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作文

时间:2024-10-16 20:13:25 抒情作文 我要投稿

有关写景抒情作文合集九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写景抒情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写景抒情作文合集九篇

写景抒情作文 篇1

  我爱雷,也害怕雷。

  雷电是正义的化身,它象征着神圣,一切邪恶将在他的打击下消失。

  ——题记

  雷的性格十分火爆,尤其在夏天,他的脾气最暴,许多人都被吓着了,轻则心脏剧动,胆子缩小,重则吓成植物人,哭祖宗喊娘!

  举个例子吧:有对情侣,才说一句话,一声雷响惊得两个抱在一起。可见这雷的心情多火爆了!

  雷来无影去无踪,又是一瞬间就没有了影了,有的.根本就只有声音呢。

  它随风暴而来,带来神圣的化身。有一天,我正在一条肮脏的小巷走着,这时正下着雨,我打着伞,在雨中漫无目的地走着,我听到远处的雷声,我便知道要打雷了,我看见一个人在跑步,他比我小,我看得出,他手中撵着一堆小卡片,当时最流行这种卡片。

  我心中起了一计:抢!

  反正没有人,而且对象比我小一些,我正想扑上去抢,一声雷声打在我的身后,吓得我手发抖,脚发软,那小屁孩也走了。

  雷,也有性格,而且十分火爆,同时也表现不可侵犯的神圣。

写景抒情作文 篇2

  秋天来了,秋姑娘也在不知不觉间悄悄的来到了。她一刻不停地给大自然打扮着。水一样颜色的外套使天空更加湛蓝,秋姑娘又给大树伯伯穿上衬衣,让它们变得金灿灿的。秋姑娘还给花草戴上了美丽的帽子。

  农田里,农民伯伯一年的劳动终于有了成果。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各种水果都在争芳斗艳,熟透的苹果红着脸,好像在和你打招呼呢;金黄色的梨好像一个个宝葫芦;石榴早就咧着大嘴迎接你的到来欢迎你的到来;葡萄架上,一颗颗葡萄好似一颗颗紫玛瑙,又像一粒粒巨大的.钻石;无花果也成熟了,它们像一个个绿水晶,绿得耀眼,绿的可爱。

  小溪边,很多孩子在快乐地玩耍着:捕鱼,捉虾。享受着秋天的快乐,一排松树笔直的站在一旁,好像忠诚的士兵保卫着小溪的安全。

  大山上,树木不单是黄色的,还有松树的绿色,枫树的红色,使秋天那麽耐看,不单调,也不乏味。,一副安宁祥和,气候宜人的景象。走人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看着这一片五彩的海洋,听着鸟儿的叫声,像走进人间仙境一般,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

  秋天虽没有春天的万物复苏之美,没有夏天的生机勃勃之美,也没有冬天雪白一片之美,但我喜欢他的秋高气爽,喜欢他的景色宜人,喜欢他的硕果累累!这就是秋天,一个美丽的秋天

写景抒情作文 篇3

  夏天,粉了荷花,绿了荷叶。——题记

  夏日正是荷花盛开之时,古有周敦颐独爱荷,今有我亦爱荷。

  待放

  当第一声蝉鸣划破天际,夏天也悄然而至,荷塘中又将迎来满地盛开的荷花美景。瞧,池塘的一片绿叶中探出几个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有的已经快要褪去绿衣;有的还裹着绿衣不肯绽放……

  “鱼戏莲叶中,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鱼儿听闻夏日的到来,早已按耐不住喜悦,跑来一睹为快。一条条鱼儿在莲叶间嬉戏捉迷藏,庆祝着夏日的到来,也欢愉着荷花的将要盛开。走了鱼儿,迎来了风。风带着夏日的燥热,赶来吹动荷花花苞的'绿衣。枝蔓随着风儿舞动,你听见花骨朵儿的笑声了吗?它说它就要开放。视线集中到一只蜻蜓上,振动着翅膀,正欲去扑住它,它却扭头向塘中飞去。噢!原来它要去哪儿啊!“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它也这么喜爱荷花啊,迫不及待地想要见荷花低声细语地与荷花聊天呢!嘘,不要打搅它们了。

  盛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荷叶碧绿如翡翠,铺满了整个荷塘,接到天边的无穷碧叶中,盛开的荷花映着日边的红霞显得别样得红。

  荷花它终于开了!

  娉娉多姿的荷花正如古人所说那样“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看过荷塘底下的肮脏淤泥,你根本想象你面前的荷花从淤泥中长出并且毫无可言之处。荷花用清水洗涤,却使你无法用“妖艳”来形容它。它就似古代的君子一般,不受尘世肮脏环境的影响,依旧保持着自己最干净最纯真的本质。荷,花之君子者也。

  荷花香气散入风中,香远益清,比起浓郁的香水味,这荷花香不知要淡雅清新上好几倍。须得细嗅便越发沁入心脾。为你驱走夏日恼人的烦闷,像是也在你心田上种下一株清丽可人的荷花。

  又见鱼儿在荷花中嬉戏,亲身如此靠近荷花。可叹自己不是一条可在塘中嬉戏的鱼儿,我也多么想近距离一睹荷花芳容。忆起前人说的“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只可以远远观赏它的美丽,却不可以轻蔑地玩弄它。这也正好似君子不可侵犯的道理。但也正是这样才能在远处如此盛开,人不可轻易靠近玩弄。

  映月

  夜幕降下,月色撒在荷叶上,水波粼粼,亮闪闪的光。

  风中带着白日少有的凉爽徐徐吹来,荷花们乘着风儿跳着月光舞曲。皎洁月光比舞台上的任何一种灯光都要梦幻美妙,荷塘就是舞台。

  月光之下的荷花显得如此娇羞美丽。映着月光的荷花好似身着粉红纱裙的可爱姑娘,对着月光跳上一曲最爱的舞蹈,也借着月光,诉说所有心情。月光怜悯,毫不怜惜地将所有光辉都为荷花披上。

  渐渐地,风不再吹拂,知了忘记了鸣叫,夏天的夜晚一片宁静,只剩下荷花与月光交相辉映,也不知,是月光恋了荷花,还是荷花恋了月光,只觉此刻岁月静好。

  终于邂逅了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

写景抒情作文 篇4

  北方的冬天,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南方的冬天虽不像北方那样银装素裹,然而却另有一番迷人的景色。南方最显着的天气就是雨天,即使是在冬季,雨也是常客。天空阴沉沉的,从空中掉落的第一滴雨滴在地上向外四散开来,形成了一朵晶莹剔透的水花。随着雨滴越落越多,地面的低洼处形成了一个个小水塘,雨落掉水塘里,泛起了一串串涟漪。待太阳出来的时候,水塘就像是一面镜子反射着来自太阳的耀眼光芒。

  雨也有它温柔的一面,它并不都像人们映像气势如瀑布那样“飞流直下三千尺”。我最喜欢的是那绵绵的细雨,因为它温柔、恬静。

  早晨时下的毛毛细雨把大地笼罩,向窗外看去,第一眼还以为是那清晨的薄雾,后一细看,才知是那温柔的雨。它无声地滋润着万物、滋润着人们的心田。虽是冬天,然而还是忍不住出去感受一下这细雨的滋润。雨丝从脸上划过,给人一种清清凉凉的感觉。它不像大雨那样瞬间把你淋湿,你可以尽情地与它欢乐、与它相拥,感受这不一样的感觉。

  晚上下的雨,给人的感觉与早上截然不同。在灯光的照耀下,每个雨滴都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给雨增添了另一份迷人的姿色。在灯光下,你可以更清楚的欣赏它的姿态。它滴滴答答的落在地上,就像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在嬉戏,溅起了一朵朵水花~~

  北方有迷人的雪景,海滨有宜人的海滩,高原上有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虽然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景色,每个人都有内心向往的世外桃源,而我还是喜欢家乡的冬雨,因为它带给我的是“心”的体验。

写景抒情作文 篇5

  傍晚,我刚刚放学回到家中,此时正值黄昏之际,落日之时。我放下沉重得让我喘不过气的书包,漫步到阳台上,感受着习习凉风的吹拂,倚着墙角,惬意地坐了下来。

  暮云在霞光的映衬下,仿佛涂上了一层胭脂,浮显着一层淡淡的粉红色,好像一个小姑娘红红的小脸蛋。这种粉红,在色谱里是找不到的。因为这种绮丽的色彩没有一丝色谱中颜色的呆板,反而为暮云着上了一层生机,着上了一层红润,着上了一层前所未有的活力。

  这时,霞光更加浓烈起来了,在霞光的`渲染下,云层粉红的外衣更加鲜艳起来。云彩的粉红与霞光的橘红交织,缠绵在一起,像两个热恋情人,如胶似漆,再也分不开了。苍穹的苍凉与悲怆,在这淡淡霞光之下隐藏起了身躯,化作一种别样的勃勃生机。

  淡淡的云彩是说不出的薄,犹如一层薄纱,笼罩在琼霄之上,给苍穹增添了几分朦胧的美丽。被云彩笼罩的天空,比平常的天空更多了几分柔美,多了几分和煦,多了几分返璞归真的气质,多了几分令人漫无边际的遐想空间。

  忽然,一阵轻柔的风儿拂动了云朵,云朵就在清风的吹拂下,翩翩起舞。在我眼中,云朵已经变成了一个倾国倾城的绝代舞女,正踏着舞步,舞动着苍穹的美好,令被霞光笼罩的天空幻化出几分动感。

  如果说朝云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红润而白嫩;午云像一个健壮的青年,雄壮而气魄非凡。那么暮云就是一个隐居山林,参禅悟道

  的老者,是如此的淡漠而富有禅意。上天赋予暮云的那分禅意,抚慰了我的心灵,让心灵得到宁静,让境界得到升华。

  暮云这分风轻云淡的淡然,这分触动心扉的宁静,这分震撼心灵的美丽,早已铭刻在我心灵的深深处。

  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不应人间存,只应天上有!

写景抒情作文 篇6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金黄的`季节。秋姑娘挎着装满果实的篮子笑眯眯地赶来了。

  一次,几个淘气包,偷偷地带着长竹竿来到树下,举起长竹竿去钩石榴。可是人太小了,一连钩了好几次也没钩着。另一个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办法说:“我抱着你,你去钩,这样肯定行!”于是抱起那个小朋友,但力气小,他们一会儿向左,一会儿又向右边,“扑通”一声,邻居听到了声音,出来看。小朋友刚要逃,邻居早到一步,对他们说:“你们不要这样对待石榴树,这样会减少明年石榴产量的,你们要,我每次都给一个。”小朋友争先恐后地说要哪个。他们脸上洋溢着最可爱的笑容。

  秋天就是每一个人最幸福、最快乐的季节。我爱你,快乐的秋天。

写景抒情作文 篇7

  要问我喜欢四季中的哪一个季节,我会回答说,我喜欢夏季。虽然夏天不像春天那样富有生机,不像秋天那样凉爽,不像冬天那样拥有童话般雪的世界,但是夏天却有一种独特的韵味,我觉得夏天才是四季中最丰富的季节。

  悄悄地夏姑娘来了,夏天的天气烈日炎炎,太阳好像一个大火球把人们晒得都不敢出家门。而且夏日的天气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上午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到了下午就突然下起了狂风暴雨,好像狮子在怒吼,急得那些没带伞的`人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还有那些树上的知了,有些人很厌烦这种声音,本来夏天的炎热已经让人很烦躁,再加上知了嗡嗡的叫声,让人们的脑子都快炸了一样。就是因为夏姑娘唤起了夏天的这些烦躁,所以有些人很讨厌夏天。

  可是这些对我来说却感觉很快乐,虽然夏天炎热可是我们可以在家里开着空调,吃着西瓜,乐滋滋的躺在家里,多么自在啊!有时候还可以在湖里抓几只小鱼,和他们在湖里一起玩耍,多么快乐啊!即使下了几场暴雨,但是雨过天晴的滋味更是凉爽,凉风吹过,拌着泥土和雨水的清香,让人陶醉在了这雨后的世界里!鸣叫的知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的烦躁,夜晚走到树林中,开起了大型演唱会,知了还在高声鸣叫,它可是演唱会的主唱呢!再加上昆虫们的伴奏这演唱会就变得更加的美妙多彩!

  更加美妙的其实莫过于夏天的池塘,荷花亭亭玉立在池塘上,微风一吹跳起了婀娜多姿的舞蹈。夜晚更是美妙,隐隐约约的看见萤火虫盘旋飞舞在荷花的上方,给夜晚的荷花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青蛙也在荷叶底下“呱呱”的歌唱。

  夏天就像是一杯刚沏好的热茶,要慢慢地品,细细地尝,才能品读出夏天的真正韵味!

写景抒情作文 篇8

  在我的家乡到处都有竹林。在我老家的后院里面就种着一片竹子。时间长了,它就渐渐地形成了一片竹林。我爱这一片竹林。具体原因,请你听我慢慢说来。

  春天到了,一阵春雨过后,竹笋们纷纷把尖尖的小脑袋钻出地面放眼展望这一个新奇的世界。那个时候,我便会随着父母一起来到这一片绿油油的竹林里面,去挖掘一颗颗刚刚长出来的竹笋。母亲拿回竹笋烧成美味佳肴——红烧竹笋。有时她会把竹笋与一些食品放在一起烧,那样会使这些食品的味道也变得特别鲜美。那样的菜肴让人吃得口水直流。

  夏天到了,外面的世界被太阳烤得十分炎热,而小竹林里却像春天一样凉爽。这个时候,我们一家人会拿着椅子走进小竹林里乘凉。有时候,我还会与爸爸摆开棋局,“战”上几个回合。在竹林里面,不管你在干什么,它那里都会有一阵阵凉爽的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

  秋天的竹林又是一番风景。这时的竹子已经长大,我们就会爬上竹子去观赏远处的风景。有时,爸爸还会砍几株竹子下来做一些家具。

  冬天的竹林,下了一场大雪以后就显得更加迷人。

  对人们的要求却非常少。竹林,你四季长绿,值得人们赞扬。你无私的'为人们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家乡的竹林优点真不少!竹林啊,特别是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写景抒情作文 篇9

  写景抒情,是中学生写作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情景相生、情文并茂的优秀作文;但是,就总的情况来看,这类文体写作训练的状况不能令人满意。原因何在呢?改善这种状况的途径在哪里呢?

  做任何事都要明确目的,写作训练也是如此。优秀的写景抒情文章,一般说来,总是用美的语言,描绘美的图画,表现美的感情。写好写景抒情文章,需要具备美好的情操,较强的审美能力。反过来,我们也可以说,写景抒情的写作训练,应当以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较强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

  写景抒情文的写作,包括立意、谋篇、结构、语言等多方面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要让读者在阅读中看到一幅美的图画。要能够用语言描绘出一幅美的图画,首先要在脑子里形成一幅美的图画,这就要借助于观察。(当然也可以借助于想象,但归根到底,想象还是建立在观察基础上的。)

  观察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科学的观察,一种是审美的观察(观照)。前者的目的,主要是在把握事物表面特征的基础上探求事物的本质,因而在观察中往往伴随著名理的思考,同时须尽可能地排斥主观感情的干扰;而审美的观察,则是为了“发现”适合于表达主观感情的事物的美的形式,因而在观察中往往渗透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同时会暂时中断抽象的名理思考。写景抒情文章,要求我们能够准确地把握景物的特征,主要是其形状、色彩、运动状态、空间位置方面的特征,因此需要我们借助于科学的观察,这样才能使景物描写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才能改变学生作文中内容空泛、套话连篇等毛病。但是在为描写景物所进行的观察训练中,我们决不能停留在科学观察之中。因为科学的观察往往带有较强的分析性、解释性,这在科学研究中是必要的。但在景物描写中,则可能使景物描写失之琐碎,缺乏统一的鲜明的意象。

  按照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不仅具有不同的形态、色彩、运动状态和空间位置关系,而且具有各不相同的“力的模式”(这个“力的模式”是以上各种因素作用产生的“综合效应”)。“象上升和下降,统治和服从,软弱和坚强,和谐和混乱,前进和退让等基调,实际上是一切存在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比如崇山峻岭、危岩劲松、闪电雷鸣、大漠长风这些具有“阳刚之美”的景物和清风明月、幽林曲涧、弱柳柔丝、杏花春雨这些具有“阴柔之美”的景物,实际上就具有截然不同的“力的模式”,因而具有截然不同的表现性。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中,引导学生感受不同的自然景物所具有的不同的“力的模式”,不同的表现性,培养他们对形式的敏锐的感受能力,是培养审美观察力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学生就可能形成审美的构成意识和构成能力,也就是在感性形式上统一为一个有联系、有意义的整体的意识和能力。这样,面对纷繁复杂的自然景观,他们才会发现由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构成的具有鲜明总体特征的完整、统一的画面。人们的视知觉具有要求简化的倾向,当知觉对象符合这一要求时,才可能产生美感。因此在审美观察的基础上描绘出来的画面,才是既真实,又美好的画面。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观察训练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力。审美观察,是一个“物我交流”的双向过程,人们又称之为“审美观照”,在这个过程中,始终渗透着情感的活动。首先,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动力功能。学生如果缺乏观察、审美的兴趣,就不可能开展任何审美活动。事实上,热爱大自然是学生的天性,这是我们组织学生观照自然的有利条件,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介绍与某处景物有关的往事、历史传说、故事,引发他们特定的情绪记忆,以积极的情感状态投入审美观照。其次情感在审美观照中发挥着定向和创造功能。当我们带着特定的情感进入观照时,这种情感对外界景物就会产生一种选择作用,甚至变形作用:那些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才得以进入知觉范围;一些不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的景物,由于知觉的完形作用,在经过变形作用后(变得具有相同的“力的模式”),也得以进入知觉范围。而且,由于情感的激发、启动,以往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景物的意象,也可能加入其中,从而使得由这些意象组成的知觉形成具有鲜明的总体特征,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成为主观感情的象征物。这样的画面,便是由情感定向、一创造如来的富有生机的完美的画面。比如同一处荒园,用科学的眼光看,它确实是杂草丛生,断瓦残垣,不堪人目;但是如果它和学生们的童年趣事联系在一起,他们就可能有意无意地不提那些不堪入目的景象,而大写特写蟋蟀在弹琴,小鸟在歌唱,甚至把某处公园中的一些景物的形象移花接木地加到了他们心爱的荒园上,那破败的老屋会显得古色古香,那杂草丛中会散发出泥土的芬芳。这样写从科学的眼光看是不真实的,但是在他们的眼睛里,记忆中却是真实的;它所表现的孩子们的那股热爱童年生活的感情却是真实的。

  当然,激发起学生的特定的情感进入审美观照,这情感首先就应当是积极的健康的。诚然,积极美好的情感决不是单纯在写作中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但是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把它作为发现美、创造美的一个过程,也不失为一条重要途径。除了上面所说的在进入观照之前,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而外,学生的心灵、情感在观照过程中也能够得到净化和升华。当我们引导学生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在观照中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时,当我们沉浸在自己所创造的美妙境界之中,浮想联翩、流连忘返时,“我们不再生活在事物的直接的实在之中,而是生活在纯粹的感性形式的世界中。在这个世界中,我们所有的感情在其本质和特征上都经历了某种质变过程。情感本身解除了它们的物质重负。”培养这种脱俗的情感,超越精神,达到人生的审美化,如上文所说,是审美教育的又一个重要方面的内容。

  以上说的是,在对自然景物的审美观照中,可以发现、创造出一幅富有生机的完美图画,这图画,用美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构成较为理想的写景抒情文章。这个过程,同时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过程。如何运用语言准确地描绘形象,表达感情,这里面也包含着美育,这里就不多说了。下面简单地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中汲取有益的营养的问题。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有大量的写景抒情散文。对于这些艺术精品单纯作理性分

  析,讲清它们是从什么角度描写的,哪些词语用得恰到好处,显然是不够的;一味地让学生诵读,或者笼而统之地称赞它们是如何美妙,学生也听得有限。我们觉得比较好的方法,是先要求学生体味作者所描绘的境界,给我们怎样一个总体印象。优秀的写景文章或片断,用笔可能有繁简之分,但是都能给人以鲜明的总体印象。比如老舍先生《在烈日和暴雨下》中对烈日和暴雨景象的描写和鲁迅先生《故乡》中关于月下西瓜的景物描写,前者有如繁笔画,后者有如简笔画,但是给我们留下的印象都是鲜明、深刻的。在把握总体印象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分析作者是如何通过多角度描写以突出这一印象的,这样似乎更符合观察、感受的顺序,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写景作文的正确途径。然后,我们可以通过表情朗读,最好借助于电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描绘的境界,从中体味作者的感情。我们还可以要求学生展开创造性想象,补充画面中所没有描绘的部分。比如在《小石潭记》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想象出作者描绘的清冷幽静的境界,并且体会到这样的境界,恰当地表现了作者因怀才不遇而产生的郁郁不平的心情。那么试想我们有朝一日前往小石潭,寻访古人遗踪,当会是怎样的心情?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观赏今日小石潭,又该是怎样一番景象?这样便把阅读和写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绘画、摄影等艺术都极讲究构图之美,讲究通过经营构造更好地表现作者的

  主观感情。比如同样是为树人堂拍照,站在它的脚上,采用仰视角度,让它处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之下,让它沐浴在灿烂的霞光之中,它将显得更加宏伟壮丽;而站在远处,采用平视角度,那就取决于作者所要表现的情感,这就要求我们,不但要教给学生观察方法,最好还得“亲临现场”,和学生一同“下水观察”。中国古代绘画,很讲究所谓“以实带虚”、“以虚补实”,以收到以少胜多,深化意境的作用。南宋画家马远,人称“马一角”,他的绘画总喜欢在画幅上留下大片空白。但是在观赏者眼里,这一片空白却不是一无所有,它可能是云雾环绕的远山,也可能是烟波浩淼的湖水。高明的剪纸艺人几剪刀便可完成一幅神奇的人物剪影,但是让我们看到的,却不是一个简单的轮廊,而是一个神态毕现的人。所以能够如此,就是因为作者以有限的笔墨,描绘出了对象的主要特征。“关于事物特征的记忆表象,是与整个事物的记忆表象相结合,并且作为这一结合的突出部分保留在头脑之中的。因此当人们有机会被唤起这特征的记忆时,也就必然联想起整个事物的表象”。所以作者所描绘的有限的“实景”,才可能引起观赏者丰富的联想,补充作品中留下的空白和没有表现出的部分。而这样的作品,更易于引发观赏者的审美创造欲望,因而也更具有美感。课文中的写景抒情散文,也不乏这方面的例子。比如《小石潭记》中作者无一字写水,但是我们在阅读、想象中却能够感受到那游鱼、细石,无一不是处在清澈见底的潭水之中。当然,阅读教学和艺术鉴赏的艺术精品,出自名家之手,不是学生们一朝一夕的功夫便能模仿到的,但是在阅读欣赏中可以培养起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激发出审美创造的欲望,这已经不是仅仅有利于写作的事了。总而言之,美的事物要美的心灵去发现、创造,而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又将创造美的心灵。我们认真地指导学生写好写景抒情文章,便是在实践着这一真理。

【写景抒情作文】相关文章:

写景抒情作文08-09

写景抒情作文08-01

写景抒情作文【经典】10-09

(精)写景抒情作文10-29

写景抒情作文(推荐)07-07

写景抒情作文(通用)10-29

写景抒情作文[精华]04-26

实用的写景抒情作文12-03

写景抒情作文【精】08-26

写景抒情作文[优]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