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婆婆事迹材料

时间:2024-08-30 16:01:51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好婆婆事迹材料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材料吧,根据范围的不同,事迹材料可分为集体事迹材料和个人事迹材料。那么相关的事迹材料到底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好婆婆事迹材料,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好婆婆事迹材料

好婆婆事迹材料1

  她是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也是一个平凡的农家婆婆。她叫xxx1963年生,现生活在xxx镇xxx村一组,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以为然,她常说:“我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我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儿子、儿媳在外工作,她一边要照顾高龄、行动不便的公婆、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孙子,但她总是笑呵呵、任劳任怨、操持家务、孝敬公婆、照顾一家人的生活。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

好婆婆事迹材料2

  我叫xx,是xx市致远中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现年53岁。与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任劳任怨。我有一个四世同堂之家。我们家庭和睦,邻里和谐,是我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我们一家其乐融融,令邻里们羡慕不已。我在家庭生活中,尽力处理好婆媳之间的关系,做一名和善的婆婆。我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毫无怨言,始终以“平等”、“宽容”、“赏识”的'心态全身心的投入到教育教学之中。有付出就有回报,工作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获得了很多的荣誉:“市级优秀教师”“市级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

  一、婆媳关系非常融洽,视儿媳如自己亲生女儿

  儿媳娶我进家十一二年了,我们婆媳俩从没有红过一次脸,吵过一次嘴。我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我们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我和儿媳经常说贴心话,在生活中,我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她,给她零用钱,为她买漂亮的衣服,买车给她资金,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每当她头疼脑热的时后,为她寻医求药。儿己就会主动地伸一把手帮助他们。我家隔壁邻居是贫困户,生活资金拮据,儿子结婚时,无钱办婚宴,我第一个把钱送到她家,带动了其它邻居予以资助,度过难关。

  二、倡导环保、健康、绿色、卫生的生活方式

  家庭和谐了,但不能忽视家园的美化,只有我们健康文明的行为,才会有优美的生活环境。在环保卫生方面,我经常和左邻右舍沟通,向他们进行健康文明的环保教育,带领群众把垃圾入箱焚烧,掩埋。还经常主动打扫街道,夏季时带着邻居们在街道两旁种上鲜花、树木。在学校,经常教育学生们爱护花草树木,保护学校公共财物,保持校园卫生洁净。有了良好的环境,人们在户外活动心情舒畅了,闲暇之余,共同欣赏美景,享受生活,这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

好婆婆事迹材料3

  xxx,73岁,家住xxx镇xxx村八组,她是一名普通的农村妇女。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她虽没有文化,但识大体、顾大局,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在她看来却不然,因为她与媳妇之间的关系是很和谐融洽的。她们之间与其说是婆媳关系,不如说是母女关系,因为她给予媳妇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她常常对儿子说:“儿子呀,你得了个好妻子,我得了个好媳妇,你不准欺负她,要对她好一点,如果让我知道你有欺负她的地方,我一定不饶你。”她的这番话,儿媳听到心里,喜在脸上,为她们相敬如宾的婆媳关系奠定了基础,也增强了儿媳一心一意把持好家庭的信心。

好婆婆事迹材料4

  xxx,女,汉族,生于1941年12月30日,家住xxx县xxx镇xxx村九组村民。

  她是一位继母、很普通的母亲却为子女付出了艰辛和母爱,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她的前夫英年早逝,于1985年经别人介绍和xxx村九组村民李正学结婚,当时李正学家有五个儿女,三个大的都是女儿,最小的儿子叫李海军才9岁,她凭自己的双手任劳任怨对待子女胜过亲生母亲,无微不至的关心呵护照料,有了她的母爱付出,子女们对她也非常尊敬,一家人和睦相处,过上了很幸福的生活。可好景不长,丈夫1994年因过铁路不慎被火车撞伤死亡,她忍着巨大的悲痛安葬了丈夫,肩负起当爹又当娘的重任,先后又安排了三个女儿出嫁及两个儿子成家立业的终身大事。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20xx年12月小儿子李海军骑摩托车去岳父家,在回家的途中因避让行人,不慎摔倒在路边坎下,母亲闻讯后十分悲痛,立即和子女们商量,多方筹资借钱,先后到xxx人民医院、西安市人民医院救治才保住了性命,但李海军下肢瘫痪,不能动弹,28岁的儿子感到非常的痛苦和失望,不愿再活下去,作为继母的她苦口婆心的相劝和26岁的儿媳余小红各方面的精神鼓励,才使李海军有活下去的勇气;为了还债,儿媳余小红只身南下务工挣钱养家,家里还留下一个不满3岁的.孙女李诗语全靠年迈的她悉心照料,十年来,李海军瘫痪在床,每天给儿子和孙女洗衣、做饭,给李海军端屎端尿、擦身子等都是她自己动手去做,从无怨言,在她的悉心照料下,李海军现在可以坐在轮椅上出来活动了,她从各方面关心孙女,众所皆知,深受好评。她教育孩子要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孩子要相互帮助、和睦相处、尊老爱幼。她总是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活到老、学到老”来教育子女。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她用自己的真心感动着周围的人,用她的热心呵护照料儿子,用她的爱心教育孙女,她用行动诠释了“孝老爱亲”的深刻内涵。为本村营造了一个孝老爱亲、和睦相处的家庭氛围和良好村风。

好婆婆事迹材料5

  “婆婆就是我亲妈,是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人!”每当提起婆婆,XXX区XXX高中教师XXX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的婆婆就是XXX区XXX办事处临江社区主任邹华。

  结婚六年了,在XXX印象中,婆婆总是忙忙碌碌,一路小跑。社区群众有了家长里短,会找婆婆调节。生活有了困难婆婆会奔跑解决,邻居吵了架绊了嘴,她不厌其烦一说就是大半天。前些年社区一位高龄产妇生孩子,由于老公在外工作,婆婆前后照顾一个月。孩子生下后,身体不太好,经常生病。深夜一个电话,婆婆硬是在医院守了一个通宵。XXX说,婆婆就是一个大忙人,哪家有事儿哪儿就有他。婆婆就是一部活电脑,国家的好政策、社区困难户的名字全安装在她大脑里。

  尽管邹华很忙,但照顾家人从不含糊。用她全身心的爱呵护着她的家庭。

  为了避免发生矛盾,结婚前,邹华就开诚布公和儿媳谈了心,告诉儿媳自己的优缺点,她说,自己没有女儿,婆婆身体有病,也没有受到过婆婆的照顾,但他愿意把儿媳当女儿对待。邹华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6年里,XXX先后住过两次院,一次生孩子,一次咽喉肿疼。两次住院洗衣做饭,端茶送水都是婆婆一手包办。XXX有点过意不去,可邹华反而安慰他“傻孩子,这个时候你最需要我,我怎么能不做,妈能给你帮忙高兴。”

  XXX和丈夫都在XXX高中任教,平时教学工作比较繁重,为了让儿子儿媳安心,邹华照顾家庭和孙女的'工作全揽在自己身上。儿子儿媳们每天早出晚归忙于工作,孙女在上幼儿园,早上她六点钟就起床为一家人亲手准备早点,中午下班她都是一路小跑回家赶着回来准备午饭。儿子和儿媳闹矛盾了。邹华总是站在儿媳一边,从儿子身上找缺点。教育儿子:“她一天教学这么忙,又要照顾孩子,这么好媳妇你得好好心疼!”

  儿媳娘家在岚皋县偏远农村,每逢过年过节,娘家有什么大小事儿,邹华比儿媳还着急,从未因儿媳家在农村而怠慢。早早准备好给亲家的礼物,催着儿子儿媳给亲家打电话。XXX父母先后到城里住院。为了不影响孩子们的工作,邹华和老伴儿主动照顾起亲家的饮食起居。邹华说,对亲家好,就是对儿媳好,对儿媳好,就是对儿子好,对家庭好。

  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体贴让儿媳感动不已。也让儿媳对邹华产生难以割舍的感情。儿媳常常跟朋友们炫耀婆婆给予她的关心与爱并不亚于一位母亲对女儿的爱。尽管后来儿子单独又买了新房,但儿媳始终坚持每天回家陪公公婆婆一起吃饭。工作生活中有了不如意的事儿,儿媳总会第一个找到婆婆诉说。看见婆婆不开心,儿媳总是想方设法去开导。邻居们都说他们不像婆媳,像姊妹。

  人们常说找个好媳妇难,找个好婆婆更难,找一个既善良又能干的婆婆难上加难,邹华认为做一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儿媳、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同是一家人,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

好婆婆事迹材料6

  xxx,一生为人和气、勤勤恳恳、敢为人先,早年被先后表彰为“先进生产者”、“致富能手”,对家庭尽心尽力,默默奉献,从无怨言。从当媳妇到做婆婆,让长辈安享晚年,带晚辈成人成才,一手操持这个11口人的大家庭,为后辈尽显榜样。在面对生活的百般刁难时,她没有退缩,重振精神,动员家人建养猪场,打破困境,顺利渡过经济难关。致富不忘乡亲,动员对门吴秋怀养猪发家,开导贫困户吴能堂养猪脱贫,受到邻居乡亲的赞许。如今她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白发苍苍,但精神抖擞,从不停歇的为儿孙们操心出力,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妇女楷模!

好婆婆事迹材料7

  xxx,52岁,家住xxx镇第三村四组,家中共有6口人。她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纯朴本分,是邻里们羡慕的家庭。儿媳在附近务工,两个孙子都要她细心照顾,一家的吃喝拉撒,洗洗涮涮,一顿三餐,她从不马虎,不吃重复饭,别人都午剩饭当晚饭,她从不那样,她总是笑呵呵的说,儿媳务工那么辛苦,吃饭可不能凑合,不管一年四季,是热是冷,不管是早饭还是晚饭,她都早早去做好,说儿媳辛苦一天,进门一定得有一碗可口饭菜,儿媳逢人就夸她的好婆婆。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通情达理,逢年过节,都给她买点补品,送件服装。她还常说,媳妇迈进咱家的门就是咱家的人,孩子们大了都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我趁现在自己还能自食其力,多干一天是一天,多干一点是一点,只要能动弹,就不要耽误他们的日子,邻居都说她是个好婆婆,在儿媳的眼里婆婆也是一个好榜样。

好婆婆事迹材料8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司保英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德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公公婆婆在世是,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地抚育老人的生活老者起居,事实证明她的`教育工作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不光是她有

  有一次,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小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抚育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得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司保英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司保英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婆婆。问她对于如何俸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以后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拥有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争吵,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妹妹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咪咪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找来立足点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即使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面对生活的坎她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不要气馁,不要放弃,经过全家一前一后努力,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可靠性也提高了。

好婆婆事迹材料9

  XXX,71岁,只要提起XXX,人们的脑海里立马会浮现出一个神清气爽,穿衣朴素但时常干净整洁,做事勤快利落的身影,同时也会称赞她真是个名副其实的好婆婆。

  XXX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事广为邻里所称道,她用她的勤劳、善良、淳朴,用她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氛。

  她曾无微不至的照顾年老体弱多病、卧床不起的婆婆多年,从无怨言,她经常对子女说:每个人都有老的时候,年轻人要把孝顺的传统美德发扬下去。她天天给婆婆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婆婆的生活起居,直到老人去世,说起这些,村民们是夸赞不绝。

  人们常说,婆媳关系是每个家庭最难处的关系。但她觉得,只要像待亲闺女一样真心实意对待儿媳,就没有处不好的。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儿媳也学会了婆婆勤俭持家、勤劳致富的优良作风。媳妇娶进门后,她并不是安享晚年,而是全力帮助儿子儿媳,做好他们的坚强后盾,照顾孩子,一刻也不闲。如今她的儿子儿媳勤劳俭朴创业,孙子均在学校就读,一家人和睦,生活幸福,让人称道、让人羡慕。

好婆婆事迹材料10

  这是一位普通的老人,普通的走在大街上根本就没人注意她;这又是一位不平凡的老人,在83岁的老公公需要伺奉,儿子患上精神病、儿媳患上癫痫病,孙子孙女未成年之时,她用自己瘦弱的肩膀和无私的大爱扛起生活的重担,用扫帚扫去家人心头的阴影,扫去艰苦岁月的磨难,用坚强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晴空。她就是63岁的早阳镇丁河村村民唐德秀。

  遭遇不幸,坚守与付出折射人间大爱

  唐德秀原本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上世纪80年代时,二十多岁的唐德秀和丈夫喜结连理,平淡的日子透着数不清的温馨和快乐。然而,好景不长,命运和唐德秀开了个玩笑,1996年,丈夫因积劳成疾不治身亡,一年后,二儿子因父亲去世受刺激患上精神病。面对这接二连三的打击,唐德秀也曾以泪洗面,也曾感慨过命运的多舛。“哭过后,想想日子还是要过下去”,于是,已快50岁的她成了四口之家的“顶梁柱”。

  来不及悲伤,唐德秀一边悉心照料儿子,一边四处打听治疗精神病的药方。儿子得病后,什么也干不了,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打骂她,常常在她做事时,一不小心就被儿子破坏掉,唐德秀没有怨言,把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病情也有所控制。

  时年,家里还有年过古稀的公公,已成家立业的大儿子,快二十岁的二儿子。丈夫在世时,两个儿子曾与父母达成协议:父亲由大儿子负责养老送终,母亲由二儿子负责照顾。唐德秀的老伴过世后,老大便以义务尽到为由退出了母亲的生活,从此,唐德秀便成了无依无靠的浮萍。

  在母亲的精心照料下,老二的病情慢慢有所好转,能和年迈的爷爷一起帮家里干些农活,生活还还能勉强维持。虽然儿子的身体都有所好转,但家里因为给丈夫和儿子看病已经欠下了许多债务,家里的经济状况依然窘迫。为减轻家里的负担,48岁的唐德秀毅然决定外出打工。

  坚持坚定,柔弱双肩担起十七载风雨

  1998年,唐德秀将家人托付给邻居,只身来到安康城区找工作。一开始,由于年龄大找不到固定工作,她在建筑工地提过灰、搬过砖、送过货,什么能挣钱她就干什么,有时一天打好几份工,晚上就蜗居在别人家的茅房里。“口渴的时候,连口水都喝不到啊。那是最困难的时候,只要有个歇脚的地儿,我也就满足了。”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唐德秀总忍不住掩面哭泣。后来,在别人的介绍下,唐德秀谋得了环卫工人的差事,负责清扫安悦街至大北街段马路。那时环卫工人每月工资仅180元,为了省钱给老二看病买药,唐德秀舍不得租房子,仍坚持住茅房。

  在别人看来,环卫工人就是扫大街这样不起眼的职业,但是唐德秀却十分珍惜这份工作,并且乐在其中。由于工作努力认真,为人善良热情,唐德秀获得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很多人介绍唐德秀去当保姆,工资是环卫工人的好几倍。但她不为之所动,“保姆工资高但是不稳定,在这里工作,工资虽然低但是有保障。每月稳定,能攒点钱回去看儿子,也能养活自己不给别人添麻烦。”

  XX年,老二病情更加恶化,唐德秀便把他接到城里与自己一起住。为了方便照顾儿子,唐德秀租了一个小房子。凌晨四点,唐德秀便拿着工具出门工作。空旷的街道上,只有寂寞的街灯和偶尔飞驰而过的车辆陪伴这个瘦弱的老人。

  一个月420元的工资,房租50元,水电费、生活费若干,还要给老二买药,怎样才能充分利用仅有的那点工资?唐德秀每天在心里算计着。岁月在她脸上划过沟壑,生活压弯她的脊梁,但她从来没有向命运低头。她告诉自己,为了孩子,要坚持。

  XX年,老二精神状态好转,经熟人介绍,认识了28岁的丧偶妇女史显兰,并喜结连理。一直以来,儿子的终身大事是唐德秀心中的一大牵挂,如今,老人心愿已了,却又有了新的烦恼:史显兰患有癫痫,需要定期药物治疗,还带有年幼的一儿一女。本来穷困潦倒的家又增添了三口人,生活的重担再次压得唐德秀喘不过气来。

  由于房子太小住不下这一大家人,唐德秀咬咬牙,带着一家人搬到龙窝街一处简陋的民居里。这时,她每个月工资1000元左右,要付400元钱的房租,儿子、儿媳每个月的医药费加起来300多,电费水费100多,生活费基本所剩无几。

  为了照顾好史显兰,让她早日康复,唐德秀一天到晚忙个不停,在干好自己工作同时按时给她做好一日三餐,洗头擦身,5年如一日。但儿媳根本不认识她,动不动还发脾气,朝她身上摔东西。每次唐德秀除了躲和跑,从不和她计较。对于外人的到来,儿媳没有任何反应。唐德秀说,从嫁进唐家至今至今,她就不认识家人了,晚上经常不睡觉,一个人在床上唱歌或者骂几句别人。走进史显兰的卧室,干净整洁的被子、床单,屋内没有任何异味,一点不像有病人的房间。“她弄脏了我就洗,保证不让她身上有味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患病的儿媳史显兰在婆婆唐德秀的精心照料下,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少。“她既然已经嫁过来,和我们就是一家人了,不管怎样,我们不仅不能抛弃她,更要好好照顾她。”唐德秀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撑起这个家,唐德秀省吃俭用,为了买到便宜的菜,她跑遍市区的大大小小的菜场,“只要这个家能好起来,我辛苦一点没关系……”

  笑对人生,倾毕生精力撑起爱的晴空

  一转眼,公公已过耄耋之年,儿子得病近XX年,儿媳也患病5年,这些年,唐德秀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没吃过一顿好饭,随着年龄的增长,她渐渐体力不支,还患上了冠心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做环卫已有点力不从心。

  为了能治好儿媳的病,多年来,唐德秀四处求医问药,但是效果始终不太明显,“医生说这病没法根治,只能控制病情。”但唐德秀并没有放弃,她省吃俭用,仍然怀着一线希望把儿媳送进市区各大安宁医院治疗,每个月支付着高额的药费。“儿媳就是我的亲女儿,不管多难,我都要帮她治病。”唐德秀说,希望儿媳快点好起来,她真的太苦了,如果有可能,我真愿意为她分担一些病痛……

  看着家中里里外外的活一下全都压在唐德秀瘦弱的肩上,周边群众看着很心酸,可唐德秀常说“没什么”。“20多年来,可能我遭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但是我不会放弃家人,更不会放弃生活”。

  XX年春节期间,唐德秀因为冠心病住院,懂事的孙儿孙女便承担起了照顾奶奶的责任。孙子胡兴晨负责给奶奶送饭,孙女胡陈玲在医院边复习功课边陪奶奶。姊妹俩还利用课余时间帮奶奶一起清扫大街。看着懂事的俩孩子,唐德秀总向别人夸奖道:“虽没有血缘关系,但胜似亲人。为了这个家,为了两个孩子,再苦、再累,我也会咬紧牙关,坚持下去!”

  今年七月,老城办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送去了2500元慰问金;区老龄委也给她送去了慰问金和生活用品;早阳镇为唐德秀的儿媳及孙子孙女办理了低保手续;校方领导在了解胡陈玲和胡兴晨的家境后,免除其补课费用。

  “党和政府对我们这么关心,我更要好好把工作干好,只要人勤快,日子总会越来越好的。”为了更好地照顾家里,她每天的生活从凌晨4时开始:起床后先把炉子打开,架上一铝锅水后迅速到自己路段上开始打扫卫生,7时多卫生打扫完毕,回家给儿媳和儿子洗漱、喂药、做饭,安顿好儿子、儿媳,简单吃两口饭,又马不停蹄地到自己工作路段检查地上有没有谁抛洒垃圾,再一遍一遍地打扫。由于她勤劳诚恳,18年来,唐德秀始终保持着每月“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提起唐德秀,领导和同事总是赞不绝口。谈起以后的生活,唐德秀满是乐观:“累是累了点,但不累哪能有收入,现在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怕挣不了钱。趁着自己现在身体和精力都还行,多挣点钱,用不了几年,家里的外债基本上就能还清了,等把孙子供到大学,我就算完成任务了。”说到这里,唐德秀脸上又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面对贫困,唐德秀选择坚强面对,18年过去了,唐德秀用矮小瘦弱的身躯,为家人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

  王,70岁,是xx市xx区xx社区一名普通家庭妇女,也是一名老党员,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8口之家,两个儿子两个儿媳两个孙女。她家住白沙路241号大院,邻居们都称赞王是一个通情达理、持家有道、爱护晚辈、婆媳关系相处融洽的好婆婆。

  一、以身作则,孝顺老人

  王是一位好母亲,她在教育子女的方面,以孝为先,注重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孝敬老人。因王父亲将近90岁,摔断脚2年,生活有极大的困难,王和家人一同将老人接到身边照顾。她每天给老人搭配不同菜色,做既营养又好吃的饭菜。天天帮老人梳头洗脸,一丝不苟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子女们受她的影响,儿子每周坚持给外公洗澡,儿媳给外公剪指甲,从不间断。事实证明她的教育方法很成功,儿子儿媳对她们也很孝顺,逢年过节,都给老人买点补品,送件服装。特别是她有个头痛感冒,不愿动弹的时候,孩子们都吓的不得了,催她去医院,恐怕她出大毛病。想起这些,真让人羡慕。

  二、从生活点滴,关心子女

  王她平时很节约,从不浪费一点粮食,也深知挣钱不容易,从不乱花一分钱,不仅自己如此,也教育自己的儿子儿媳也要这样做。平时儿子儿媳工作繁忙,她就在家准备一日三餐,接孙女上学放学,洗衣叠被,任劳任怨。

  有一次,雨下的很大,儿媳忘了带雨具,她冒着雨趟着水去给儿媳送伞,她当时虽然打着伞,但全身还是被雨水打透,当时儿媳正站在单位门口徘徊着怎么回家,突然看到一个熟悉而瘦小的身影朝自己走过来,她赶快上前说:妈下这么大的雨你怎么来了?她看到儿媳的第一句话是雨下这么大怎么在门口呢?赶快把伞递给了儿媳。每当想起这件事,儿媳都觉得很感动,说婆婆就像对待亲生女儿一样的对她。还有一天晚上,儿媳突患重感冒,发高烧,作为老人,她着实不放心,当时儿子刚好不在,她急急忙忙下楼找的车,把儿媳送到医院,并连夜输上液。在她的精心照顾下,儿媳很快康复了。每当提起这事,儿媳老觉的过意不去,说叫婆婆为自己操了这么多心,受了这么多累。王却说,只要孩子健康,全家平安,和和睦睦过日子,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她也心甘情愿。

  三、通情达理,化解矛盾

  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王却是左邻右舍出了名的好婆婆。问起她对于如何做个好婆婆有些什么窍门时,她说:“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平时我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媳妇。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咪咪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前些年大儿子和大儿媳都同时下岗,所以住房比较紧张。却没有向社区提出半点要求,也没有给政府添半点麻烦,而是鼓励儿子儿媳要坚强面对生活的坎,不要气馁,不要放弃,并支持他们利用在部队学的技术优势,自己创业开了一家小小的照相馆,经过全家人一起努力,现在已扩大业务量,同时还招用了两名下岗人员,经济收入增加了,生活提高了。

  姚水珍是南张乡范村人,今年48岁。自儿子结婚3年来,婆媳关系相处融洽,成为村里公认的好婆婆。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姚水珍从南张乡孙庄村嫁到范村牛家已经27年了,这27年来她丈夫从未吵过假,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公公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丈夫平时上班忙,总不在家,尤其是在1994年到1996年丈夫赴晋中师专进修的两年里,她一个人拉扯着一对儿女,劈柴,跳水,做饭,耕种,除草……忙完家里忙地里,照顾完小的'照顾老的,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好媳妇到老了终究会是个好婆婆,女儿出嫁,儿子结婚后的三年里,家里的大事小事基本全靠姚水珍操持,大家难当,尽管她只有小学毕业,她的身上却具有家庭农妇的纯朴,她用自己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保持着一种祥和的气,婆婆好不好还得是亲家和儿媳妇说了算。她的亲家袁印明也是村里有名的好人,他说嫁闺女其实是挑婆婆,婆婆好相处,闺女嫁过去就不会受委屈,就会有享不完的福。而对儿媳妇袁国娟来说,姚水珍就是这样一个好婆婆,她说当初选择嫁过来,跟姚水珍的好媳妇名声有很大关系,事实证明他们的眼光没有错,三年多来,姚水珍一直像对待亲闺女一样对待她,甚至是比亲闺女还亲:她是个教师,平时很忙,但是不论什么时候吃饭,婆婆做好的饭菜永远是热的,无论什么时候穿衣,家里的衣服总是洗的干干净净的;尽管她和丈夫都有固定工作,但是逢年过节,她总是多多少少要给儿媳妇塞点零花钱,还总是说:你们的是你们的,这是我和你公公的一点心意,你嫁到咱家里来,婆婆和公公希望你们能百年好合,不会让你受委屈……”。尤其是她怀孕期间,婆婆对待她呵护备注,什么活都不让干,做饭的时候总是问想吃什么,然后再做饭……儿子出生后,婆婆又一个人承担起照看孙子的责任:喂奶粉,哄孩子,把屎把尿……儿子现在2岁了,活泼可爱,健健康康,还是婆婆一个人照看着,儿子和奶奶也特别的亲,她觉得姚水珍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婆婆。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姚水珍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子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她是老人眼里的好媳妇,是丈夫眼中的好媳妇,是儿子眼里的好妈妈,更是儿媳妇眼里的好婆婆,她就是姚水珍。

好婆婆事迹材料11

  XXX,女,蒙古族,1968年3月出生。她与天下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勤劳、善良、朴实。与丈夫生活几十年来,操持家务,抚养孩子,任劳任怨。儿媳娶进家两年多了,她们一直住在一起,婆媳俩从没有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非常融洽,视儿媳如自己亲生女儿,令邻里们羡慕不已。

  在生活中,她身为长辈,总是率先垂范,无微不至地照顾儿媳,给儿媳零用钱,为她买漂亮的衣服,工作中支持她,遇到困难鼓励她,每当儿媳身体不适,犯湿疹的时候,常常为她寻医求药。儿媳坐月子的时候,因为XXX上班的原因,为儿媳请了最好的月嫂,她白天工作,晚上向月嫂学习怎样照顾儿媳和孙女的衣食住行。儿媳喂奶时经常侧躺,怕落下病根子,XXX常常给儿媳按摩。到后半月,儿媳妇慢慢适应了,让她别太担心好好休息,XXX却说:“就剩下半个月了,一熬就过了,这可是一辈子的事,千万不能让你落下病根子。”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一些琐事,但是真正能做到的没有几个。儿媳妇说:“妈妈把我照顾的太好了,别人看见我都不会相信是生完孩子的人。”月嫂走了后,一下班XXX就会匆匆忙忙回家帮儿媳带孩子,做饭。尽量在工作之余让媳妇休息好。

  自从儿媳来后,在做家务活儿这点上非常勤快非常尽责,没有一点怨念,就像在自己家里面做家务似的,让XXX轻松了不少,每当XXX身体不适,腰疼,心脏不适,走路费劲的时候儿媳总是第一时间考虑到她,问她怎么样,哪儿不舒服等,每当她和老公下班回来开门的第一时间会闻到儿媳做的饭香味,儿媳总会说“欢迎回家”,XXX常说:“我能有这样一个好儿媳是我的福气,我觉得我得到了全世界最好的礼物就是我的好儿媳”。晚上XXX也会拉着儿媳到广场跳跳舞,做做操,做完操跳完舞回来她们会一起敷敷面膜泡泡脚等,家里只剩下她和儿媳的时候她也会经常讲述一下她的过去聊聊儿媳的过去,一起欢笑一起回味,她也会对儿媳讲述她的.经验,儿媳也会认认真真的听着,不懂的不会的也会第一时间问XXX这个该怎样做,那个该怎么办,XXX会一一给儿媳解答问题,告诉怎样做怎样面对。儿媳也经常说:“我能有这样一年好婆婆是我的福气,妈妈是我最最知心的好妈妈”。

  人们常说做个好婆婆难,但是她却认为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儿媳当外人,用真心疼爱,真情包容,家庭就会和谐美满。人们常说,世上的关系最难相处的就是婆媳关系,但她个人认为世界上最好的关系却是婆媳关系。

  人和人之间哪会有什么矛盾呢?更何况老年人和年轻人在思想上又有着很大差异,因此,和睦相处主要靠彼此宽容、彼此理解,平时XXX也尽量不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他们年轻人。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

  经过儿媳的到来、孙女的到来,几年来的相处,她和儿媳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她深深知道“家和万事兴”,“家是最小的国,国是千万家”的道理。只有婆媳关系和睦,家庭才能和睦;只有家庭和睦了,才能促进社会的进一步和谐。

好婆婆事迹材料12

  xx,女,现年36岁,中共党员,20xx年以来任镇村计生专职主任、妇联主任。她不仅是公公和婆婆离不开的好儿媳,而且是让村由乱子村向“尊老敬老”模范村转变的示范者和推动者。20xx年以来,她每年都被评为村的“好媳妇”,20xx年、20xx年、20xx年均被评为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个人,20xx,20xx年荣获“山东省优秀计生专职主任”称号。

  孝敬公婆,做“尊老敬老”的示范者

  她1995年结婚,当时婆家的经济条件还比较差,家庭生活不太富裕,而且还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决定婚事新办,一切从简。对此,她受到了婆家和邻里的好评。婚后,他们跟公婆一起住。丈夫从事建筑行业,经常是工程忙、工期紧,顾不上家,她便担当起照顾家庭的重任。工作之余,她总要挤时间为公婆洗衣、做饭,陪伴老人说话、娱乐,而公婆见她工作繁忙,也主动为她带孩子,做好饭菜等着她下班,大家你敬我爱,和睦相处。逢年过节或是公婆的生日,她总要为公婆准备礼物,虽不是贵重的东西,但却是十分适用。每次收到礼物,公公、婆婆都非常开心。婆婆总说:“儿媳比儿子强多了”。她对“孝顺”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儿女花钱为父母买好吃的,好喝的,好用的东西是“孝”,而不让老人生气、担心,则叫“顺”。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总让公公和婆婆吃得开开心心,穿得干干净净。在村以及周边的十里八村,大家都知道的名字,婆媳如同母女,婆婆叫她从不叫大名,总是亲切地、甜甜地叫“小霞”。

好婆婆事迹材料13

  XXX是XXX镇XXX村二组一位通情达理,持家有道,邻里乡亲公认的好婆婆,有着传统妇女的淳朴和善良,她用自己全身心的爱,让这个家庭始终坚持着一种祥和温馨的氛围,她平时在生活中很注重节俭,从不浪费一点食物,也知道赚钱的不容易,养育儿女也要从俭,她们互相尊重,关爱,体谅,家中大小事务商量为主,共同解决。常言说做婆婆好难,但她却觉得做个好婆婆不难,只要不把媳妇当外人看,当作自己的`女儿一样对待,真心包容,爱护,家庭就会和谐美满,儿子和儿媳常年在外打工,她担起照顾和教育孙子的重任,也要承担家中的农活,支持他们的工作,儿子和儿媳偶尔发生矛盾了她也从不偏袒儿子。等他两平静下来找他们两个谈心。直到他们化解矛盾。

好婆婆事迹材料14

  好婆婆年轻的时候必然是一个好媳妇,吴xx与千千万万个天下母亲一样,是一位勤劳、善良的妇女,有着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与丈夫生活三十多年来,操持家务任劳任怨,她的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勤劳、善良、纯朴是她们一家做人的标准,是邻里羡慕的家庭。这34年来她和丈夫没有闹过大的`别扭,夫妻之间举案齐眉,远近闻名,她善待自己的婆婆,妯娌间也和睦融洽,同时她也是个好母亲,真真正正做到了一个好媳妇,好母亲应尽的职责。

  一、婆媳关系融洽视儿媳如亲生女儿

  儿媳进家已经有6年了,她们婆媳俩从没红过脸,吵过一次嘴,她们之间互敬互爱,相互关怀,婆媳关系处得胜似亲娘俩。平时相处,她严格要求儿子,宽容对待儿媳。每次儿子和媳妇吵架,她总是埋怨儿子,支持儿媳。有时儿子儿媳吵架,媳妇情绪激动,朝她发脾气,她不针锋相对,而是笑眯眯地听完媳妇的意见,然后找适当的时机与媳妇沟通。婆婆和媳妇的关系不好处,就像锅和勺,没有不叮叮当当响的,但她觉得这种事,只有两好才能搁一好,只要真心实意待儿媳,像亲闺女一样,人心都是肉长的,以心换心就没有处不好的,她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正确处理家族成员、邻里关系

  她不仅是一个好婆婆,还是一个好儿媳、好女儿。他家是一个大家庭,四世同堂。她的婆婆亲已90多岁了,有时候她会做些老人爱吃的蒸菜、花卷、包子等给老人吃。自家和睦的同时,她注重邻里关系的处理。邻里有困难她总是热心帮助。邻居家有什么活动,她总是积极参加,就是她不能参加也会鼓励孩子们参加。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做一个好婆婆、好媳妇、好女儿。不仅家里的关系相处得和睦,邻里的关系相处的也很融洽,对待家庭全力以赴尽心为家人,对待邻里热心帮忙倾心尽力,赢得了家人、邻里的一致称赞。

  都说好婆婆难做,但在吴xx的眼里,做个好婆婆并不难。用她自己的话说,儿子、媳妇、孙女都是自己的亲骨肉,都是一家人。十个指头不一般长但咬咬哪个都疼在心上。她认为婆媳之间如果相处融洽,自己的儿子那就会少很多的烦恼,她还说,都是有闺女的人,辛苦二十几年将闺女拉扯大,嫁到别人家,谁不指望闺女能碰到个好婆婆啊,将心比心,我能不对儿媳妇好吗?况且我和老伴不能动弹了还指望儿媳妇照顾呢,等将来我和老伴入了土,儿子就要靠儿媳妇照顾下半辈子了,对儿媳妇亲,其实是对儿子好啊……这是多么质朴的道理啊。

好婆婆事迹材料15

  xxx,一个平凡的农村婆婆,操持家务,任劳任怨,为幸福的五口之家默默付出。她每天忙里忙外,接送孙女上下学、准备家中一日三餐、洗衣做饭,常年累月辛勤劳作,从不喊苦喊累,一心想的是家庭的幸福美满。她给身边人传递着积极向上的正能量,繁重的家务让手指关节变粗变大变僵硬,但她确笑着说:劳动收获幸福嘛。对待儿媳视如己出,用心疼爱,真诚包容,收获儿媳满满孝心。生活百般滋味,但她能从容应对,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累,图的是孩子健康、全家平安。

【好婆婆事迹材料】相关文章:

好婆婆事迹材料04-05

好家长事迹材料07-31

好媳妇事迹材料06-25

好邻里事迹材料07-23

好校长事迹材料01-31

好邻居事迹材料09-23

好校长事迹材料10-31

农村好媳妇事迹材料优秀02-03

好女婿先进事迹材料01-11

好媳妇先进事迹材料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