宵节日的作文12-17
元宵节的作文[经典]12-09
元宵节作文07-06
元宵节的作文(精选)05-16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06-17
(经典)元宵节作文05-20
【精选】元宵节作文12-16
元宵节的作文[经典]01-07
元宵节的作文(经典)01-09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