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的作文精选(10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节日的作文10篇,欢迎大家分享。
节日的作文 篇1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怪物叫做“年”,每年春节那天“年”都会了吃人、牲畜,要是没有吃的他就会吼,人们拿他没办法,人们天天都提心吊胆,生怕“年”在山上找不到吃的,又来下山吃人和牲畜,人们想尽所有办法打败“年”了是没有成功,而且“年”知道了人们和牲畜的弱点,天天下山来吃人和牲畜。
一天上帝知道了立即下令,谁要是为百姓赶走了“年”我就为他升官!大臣一听可乐坏了,因为官升到了头就可以当上帝了!很多大臣都下凡试过但是都没成功,而且把自己的`小命都搭上了。为了保平安人们天天去菩萨,谁知还是不管用,上帝真为他的百姓担忧啊,上帝手里还有两个人,他们一对法术高强的兄弟,上帝派他们去搞定“年”,他们是天界有名的兄弟,什么是只要到了他们手里就会变得十全十美。结果他们的法数书上真有“年”怕什么。他们立即下凡,用火燃烧爆竹、大红色的桃木挂在门的两边。这样他们俩轻而易举的就把“年”打败了!
人们知道了这件事以后就一直的坚持下去,不断的坚持下去,最后“年”一次也没来过!
节日的作文 篇2
12月全然没有冬日的凛冽,只存在春天的温暖。小学最后一束梅花开放,开放在梅花应当开的节日—圣诞。 每到这天,桌上总会横七竖八地摆满贺卡,写满祝福的语句。远方被色彩的蜡笔涂抹,配上纷纷扬扬的大雪,献出圣诞节的纯真无邪。放学后,同学们莫不在小摊买彩带、买气球,冒着鹅毛大雪点缀教室和走过的每处路段。学校丧失往日的尊严,取而代之的是圣诞节浓郁的气氛,还有那久违了的安谧恬静,优雅芳香在那梅花开的季节中,无处不存在欢乐,把平日里激烈的竞争甩在脑后。小学洁白无瑕的圣诞节,大家齐心协力,在教室里外插满彩带鲜花。这笑不是愚人节的嘲笑,这笑不是儿童节的微笑,更不是胜利时惟我独尊的骄傲。再看看课桌上堆积如山的贺卡和同伴不厌其烦的“圣诞快乐”,一种如家般的暖流涌入心窝,令人倍觉温馨。这西方鲜花绽放的节日,估计传进东亚,也没什么两样罢! 圣诞节在记忆的波涛中总是弥撒着迷人的幽香,永远都是这样。刚刚玩完雪仗的我们,稚气十足,给圣诞节丰盛的佳肴再添一道美味。漫步街头,沉吟着“雪却输梅一段香”的名句里,踩着脚下未肯融化的寒雪,我们在领略大自然和历史带来的礼物。社区内圣诞树巍然屹立,五彩缤纷;霓虹灯闪烁不断。夜幕降临,城市被雪和绚丽的色彩所笼罩,月光也黯淡了。欣赏这难得的圣诞日的京城,我的思绪仿佛重回远古,同样是大雪纷飞的`12月哦,圣诞,你这西方的移民者,曾有多少欢笑寄托在我们新一代年轻人身上?你是风,无影无踪
却引爆节日的笑声。你是雪,腊梅开的时候默默地来,默默地去。你还是纯洁的心,在日益肮脏的角落越显越亮。你在雪地里掷下童稚的笑,融化片片雪花,融化人们内心深处的碎片。她的名字叫圣诞,她曾有的辉煌灿烂镌刻在我心底。记住了她的模样,更记住了她的微笑。在以往圣诞节幽雅的气氛中,谁不会受感染呢?依稀记得那笑声随腊梅开,随腊梅落。
节日的作文 篇3
我们时常盼望过年,不在于鞭炮声中的辞旧迎新,单单是源远流长的文化习俗,也能使这寒冬洋溢着爱与温情。
一般过年,总少不了贴春联这种文化底蕴深厚的风雅之事,春联一般都会由家里的老一辈执笔书写。“红梅含苞傲冬雪,绿柳吐絮迎新春”这是对新春大好风光的赞颂;“瑞气满门吉祥宅,春光及第如意家”这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开始贴春联了,家家户户,老老小小都赶趟儿似的出来,搬来木梯爬上去,下边的人小心翼翼地将春联捧上,于是春联就这样被张贴到了墙上。整齐的对联给人一种对称美,是一种和谐和喜庆。
“唰唰唰”,这是菜刀展示刀功的声音;“刺啦刺啦”这是食材在油中翻腾的声音……交织成了一首年夜饭的交响曲。
饭做好了,我们也毫不客气,纷纷动筷。轻轻拨开皮,露出里面雪白的`鱼肉,夹一块放入口中,清脆的口感之后是紧实的质感。春节真是一段亲人团聚、亲情流溢的美好时光。
元宵一过,寒假也就快结束了。大人们会催着我赶紧早早上床睡觉,并收起了春节玩剩下的玩具。小时候真是天真无邪,总是把每一个玩具各亲上一口才肯让大人收起来。这样的仪式感一过,春节这才算过去了。
这世上,总有分分离离,离离合合,有多少人为了一天两天的团聚而辛苦一整年。这年味意味着亲情的倾诉,它永远在每个人心中传递。
节日的作文 篇4
车水马龙的闹市在此时谢下了帷幕,小商小铺的门前挂着火红的灯笼,此刻也忽明忽暗的在寒风中摇曳。此刻的街道冷清而又寂寞,今天可是除夕夜啊!漫步在大街上得我,不禁感到丝丝惆怅。童年的除夕与现在是截然不同的。
在我的脑海里,童年的除夕定是热闹而繁琐的。儿时,最喜爱的节日莫过于过年。大年初一从奶奶家冰冷的炕上爬出来,脸盆中的水早已冻成了薄冰。吃过饺子,向长辈道过过年好,便要出去拜年。挨家挨户的门上贴满了喜庆的红对联,互相道贺着过年好。连平时腿脚不好的爷爷也要慢悠悠地落在最后出来拜年。我是不太喜欢这个,也许是因为走一趟下来脚都冻得通红以至于麻了,也许是受不了乡下人的热情吧。热闹的喧嚷声、鞭炮声布满了整座村子。
虽说热闹,但繁琐的礼节也是必不可少的。初一初二都要与饺子度过。晚饭开饭前,奶奶都在热气腾腾的饺子锅里捧出几个小巧玲珑的水饺,供着。每年都是爷爷奶奶亲自完成这个神圣而庄重的仪式,这几天每天都是如此。妈妈常告诫我不要乱碰、乱说话,我却大大地不理解,常常趴在门缝中窥探着一切。到初二晚上送神以后,一切便又恢复了正常。
初四那天便是我们小孩子的天地。姑姑、姑父都赶到奶奶家。一包一包的零食铺天盖地而来,我向往的年中必少不了这个。哥哥姐姐和我们一起疯闹,零食多的`以至于浪费。把可乐加入酸奶,加上白开水搅合,看谁调和得最好看。这个要在平时,责骂定是一番免不了的工作。但在今天,大人们要么在做饭,要么在玩牌,定知没有闲暇时间来管教我们,这便成了我们嚣张的资本。
鞭炮是小孩子必不可少的武器。有一种摔鞭,我因胆小只敢玩这个。可姐姐和弟弟却买那种拿火点燃“嘭”的一声响的。姐姐鬼点子最多,眼珠滴溜一转,想拿鞭炮赶鸭子。姐姐背着爷爷把挂灯笼的长竹竿挂上了一小串鞭炮,我不敢去点,只好拿着竹竿,弟弟拿火柴一点“噼里啪啦”,我大脑一片空白,只听他俩大叫“挥啊”,我也不管三七二十一,乱挥一通,后来鸭子的毛被烧掉一小块,露出了白秃秃的肉。后来东窗事发,我就被赤裸裸的揭露了。
出人意料的是,第二天那只鸭子下了个蛋,奶奶奖励给我,我是向来不爱吃这个,实是吃出汪曾琪描绘的鸭蛋的那种味道,也许不是高邮的?后来那个鸭蛋也不知落入谁口了。
爷爷奶奶也搬来了,现在的过年各过各的。儿时最喜爱、最向往的过年却也变的如此冷清。这是怎么了?一丝丝惆怅涌上心头。
节日的作文 篇5
以前常听爸爸说:“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今天我才知道是老师用三寸长的粉笔和三尺讲台让我们成了祖国的未来。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中午我来到教室,“哇”,教室竟然在几个小时之内变得这么漂亮,它犹如美丽的仙境一般。教室里五颜六色的,黑板上六个闪亮的大字——“老师,您辛苦了”格外惹眼。
接着,同学们都陆续来到了这个美丽的教室,有几个活泼的男孩子在外面像哨兵一样给我们放风。突然,小哨兵大喊:“老师来了!快点准备吧!”全班同学立刻变得紧张起来。老师刚进门,我们就上前向老师头上撒一些五光十色的彩带。老师的脸上顿时出现了灿烂的笑容,然后同学们纷纷拿出礼物送给老师,有人送贺卡,有人送鲜花,各种各样的.礼物都有。虽然我没有什么珍贵的礼物可送,但我还是真诚地对老师说了一声:“谢谢您老师,是您教给我知识,让我学会做人做事。”
老师让我们懂得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道理,他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会永远把他们铭记于心。
节日的作文 篇6
今年元宵节,吃过晚饭,我们就去看花灯与焰火了。
七点刚过,我们就来到市区看花灯,这里人山人海,花灯种类繁多,设计新奇,造型各异,市政府前的整个街道火树银花,璀璨夺目,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做生意的小贩也早早摆好摊位招揽顾客。
八点多钟,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哇!好美的夜空呀!只见深蓝色的天空布满了五彩斑斓的.礼花,开放的礼花如一个个彩球,似一朵朵雪花,像一颗颗拖着彩带的流星,把漆黑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一样,把元宵之夜变得无比美丽,我简直被迷住了。
一颗颗五彩的礼花腾空而起,礼花炸开以后,一朵朵纸花飘落下来,甚至有的纸花还带着一颗颗亮闪闪的东西,真像一颗颗彩色的流星;有的礼花炸开以后是双层的,接着变成动物形状了;有的炸开以后就像下起了流星雨,“哗哗”地往下落;还有的如同一道道彩色的金环,把天空变得光彩夺目,整个市区都沸腾了……
五彩的花灯被高高地挂在了半空中,闪着耀眼的光芒。这些制作花灯的人手还真巧,什么羊形、龙形、拖拉机耕田形的都能做出来,真了不起。
当我们看到一半时,我惊讶地叫了一声,因为在花灯里,这个是我见到的最有意思的:花灯里居然还有三只活羊,灯箱里还有一群小鸡,据介绍,它们是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呢!真让我佩服不已。有些大胆的人甚至还过去摸摸它,而那些羊只是晃晃脑袋,不时地抬起头“咩咩”地叫唤两声,然后又继续吃它的草,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当我们往回走时,看到一群人在猜灯谜,其中有一个字谜是:天下人间会七星。我与爸爸妈妈猜了许多次也没猜中……
时间不知不觉已过去了三个多小时,但我们一点也没觉得累。
节日的作文 篇7
过 年
我们家乡有两句俚语,“正月初一头一天,过了初二是初三”。这话乍一听有点无聊,细想起来挺有意思。这是人们对过年的一种心里念叨。过年就那么短短的几天,得好好过,过出个名堂来。
小时候好奇,总是傻不即的问老年人,谁兴下这过年?老年人有笑我的有骂我的,说我问下这啥话?年么,是老老老、老的很的先人兴下的,谁说的清?我还问,老老老、老的很的先人没兴年咋过?老年人就说我净问些淡球话。
过了73个年了,细想起来,年过得糊里糊涂,只是跟着感觉走。
后来知道过年是从汉武帝太初元年开始的,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到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采用公历(即阳历)计年,1月,1日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至于怎样过年,还是老人说的那话,“十里乡俗不同”,各地有各地的讲究。过年就是过讲究。热闹只是过年的外在形式,而祥和的内涵就很丰富了,包括过去封建迷信的东西在内,无不是讨个大吉大利。
小时候爱过年,因为“过年好,吃白馍砸核桃”,还可以“穿新衣戴新帽,哥哥弟弟放鞭炮”。一年到头了,辛苦了365天,趁过年蒸白馍犒劳一下自己,让身心舒服几天也是情理之中的。可是吃年馍是有很多讲究的,好像年馍完全是为了敬神。第一锅馍蒸出来,先给先人献上;初一早上的煮馍面(饺子和面条)也要先分别给灶爷、土地爷和先人神轴献上,人才能端起碗来吃。人吃毕了,神的饭凉了,要撤走,得给神磕头。神是啥,谁也说不清,也似乎没有必要说清,就犹如我们现在的祝福一样,真的能够“万事如意”、“心想事成”吗?敬神就是敬人的那颗虔诚的心。包括那凄厉啪啦的响炮,也赋予了一种神念。三十下午,先在门前响一串鞭炮,以示自己家开始请灶爷、敬先人了。也向神打招呼,开始过年了,求神保佑,大吉大利。敬先人的仪式特别隆重,因为那是祖宗三代之神位,神前摆了各种各样的祭器,点燃了蜡烛,满屋里顿时香火缭绕,年气升腾。谁家的日子过的像个样子,全看先人神轴前的摆设和香气升腾。正月初一早,自家门中的后人们一夥一夥的来拜祖先,香炉中的香火不断。接着四邻八舍的来,也是先给先人上香磕头。我家是小户,每年去六爷家拜先人,父亲领着我们。那年六爷家的拜客特别多,父亲对我说,你看,神轴上的先人都高兴地笑呢。我往上一瞅,啊的一声,先人的画像真好象在笑。我没有料到,第二年春节,我家也开始服侍先人了。为此,父亲艰苦了奋斗一年。春天备木料,夏天打胡基(盖房的土坯),秋季割篓苇,赶冬季在我家院子对沿盖起了服侍先人的一间厦房。我家穷,请不起画匠为先人装裱神轴,父亲就在街上请来一幅只有排位没有画像的现成的神轴。过年时,我家也香火缭绕起来了。我老记着他那句话,这才像个过年的样子。
后来逐步有了“革命化”这种说法,我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仿佛觉得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过年的旧习俗在这种革命化的过程中渐渐淡化以至消失。记得生活困难那几年,春节蒸的是白苞谷面馍,锅里熬的是萝卜白菜,连人老几辈敲的那老鼓也销声匿迹了。按说对联是一种很好的宣传形式,却也不贴了。先人的神轴挂到了房梁上。可是奇怪得很,年气却未消。我记的很清楚,我们那个生产队的队长领着干部排住门儿给社员拜年,这可感动得社员不知说啥好,只有满村里的笑声。队长是社员整天见面的官儿,虽说很小,却贴着大家的'心。他们大娘大婶地叫着拜年,意味着社会的平等与和谐。那个时候社会竟那么样的稳定,人们安贫乐道,不嫌家穷,只求国安。队干部拜年之后,社员们紧随其后,一群一群地串家走户拜年,全村人的心都牵在了一起,那年真够革命化的了。记得我还写过一首小诗,其中有这样两句:“初一虽无饺子面,照样开门迎生产!”
我当兵以后,过了好几年革命化的春节,却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觉得中国人的过年是永远打不倒的,那名目繁多的各地乡俗,只能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而赋予新的内容和形式,让年过得更热闹更有意义。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家搬进妻所在的“陕拖厂”的家属区。头一年春节,我就见家家户户辞旧迎新般的把屋里收拾得漂漂亮亮。我当时就纳闷,干干净净就行了嘛,何必如此讲究呢?工人们说了,每年正月初一,厂领导都要来工人家拜年,谁家都想在领导面前挣个面子。再说了,领带见每个工人家庭幸福的样子,还不心说自己领导有方吗。当时有这样一幅对联 :“厂兴家兴年年兴,你笑我笑人人笑。”我是县广播站的记者,当时有种强烈的感觉,工厂给过年赋予了新形式。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写了一篇春节专稿《工人们的正与初一》。接着我又去农村采访。一位区委书记却给我介绍他们破四旧的经验。他说农村过年还有小孩挑灯笼。我说挑灯笼有什么不好?那书记瞪着眼看我,好像在说我这个记者是咋当的,咋这水平?我见他身旁有收没来的灯笼,就拿过来一只指着说,何不在灯笼四周写上革命的新内容呢,比如抓革命,促生产。这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形式吗?过年不在形式,全看我们怎样引导群众,除旧布新。图个喜庆总是没错的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腾飞,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各地的年俗早已被淡化了。如今过年确实是过富裕呢过热闹呢,有着那种太平盛世的年味。吃的越来越讲究排场,穿的越来越显得张扬,玩的越来越实现时兴。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年夜饭”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年确实好过了,却过得让人无法捉摸,不知道咋过着好,总觉得自家缺点什么。前些年,“春晚”还能留下几首流行歌曲,一些“小品”让人难忘,而这几年也不知咋了,越来越不景气。似乎整个热闹、奢华、宏大和闹着玩冲淡了春晚的内涵和主题。犹如过年一样,春晚不应当背离民族的传统的有文化内涵的这样的正而八经的主题。
节日的作文 篇8
中秋是月圆之日。古人李白为思念家乡和亲人写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可见圆月一直寄托着与家人团聚的愿望,分享着家人团聚的欢声笑语。
八月十四日,中秋节临近,我早已心切,来到后院,想先睹为快。夜幕降临,这是银色的夜,月亮挂在半空中,月光如流水般泻下来,透过树梢,把我们周边的景物都镶上了银边,像童话里的故事一样。美丽极了!我仰望着空中银盘似的圆月,想起神话——《嫦娥奔月》。想着想着,我好像真的看到了月亮上嫦娥姐姐和月兔一起翩翩起舞呢。那真是个令人神往的地方啊!
我们全家在仙境般的景色中,吃着月饼,打着电话,问候远方的亲人和朋友,祝他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在不知不觉中,已到半夜,这时的月光,显得更加明亮了。我希望明天的.月亮胜过今天。也希望我的亲人奶奶、爸爸、妈妈身体更加健康。
节日的作文 篇9
从古至今,有春节、元宵节、国庆节……可偏偏没有水果节。也许是因为从小就喜欢吃水果的原因吧!我时常幻想,假如世界上有水果节,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有水果节,那我一定要把它安排在我生日的前一天,也算是在为我庆祝生日吧!
每年的5月10日,是我过生日的前一天。这一天,大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热闹,这是在干什么呢?当然是在过水果节啦!
在水果节活动现场,人们穿上了五颜六色的.衣服,打扮得跟个水果没什么两样。广场上空挂着五颜六色的氢气球,氢气球下的红色彩带写着“热烈祝贺水果节举办成功!”
走进广场,里面人山人海,热闹极了!广场另一边正在进行吃水果大比拼!礼仪小姐帮他们把比拼的水果平均分成两份,放在台子的中央。主持人一声令下,他们争先恐后的抓起水果就吃。有的吃得满嘴水果汁直往下流;有的吃得满嘴都是水果皮;有的……这些搞笑的吃相,逗得我哈哈大笑。只几秒钟,第一个人就吃完了所有的水果,获得了本届水果节吃水果大赛的冠军,奖品是一大堆进口的水果和一个奖怀。看着获奖者满脸的喜悦之情,我真想去报名参加,也去拿一堆进口水果和一个奖杯来庆祝自己的生日,但参加这项比赛是有年龄限制的,我还不到年龄,也只能是望杯兴叹了。
这就是我心中的节日——水果节。同学们,想参加吗?那就快来报名吧!心动不如行动哦!
节日的作文 篇10
不得不说,节日的概念在如今的城市里变得模糊起来,过去特有的浓度不知不觉间仿似被稀释了,节日背后一种叫做传统的东西正在一点点流失。
春节,几千年来都是作为中国一年当中最为盛大的节日而存在的,人们尽力把所有的喜庆和欢悦都摆在这个节日里,于是它充满了庆祝,充满了喧腾,充满了传统的色彩。
而今人们仍旧按着过去那样过春节。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守岁,小孩子欢欢喜喜地穿上新衣服、要压岁钱,一家人和乐地围在一起吃年夜饭……彼时的种种场景似乎都没变,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很难再像以前一样对春节抱有那份浓厚的喜悦和期盼了,很多东西已经改变,再也回不去了,不仅仅是因为我的长大。
不知道是多久以前,总之是我还处于无忧无虑的.年龄,每年过年前那几天,妈妈会买很多很多饺子皮,做好几份馅儿,香菇青菜、鲜肉榨菜、三鲜……妈妈会花一整天的时间来包它,我就在旁边有模有样地学,每每包出一些奇形怪状的东西,好在妈妈只是小斥几句,年夜饭的时候还是扔进了锅里一起煮。后来我在饭桌上就寻宝似的在那锅青菜饺子汤里挑那几只我的作品,而后耀武扬威地和家人讲:瞧,这是我包的。
所以我从小到大都特别喜欢吃饺子,准确的说,是只有在我们家才吃得到的饺子。
近几年,我妈却没有再包过饺子,我常常因此抱怨,她就说自己包太花时间,又不是没的买,反正吃着都差不多。我叹了口气,怎么会差不多呢,差多了,饺子没了,年都冷清了。
可能不只是饺子,还有更多的东西被一再地简化,一再地摒弃,看似过年还是过年,家家户户仍然灯火辉煌,但也许只能靠烟花爆竹来撑场面了。
前不久看了于丹老师的一个专访,讲述关于过节的一些看法。她在里边说到她的一位老师,每年过年于丹老师都会带着女儿去探望这位老师,从她女儿还抱在怀里开始,这位老师都会每年亲手织一件小毛衣送给她,织着各种各样漂亮的图案。十多年过去了,她女儿仍然每年嚷着去这位奶奶家拜年,于丹老师说,这孩子收到毛衣的时候远比在叔叔阿姨那里拿到压岁钱要开心得多,孩子眼中,也许这才是传统节日背后真正的温暖。
何尝不是呢,春节背后蕴含着的便是一种传统的温暖,再厚的压岁钱也怎么都敌不过一件手织的毛衣。尽管现今物质发达,人们都活得越来越富足,但是,我们都应该思考:不管时代怎么变,我们的生活里,传统节日是不是都应该保留住那一份不被物质覆盖住的最朴实的喜庆呢?
【节日的作文】相关文章:
节日的作文11-02
节日作文(精选)10-31
(经典)节日的作文11-06
(精选)节日的作文12-15
节日作文[精选]09-09
节日的作文(精选)10-07
【经典】节日的作文10-12
(精选)节日的作文08-22
节日的作文【精选】11-24
(经典)节日作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