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的作文5篇(热门)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抒情的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抒情的作文 篇1
重新回到老屋,静静地站在老槐之下,仔细寻找着记忆深处的那一缕芬芳。
伴随着隐隐的香气,最初的记忆慢慢浮现在眼前。年幼的我同爷爷一起生活。爷爷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却总是想着办法逗我开心。我是一个十足的捣蛋鬼,变着花样的给他找麻烦。一次与小伙伴嬉闹中,我直直的撞上了门前的老槐,娇嫩的皮肤被狰狞的树皮划出了一道血痕。顿时,泪水滂沱而下,对着老槐踢了骂,骂了踢,穷尽一切恶毒言语。而平时对我疼爱有加的爷爷却变得和往常有些不同,他伸出宽厚的手掌,摸了摸令我受伤的那可恨的树皮,叹了口气,喃喃道:“槐啊,他只是个孩子,不要和他计较……”。听了之后,懵懂的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四月的清晨云烟中,尚且朦胧的我仿佛闻到了一股花的清香。在这香气的作用下,我逐渐清醒起来,闭着眼睛坐在床上。揉了揉惺忪的双眼,原本应该在身边的爷爷突然消失使得我清醒了大半。急忙穿好衣服跳下床,便一边跑一边呼喊着爷爷,直到顺着香气寻至老槐之下才发现爷爷正踩着梯子,略微弯着腰,伸手尽力采摘着树枝上挂着的亮晶晶的小东西。不太讲究的他此时格外小心,每一颗都是都是用手指捏下,然后放入一边的纸杯中,生怕将这些看起来脆弱的小东西弄坏。
爷爷似是感受到了我来到门口,扭头看了看歪着小脑袋正在看他摘东西的我。他咧开起着皮儿的嘴,哈哈一笑,爬下梯子,把装满的'一个纸杯递给我。“喏,尝尝看”年老的脸上又增添一抹笑容。我伸出小手接过纸杯,细细打量着这些小巧玲珑的东西,竟是一朵朵的花!雪白花瓣微微绽开,好像少女之裙;花的底部有一点绿色点缀,更让它们活泼了几分;凑近鼻尖,香气更加浓郁。半晌,才想起将槐花放入口中,花香充盈整个口腔,丝丝凉意卷着甜味爬上味蕾……
“好吃吧,这是……”爷爷看着我一脸享受,拍了拍我的肩头,询问道。“嗯嗯,我…我还……还没吃……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塞满槐花的嘴变得模糊不清。“呵呵,这是槐花。”爷爷看了看老槐,小声道。“嗯?什么花?管它呢。”没有听清的我继续大口吃着这美味。我不知,从那时起,槐花的那一缕芬芳已经永远留在我的心底。
以后上学了,槐花,槐香连同爷爷一起远离。虽然也偶尔吃次槐花,香味依然芬芳,但是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已完全不同于我记忆时槐花的芬芳。那种芬芳已深深的埋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思绪飘转而归,仔细盯着那串花儿,突然想到了什么,对着早已出门迎我的爷爷:
“爷爷,花儿开了。”
“嗯?什么花?”他有些疑惑。
“槐花。”我不再说话。明明只有那微不足道的一串,我却闻到了记忆深处无法忘却的芬芳。眉头微皱,不禁轻声一语:
“槐花……”
抒情的作文 篇2
我的父亲,三十出头,手上就生了老茧。我的父亲,不再能像以前那样一只手就能把我举起来。我的父亲,不再像以前,能运动长时间了。我的父亲,还是像以前那样爱我和我的母亲。我的父亲,还是像以前那样助人为乐。我的父亲,还是“百善孝为先”。我的`父亲,说一不二,决定不事谁说都没用。我的父亲。
抒情的作文 篇3
不高的个子,圆圆的脸,眨巴着大眼睛,一个稚气未脱、笑容灿烂的小姑娘,这就是我——一个来自风景秀丽的南河山区的女孩,乐艺璇。
因为我们家住山区,所以家家户户基本没什么田地,父母们也都没有工作,只能名副其实的“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于是,生活就很困难了。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父母出于生活所迫,远离家乡,开始出去靠打工养家糊口。像我这样,父母都常年不在家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孩子”。
因为父母常年不在身边,缺少父母的关爱,我们在成功时得不到表扬,失败时得不到鼓励,彷徨是得不到指点,难过时得不到安慰。这使我们很多“留守孩子”,在心理上,乃至行为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偏差。
虽然我只有14岁,却有过灰色的童年。我的母亲常年患有肠胃病,记得小时候,经常母亲犯病时躺在床上不吃不喝;父亲在矿山上打工时,又被石头砸伤了腿。在小学时,记得老师说过“病了就一定得吃药”,但我从没见父母吃过药。我知道,他们是怕花钱,是想把钱省下来供我读书。每当我想起远离家乡、劳苦的父母的时候,每当我看到别的孩子在父母怀里撒娇的时候,每当我想起自己那个家简陋的家时候,眼泪就止都止不住的往外流。同学们都说我是个爱哭的孩子。其实我知道,并不是我爱哭,而是我心里,真的好难受。
但是现在,我不爱哭了,因为全社会都来关爱我们这些“留守孩子”了。我们,也有“爱”了!
一、乡亲们的爱
这两年过年的时候,总会有村委会和周围的叔叔、阿姨们,给爷爷、奶奶和我送去年货和棉衣,我们也能过个祥和年了。给我们“留守孩子”打造了一个温暖的家,给出门打工,不能回家过年的父母吃了一颗“定心丸”。
二、老师的爱
学校为了关爱我们“留守孩子”,建立了“留守孩子”档案。我们班的每一名“留守孩子”,老师都有一份资料,上边详细记载了这个孩子的住址、家庭经济情况、父母的去向和父母的联系方式。如果我们有什么问题,老师总能很及时的为我们送来阳光般的温暖。
记得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睡到半夜的我,突然肚子痛的厉害。我在床上眼泪不住的流,又不敢出声,怕吵醒了其他同学。后来我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床上滚了起来,睡在我下铺的周小敏被惊醒了。老师听说后,赶紧到寝室来了解我的病情,看我实在痛的厉害,就先打了120,又把我扶到他家喝开水,并烤火取暖,以减轻痛楚,最后又给我远在山西的父母打了电话。当我清楚的在旁边听到父母那焦急的声音时,我的眼泪流的更快了,但是老师一直安慰我父母,说:“没事的,你们别担心,有我在,我一定照顾好孩子!”那一刻,我清楚的感受到了老师的爱。因为我们是山区,足足等了大半个小时,救护车才到,等到了县医院时,已经半夜2点了。老师帮我代缴了费用,又扶着我到处做检查、打吊瓶,那一夜,老师坐在我的床前,没有合眼。第二天早上,医生和护士们集体来查房时,老师又紧跟着询问病情。当那些医生和护士们得知这个焦急的人不是我的父亲,而是我的老师时,他们脸上惊讶的表情,我自今都记得很清楚,他们都说:“还有这么关心孩子的`老师!?”,当听说我是“留守孩子”需要帮助时,都说随时给我和老师提供最及时帮助。我鼻子一酸,流下了感动的热泪。
在班上,因为是“留守孩子”,心里边有许多负担,所以做什么,都没有太大积极性。老师为了调动我们“留守孩子”的积极性,激发我们生命的力量,在班级内,认定我们每一个“留守孩子”都是一个“红旗手”。然后,结合实际把《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具体量化,分为礼仪、守纪、学习、卫生等诸方面,每日读报一小结,谁在哪一方面表现好,就记一面红旗;每周一大结,在全班表扬得红旗的同学;每月一奖励,给评选出来的优胜学生发奖状。这一举措,激发了我们“留守孩子”的上进心,增强了我们的集体荣誉感,形成了良好的竞争氛围,并鞭策我们在竞争中主动纠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强化了“自我教育”意识,这样,我们心里有了班级,个个胸中有了集体,班内气氛和谐,积极向上,同时,为我们“留守孩子”塑造良好的性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强化了我们“留守孩子”个性的雕塑,让我们每一个“留守孩子”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并在成功中让我们的星光更加闪烁。
正是在老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下,我在上次月考才取得了年级前十名的好成绩。
三、社会的爱
社会上好多好心的叔叔、阿姨都为我们“留守孩子”奉献出了他们的一片爱心。襄樊市“台基办”的吴叔叔,去年下学期给我送来了学费,后来还带我到襄樊过了一天城里人的生活,让我尝到了我在电视上才能看到的“肯德基”,还给我买了新棉袄和新书包,这个学期又来看我了,给我带了好多从没吃过的东西。
人们都说,父爱如山,母爱似水,山水延续了生命。但那生命是脆弱的,苍白的。那么,是谁给了生命以力量,又是谁给了生命以色彩?——是爱,是关爱“留守孩子”的纯真的爱。这种爱,似水的灵秀给我以聪慧;这种爱,如山的沉稳给我以敦厚;这种爱,虽然朴素不善言语,却默默地在我们灵魂深处撑起一片绿洲;这种爱,用真诚的心开启了我幼小的心门,解开了我一个又一个心结,使我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漫漫人生路,只要有“爱”与我们同行,我们“留守孩子”的路就不会艰难,也不会孤单。在同一片蓝天下,在“爱”的阳光的照耀下,我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代表所有像我这样的“留守孩子”,向关心和支持我们的叔叔、阿姨们,说出我们最想说的话:“谢谢!”
抒情的作文 篇4
是否有人为了你而时刻满脸倦容?
房间里一片昏暗,寂静也充斥其中。雨后微冷的空气与房间中的温暖形成了鲜明对比,本就昏暗的光线因为有了窗帘的阻隔变得更加暗淡了。房间中的一张床上,一个女孩静静地酣睡着,宁静惬意。
“叮铃铃……”闹钟突兀地响起,打破了早晨难得的宁静。女孩在闹钟的吵闹声中睁开依旧带着浓浓睡意的双眼,迷迷糊糊地看了一眼闹钟,七点半了,再睡会儿,便随手关掉闹钟。本就免强睁开的双眼再次闭上,半分钟不到便又沉沉地睡去。
“舒妍”一个洪亮的女声传来,打破了刚刚恢复的宁静。是的,那个女孩就是我。耳中蓦地闯入一个声音而搅扰了睡眠,但睡意还浓的我并却没有半分反应。
“舒妍”又是那个气力十足的女声,将我的意识拉回了几分,本能地回应了一声:“嗯。”“起床。”那个声音似不想放过我再次传来,迷迷糊糊中,我又应了声“嗯。”但眨眼间便又睡了过去。
许是觉得时间长了,那个声音再次响起还增加了力度:“舒妍,起床。”洪亮的声音足以将房子掀翻,只是意识模糊的我仍旧只是随口地应一句,之后,接着睡了过去。
那个声音似乎急了,一次比一次高,一次比一次快,但无耐昏睡中的我除了随口应一句,再没有其它反应。
窗外细小的'雨丝朦胧,湿润的空气微冷,昏暗的天空压抑,屋中的我在那道女声再次袭来时猛然一激灵睁开双眼,匆忙地看了眼闹钟后飞速地穿衣,风儿一般地卷着书楼下跑去:“八点十五了!”
未完全走到楼下,我便看见了女声的来源——我的母亲。大厅的灯没有开,即使明亮的光线从餐厅照来也无法驱逐那份昏暗。昏暗中,母亲的脸上满是疲惫,那双惺忪的睡眼和一头凌乱的头发似乎都在诉说着母亲的辛劳。昏暗中的倦容显得如此辛酸,望着母亲,心中不免泛起阵阵暖意,责备着自己不顾后果的贪睡。
母亲的倦容就像一幅已定格的画面,悄悄印在了我的心间……
抒情的作文 篇5
“与怪物战斗的人,应当小心自己不要成为怪物。当你远远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凝视你”。这句话出自于尼采的《善恶的彼岸》,我第一次读到这句话时,我被深深地震撼到了或者说被“帅”到了,当然我也只不过是浅显的理解这句话罢了,但这句话让我知道了一位充满悲剧色彩的哲学家---尼采。
尼采童年悲惨,亲人连接死亡铸成他忧郁内向的性格,成年后还经历追求未果、好友反目的狗血事件,后来不被世人理解导致发疯,最后落得个中年早逝。
尼采在生活中思索,书写对人生痛苦与欢乐的感悟,尼采的名言一看易懂,但第一眼就能理解其本意能理解透彻吗?其实尼采的话很有深度,能让肤浅者领悟让思考着沉思。
就如开头那句“深渊”,是警醒世人与深渊对视时,与黑暗缠斗时,警惕自己小心别被敌人同化吗?也许你认为自己并未参与其中,那些黑暗的事物便于你无关,你视乎是一个过路人,但是不要天真了,当你审视它时,你也正在被它改变,一点点被侵蚀、同化,当你恍然回神时,你早已深陷其中不能自拔。这句话的意思想必有很多种理解,但我却只能浅显的理解到这个层面罢了。所以这也是一种对不忘初心的渴求或者是在讽刺呢?
尼采的'名言中,有着充满阳光、积极向上的;也有充满残忍、冷酷不近人情的,他用优美的文笔让一句句哲理显现。“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我能觉得这句话里似乎藏着温暖的阳光,或者是微弱的烛火在黑暗中跃动,却照亮了整个黑暗的那种光明和希望,似乎那时的作者经历着美好的事物一样。但也不乏描绘残酷的现实:英雄不但要知道适时而生,更应知道适时而死”。英雄的诞生会开启一个时代,但他只能属于那个时代,经过无数个岁月,英雄便只是种精神崇拜的对象和过往时代的象征罢了。
尼采的文笔犀利又如暴风般直白,还有些许中二和狂傲。但能让我沉思一些事物,让我进步,这也算是摆渡人的另一种形式吧!
【抒情的作文】相关文章:
抒情的作文11-02
【经典】抒情作文03-25
抒情作文【精选】08-29
抒情的作文【经典】07-02
(经典)抒情作文10-21
抒情作文(精选)11-02
抒情的作文11-03
抒情的作文(经典)02-21
抒情的作文[经典]08-27
(经典)抒情的作文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