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家的春节作文四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要求篇章结构完整,一定要避免无结尾作文的出现。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的春节作文4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的春节作文 篇1
年味儿,在除夕开始蔓延。在不断翻动着的年糕中,我嗅到了年的味道,在男女老少的新衣中,我看到了年的颜色;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我听到了年的笑声。欢乐的气氛环绕在每一个人的身边。寒冷,早已被大家遗忘,倒是红红火火让大家捧起。
年夜饭是过年里必不可少的角色,绝大部分人都会赶到家中,吃上那热腾腾、香喷喷、充满家的味道的年夜饭。在我们家,奶奶做的家乡菜总是让大家赞不绝口,特别是奶奶亲手做的肉糕、香肠、腊肉,让每个人都不停回味,火锅“咕嘟,咕嘟”地冒着泡泡,肉的香味飘在空中,翠绿的青菜让人垂涎三尺,再加上黏黏的糍粑,更有了平时没有的感觉……,男人们品着小酒,女人们唠着家常,而我和其他孩子们着正忙着找肉吃,在孩子们的眼里,有肉、有好吃的才叫过年呢!每个人都让这年夜饭多了一抹色彩。
过年家家户户都要看春晚的,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美妙的音乐,听者主持人风趣的话语,看着让人捧腹大笑而又不失深刻道理的小品,笑容绽放在每个人的脸上,不到12点是没有人会睡觉的。而12点整奶奶会把我们边看春晚边包的饺子煮好,端上餐桌,一家人吃着鲜美的饺子,聆听窗外鞭炮声声。
大家都爱那热闹的鞭炮,可我却觉得很吵,最多也只玩声音微弱的摔炮,烟花才是我的'最爱,买一大把烟花点上火后在黑夜的空中画出各种图案,又看着火星随着一缕烟跳开了。冬日里这些花争先恐后地盛开,人们的脸上也开出了花朵。
孩子们在春节最爱的事莫过于收压岁钱了,我们家里收红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事,说一声“新年快乐”鼓囊囊的红包立刻就到了手中,孩子们脸上都了开了花。大人们看着孩子们喜悦的笑容嘴角也冒出了大大的弧度,我收到了红包后会立即打开数一数钱,难怪大人们都说我是个十足的小财迷呢!
春节让家人的心更近了,也让人们的心更暖了,这又是新的一年,我们又成长了一岁,要更成熟一些,更独立一些。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学习进步,加油!
家的春节作文 篇2
我家是做生意的,过年回家往年比较晚,都是腊月二十八二十九才回到家。但是,今年例外,二十六就回了家。
要过年,当然得先准备准备了!一大早,我还在梦中香甜的睡着,我梦见我在想大人讨红包!一阵突如其来的声音打破了这美好的意境:“快点儿起床啦!全家人一起打扫除,扫走所有的晦气!”我装做没听见,翻个身,继续睡觉。妈妈硬生生的把我拉起来,强迫我穿衣服。可悲的我顶着两只熊猫眼,干了起来。我带着口罩,拿着扫把,不敢有意思怠慢。直到中午,才休息了一下,我发现阳台上挂着几窜香肠,我不解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每年都要做香肠?”“那是因为保留祖先的风俗习惯。”妈妈回答道。
我们又去了超市,买了许多年货,还买了许多糖果,因为见到小孩子要抓一把糖给他们。这是幸福甜蜜的'象征。
大年三十终于到了。我们买足了才,为的就是这一天吃团圆饭。外婆与妈妈烧好了大鱼大肉,我最喜欢吃进化的馒头,什么馅都不加,照样好吃。馒头一上桌,都被小孩子抢光了。我边看春节联欢会边守岁,不到十二点钟之前不准睡觉。
大年三十至初一都去拜年。亲戚家都贴上了对联,挂上红灯笼。舞龙灯的人家家户户都去表演,我在放鞭炮,一团团鞭炮射出来,可热闹了!
眼间,春节过完了,大人又去上班,孩子们有该上学了。
家的春节作文 篇3
春节是举家团圆的节日,又是居民购物、旅游、娱乐等消费集中的传统佳节,家里人这个时候花钱都很大方。
从前物质匮乏,家里人手头紧,往往是攒了一年的钱都留着春节花,美其名曰钱花在刀刃上,现在想来那样的节日突击消费不太理性,还带着“显摆”的成分。
上世纪70年代我家住在县城,二舅在省城招工中被录用了,二舅别提多神气。二舅每年春节都要回老家探亲,有一年春节他花了120元买了一块上海产的手表,这在当时绝对是奢侈品,你想想那时二舅一个月的工资才32元啊!那年春节我们一大家子吃完年饭后二舅便小心翼翼地拿出他的上海表给我们欣赏,大家都看得目不转睛,父亲手痒,忍不住把表带上过了过瘾,没想到二舅把脸一沉,冲父亲嚷道:“你也配戴手表?”父亲讪讪地赔着笑,知趣地把表摘了下来。在二舅眼里,能戴手表的大凡都是有点身份的人,比如说国家干部,最差的也是像他这样的,我们也只有看看的份。那次春节探亲二舅还特意到照相馆照了相,他照相的时候有意把左边的袖子向上挽起了一截,正好把他那块手表露在外边。照片洗出来不知怎么回事,手表却似露非露,二舅急了,非缠着照相馆的师傅给他重拍一张,这次手表露得恰到好处,二舅说回省城后要把这张相片交给媒人。凭这块上海手表二舅妈不到一年就过门了。
80年代父亲在省城也谋得了一个差事,没过几年父亲便当上了科长,这只是个芝麻官,但在老家人眼里父亲已经是省城有头有脸的人了。有一年春节父亲打算寄张自己的'相片回老家,那时我家有一部相机,父亲坐在家里的书桌后摆好姿势却迟迟不让我拍照。后来父亲拿出省吃俭用积攒了一年的钱托关系买了一部电话机(那时只有高级干部家才能装电话),于是父亲坐在书桌后,一手握着话筒作打电话状的经典照片被我拍了下来。那年春节这张照片在老家的亲戚中广为传播,亲戚们对父亲羡慕不已,以至于后来有亲戚给父亲写信,开头便称父亲为“首长”,父亲别提多得意了。
到了90年代初出国成了炙手可热的事,只要出过一次国,回来后人仿佛就镀了一层金。三姨一家有一年春节去了趟美国旧金山,据说是办的旅游签证,三姨为这次春节出国搭上了血本,花费不少。从美国回来后正好是正月十五,三姨把亲戚全请到了餐馆,三姨神气地说:“我们是在北京首都国际机场登的机,在美国旧金山国际机场下的飞机,那机场可真豪华,检票大厅像酒店一样,不会说美国话也不要紧,见了美国人就说HELLO”饭后三姨父拿出巧克力、饼干给大家尝鲜。“你们瞧,真正美国的东西,一个中国字都没有。”三姨不停地提醒我们注意食品包装纸,最后她还拿出一张绿票子说:“这就是美元,比人民币值钱多了,这张票子可以买一百个烧饼。”
春节消费要与时俱进,从买手表、买电话机到出国旅游无不打上时代的烙印。我特意选在春节这个消费旺季买私家车,单位发年终奖是一个因素,更重要的是春节前后饭局多。我开着私家车赶饭局,一场不落,有时我还故意晚些到,到后第一件事就是道歉:“对不起各位了,路上堵得很,咱开车手又生,给大家添麻烦了。”道歉不是目的,自己也要显摆一下——咱也买车了。
家的春节作文 篇4
腊月二十五。买腊鼓,腊鼓就是鞭炮。老家的年集也叫“花街集”,后庄的小伙子站在高高的木板凳上,手里摇着一根挂了鞭炮的竹竿,高喊:“爆仗不响,不如买画贴墙上!”然后,就有人用香烟点燃,清脆的“噼里啪啦”声就在一团青烟中响起来。我父亲在人群中已经观察好一会儿了,他挤到小伙子跟前,说,买15挂。从大年三十开始,一直到这一年的端午节、中秋节,每个节日该放多少鞭,放多少响的,父亲早就计算好了。
我二哥在集的西头等着,等父亲把装了鞭炮的麻袋扛过来,放在木轮手推车上,二哥就哼着歌儿往家推。
鞭炮到家的那天傍晚,父亲会笑眯眯地拿出一挂,吩咐三哥去院子里放。说鞭炮到家了,要庆祝一下,因为只有这样,今年的鞭炮放起来才会既安全又响得好。
杀猪的宪珍哥哥在军队上当过屠夫,腊月二十六这天,他最忙。要杀猪的人家,几天前就在他那里排了号。
先是烧一大锅水,再弄一张结实的矮脚桌子放在老枣树下,几个男人就去猪圈里抓猪,那猪仿佛已经知道大难临头,竭力嘶叫,但终归会被捆了四腿,抬放在矮脚桌子上。宪珍哥哥嘴里咬着刀子背,挽着棉袄袖子,脚步叉开,左手死死地攥住猪嘴,右手只一挥,刀子就已经握在了手中,说一声:“猪羊一刀菜!”就把刀子在猪脖子处捅了进去,这是技术活,刀子进浅了,猪死不了;刀子进深了,猪血放不出来。常常听说,有年轻后生在自己家杀猪,猪却带着刀子跑了!这就是刀子扎浅了的原因;如果刀子扎深了,血流不尽,宰出的猪肉发紫,给人不新鲜、不干净的感觉。
宪珍哥哥在死猪脚上用刀子剌一个小口,把一根约莫1米长的钢筋棍捅进去,就在猪皮与猪身之间开了一个通道,如此三俩次,宪珍哥哥的嘴就开始对着猪脚上的刀口吹气,只一会的功夫,死猪就鼓鼓地胀圆了。这个叫“吹猪”的活,目的是便于拔猪毛,但在我小时候的印象里,却总感到一种神秘,由此,对宪珍哥哥就愈加崇拜。
(医院)把吹大了的死猪放进烧开的'大锅水里,约莫二十分钟,再抬到矮脚桌子上,就开始褪猪毛。宪珍哥哥俩手并用,抓、蒯、捋,挠,因为猪毛刚刚在热水里浸过,还很烫,他嘴里就不断地发出“丝丝哈哈”的嘘声,因此还要不停地在凉水里蘸一下双手,这样,白白的猪皮就一片一片地显露出来。
没毛的猪被肉钩子吊在枣树上,破开的猪膛冒着滚滚热气。这个时候就是人们买猪肉的时间。但凡今年没养猪的人家,都会到我家来割肉,因为我父亲总是少要钱。那年猪肉8毛钱一斤,我父亲跟我母亲一嘀咕,卖给本村人就按7毛,有时零头也不要,总之,一头猪,往往要被村人买走一半。
入夜,猪肉的香味就飘满了院子。我们小孩子的幸福时刻就到了。母亲把一瓷盆煮熟的猪骨头端上来,父亲说一声;“吃吧”我们就一人拿一块骨头,或蹲、或站、或坐啃起来。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啃过多少猪骨头,牛骨头、羊古头,可是再也没有童年时候的美感。
【家的春节作文】相关文章:
家的春节的作文03-08
家的春节作文04-25
春节家的作文600字02-19
家的春节的作文600字06-04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8篇09-20
家的春节作文600字11-02
家的春节作文3篇03-03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三篇03-25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四篇03-09
精选家的春节作文4篇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