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作文400字

时间:2024-09-27 13:23:10 400字作文 我要投稿

声音作文400字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声音作文400字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声音作文400字

声音作文400字 篇1

  每天早晨,校园内外都会有各种的声音。不信你听:

  刚刚7∶20。校门内外就热闹起来了。“滴滴滴”是汽车来了。有面包车、小轿车,还有大卡车,真像在举行汽车博览会呀!他们是来送孩子上学的,当然也有路过的。“丁零零……”自行车来了。除了自行车,还有三轮车呢!这些也是来送孩子的家长。我们班的李明同学就坐在爷爷的三轮车上,裹得像个大狗熊。

  校门左右两边还有叫卖声呢!“卖本儿了,卖本儿了,两元一个。”还有争吵声呢!有一个人无意中撞到了別人的车,紧接着就吵起来了。“你是怎么走路的?没看见这有车吗?”“给你200块钱修车行不行?”门口的交警也没休息:“右行的靠右边走,左行的靠左边,中间的是直行!”

  送孩子的`家长更是不停地唠叨:“上课时要好好听讲,不要说话,也不要做小动作。见到老师要问好。下课时和小朋友好好玩。”此外,还有懂礼貌的小朋友问好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国歌声响起了。国旗缓缓升起。升旗仪式结束后,操场上热闹起来了。有跑步的声音,有跳绳的声音,有打篮球的声音,还有扔沙包的声音。

  “丁零零……”上课时间到了。校门外的人变少了,教学楼里安静下来了,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声音作文400字 篇2

  小朋友,看了题目,你一定会问:“大自然有声音吗?”那我就要怪你的脑子不灵活,观察太不仔细。其实,大自然什么都可以创造出来。 你听,天还没亮,大公鸡就“喔喔”“喔喔”地叫起来,好像在说:“小朋友们,快快起床,先去锻炼锻炼身体。可千万别迟到了,要不然,老师会批评你的。”你说大公鸡的啼叫不就是钟声吗? 当我去上学的时候,小鸟站在树枝上“啾啾”“啾啾”地叫起来。

  它们在对我说:“小朋友,早上好!读书可要功,少壮不努力,老大徙伤悲呀!” 一群白鹅在湖中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伸长脖子“哦哦”直叫。那分明是在欢呼春天的到来------ 青蛙醒了,“呱呱”“呱呱”地叫个不停。它们在告诉我们:“我们饿了一个冬天,该出去找吃的了。农民伯伯也需要我们去保护庄稼了。”青蛙是益虫,是庄稼医生,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 当你来到公园时,一阵“嗡嗡”“嗡嗡”的叫声总是在你耳边回荡着,勤劳的小蜜蜂一边唱着歌一边采蜜,它们在悄悄告诉我们:“这些花真美,真香。今年我们一定多酿些蜜,送给灾区的小朋友们。” 夜深人静的时候,偷油吃的`小老鼠“吱吱吱”地钻出洞来,它们在商量去哪里偷东西吃呢。

  大自然的声音太美妙了,如果你仔细去听,会听到千万种不同的声音,到时候,你会知道,大自然有多么强大,什么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声音作文400字 篇3

  如果有人问我,我在生活中最喜欢谁?最熟悉什么?我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你:我最喜欢妈妈,我最熟悉妈妈的声音。

  小时候,我性格活泼,不像其他小朋友爱睡觉,所以睡觉是妈妈最头疼的事情,时间久了妈妈就发现她一唱歌,我就会变安静。这样,每当我睡觉妈妈就会用她的歌声把我送入梦乡。日久天长,我就离不开这声音了,沉浸在歌的摇篮里了,直至长大,我已是半个‘歌手’了。

  然而现在懂事了,妈妈已不是那么可蔼可亲了,代替那歌声的竟是无尽的叮嘱、斥责,这让我对妈妈的声音开始烦躁不安。

  因为正当我看电视入迷时,妈妈却在一旁催促赶紧完成作业,很让人扫兴;当我作业不认真时,她的脸就会突然晴天变阴天,你怎么不认真……当作文写的不和妈妈意时,又是一番唠叨。这一切难道不会让我焦头烂额吗?我开始反感她、讨厌她,不愿听到这声音。每当我自己有小秘密时,我就会把自己关在小屋里,插上门栓,为所欲为,有时妈妈也无可奈何,而那时我会洋洋得意地扮个鬼脸。庆祝自己的'胜利。

  一天,一个偶然间我看到了我妈妈的日记: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不理解母亲呢?母亲对孩子说的每一句话不是唠叨而是关心,为什么每个孩子都会因为母亲那几句关心的话而产生反感呢?为什么……看完后,我哭了,哭是因为自己那么不理解母亲,为什么总是对妈妈的关心产生反感?

  从那以后,我用心倾听母亲,听那深深地,不求回报的爱。丝丝缕缕、绵绵不绝。

【声音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声音作文600字09-15

声音的作文500字02-16

声音的作文600字01-25

声音作文300字04-20

声音的作文300字10-06

雨的声音作文300字08-03

声音的美妙作文400字03-12

【实用】声音作文600字02-14

大自然的声音写景作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