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过年日记四篇
一天的时间即将结束了,一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日记了。日记写什么内容才新颖、丰富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过年日记4篇,欢迎大家分享。
过年日记 篇1
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都喜欢过年,我爱过年,是因为有丰盛的 年 夜 饭 ,漂亮的衣服,和数不清的压岁钱。
那一大桌香喷喷的 年 夜 饭 里,我们最爱吃的是干辣椒炸大虾、软饭、蜜糖南瓜。干椒炸大虾这道菜,把大虾在油锅里一炸,炸的皮透明,撒点干辣椒,装盘 儿,小孩子最喜欢吃;再就是软饭,把米在锅中一蒸,放几个大枣儿,一些葡萄干;蜜糖南瓜,把南瓜在锅里蒸软,切成块,上面浇上蜂蜜、白糖。这三道菜,过年 必不可少。
还有一件事,那就是买新衣服。每年过年,小孩必须从头到脚换新衣,象征新年新气象。每年过年,多人都要陪我们在商场跑来跑去购置我们喜欢的'衣服,再累也图个开心。
还有一件最开心的事情,就是压岁钱,只要开口给大人说一些祝福词语,浪费一点口水星子,就能得到红亮亮的百元大钞。一年下来,这些压岁钱还可以自己支配,或大人帮着存银行,这是小孩必不可少的“一项大事”。
过年是我们中华华民族的传统风俗。我爱过年。
过年日记 篇2
过年了,我期盼的春节终于到来了。 一大早我就高兴地喊:过年了!过年了!我的心情非常高兴,一溜烟跑到楼下给爷爷奶奶拜年。我祝他们新春快乐,笑口常开! 晚上,奶奶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晚餐:红烧肉、香喷喷的五花扣肉、美味的.香肠……哦,还有我最喜欢吃的饺子!开饭了,我们一家人举起杯,互相祝福。
吃完饭后,我和弟弟玩起了烟花。弟弟点燃了烟花,嗖的一声,射向天空,在空中绽放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红的、黄的、绿的……美丽的烟花映亮了新年的夜空,也映亮了高兴欢快的我们。 这一天,我玩得高兴、吃得开心,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年三十。
过年日记 篇3
新年,中国最隆重的传统习俗;是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留下来的精华。中国年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鞭炮、烟花、春晚…一系数列词都可以成为春节的代言词!年年亦是如此。
团圆饭自然是除夕那晚不可或缺的活动,一家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团圆饭中的美味佳肴,欣赏春晚中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欢笑洋溢满堂。
贴春联百最有趣的事了,在我看来,也是最有年味的事了!奶奶先是熬了一大锅浆糊儿,因为我们家院子特别大,门也特别多,所以为了节约时间,我们就分工干。我和婶婶负责家里的小门,叔叔和哥哥们就负责南院和西院的大门。贴门联的步骤很简单,先把去年贴上的门联给掀下来,涂上一层新的浆糊。看似挺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也大着呢!一次不能太多,而且涂得要均匀。不然会因为天儿冷的缘故而被冻着。所以要先向对联要贴的部分薄薄的匀匀的涂上一层,先贴上对联,之后再细细的`在没有被粘住的部分再涂上一层浆糊。
我和婶婶配合得很默契,不一会儿就完工了。可叔叔那边还在四处寻找浆糊呢!真是完胜!不会也多亏了爷爷在旁边的指导。
爷爷似乎也非常享受儿孙满堂的年呢!
等门联全部贴好后,奶奶在那边也已经下好饺子了!吃着奶奶的劳动成果,我们都很得意。
欢乐中国年,幸福中国年。
过年日记 篇4
中国人最重视过年,过年是中国最热闹的节日。因为中国人认为过年是一年的开始,寄予着人们对新的一年的希望。而过年所含有的众多中华名俗文化,更是丰富多彩。
是大年三十,吃完团圆饭,我们一家高高兴兴地坐在电视机前,准备看新年联欢晚会。我的妈妈告诉我什么是除夕。除夕是指每年农历腊月的最后一天的晚上,它与过年(正月初一)首尾相连。“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这时我的妈妈给我讲起了有关过年的风俗。比如:农历的腊月二十三是人们常说的小年。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述职,人们为了让灶王爷求上天言好事,一年保平安所以要祭灶。
到大年初一的凌晨,守岁的人们又把灶王爷请回来,希望灶王爷能给全家福气。“送灶王爷上天”也寄托了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再比如:白水人喝五豆、吃腊八面、去仓颉庙上香。再比如:潼关正月十五前不擀面等等。
啊!原来中国的年文化这样丰富呀。
【过年日记】相关文章:
过年了日记02-10
过年日记07-23
过年拜年日记01-31
关于过年的日记04-30
过年日记(优秀)08-10
过年的日记40篇01-02
【精选】过年日记三篇10-15
实用的过年日记四篇03-28
【精品】过年日记三篇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