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诚法师的语录摘录30条

时间:2024-11-17 14:59:16 语录 我要投稿

学诚法师的语录摘录30条

  梦想就变成了理想,也就是一套能够付诸实践的具体思路,只要坚持做下去,就有成功的希望。下面是关于学诚法师的语录30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学诚法师的语录摘录30条

1、思考死亡不仅让我们珍惜活着的时光,更重要的是通过直面死亡,体会到无常。

2、生活幸福的人,不是因为他拥有的多,而是他计较的少。

3、爱的对象可以是任何事物,只要有爱就会痛苦。

4、不管一个人是孩子、是父母、是老板、是员工、是男是女、是贫是富,在这些身份以外,他都是一个人,一个希望快乐、不想要痛苦的人。

5、超越外在身份的限制,不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不仅只考虑自己的利益,会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事实真相,更全面地了解自己、了解别人。

6、内心对身份超越,能让人在现实生活中更洒脱,不为眼前利益所限制,多一份宽容,多一份清明,多一份智慧。

7、痛苦和快乐的来源就很清楚了:内心的心理结构,加上外在的事物,会引发内心种种苦乐感受。

8、外在的事物与遭遇往往是我们不能掌控的。

9、有的时候,演员会忘记这只是外在的身份,忘了自己是个演员,忘了在舞台上,其他人也只是演员。

10、人的心境像镜子,镜面干净,反映的事物就清晰;心境清净欢喜,平时所思、所遇也会是幸福快乐的,这种心态我们要保持。

11、念头制造的产品包括我们当下的苦乐感受、说的话、做的事、身体的反应,以及记忆。

12、当人整个身心都陷入攻击状态时,他还有何快乐可言?他的语言、行为都是伤害性的,给对方带来难以忍受的心灵痛苦,让对方失望、怨恨、伤心、难过,决心再也不和这种人交往了。

13、只有让善念持久、稳定、有力,才能拥有稳定的幸福与快乐。

14、不管有没有意识到,实际上人的所有行为都围绕着追求快乐和远离痛苦展开,这种离苦得乐的本能驱动着人们去行动。

15、求取所爱事物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苦。

16、在生活的压力下,内心渴望顺境却遭受沉重打击的滋味只有自己最清楚。

17、被坑的人生是灰暗的,于是我们决定将这些境遇统统抛诸脑后。

18、做利益他人的事。做得越多,所获得的幸福就越多。

19、向别人倾诉就是排泄心灵的垃圾,虽然一时可以缓解心中的郁闷,但终究逃不出扬汤止沸的轮回。

20、当今越来越忙碌的社会,清闲已经成了稀缺资源。即便这么一点点少得可怜的清闲,又大多被浪费在光怪陆离的声色饕餮之中,内心没有片刻的喘息余地。

21、宁静看似平淡,却不可或缺,如同家常便饭虽然滋味一般,却可以保证身体的营养和能量,不让人挨饿。

22、如果人能够平心静气地思考问题,就会降低误判的风险,消除很多误解和矛盾。

23、对于"至善"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儒家要成圣成贤,佛教认为成佛是至善,道家则觉得要虚静无为、返璞归真。

24、所谓"士人",是能用自己的学问服务一方父老乡亲,立起道德和心灵标杆的人。

25、佛教有"戒、定、慧"三学。持戒又有三条:愿断一切恶,愿修一切善,愿度一切众生。

26、一个菩萨,也就是学大乘佛法的人,万事万物,人类的一切学问,都是他持戒的对象。

27、佛教讲的智慧是让人解脱自在,不为外物所奴役,也不被知识所捆绑。

28、千百年来,先辈们总是把他们最珍贵的人生体悟教给后辈,那里面记录了一段又一段的心路历程,通向一个又一个超越的生命境界。

29、守的是什么呢?守"成"——过去的成绩、成果、成功、成就。人一旦执着这些荣耀,就会更加保守,更加计较,反倒阻碍了自己的继续前进。

30、积极地、带着爱去倾听,理解孩子真实的想法和情感,并和孩子交流;父母也要善于表达,坦然地展示一个真实的自己,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苦衷;通过开诚布公地、平等地讨论,让亲子双方作为一个团队共同去解决问题。

【学诚法师的语录摘录30条】相关文章:

学诚法师的语录40句10-20

学诚法师的语录锦集48句08-12

小学诚信之星事迹材料06-17

小学诚信之星评比方案(通用18篇)12-16

人生语录摘录04-25

经典工作励志语录摘录12-22

感悟人生的语录摘录05-22

工作励志语录摘录05-05

精选蔡康永的语录摘录66句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