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优选】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1
一、四好战略是前提
1)一个好的标题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引人注目的标题,往往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简练、明了、生动、独特是标题引人注意的关键要素。一个出彩的标题,不仅能够概括全文,照亮整篇文章的主题,也会吸引阅卷者的眼球。而取标题的技巧多种多样,有修辞法、公式法、字母符号法等。修辞法是最能让标题生动亮丽的方法之一。比如《在我指尖跳跃的阳光》、《人生若只如初见》、《流泪的紫水晶》、《海棠依旧?绿肥红瘦?》等,看到这样的标题,阅卷老师怎能不为之一亮?心灵又怎能不为之一震?
2)一个好的开头
一般来说,文章开篇应力求简洁明了,直截了当地引入主题。同时,语言要优美动人,能够引起读者共鸣。最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哲理深度,能够触动读者的心灵。开头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趣味横生的故事,引人入胜;也可以是引用名言警句,开门见山;还可以是气势磅礴的`排比句,引起读者共鸣;或者是发人深省的设问句,引发思考。在高考作文中,由于篇幅有限,最好直截了当地引入话题,突出重点。
3)一个好的结尾
古人云,结尾应当如撞钟般响亮,清音悠扬。它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之处,也是思想的总结和归宿所在。一个虎头蛇尾的结尾往往会让整篇文章失去吸引力,难以打动读者。因此,结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良好的结尾可以通过总结全文来阐明主旨,或者展望未来以激励读者,又或者抒发情感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总之,一个精彩的结尾应当与文章的开头相呼应,构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4)一手好字
见字如见人,一手好字能给人一种很直观的美感,就算文章写的不错,主题鲜明,文字优美,意境深远,但是很难让人有读下去的欲望。要记得,书写是文章的服饰,标点是文章的呼吸,丑陋是永远打不赢的“官司”。我们要尽最大的努力展示出自己的书写水平:一要端正,二要清楚。三要美观。标点也是文章准确表情达意的工具。不要只是“一点到底”。不要只会单纯地使用逗号、句号,一篇文章,应该能够准确、灵活、生动地使用六七种标点符号。书写美观了,“感情分”也就上去了!
二、新鲜的素材,完善的知识储备是关键
同学们都希望写作时能够有独特见解,用新颖的材料给读者带来新鲜感和震撼力。这就需要同学们不断地去感知和体验生活。在日常生活和课外阅读中,要有意识地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特别是多去观察各种各样的人,深入细致地体验生活中的种种情感,体验“喜怒哀乐忧”等。只有这样,才能激活自己拥有的新鲜素材。
从阅读和生活中尽可能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加积累、提高自身的素养和知识面的深度,深入体验,才可能做到临场发挥“左右逢源”、“为我所用”。作文,追求和表现自己的个性,有了新鲜的材料,还要下功夫联系自己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来立意,做到这一点,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和真知灼见就很容易了。
三、反复锤炼语言是重点
语言是内容的表达工具,而生动、富有个性风格的语言运用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在写作训练中,我们需要不断琢磨,努力使词语活泼生动、句式多变灵活,修辞手法恰到好处。尽量避免使用概念抽象、晦涩难懂的词汇,而是选择那些富有色彩、充满动感和情感共鸣的词语,能触动读者的感官,激发读者的想象力,触及读者的情感深处。灵活运用近义词和反义词来展现事物微妙的差别和鲜明的对比。同时,要学会巧妙地交替运用长句和短句、主动句和被动句等句式结构,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
锤炼语言,学习如何巧妙引用诗词佳句,可以为文章增添一份文学的韵味,提升文章的艺术性。可以借用经典句式,如“不必言之,自有默契;不必道尽,心领神会”、“若无风雨,焉能见彩虹;没有辛苦,何来收获”等,以此来丰富文章的表达方式,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同时,也可以引用一些流行词句,如“努力无悔,拼搏无悔”、“快乐,源于内心”的广告词语,为文章增添时代气息。此外,还可以灵活运用排比、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让读者印象深刻。这样,整篇文章也会更加有活力,更具吸引力。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2
2021年山东卷高考作文题:窗外的风景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窗子就是一个画框,从窗子望出去,就可以看见一幅图画。有人看到的是雅,有人看到的是俗。有人看到的是闹,有人看到的是静……
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今年的山东高考题作文题目审题难度不大,可写范围很广,并且顺从学生自己的意愿,你有什么感悟就可以写什么,这是今年山东高考作文的一个亮点。你喜欢静,你就可以写静;你喜欢热闹,你就写热闹;你喜欢雅,你就写雅;你喜欢俗,你就可以写俗;你看到了好,你就写好;你看到了不好,你也可以写不好。自由民主,各抒己见。没有最佳立意,当然,能够反映自己的见识胸怀的题材得分会更高。
总之,2021年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下列特点:
一、人文素养
中国正在走向成熟,中国需要更高的文化底韵,需要更高的人文素养,才能让中国走的.更远,所以国家一直在提倡人文素养。
二、自由民主
20xx年山东作文题目,非常开放,材料提供了非常广阔的背景,完全由学生自己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感悟来挑选,挑选余地大,学生的自由度高,体现了国家自由民主的气度。
三、胸怀见识
面对这么多可以写作的角度,到底选择哪个角度去写,可以看做学生的文化底蕴,可以看出学生的胸怀气度,可以看出学生的见识眼光。一个人的成功,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眼光;一个民族的振兴与发展,取决于这个民族胸怀气度和长远的眼光,所以山东高考题用这个材料来考查学生的胸怀见识,出题人非常有远见。
四、个性特色
面对众多的写作角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根据自己的特长,写出自己喜欢的作文来,山东高考作文体现了尊重考生个性,倡导学生特色发展的教育改革理念,很有特色。
范文:倚窗所见,内心所现
这是一个雅俗共赏、闹静并存的世界。两两各异甚至是对立着的世间风景在窗外纷繁,在眼中专一,在内心驻足。在无数个急于窥探或是悠然观望的人眼中,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
在佛家,有“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说法。如果说人生窗外的花草叶砂是世间风景的落点,那么我们倚窗所见的世界,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内心浮现的情感的外延。同是依窗远望,所见为俗,便极有可能是只是简单地把目光付与周遭的灯红酒绿;所见为雅,便是让内心超脱了眼前的繁华而达于“料理琴书,夷犹古今”的精神快乐之境。同样,苦中作乐,闹中取静,无一不是在内心浮现的乐观坚强与外界施加的苦难挫折狭路相逢之时精神取得的胜利。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外界,凭栏不见,是内心不存之念;倚窗所见,是内心所现之景。
缪尔曾言:“走向外界,我发现,其实是走向内心。”当生命的窗扉开启了世界,当依窗的目光聚焦于独一,我们在不断走向外界的美景,探求窗外的世界时,也无比精确地走进了内心浮现的情景和生命企求的美丽。于是,依窗而望,可见熹微晨光中披衣而坐的川端康成,“凌晨四点,看海棠花未眠”,那浸透在清晨清浅的天光里的花香,实是弥漫在内心深处的平静安然。于是,启轩而视,可见寂寥秋风中独见晴空的刘禹锡,笑语“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那腾脱于沉舟病树的悲凄场景的桃影鹤迹,实是笃定于内心深处的乐观豪迈。李长吉曾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对此,我深信不疑。我相信,倚窗所见的情景,会是内心所现的流连。
很多时候,我们忘了“倚窗所见,内心所现”的道理,只一味地向窗外的世界索取物质为依存,高考满分作文却忘了给用以开启我们看世界的睿智目光的内心一个存在的理由,一个应有的交待。在我们眼里只有繁华没有繁花的时候,我们真正应该追求的,是因内心之静而见世间之美,复归于荷尔德林口中“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境界。
这世间,景各异,人独立,倚窗所见,即是内心所现。如此,纵有千难万险,亦可见花开无限,然后能从容吟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3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一: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因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情,能汪洋恣肆。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二: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开头用“月光”—“柔和”、“红叶”—“艳丽”、“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三: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ǒu)为知己。”当面对大海;面对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四: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妈妈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驰的诗情画意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五: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之间是生命”。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六: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牙齿,怎么样?”“都掉光了。”“那以舌呢,还在吗?”“还在。”“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坚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了文章的观点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七: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第七: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八: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高考作文开头写作技巧九: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是徐志摩的不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又是苏东坡的坦荡……(《美丽的离别》)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4
一、要注意写作的基本表达方式
基本功差还表现在无意于标点,随手句读,很长的句子却没有标点符号。这些同学可能不知道,好的标点是文章密不可分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年刚刚建立起稿酬制度的时候,有的杂志社不想把标点计算在文章字数内,此举遭到了鲁迅先生的反对,他认为标点是表达情感的有力工具,没有标点的文章是不健全的,不能很好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态度。准确地使用标点可以让文章生色,平添许多魅力。比如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寿镜吾老先生读书,就使用标点“~~~”来表达老先生读书拖长的音调,十分很形象。清晰、准确、合适的标点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成为非常有力的传达情感的工具。许多学生不注意段落的组织,常常是想起来了就换一段,这也是不好的习惯。对于一篇八百字的作文来说,三四段略有些长,但写到十几段也未免太短了些,最好应该控制在五段到八段之间。这里需要向大家提醒的是独立段的作用。我们在做记叙文阅读的时候经常会遇到对于独立段的.考察,把一句话独立出来另成一段,其目的就是要让读者注意到这句话,好给读者一个清晰的印象,以此来强调意欲表达的情感或者强调某个情节。学生应该学会使用独立段来摆明主题,让阅卷教师及时看到,提高自己得分的几率。
二、要学会“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从小处落笔,大处着眼,通过小的事件和角度来反应大的主题。这种手法常常通过日常平凡的小事小细节和有关细节材料的叙述描写,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议论,来阐明大的道理,揭示深刻的社会意义。许多学生不会写记叙文,就是因为觉得自己没有经历过大的社会事件,也没有什么波涛起伏的人生经历,总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而且,高考题往往和社会时事相联系,也不容易从生活中取材。其实,写作的根本原则应该是抒发真情,而许多小事件往往能够体现最真实的情感,毕竟经历大事件的人是少数。比如,有一年的高考题出的是改革三十年。这是个大题目,可以说的内容也很多,却很不容易写好。其中有一位考生就写得非常好。写他写到,有一次放假回家,爸爸在客厅看电视,和他说起来原来家里看过的十四吋的黑白电视机,后来换成十七的,又换成彩色的,一直说到如今的五十四吋液晶壁挂电视,于是作者感到很自豪。去厨房帮妈妈干活,妈妈和他说起了从前的伙食,也是一步步讲过来。饭做好了,他去卧室叫姐姐,姐姐正在上网,于是说起以前的娱乐。这个作文写起来很轻松,取材也很方便,内容也集中,却通过一家人近三十年的生活变化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获得的巨大成就。这就是很经典的“以小见大”的写法,这种写法入口小,却是滴水映日,通过家庭所获得的好处体现了改革惠及万民的积极意义。
三、要学会铺陈渲染和点面结合
八百字的作文虽然短,可是也要注意有铺陈渲染和点面结合。如果平铺直叙,毫无波澜,也会索然无味,味同嚼蜡。俗话说,文似看山不喜平,虽然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在短短的八百字内设置多么曲折的情节,但我们也应该懂得铺陈和渲染,使文章读起来更加有趣。这一点可以通过侧面烘托和环境渲染的手法来实现。侧面烘托就是通过对其他人物和事件的叙述、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主要人物。侧面烘托是用事物来衬托人物,或用景物来烘托人物。在高考作文《西游记》中,作者先写了花果山的美好景色,为猴王的出世铺垫了美丽的自然背景。环境渲染是指对人物所处的具体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通过环境描写可以交代文章的时代背景,还可以渲染气氛,为塑造人物性格做准备,突出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但是,运用环境描写要注意的是,不能漫无目地随性而写。有的学生写的文章看似很华丽,但是没有考虑到此次景物描写对于塑造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写出来的景物甚至都脱离了故事的即设情景。除此之外,用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就要具体生动,细腻可感。好的景物描写总是能够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作者通过多个角度的描写,让你看到他所看到的,听到他所听到的,闻到他所闻到的,感知到他所感知的。好的描写总是通过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甚至是作者的心理感受来传达人物的真实感受,这需要写作者有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才能够把读者带到文中的情景中,最终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相关文章:
高考作文写作指导05-10
高考作文指导05-21
【精选】高考作文06-20
高考作文05-15
辽宁高考作文11-04
距离高考作文11-06
江苏高考作文11-07
高考作文:韧性11-04
优秀高考作文11-02
高考作文范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