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作文集锦15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元宵节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元宵节作文1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吃元宵,方元宵,放花灯,猜灯谜等……
我在正月十五这天来到了夫子庙已踏进那里,浓浓的元宵节气息扑面而来,不像外面的冷清,这里十分热闹。当你映入眼帘的就是很多卖花灯的店铺,五颜六色的花灯,看得我眼花缭乱。
再往里走一些,就能看见一个大舞台,上面有人在表演,旁边挂了各式花灯,我只能“掂起脚”才能看清花灯的真面目,红的蓝的绿的,远看就像一片星光。
看着花灯,我不禁想起一个传说,曾经遍地都是野兽,人不停地与野兽厮杀,天帝见了决定杀死人与野兽,天帝善良的女儿下凡告诉了人们这件事,还让人们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放花灯,让天帝误以为人已经死光了。于是,这个传统便一直延续至今。
人越来越多,我艰难的挤出了人群,到旁边买了一个花灯提在手上。之后我走进了一个小巷,抬头一望,头顶全是线,穿起花灯,一闪一闪的散发光芒,好像来到了仙境一般。虽然是晚上了,却给了我一种现在还是白天的错觉。
这边的'店铺吆喝声不断,有吆喝花灯的,有吆喝元宵的,真是热闹。
往前逛一逛,我看见一位师傅正小心地用铁丝做着“骨架”,接着他行云流水般裁下一块布,用白胶粘在“骨架”上,再给“骨架”缠上金丝,放上蜡烛,一个巧夺天工的花灯呈现在我眼前。我虽然花灯见得很多,却还是头一次见到做花灯的,稀奇极了。
等到了深夜,人们都渐渐散去,我也离开了景区,但美丽的花灯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元宵节作文2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家乡最精彩、最热闹的佳节。正月十五扎龙艺闹元宵是家乡的传统习俗,是家乡元宵节必不可少的盛大活动。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人们酒足饭饱之后,纷纷走出家门,聚集在大街两旁,谈笑着,张望着,等待“龙艺”的到来。
八点左右,龙艺队伍浩浩荡荡从侯山宫出发了,只见侯山宫的玄坛元帅神像作先锋,龙艺队、彩旗队、车鼓队、八音队依次排列,十几辆彩车装扮一新紧跟在其后。古今结合,妙趣横生,让人回味无穷。每条龙艺由“龙头”、“龙段”、“龙尾”部分组成。龙段由几十块“艺板”连接而成,艺板上用竹、木、纸、绢等材料扎成楼、阁、、车模样,并点缀着许多花草和彩灯。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块艺板上还站一位小朋友,他们打扮戏曲人物的模样,撑着一把小伞,笑咪咪地看着人群。龙艺所到之处,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场面十分壮观。“嗖,嗖”,无数烟花、礼炮腾空而起,绽放出一道道绚丽的景观,像天女散花,像流星雨。红的、黄的、绿的、紫的。五彩缤纷,装扮着美丽的夜空,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鼓乐声、鞭炮声、欢笑声汇成了一支美妙的交响乐,整座县城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夜深了,龙艺散了,人群也散去了,但欢乐、祥和的气氛还久久弥漫在县城上空。
元宵节作文3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的地方风俗也不一样,而我最喜欢元宵闹花灯。
我一直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元宵节一定要闹花灯呢?于是上网查资料得知,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打它们,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就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从此元宵节闹花灯成了一个习俗,传到了今天。
元宵节这一天,花灯真多啊!琳琅满目的`花灯使人眼花缭乱!看,那儿站着一只可爱的小金猪,双手抱着元宝,在那儿大笑;他旁边有两条红鲤鱼,都站在金猪上头;手里拿着一幅试卷,小兔子的灯一闪一闪的,忽明忽亮,好像喘气似的;最美的还是那花蝴蝶呀!发光的翅膀在月光下照耀,飞舞在小朋友面前。
人们边赏花灯,边猜字谜,你瞧这灯写着:白身子,圆溜溜,身子像个乒乓球,放进锅里煮,全家吃他过十五。答案当然是汤圆啦!
夜深了,观赏者还络绎不绝,从高楼上往下看,这些灯像繁星一样,真是“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生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元宵节作文4
“元宵节,直热闹。看烟花,吃元宵。满天的烟花真美妙!”真快乐,今天又是元宵节。天刚黑,我就早早地登上楼顶等待看烟花。
不一会儿,小鞭炮淘气地上场了,“噼噼啪啪”,它们在使劲鼓掌,热烈欢送烟花仙子们隆重登场。“轰”,烟花仙子们穿着七彩的蓬蓬裙飞上了天空,直美呀!我看到了可爱的“芭比公主”,看到了迷人的“睡美人”,还看到了善良的“人鱼小姐”……它们踩着悦耳的鼓点尽情地跳啊、笑啊,我深深地陶醉了,也情不自禁地迈开了舞步。
突然,天边飘过来几个亮点,越来越多,我很惊奇,仔细地盯着。来了,来了,飞到我这边来了。哦!原来是许愿灯,一盏、两盏、三盏……我连忙闭上眼睛,许下了今年的第一个愿望。 “十五的月亮园又园,十五的汤圆甜又甜。十五的鞭炮响响响,点着烟花把歌唱。”这个元宵节甜蜜、热闹、充满惊喜,我喜欢!
今天是正月十五,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节,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和观花灯。经过我们大家的商议后,决定:先观灯展再吃汤圆。
就这样,我们便出门观花灯了。一路上,我们边唱着奶奶教我和姐姐的歌谣:正月十五月儿明---正月十五月儿明,家家户户闹花灯,走马灯,凭气转,转出一片好风景。边欣赏着路旁色彩绚丽的花灯。这花灯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富有新意。
观完花灯,天色已晚,于是,我们便回家了。回到家中,妈妈为我们每个人都煮了一碗花生汤圆,边吃汤圆边回想起过世的奶奶教给我的另一个歌谣:正月里来正月正,正月十五挂花灯,耍狮子舞大龙,圆圆的汤圆碗里盛,你一口我一口,甜美的生活好心情。只觉得嘴里的汤圆更加香甜了。
元宵节作文5
春节是热闹的,幸福的,可元宵节更是我期待的。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汤圆、赏花灯、猜字谜,蕴含着新的一年团圆吉祥幸福。
今年的元宵节更是让我难忘,晚上,我们全家早早地吃完香香甜甜的汤圆就赶往鸠兹古镇赏灯了。一路上,只见观灯的人群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肩并着肩、手牵着手,个个脸上充满了期待与兴奋。鸠兹古镇里面有许多典型的徽派建筑,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走过五颜六色的时光隧道,第一个映入眼帘的是一只威风凛凛的大公鸡和三只憨实可爱的'小狗,寓意着送走了鸡年,又迎来了狗年,祝福人们狗年吉祥,生活更美好。古镇道路的两边挂着喜气洋洋的大红灯笼,还有古色古香的莲花灯、玲珑剔透的绣球灯,一只鲜艳夺目的凤凰和一条生龙活现的长龙特别引人注目,它们昂首挺胸,盘绕在旋转灯笼上翩翩起舞。一个个主题花灯把广场装扮得多姿多彩,我们来到了名人故居,小朋友喜爱的诗人“杜甫、白居易”也来参加灯会了。
啊!各式各样的灯看得我眼花缭乱了:小动物们在灯光下的配合下,显得栩栩如生,小船和莲花把古镇的湖面打扮的格外美丽,一条红鲤鱼活灵活现的出现在湖中央,这就是传说中的“鲤鱼跳龙门”,炫目的灯光与各种造型交相辉映,美丽极了。忽然,一阵欢快的音乐传来,我和妈妈手牵着手,顺着音乐声从人群中向前挤去,原来是各种民俗表演:富有地方特色的中华鼓乐、热闹非凡的安徽花鼓灯、精彩绝伦的背阁表演。让我目不暇接。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笑容,生活多么美好!
鸠兹古镇的灯展让我感受灯的世界,光的海洋,年的味道、家的幸福,我在心里默默地祝福祖国:繁荣昌盛;祝愿家人:健康平安! 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6
家乡的元宵节就是所说的正月十五,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比清明节更隆重,比春节还要热闹。
这天上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祭祀和“看灯”用的物品。
奶奶在家里用豆面做成粗蜡烛形状的“豆蜡”,里面插上烛心,准备晚上给各个房间“照亮”。男人们杀了鸡之后,就领着孩子到集市上买烟花爆竹。这天,买、卖烟花的人比任何时候都要多。宽阔的大街上一流两行全是卖烟花的摊位,三里五村的男人挤得水泄不通。小孩子一手抓着大把小烟花棒,一手紧紧地攥着大人的衣襟,生怕走丢了。
傍晚,父亲就带着孩子们上坟点灯。祖坟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村里,不论是陈家还是董家的'祖坟都清晰存在。来到茔地,将亲人坟头的杂草清理干净,翻上一些新土,土里插些黄纸钱,亲人的坟子就焕然一新了。在墓碑前面点燃集上买的莲花状的红烛,纸钱烧起来,爆竹响起来。烛光摇曳,烟气弥漫,噼里啪啦声中,整个空间里充满着一种神秘、忧伤的气息。在这气息里,人们洒酒敬天敬地敬祖,跪拜叩头,表达对天地的感念和对先辈的追思。
吃过水饺和元宵之后,天就黑了。女人张罗着到各个房间点上“豆蜡”,孩子们和爸爸却急不可耐地开始燃放烟花。每到此时,几个村子就会爆竹声连成一片,烟花把夜空装点得五光十色,分外绚烂。
元宵节是祖先的节日,是快乐的节日,更是中华民族血浓于水、认祖归宗的民族向心力的象征。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你可以一无所有,但不能忘祖。我想,一年一度的家乡的元宵节正是要提醒我们,时刻不能忘记自己的根在哪里。
元宵节作文7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身怀正意,由于那时候,战争严重,屈原看到老百性受苦受难很不忍心,不愿意看到这场面,便在端午节那天宝石头江,老百姓划船去找他的.尸体,找了几天都没踪影,大家很失望。
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元宵节作文8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这正是古代诗人欧阳修用来赞美元宵节的。每到正月十点四时,我们都会吃糟羹、赏花灯、猜灯迷、看烟花。
做汤圆、品汤圆
早晨起来,我就听到了“铛铛”的声音,原来是妈妈在做汤圆,妈妈先把面揉和,放在一边,然后把芝麻糊等馅料放在旁边备用。再从面团里切出一小块一块的面团揉圆。面团里包料后,把馅料放进面团里包好后再入锅里煮。最后一步就是上汤圆开吃了!
不一会儿,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让人神魂颠倒,咬一口,里面的芝麻糊就流入口中,甜甜的,让人心旷神怡。
做糟羹,品糟羹
下午,我与妈妈去买材料。棕色芋头、多肉的贝壳、绿油油的蔬菜、一根长长的胡萝卜等这些原料,经过妈妈的.这巧手,一变,三碗美味的糟羹就制作好了。一入口,我的口腔就被迷住了,情不自禁地吃一口又一口。可当我的馋嘴还没有满足,小胃就已经下线了,我只好罢嘴。
观烟花、赏灯笼
傍晚,我走出门,点燃了烟花,直听“啪啪”“啪啪”的声响,一朵朵烟花飞上天空炸开了,变成一朵朵栩栩如生的花朵,在天空中慢慢绽放,美丽极了!有彩色的,有单色的,数不胜数、美不胜收!我还看到路边有几年盏灯笼,犹如几朵刚刚露出自己脸蛋的花骨朵儿,发出灿烂的光芒,整个世界都被照得亮堂堂的,我在这亮堂堂的灯笼底下放起了手拿式的流星雨烟花,把它举过头顶,那烟花仿佛数千万的流星雨划过,你会感觉到你在仙境漫步。
我一直玩到深夜十一点,烟花放玩了,可我还没过瘾,我多么希望每天都是元宵节。我爱元宵节!
元宵节作文9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快要到了,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那天为“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人们会在那一天吃汤圆、赏花灯和猜灯谜。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的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正月十五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我们学校也要庆祝元宵,你们知道庆祝什么吗?包汤圆?不对。举办主题活动?只猜对了一半,我们每个同学还要在元宵节前夕做好一个花灯。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我又喜又愁,不知道做什么才好。回家后,我问妈妈:“妈妈,妈妈!学校让我们每个同学做一个纸花灯。”妈妈笑了笑,说:“幼儿园不是教过你做花灯吗?你做好之后,再美化一下,不就行了!”
我听了,连忙跑到书桌前用一张白纸和一把剪刀做了起来。我先拿起白纸横着对折;又拿起剪刀在不能分开的那一面,剪成一样粗细、像面条似的条;剪完后,把这张纸从对折变成分开;再朝另一个方向做成筒状,先不要粘,看一下大概的样子;接着把两边分开,一个花灯大概的样子已经出现啦!接下来就差美化了。我先拿起水彩笔,在花灯的.顶上,画了几串鞭炮;又拿起五支不同颜色的水彩笔,写上了“元宵节快乐”这几个字;接着,我拿出“红橙黄绿青蓝紫”这几支水彩笔,把面条似的条涂上了彩虹的颜色,并粘上;然后,我用针扎了两个孔;我又找来了一根毛线穿进了孔里,打好结;最后,一个漂亮的花灯就完成了。但愿明天的元宵节主题活动能够成功举办。
也祝元宵节那天每家人家围坐在一起吃汤圆都团团圆圆。
元宵节作文10
星期五,我们要在学校里开展做元宵的活动。我们都兴致勃勃地带来了吃元宵需要的碗具。
成老师在黑板上写了“元宵乐”三个大字,画上了许多美丽的花朵,把黑板衬托得漂漂亮亮的!小朋友们也早早地做好准备,有的.铺桌布,有的拿碗筷,还有的拿出照相机拍摄了许多欢乐的镜头……看着食堂的阿姨搓好米团,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开工了。
我从米团上扯下了一小块小米团,搓圆了,在圆子上方掏了个扁扁的大洞,把豆沙馅放进扁洞里,把它轻轻地捏拢了,再搓圆,一个小巧玲珑的元宵就诞生了。我又做了一个又一个元宵,碗里的元宵越堆越高。虽然元宵大大小小,不是特别好看,可是我的心里美滋滋的,因为这可是我第一次亲手做哟!
元宵做好了,我们又进行夹元宵的比赛。我们把所有的元宵放进一个大盆子里。成老师一说开始,我不管三七二十一,用筷子夹住元宵,放到自己碗里。一个、两个、三个……没想到,我夹的元宵最多了,有十二个呢!获得了第一名,我的心里乐开了花。
成老师开始煮元宵了。我把元宵倒入电饭锅里,只见它们一个个都沉到了锅底。过了好一会儿,成老师说:“快来啊!元宵熟了!”我飞快地跑到锅前,只见一个个元宵圆滚滚、白胖胖的,你碰碰我,我挤挤你,不停地在水中翻滚着。咦?刚才还在锅底的元宵,现在怎么一个个都浮在水面上了?成老师看到我疑惑的表情,微笑着告诉我:“煮熟了的元宵就会浮起来的。”
盛到了元宵,我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我觉得自己做的元宵特别美味,我吃得心里乐滋滋的!
元宵节作文11
正月十五的上元佳节,元宵节一到,大街小巷全都是叫买元宵的,有黑芝麻馅的,五仁馅的,还有其它馅的,煮熟后香气四溢,元霄天天都可以吃到,吃元宵,不是因为元宵好吃,而是因为这是流传已久的习俗。
一到元宵节,马路上,灯柱上,树上,还有其他地方,到处都是灯笼,人们的手里和头上也有灯,头上的闪亮的水晶王冠,手里便宜的纸灯笼,到处车水马龙(开个玩笑,没有马。),人潮涌动,灯火通明。
当然有灯,怎么能没有灯谜。
“没鬼魂”“一天少一面,年底光溜溜。”一张又一张灯谜被撕下,如果你去的'晚了,那么只会留下一些残破的纸。
我最爱的,还是灯展。
一个大大的“福”字灯门,两条路,一条上有形态各异的十二生肖:活泼的狗,憨厚的猪,威严的龙,还有一个坡又陡又长的大象滑梯和一个小凉亭。
而另一条路会有其他的灯:“年年有余”“老虎鞋”“状元及第”“硕果累累”等,不一而足,五花八门。看完灯展,时间已经不早了,多数人会回家睡大觉,有一些贪玩的人会带上各种各样的烟花,在河堤上放,象我就是这样的人,在看完灯展后上了河堤,本以为没有人,那谁知,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二院对面,有一空地,到处都有人在玩。
元宵象征着合家团圆,新的一年,阖家幸福,万事如意,寄托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也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元宵节作文12
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在这一天,人们要吃元宵,看灯会。吃元宵象征着一家团团圆圆。今年元宵节,我们不仅吃了元宵,还去观看元宵节的灯会。
下午放学后,我和爸爸到了一家面粉店里面去买元宵,我们买的是芝麻、花生馅的。吃完了元宵,我们又到了武进博物馆去参加元宵灯会。那里真是热闹,人山人海。我们先到了猜灯谜的地方,看到了许许多多的灯谜,让人眼花缭乱。那里的灯谜有猜字的,有猜成语的`,有猜人名的,有猜地名的,有猜地方景色的等等,可惜,我们到的时候猜灯谜的时间已经结束了,我们只能先看看了。看着看着,我就猜出了几个灯谜的答案,如:千金之子(打一字)的谜底是“好”字,还有太阳出来喜羊羊(打一贺语)的谜底是“生日快乐”……
猜了一会就到外面去看表演,出门的时候博物馆的叔叔送了我一个红灯笼,这个礼物我非常喜欢,连忙对他说:“叔叔谢谢您!祝您元宵节快乐!”外面也是热闹非凡,各种各种的传统民俗表演更是吸引了着我们前去观看,里面表演了传统民俗:踩高跷、舞龙灯、猜灯谜、常州话二人转、扭秧歌…
只要丰富我们的知识,多多学习,就能猜对这是小朋友玩的走马灯,难道你忘了你小时候玩的情景?我这才从疑惑中醒过来,原来如此。美好的时光总是很短暂的,两个小时在不知不觉间就过去了,我还是抓紧时机求妈妈买了一只福娃灯留作这次赏灯的纪念。
这次赏灯我不仅收获了一盏灯,而且收获了“武警叔叔再见,元宵节快乐,后会有期!”大家听了全笑了。
这真是一个令人难忘的元宵节啊!
元宵节作文13
四(7)施劲宇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元宵节,这是一个团团圆圆、喜庆热闹的节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想给家人做一次汤圆,让他们尝尝我的手艺。
我拿出一个大盆,往里面放入几勺面粉,少量多次地加入开水,用筷子不停地搅拌,但是我发现水刚倒下去,就被面粉吸走了,还有很多面粉还没有尝到水的滋味呢,妈妈见了告诉我,水加的`太少了,需要再加点,我照着妈妈说的做,并用筷子在盆里飞快地搅拌,不一会儿,面粉变成絮状,接着,我用手不停地揉搓面粉,面粉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没多久就变成了一个大面团。
我在面团上,揪了一小块,放在手心上,搓成小圆,搓了几个后,我看着这么大的面团,心想:这么多,不要搓到猴年马月啊!家人们不都等饿了吗?于是,我揪了两个放在手掌心中一起搓,结果搓着搓着,它们两个居然跑到了一起,变成了一个大汤圆。这次,我将两个面团的距离放大了一点,搓了搓,终于成功了。我想这就是所谓的“事半功倍”吧。越搓越顺手,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搓出来的汤圆一个个像弹珠那样光滑圆润。
可以煮了,我先往锅里加入水,等水烧开,把圆子下进去,盖上锅盖,不一会儿,锅里开始冒气,好像生气地说:“快打开我。”打开锅盖,你能看见汤圆像小天鹅一样浮在水面上,有的关系很好抱在了一起,有的好像和伙伴吵架了,独来独往,静静待在那里。我又放入一些冷水,锅里都消停了下来,可没过多久,又再次沸腾了,汤圆也就好了。
我迫不及待吃了一口,软软的,糯糯的,滑滑的,真是人间美味啊!
这个元宵节,可真是收获满满呀!不仅品尝了美食,还体会到劳动的快乐。
元宵节作文14
元宵,又圆又滑,光看样子,就让我们口水直流三千尺,这次家里要自己包元宵,这可让我们下了会功夫。
“预备材料,艺麻粉,面团,白糖……首先拿出大碗。”妈妈讲着,我跟着做着,“放入白糖,艺麻粉和筠……终于到包元宵了,想象奇怪的我将面团揉成各型各色,在嗮在灯光下的艺麻粉。“蹬,蹬蹬蹬!第一个完成!”我欢呼跃雀,真迫不及待品尝到我做的第一个元宵。
开锅的日子真难熬啊,一分一秒在蒸汽中沸腾。“啊?好香啊!”一股浓浓的酒香在寂静的时间中散漫着:“老妈,这是什么味道啊?”沉醉在酒香中的我不禁地说。妈妈说:“这是米酒的香味,”原来是米酒啊!怪不得如此香气宜人。终于开锅了,锅盖一开,散漫着浓浓酒气的蒸汽铺天而至,我贪欲地深吸一口气,真香!看着一个个小碗头中盛满了又圆又滑的小汤圆与米酒,碗头中会散漫着香气。而小汤圆在碗中像一颗晶莹剔透的白玉,丸子,圆圆的光滑,滑的给人看着就会有一种想要上去的冲动,而那一粒粒米酒则如天空中点缀月亮的'小星星,是那样的小巧依人,玲珑得意。忍不住夹起一颗塞入口中,一口咬下去,流出了浓浓的艺麻,满嘴留着香味,那一阵丝滑可口围绕舌两旁,喝一口米酒汤,酸酸甜甜,咬一口小米松,软软可口说不出味道!那一口我狼吞虎咽,直到了胃痛。
吃自己的劳动成果,就算味道不咋地,但心却是甜的。
元宵节作文15
昔日的元宵节,外婆肯定会做汤圆:拿一只碗,和面,在碗里倒上大半的糯米粉,将水一点点的放进来,用手绞几下在放水,水不可以太多,多了会粘手;少了还可以再加。用手揉到面不在粘手,拿一小团面放在手掌中挫一个球,然后把右手的大拇指按进刚揉好的球里,用筷子夹点芝麻馅放进来,用四个手配合大拇指一块往中间按,揉成圆形,在糯米粉中滚一下。
当锅里的汤圆一个个的浮起来时,我的口水不知晓已经流了多少,汤圆一端上来,我手嘴并用,开始大吃特吃。慈祥的外婆一直说:慢点吃,没人和你抢。
汤圆,即团团圆圆,家乡的元宵节是要一家人一块过的。往日外婆家可是村里最热闹的一家了。
目前肯定是最清冷的.一家了。是啊,大家都长大了,都不再是以前的小点点的,都和爸爸妈妈一块到别的城市去了。以前,是我陪二老过的,现在,我来到了新疆,更是冷清了。虽然是元宵节,大家回打电话,问候二老,但是忙绿中却不知到团圆二字在哪儿,打电话日渐代替了团圆。
空空的房屋里,虽然非常装饰的非常华丽,但只有二个人,过着一个本应一家人过得节日,他们心里怎能不难受?听着街坊领居一家的欢声笑语,他们也非常想团聚。
元宵节,一家人应该团团圆圆,儿女们就是在忙,也应该赶回家陪一陪爸爸妈妈,不要让打电话代替你的团圆。
【元宵节作文】相关文章:
元宵节日的作文11-18
【精选】元宵节的作文04-15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09-29
元宵节的作文[精选]09-06
[精选]元宵节作文08-28
元宵节作文07-05
元宵节的作文07-09
[精选]元宵节作文07-25
元宵节的作文(经典)08-27
(经典)元宵节的作文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