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一年级作文汇总七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年级作文 篇1
冬天来了,冬天来了,冬娃娃撒下了许多雪花宝宝。我和小红冲出家门,来到院子里堆雪人。
我用手捏了个小雪球,放在雪地里滚呀滚, 变成了一个大雪球。然后把它固定在雪地上,当雪人的身体。小红也捏了个小雪球,放在雪地里滚呀滚,变成一个像足球一样大的雪球,小心翼翼按在身体的上方,当雪人的头。我去找了两颗小石头,按在雪人的`头上,当它的眼睛;再用手捏了两个小雪球, 按在雪人的身体两侧。小红去拿了一根胡萝卜,当雪人的鼻子;再找了一根又细又长的树枝,当雪人的嘴巴。
看着雪人正在开心得“笑”,我俩也忍不住大喊:“大功告成!”
一年级作文 篇2
今天中午,爸爸说要包饺子,我高兴极了。
在包饺子的过程中,爸爸和妈妈分工很明确。妈妈负责把面粉做成饺子皮,而爸爸则负责把饺子皮包成饺子。我看着看着,不知不觉也想试着做几个。这时爸爸像是察到了我心思,对我笑着说:“你也来试试怎样?”这下我可高兴啦。我先拿了一张饺子皮,再舀了一勺料看了看,觉得它不多不少,然后把它放进饺子皮里,最后将饺子皮捏紧就成了一个饺子了。
今天我真开心,因为我终于学会包饺子啦!
一年级作文 篇3
说明文是一种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文章体裁 。它通过对实体事物科学地解说,对客观事物做出说明或对抽象事理的阐释,使人们对事物的'形态、构造、性质、种类、成因、功能、关系或对事理的概念、特点、来源、演
一年级作文 篇4
我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希望能够语文数学英语都能考100分。所以我要加紧复习,你们能支持我吗?
今天放假,老师给我们布值了作业。语文是从第九单元到十五单元绿色通道里的生字,带拼音写两遍。数学作业是一张试卷。我要抓紧时间写作业,争取期末的时候能实现我的'愿望。
一年级作文 篇5
今天晚上,我吃完晚饭,去买橡皮,在路上风非常大,把灯笼刮地东摇西摆,我以为白骨精来了,吓得我赶紧跑到商店。到了商店,我对售货员说:“我买一块橡皮。”我给她十块钱,她找给我九块二毛钱,我拿着钱和橡皮跑回了家,我回来的时候就不象去的那样害怕了,我心里想:我长大了,想着想着不知不觉就到了家,回到了家妈妈说我真勇敢。
一年级作文 篇6
今天,我和妈妈去坐火车,火车站里的火车都停在站台,但都是普通的交通工具。要是能在未来发明一种神奇的火车该多好啊。
这种火车是用高科技材料制成,去乘坐的时候不用带行李.衣物等,你只要把放在卧铺.凳子或桌子上的单填写你要的东西,机器人就可以帮你把想要的东西送到你手上;这种火车的驾驶室有两个按扭,一左一右,当铁路要修理的时候,按 一下右边的按扭,火车就能像汽车一样在公路上行驶,这样又快速又方便;这种火车还具有调温功能,炎热的.夏天里,火车会变得比空调房还凉快,寒冷的冬天里,火车里会变的比在烤炉边还暖和。
怎么样,我发明的火车很神奇吧,有空请来乘坐吧。
一年级作文 篇7
“哎呀,整天买菜没零钱,太麻烦了!”一天,全家人突然谈起买菜的事。爸爸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道:“对啦!我把一百元换成散钱,也可以把平时的散钱就放到盒子里存起来,买菜时再拿,不就行了吗?”
“哇!这个主意真好!”妈妈高兴地说。爸爸、妈妈为保证钱不会被我拿来买零食花掉,于是特意买了个小铁盒。一天,妈妈急急忙忙地出去买菜,忘记锁上小铁盒,连小钥匙都忘记放好。我当时刚起床,看见了后,心里突然萌发了一种贪念——拿钱。我的“良心”和“贪心”“吵起架来了”。贪心大叫起来:“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给过我零花钱,更没有买过零食给我!”
而良心却心平气和地说:“就算是,那又怎样!这样做就等于偷钱!”我纳闷了:“我该听谁呀?算了!拿就拿:反正我才三年级,这种芝麻绿豆的'小事算得了什么,爸妈肯定会原谅我!”
“自我安慰”了一番的我,得意洋洋地蹑手蹑脚跑去拿了十元。
我万万没想到,妈妈居然会把所用了的钱来算算。“不对啊!钱盒里少了十块!”爸爸听了后,矛头指向了我,他大声吼道:“钱是不是你拿的?快说!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呀!”我沉默着,爸爸见我没回答,就立刻准备了“藤条炖猪肉”侍候我,于是,我只好承认了……
这件事一直就像一块石头那样压在我的心里。从此以后,我就再也没有做出这种让自己抱憾终生的事了,我真的是好后悔,好后悔…
【一年级作文】相关文章:
(经典)一年级作文07-10
一年级作文【经典】10-04
一年级作文11-04
一年级作文[经典]11-12
[精选]一年级作文11-13
(精选)一年级作文11-14
[经典]一年级作文12-12
一年级作文(经典)07-30
一年级作文(精选)08-13
【精选】一年级作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