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方案

时间:2023-03-02 19:59:46 方案 我要投稿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优秀的方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提高教学质量方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1

  根据教育局、中心校有关文件精神,为了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一步强化质量意识,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特制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固树立“质量立校”意识,深化课程改革,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努力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和谐、均衡发展。

  二、组织机构

  (一)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促使学校增强质量意识,规范学校管理,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加快规范化、特色化学校创建步伐,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1、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课程,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2、面向全体学生,坚决杜绝以各种名义举办的“补习班”等。

  3、注重学生品德培养和习惯养成,加强音乐、美术、体育、写字等课程的教学和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学科合格率不低于96%,其他学科全部合格,每年质量抽测的年级总评要进入全县前六名。

  5、建立和完善学校教学质量监测评估体系,为科学决策、考核奖惩提供依据,其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6、奋斗目标:

  (1)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2)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3)20xx—20xx年力争保全镇第1名。

  四、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

  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

  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是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

  加强三项研究:

  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论的研究;

  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

  三是学生行为规范及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

  一是实现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

  二是实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三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四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大幅度提高。

  做好五项服务:

  一是为学校教学决策服务;

  二是为学校教学工作服务;

  三是为教师专业发展服务;

  四是为教师教学服务;

  五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

  五、具体工作

  (一)继续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

  一是在开学一周后进行教案检查,促进和规范教师教学行为。

  二是坚持领导深入课堂听课,结合上学期教学技能大赛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抽听部分老师的课,通过听、评、研(把听课中发现的问题在教研活动中进行研讨,并让全体教师参与,达到共同交流,共同促进的目的),切实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三是不定时抽查作业批阅情况,针对教师中存在的作业量大,批阅量少等家长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普遍抽查,扼制因个别人而影响学校教师整体声誉的行为。

  四是经常检查学生的教辅资料情况,坚决杜绝乱订资料现象发生。五是严格按课表上课制度,杜绝让课、缺课现象,切实保证教学秩序的正规化。

  (二)规范教研工作。

  本学年将抓好以下重点工作:

  一是严格教务处统一安排的教研活动时间开展好教研活动。

  二是要求各教研组制定出详细的教研工作计划安排,从时间、内容、场地、主讲人四个方面力求保证,要形式多样、针对性强。

  三是各组教研计划制度以后,在每次活动前教研组长要对主讲老师的讲稿进行审查、指导、完善,确保教研活动的质量。

  四是开展网络教研,要求每位教师一学期必须向县教科研网站提交最少一份教学论文、教学反思、课堂评价等文章,以填补我校在这方面的空白,期末教务处进行登记,并纳入量化考核。

  五是把大、小教研有机结合,要有主题、有记录,建立档案。

  六是严格教研考勤制度,确保全员参与,共同提高。

  七是以活动促教研,开展优秀论文、教学反思、课件评比、优质课评比等。

  八是改革教学设计,要转变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注重落实“以学生为中心”、“以过程为中心”,突出“教师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的新型理念。

  九是着力学习郑局长在全县中小学校长会议上的精神,学校要在这方面制定出切合我校实际的工作方案,从组织保证、措施落实、考核评价等方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体系。切实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十是依照中心校加强师德工作的有关规定,制定我校师德教育方案,加强师德建设,要把师德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教育和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校、科研兴校,做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楷模。

  (三)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特别是近两年我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国家投入在不断增加,越是这样的时候,我们越要千方百计确保教育质量,因此,我们必须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以实施基础教育学校教育质量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课堂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入手,从抓课堂质量入手,从抓好教育质量的监测与评估入手,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毕业班学生的学业水平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次社会性展示,它的影响之大、辐射之广,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如何保证每届毕业班学生的质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的课题,开学后,我们要会同教务处和六年级组认真进行研讨,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和措施,提交校委会进行讨论,以确保六年级学生能有一个优异的学生成绩。让家长满意,让各村群众满意,让学生满意。

  (四)做好教育创强工作。

  学校要在加大基础设施、校园环境、教师队伍三大建设的同时,还要对义教档案、教学档案、留守儿童档案等各类档案资料严格按照教育局的统一要求,重新整理,规范归档,并做好相关资料的续建工作,此项工作力争进入全镇先进行列。

  (五)学校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是以师德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打造本校教师队伍新面貌。

  二是进一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加大绩效考核中教学质量考核比例,建立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激励机制。

  三是启动学科带头人培养工作计划,打造名师群体。

  四是以打造“学习型学校”和构建“学习型教师”群体为目标,实施老师专业发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天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写一篇教学随笔,每月写一篇教学案例分析,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五是加强校长和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作用,深入一线,领导、指导教学工作,研究教育教学,当好教师的带头人和领路人。

  六是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要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师的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绩效考核、年终考核挂钩,推进学校教学质量管理的规范化。七是建立健全一切活动档案资料,做好过程性资料记录。

  (六)健全监测体系,质量是教育之本、立校之本,学校要建立教学质量分析制度和教学考核奖惩制度,学校与教职工之间要签订质量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年”活动为契机,构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七)加强阶段性教学目标测评,组织安排好期中、期末两次统一考试,并按期上报成绩。

  (八)做好各年级教学质量随机样本质量抽测。

  总之,我校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牢固树立“质量是教育的生命,创新是教育的灵魂”的观念,咬住“质量”不放松,盯住“实抓”不动摇,鼓实劲、做实事、谋实效,为实现我校教育事业的全面振兴,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眼建设河南高质量教育体系,坚持“五育”并举、质量提升、均衡发展等原则,遵循教育规律,发展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义务教育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重点领域改革,经过三年努力,基本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形成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提高,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真正减轻,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切实提升。

  三、实施步骤

  (一)部署推动(20xx年11月-12月)。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根据国家、省相关文件要求,制定当地的提升方案,细化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工作台账,并于12月31日下班前将提升方案报省教育厅备案。

  (二)组织实施(20xx年1月—10月)。各地根据实施方案具体开展各项工作,逐事逐项推进落实,不定期开展调研督察,强化指导,持续推动。

  (三)总结推广(20xx年11月—12月)。对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义务教育质量加强监测、梳理、总结,形成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成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观摩研讨展示交流活动,推广优秀经验做法。

  (四)巩固提升(20xx年1月及以后)。形成提升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巩固提升教育教学成果,持续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

  四、工作措施

  (一)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教育教学提质工程,建立健全教学指导工作机制,制定学科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优化教学方式和教学环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指导学校健全教学管理规程,统筹制定教学计划,形成教学管理特色。定期举办主题活动,逐步形成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式,每年培育、推广一批优秀教学成果,遴选一批教学改革示范区、示范校。

  2.深化课程领域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落实国家关于校本课程有关规定,加强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与指导,协调好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引导学校构建多样化有特色的课程体系,满足学生发展需求。

  3.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实施教育新基建工程,加快建设全省教育专网,普及数字校园,构建区域教育云支撑体系,推进网络学习空间普及应用,加强数字教材建设,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和常态化应用。加强专递课堂、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与应用,以农村薄弱学校和教学点为帮扶重点,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征集、开发丰富优质的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免费向学生提供高质量专题教育资源和覆盖各年级各学科的学习资源,构建惠及全省师生的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遴选一批信息化教学改革实验区、实验校和信息化教学典型案例,引导师生用好免费线上优质教育资源。

  (二)严控书面作业总量,提高作业管理水平

  1.健全作业管理机制。建立全省作业管理等规范办学行为监测机制,加大分级处理工作力度。学校要完善作业管理办法,加强学科组、年级组作业统筹,合理调控作业的结构和总量。建立作业公示制度,加强质量监测。

  2.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各地各校要加强对学校作业总量的监管,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周末、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

  3.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各级教研部门要加强对作业设计与实施的研究,结合课堂教学实际,编制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设计与实施指导意见,把科学、有效、合理地设计作业纳入各级教研工作体系,不断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学校要把作业设计作为校本教研重点,系统设计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基础性作业,鼓励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教师要提高自主设计作业能力,针对学生不同情况,精准设计作业,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探索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各类作业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定期组织开展优秀作业评选与展示交流活动,形成优质作业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4.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开展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作业评价试点工作,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作业分析诊断,加强作业完成指导。学校要引导教师切实履行作业指导职责,指导小学生在校内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初中生在校内完成大部分书面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并及时做好反馈,加强面批讲解,认真分析学情,做好答疑辅导,特别要强化对学习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帮扶。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学生回家后主动完成剩余书面作业,引导孩子从事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开展适宜的文体和阅读活动。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三)完善招考制度改革,切实减轻学生压力

  1.完善招生制度改革。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坚持“公民同招”,严肃招生工作纪律,规范学校招生行为,坚决遏制“择校热”、掐尖招生等问题。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2.加强学校考试管理。积极落实教育部和我省关于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有关要求,严格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各地要规范考试命题管理,合理控制考试难度,切实提高命题质量,不出偏题怪题,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防止试题难度过大。科学运用考试结果,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各地要加强统筹,结合实际制定义务教育考试管理实施办法,严肃考试工作纪律,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义务教育学校考试日常监管制度。

  (四)深化教育评价改革,加强教育质量监测

  1.健全教育评价体系。坚持以教育评价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改革的导向作用,健全完善科学合理、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育评价制度和机制,引领和促进教育各领域、各环节、各要素深化改革、提质增效。深入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推进教育领域“破五唯”。在中小学探索绿色评价、增值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创新评价工具手段,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评价。

  2.加强质量监测评价。制订河南省义务教育质量评价实施细则,建立省市县(区)三级联动、以县为主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机制,实行县(市、区)和校自评、市级复核、省级评价的办法,并定期对县域、学校、学生三个层面的评价结果进行公布。各地要积极探索建立各学段各学科的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和基于数据分析的课堂教学诊断反馈机制,指导一线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强化教科研支撑引领

  1.强化教科研支撑作用。完善省、市、县、校教研工作体系,充分发挥教科研机构在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培育推广优秀教学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创新教科研活动方式,持续强化校本教研,打造高素质教科研队伍,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研究、指导和服务水平,构建具有河南特色的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科研工作体系。

  2.发挥教科研引领作用。各级教科研机构加强对课程、教学、作业和考试评价等育人关键环节研究,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问题意识,运用教科研手段精准施策。加强国家课程研究,准确把握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加强综合性和实践性教学研究,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教育教学方式;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创新作业方式,提升作业设计水平;加强考试评价改革研究,提高考试命题质量。加强教科研知识的推广和普及力度,面向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科研方法培训,在重点环节给予系统性、针对性的专题指导。

  3.推进教科研成果转化。引导教科研部门加强教科研成果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坚持教科研服务学校教育教学,密切关注学校教育减负提质增效的重点难点工作,将实际问题转化为项目研究,通过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研究,促使在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校本教研等方面的做法系统化和成果化,形成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系统理论与实践经验。各地要注重培育、遴选和推广优秀教学模式、教学案例等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加强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推动教科研成果及时有效转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六)提高课后服务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保障课后服务时间。确保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努力实现有需要的学生全覆盖。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每天至少2小时开展课后服务,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要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要根据课后服务开展情况,修订完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等方式,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2.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鼓励学校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将课后服务纳入教研体系,既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也要因材施教、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学习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还要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实践、兴趣小组、多彩社团等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加强课后服务质量监测,指导学校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做好课后服务宣传工作,积极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切实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和实效性。

  3.保障课后服务条件。各地要制定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办法,采取财政补贴、服务性收费或代收费等方式,确保经费筹措到位。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和相关人员补助。教师参加课后服务的表现应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积极拓展课后服务渠道,既要进一步强化学校课后服务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要充分利用本地社会资源,积极吸引符合条件的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社区等事业单位和公益性专业机构,以及民间艺人、能工巧匠、退休教师、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参与校内课后服务,满足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多样服务需求。

  五、组织保障

  (一)加强党的领导。各地要把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重中之重,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作用,加强党对义务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定期视导学校制度,市县级教育局班子成员每人每月至少视导1所学校。加强统筹规划,保障必要条件,精心组织实施,切实将各项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二)狠抓工作落实。各地要结合我省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有关要求,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突出工作重点,聚焦关键环节,破解难点问题,着力推动课堂教学、作业管理、招考制度、质量评价、教研支撑、课后服务等落地落实落细。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对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督和指导。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作为教育督导的重点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将结果作为评价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责任不落实、措施不到位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相关责任人要依法依规严肃追究责任。

  (四)注重宣传引导。各地要及时总结推进义务教育质量工作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引导作用,做好宣传推广,大力营造有利于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氛围。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3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坚持强化学校管理能力抓教育,坚持提升师资水平抓教育,坚持有力督导科学评价抓教育,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体系,促进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二)基本原则

  1.把牢方向,坚持标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教育公平、高质量发展。坚持按《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xx年版)》推进教育教学,深化教学改革,转变育人方式,切实提高育人实效。

  2.面向全体,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培养;引导办好每所学校,努力使每个学生树立人生出彩的自信。

  3.分层实施,统筹推进。分学段、分学科、分类实施(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质量提升另作安排),通过优课堂、抓课后,强基础、抓素质,“培优、提中、补差”等措施,统筹推进我市基础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4.科学评价,奖优带面。依据《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和《普通高中学校办学质量评价指南》,建立完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强化质量考核及结果运用,奖励先进,带动全面。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强基础、两年有提升、三年见成效”工作思路,实施“24681”质量计划(创建2个教育教学质量示范区、培养40名鄂州名师和名校长、创建60所教育教学质量示范校、培养800名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教评、教改、教研、教师管理模式),一批批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促进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

  ——20xx年强基础。完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强化教学教研专业支撑;构建教育教学质量督导评价监测机制,建立适应形势发展的教师培训及教育人才培养体系;深化办学体制、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狠抓校风、教风、学风转变,营造立德树人良好氛围,激发教师潜心育人教育情怀,实现干部教师精神区位提升、教育生态回归、教育形象好实优。

  ——20xx年有提升。持续深化办学体制、育人方式和课堂教学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更加规范,教研体系、育人评价体系更加健全,素质教育及学生全面培养态势鲜明;教师师资结构更加合理,教师教书育人整体能力明显提高,校长办学水平和治校能力明显加强,教育教学创新活力明显增强。全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升。20xx年高考本科上线人数完成率名列全省平均水平。

  ——20xx年见成效。经过三年努力,学前教育保教质量进一步提升,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进展,普通高中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学生多样化全面发展成绩显著,教师潜心育人评价制度科学健全,教育生态回归卓有成效,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率大幅度提升。我市基础教育发展主要指标进入全省先进行列,高中教育质量达到全省中等及以上水平,争取教育教学质量步入全省第一方阵。

  三、总体要求

  坚持面向全体、“五育并举”,以德立人,以智慧人,以体健人,以美化人,以劳塑人,推进“五育”落实落地;全面推进学生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核心素养”培育培优;大力推进智慧校园、书香校园、文明校园、健康校园、人文校园、法治(平安)校园、温馨校园“七个校园”建优建强。(全市中小学“五育并举”实施任务及要求见附件)

  四、工作举措

  (一)着力“四好”要求,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按照课程开好、课堂教好、学生学好、平台用好的“四好”要求,强化课堂主阵地作用,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加强课程规范管理。立足课程开齐开好,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每学期至少督查一次。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优化研究性学习课程,探索生命教育、品德教育、科学教育、艺术教育、劳动教育、通用技术教育等学科课程向社会延伸。市、区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名师等进行适应城乡不同学校课程研发,对研发成果得到推广复制应用有效课程予以奖励。普通高中建立规范有序、科学高效的选课走班运行机制,满足每名学生的选课需求。(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2.加强课堂高效管理。立足课堂教会教好,各学校建立完善教师教材准备、教学设计、教程文案+集体备课等备教辅改导系列管理机制;建立备课、说课、听课、比课、观课、评课、研课管理机制;每个学校制定针对性薄弱学科专题攻坚方案并落实推进;每个学校每学期要推出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开放式、趣味式教学典型案例和高效课堂案例。适时开展“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各地各学校要开展新任教师“过关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名优教师“精品课”系列比课评课活动,以课课进步倒逼教师能教会教。继续推进万名教师“1+1”优质课竞赛、精品课评比、优秀教学案例遴选和高效课堂培育与推广,各类教学评优活动教师参与率达80%以上,以奖优推优、奖精推精激励教师会教善教优教。各学校搭建的优质课、精品课、示范课共享平台不少于1个,实现共享常态化。不得有提前结课备考、违规统考、按分数排名等不履行教学责任的行为,各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面向家长的课堂开放日活动。(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3.加强“双减”质效管理。立足学生学会学好,加强年级组作业统筹,实现“强基赋能”。增强“双减”工作实效,建立学生学业动态跟踪“周周评”制度,适时开展作业设计比赛,各校每周推出高效作业案例。持续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丰富德智体美劳教育课后服务内容,满足学生多样化、个性化教育需求。探索课堂学习效能常态化综合监测机制,帮助“待优生”走出学习困境。建立完善质量抽测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年对学生学业质量进行统一抽测和评价,通报教学质量。畅通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机制。(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督导办、体卫艺科、教研室、校外活动中心、“双减”专班,各地各校)

  4.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立足学校建好用好,加快推进教育专网建设和校园网络升级改造,实施数字校园建设全覆盖,开展智慧校园试点创建。实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诊断、学情分析、质量监测与评估、教学转型。全面发动师生用好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智慧课堂建设,探索建立“互联网+”条件下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模式。鼓励运用“两微一端”推荐优课微视频、精课APP、名师教育谈,开展“城乡学校同上一堂课”,实现优质资源共享。(牵头单位:基教科、学高科,责任单位:督导办、教研室、电教馆,各地各校)

  (二)着力“四有”标准,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引导全市教师当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味的“大先生”。

  1.强化师德师风建设。按照“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要求,继续落实《鄂州市20xx年师德师风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中“明师德、修师德、比师德、督师德、评师德、扬师德”工作任务,指导督促老师立德修身、潜心治学。各地各学校“师德讲堂”每个月安排不少于1次;坚持师德师风评价第一标准,出台《鄂州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师德档案管理工作机制(试行)》,建立师德师风考核前置制度,推动考核常态化长效化;推进教师师德表现与社会信用信息挂钩,将教师社会失信行为纳入师德考核评价内容。各地各学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月”系列活动,每年选树“师德标兵(楷模)”。各地组建师德报告团,利用教师节开展巡回宣讲活动,大力宣传师德典型。建立师德失范行为通报警示制度,完善师德师风监督问责机制,对出现严重师德师风问题的教师,实施教育全行业禁入制度。(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机关党委、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督导办、教研室,各地各校)

  2.细化教师能力培训。组织开展教师全员轮训和跨校交流学习,三年内实现全市教师培训人数全覆盖、跨校交流全覆盖,每年教师交流学习人数不少于符合教师交流条件总数30%。实施好国培、省培计划,开展好校本培训。开展新入职教师专项培训,实施好“青蓝工程”“导师制”,引导教师扣好职业生涯“第一粒扣子”。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专题培训,举办名师和名校长高端研修;实施“千百十”工程:组织千名农村教师进城“一对一”跟岗培训,选派百名城区骨干教师下乡“手把手”指导教学,遴选十名特级教师或鄂州名师入校“点对点”把脉问诊。依托各级教育云平台开展线上观摩学习,线下交流研讨。选派鄂州市教师赴武汉市优质学校跟岗学习。每年组织开展教师素养、教学基本功等竞赛活动。各地各学校开展“先做读书人,争当大先生”教师读书分享交流活动,因地制宜举办各具特色的“教者论教”论坛。继续办好“鄂州教育大讲堂”。(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发规科、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继教中心,各地各校)

  3.深化“区管校聘”改革。协调市人社部门探索中小学教师中高级岗位退出机制,对因身体原因、个人原因等不能履行相应工作岗位职责或者师德师风不符合岗位要求的中、高级职称教师,腾出专技岗位,让出晋升通道。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乡村教师中高级职称定向申报评审。印发《关于进一步改进在职教师支教管理工作的通知》,制定全市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激发教学活力。(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各地各校)

  4.优化教师成长环境。探索建立《鄂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荣誉制度》,完善教师人才培养激励机制。继续实施“三名”工程,建立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人才库,继续选树鄂州名师、鄂州名校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全力培养全省教育教学领军人物、湖北名师,创建鄂州名师工作室和湖北名师工作室。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每学年述评制度,述评情况纳入教师年度考核内容。完善中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设立教学质量奖。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完善教师待遇保障制度。(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办公室、人事科,各地各校)

  (三)着力于“教育专家”治校,提升校长办学能力

  倡导“教育家”办学,培养校长成为行家里手,努力造就一支政治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的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

  1.建立校长培训提能机制。联合人社部门出台全市中小学校长选任管理办法。各地各学校落实校长定期深入课堂听课、参与教研、指导教学制度。中小学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全员上课,校长每学期必须讲示范课,听课不少于20节。举办中小学校长专题研修班,开展校长全员轮训、校长任职资格专项培训,组织参加国内外高端研修等,提高校长专业水平。深入推进鄂州名校长培育工程,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储备库。通过“双导师”制,实施教育家型校长建设工程,实施办学特色创建工程,推动形成“一名优秀校长成就一所优质学校”的效应。(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建立校长轮岗交流机制。出台全市中小学校长交流轮岗指导意见,推动校长由城镇学校向乡村学校、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中心校向教学点的交流轮岗,推进交流轮岗制度化。制订全市中小学校长结对、协作共进实施方案,开展武鄂同城校长深层次交流合作,通过挂职援教、跟岗学习、专业指导、专家诊断等多种方式,全面提升我市校长办学治校能力。(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发规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建立校长述教考评机制。以区为主开展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体检”。每学年组织校长分类分层开展述职述教评比活动,完善校长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评价机制。落实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实行校长任期考核制度,建立“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联合人社、财政、编办等部门试点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牵头单位:教师科,责任单位:人事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四)着力“四为”导向,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立足于教学教研为学校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为教育管理决策服务的“四为”导向,大力提升教学教研水平。

  1.加强教研队伍建设。按照国家课程设置方案分学段、学科配齐专职教研员。制定教研员准入、流动、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完善教研员遴选配备办法,建立专兼结合的教研队伍,建设高水平教育智库。制定教研员全员培训制度,每位教研员每年接受不少于72课时的培训。教研员每年应完成“六个一”发展要求:亲授一节示范课、设计一套教学案例、主讲一场学术报告、撰写一篇专业文章、命制一套原创模拟试题、研究一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对完不成教研任务、推不出教研成果,不能提供本学科教研应提供的指导和服务的团队及人员实行约谈机制。(牵头单位:教研室、人事科,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2.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网络教研、综合教研制度,建立专职教研员蹲点调研、定点联系学校制度,完善教研员深入课堂开展研究、重回课堂上示范课、跟踪课堂教学改革全过程机制。组建由学科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学能手、专兼职教研员等组成的跨区跨校教研团队,构建“区校联动、校际互动、校内活动”的立体化教研网络体系。立足“教育教学质量问题”研究,开展“形成性评价+作业研究+课堂教学”联动式研究,实现“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融合。(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3.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加强对我市重大教育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推出提升教学质量的鄂州方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组织教研组、备课组开展教研活动,积极推广教研科研成果。围绕中高考改革,充分发挥教研的支撑作用,统筹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学习目标”与“质量评价”,“课程建设”与“课堂教学”。建立健全教学视导、教学调研、教研帮扶、教研评价、教研基地建设制度。(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各地各校)

  4.推进武鄂教研合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教研项目跟进,建立教研互动、师生互访、名师共享、资源共享、水平共提的教研共建共享合作机制。适时组织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交流、教材学术探讨、教学方法研究,开展同课异构、优质课展示、名师工作室交流、教学成果互学互鉴等教研活动。建立武汉城市圈同城化教学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学质量分析会。(牵头单位:教研室,责任单位:办公室、基教科、学高科、发规科,各地各校)

  (五)着力“两考一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考评能力

  建立健全教育教学质量考核体系、考评机制和督导监测制度,增强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的专业性、科学性和导向性。

  1.完善质量考核体系。完善我市教育质量评价考核指标体系。强化义务教育小规模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建立质量提升的帮扶机制。重视各高中通过目标导向与学业质量增值评价促进高考质量提升。(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2.健全质量考评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考评方案,建立健全教育质量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各学校采取班子、教师、家长、学生评价相结合方式,对教师教育教学质量进行年度考评。将考评结果与学校目标考核和校长教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务(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等挂钩。对教育质量下滑和位居末位的校长进行履职谈话;对教育质量连续两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长给予黄牌警告;对教育质量连续三年下滑和居末位的校长,给予红牌警告,并建议予以调整工作岗位。对教育教学质量下滑或位居考评低位的教师实行约谈;对教学质量连续两年位于同区域同学段同学科考评低位的教师实行延迟岗位晋级和职称申报制;对教学质量连续三年位于同区域同学段同学科考评低位的教师,由各地实行召回或待岗学习机制。(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人事科、基教科、学高科、教研室,各地各校)

  3.强化质量督导监测。建立全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监测数据库,搭建教育质量监测平台,按学期、年度进行检测与评估。小学重点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知识点进行学生素养检测。初中重点对学科待提升群体开展定期分析、跟踪诊断和干预指导。高中重点对学业成绩和高考质量跟踪检测,提出改进措施。市、区教育督导室将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列入各区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市教育局出台《鄂州市教育教学质量督导监测评价细则》,对各地各校教育教学质量跟踪督导监测评价。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奖惩实施办法。(牵头单位:督导办,责任单位:基教科、学高科、体卫艺科、教研室、电教馆,各地各校)

  五、实施步骤

  (一)发动部署(20xx年4月-5月)。市教育局召开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会,部署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路线图。各校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召开全体教职工会议,明确目标,分解任务。

  (二)组织实施(20xx年6月-20xx年6月)。各地各校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目标任务,加紧实施。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每学期对各校实施情况开展跟踪评估,建立双月工作调度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三)推广深化(20xx年7月-10月)。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及时研究解决工作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具体的对策意见,形成推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新办法、新举措,总结典型经验,推广成功做法。

  (四)总结评估(20xx年11月-12月)。市教育局对各地各校实施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面考核评估。开展教育质量提升示范区、示范校、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等评选活动,召开总结大会予以表彰奖励。

  六、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教育部门要把提高教育质量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高位推动工作任务落地落实。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教育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将20xx年作为全市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各区教育行政部门、市直学校要制定实施方案,压实工作责任,并于5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

  (二)组建专班,形成机制。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专班、教师素养提升工作专班、校长能力提升工作专班、教学教研提升工作专班、综合评价督导工作专班、信息宣传工作专班,建立形成“每月一抽查、每双月一调度、每季一通报、每学期一监测、每学年一考评”的全市教育质量调研、调度、督办、通报、奖惩、宣传工作机制。

  (三)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建立局机关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学校和科室(股室)负责人分片包校制度,深入基层学校加强指导,督促落实。落实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主体责任和学校校长第一责任人责任。

  (四)党员先行,典型示范。各地各学校要深入开展党员教师带头到教学一线工作,带头参与教研教改教学竞赛,比工作作风、比教学能力、比教育教学质量的“双带三比”活动。健全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科研、管理骨干的“双培养”机制。

  (五)优化配置,深化改革。科学规划城乡中小学布局,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着力化解城镇“大班额、择校热”。深化“名校+分校”“强校+弱校”“城镇校+乡村校”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实现区域间资源共享。

  (六)加强引导,营造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严禁炒作升学率和高考状元,推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建设。用好融媒体,跟踪报道我市教育质量提升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典型经验,引导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教育质量提升工作。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4

  一、指导思想

  以“xx省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工程实施意见”以及“监利县义务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为指导,结合上车湾镇教管组3月20日干部会议精神和下发的《上车湾镇20xx年4月份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以整体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素质为目标,以集体备课为抓手,通过示范课、公开课、评课议课、专题讲座等形式,努力探索高效课堂构建的'基本教学模式,扎扎实实地实施教学质量提高工程。

  二、组织领导

  总顾问: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日——20xx年4月30日

  四、活动安排

  通过召开上车小学3月份教师月例会,传达教管组3月20日会议精神,结合教管组下发的《上车湾镇教管组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检查情况通报》开展教师常规工作自查,集中学习《上车湾镇教学管理常规实施细则》和《上车湾镇20xx年4月份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制定与布置我校四月份教学教研活动,以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为契机,探索我校构建高效课堂之路。具体活动如下:

  (一)3月31日召开上车小学教师月例会

  (1)结合《上车湾镇教管组20xx年春季开学工作检查情况通报》,自查我校前一阶段教学情况;

  (2)学习《上车湾镇教学管理常规实施细则》,结合我校3月4日学习的《上车小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对后一阶段教学常规提出要求;

  (3)传达3月20日上车湾镇干部会议精神;

  (4)讨论制定《上车湾镇中心小学创建高效课堂实施方案》;

  (5)学习与部署校长室制定的《监利县上车湾镇中心小学20xx年春季

  教育教学质量月活动方案》。

  (二)我校教学开放周时间与活动安排:

  (1)教学开放周时间:4月4日至4月8日

  (2)教学开放周内完成工作:

  (A)制作宣传板报以展示近年来我校教师教学教研成果;

  (B)制作宣传板报展示近年来我校教师“教与学、听与评”景场图片;

  (d)安排开放周期间公开课或示范课

  (E)组织教师进行集体议课,在教师授课后组织教师评课;

  (F)要求本校教师根据开放周期间开放课参加听课,积极接待开放周期间来校听课的外校教师和学生家长;

  (g)做好相关资料建设。

  (三)我校教学质量月期间“创高效课堂”教研活动安排:

  1、我校各级骨干教师“创高效课堂”研讨课;

  2、xxx参加全县小学课堂教学研讨会;

  3、xxx参加镇教管组对全镇部分小学教学视导;

  4、我校教师参加全镇小学同学科同台展示、研讨高效课堂教学活动

  5、xxx教学讲座:结合三月份荆州市语文课堂教学观摩谈现阶段我校创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手段;

  6、xxx知识讲座:电脑使用中常见问题维护;

  7、审阅我校教师参加荆州市音乐、体育、美术优秀论文和案例评选的文稿;审阅我校参加县小学科学试卷评比和科学教研论文修订;

  8、筹办我校首届经典诵读比赛暨参加县教科所筹办的主题为“我们的节日”首届校园经典诵读大赛。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5

  一、指导思想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海区教育局和上级教研部门的各项指示精神,以开展有效教研、创设高效课堂、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推动力,以校本教研品牌建设为主线,以聚焦课堂为立足点,以课题研究为先导,全面推进我区教研工作品牌的建设。结合海区教研、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此实施方案。

  二、成立领导小组,积极推进教学质量提高工作

  教育局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提高年建设,特成立“教学质量提高年”领导小组,由教育局分管局长任组长,教研室主任、副主任担任副组长,全体教研员与各校一把手任组员,全面推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校也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制定学校“教学质量提高年”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明确职责分工,真正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组织学校开展教学管理和学科教学规范的研究,执行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确保在课程“开齐、开足”的基础上要“开好”每个学科的教学工作。组织开展高中课改“学校学科建设”、初中“轻负担、高质量”、小学“智慧课堂、快乐学习”的活动。

  (一)落实课堂教学常规:

  落实教学工作“十字”方针,并把这“十字”方针作为我区强化教学中心意识,开发教师潜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形成规范化教学管理的重大举措。同时,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层面加以体现。

  1、备课要“深”。即深入学习课标,深入挖掘教材,深入了解学生,深入探讨教法。

  2、上课要“实”。即上有充分准备课,不搞花架子,做到关注学生,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3、作业要“精”。即作业要有针对性,有代表性,有目的性,不留成堆作业。

  4、教学要“活”。即不局限于教材,不局限于现成的模式,不死用教案,做到教有特色,教有风格。

  5、手段要“新”。即在创设情境方面,在学习方式、教学方式选择方面,在训练设计方面要有创新。

  6、反馈要“勤”。即实行课堂教学知识点反馈及课堂小结反馈相结合,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7、考核要“严”。即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严把落实课程标准、课程计划关。

  8、批改辅导要“细”。即所有学科作业或笔记类,都要详批、详改,各任课教师要建立学生辅导记录,有的放矢地进行分层辅导。

  9、检查评价要“公”。即公平、公正地检验、评价每位教师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

  10、负担要“轻”。即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多为学生创造愉快宽松的学习氛围。

  (二)强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

  1、发挥学校教研组的职能作用,落实每周一次的有效教研活动。要求每次活动有较高专业水平,有记录、有感悟、有启示。

  2、学校要加强教研组工作的过程管理,使教研组的常规工作与活动组织有序、高效。学校要制定教研组的考核细则。

  3、学校要发挥好每个学科备课组的作用,要及时检查、督导备课组每周一次的公共教研活动,要定内容、定主讲人,有计划、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实效性强。

  4、继续加强集体备课研究。学校各备课组要从实际出发,做到“三研究三统一”,即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习题,并统一进度、统一检测、统一质量分析。要做到及时反馈,共同提高。

  5、学校要思考备课组的深层次管理,如开展优秀和有创意的备课组等评选活动;学校应制定备课组考核细则。教研室将根据学校集体备课开展情况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借鉴先进校的典型经验。

  (三)树立向课堂要质量意识,严格执行课程教学计划。

  把课堂教学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加强质量管理,通过阶段检查、总结、测试、反馈等方式,科学地管理、规范教学工作。

  具体督促检查办法:

  1、开展抽查课(推门课)活动,课后评价,及时反馈,发现并及时纠正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总结、推广教学中的创新及先进经验,使备课、上课、听课成为有机整体。

  2、定期检查教师教案,指导教师写出既规范又实用的教案。

  3、组织好各阶段测试工作,并认真组织好试卷分析,质量分析及测试后反思。

  4、定期检查教师听课、测试、批改等情况,做到有记录,勤反馈,及时总结。

  (四)以新理念为指导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在实施新课程的同时,重点抓好教师的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的转变与更新,组织教师学习《展鸿市义务教育教学常规(意见稿)》、制定《海区新理念下第二批中小学教师常规教学基本功达标实施方案)》。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师徒结合,加快成长步伐,以尽快适应我区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教研室要结合学科教研工作,加大对教师参与教研活动的指导力度,不定时间,多种形式的开展教师培训工作,为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搭建平台,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

  (五)开展校本教研活动,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

  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继续以年组、学科组为单位,开展年组(学科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及专题研讨活动。年组(学科组)活动重点是规范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改善教师集体备课环境,规定时间、场所及负责人。业务领导分年组、分学科参与督促检查指导,重在教法和教学过程的研究。同组教师要提出相应的改进和补充意见,最后,由中心发言人形成完整教案,同年组(学科组)教师,在备课时再根据自己教学特色及学生实际进行完善,课后认真写出教学后记或教学反思。教导处检查时重点检查教师的完善过程和教学反思完成情况。

  2、业务领导参与备课过程中,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指导:a、要充分体现创设愉快教学情境;b、教法灵活突出新型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c、师生活动设计要科学,有序合理;d、习题配置合理,有层面、有梯度,突出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e、内容分布科学合理适量。

  3、继续开展组内教研活动,形成比“教”比“学”的风气。组内研究应是同组集体备课的结晶,教师先说课后讲课,再评课,教师间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4、教师在集体备课基础上,制定自己本学期一节精品课计划。精品课教案要写成详案,并且写明每一环节的教学设计意图。突出重点,突出传授一种怎样的学习策略,培养怎样的学习习惯。教师随机听课,集中评课,互通有无。

  以上关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措施主要突出做法,同时突出了课改新理念这条主线。随着课改工作的不断深入与发展,在工作中还会遇到许多新形势,新问题,针对新的情况,我们将及时对本措施进行修改与完善。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6

  教学常规,是教学大纲精神和科学教学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建立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完成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效率的必备条件,而教学常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最基本、最经常的工作,网是教学管理的核心,是落实素质教育质量的主要途径。为促进我镇教学工作、大力提高教学质量,特别制订本方案。

  一、备课

  认真学习大纲。教师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深刻领全大纲精神,弄清本学科性质、地位、目的、教学内容、任务、教学原则和具体要求,以大纲指导整个教学工作。

  二、认真钻研教材

  ①粗备全书。根据《大纲》年度要求,分析全册教材的.内容结构,编排体系,明确全学期总和教学目的、要求,弄清本册教材与其它年级相关教材内容的层次关系及在系列中的地位,各单元训练的重点和难点,课时安排计划。

  ②细备学元。分析本单元教材的内容结构、目的要求,训练重、难点,课时安排。

  ③精备课时(即课时教案设计),课时教案要有教学内容、目的、要求,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步骤、板书设计,教具准备,课堂小结或总结、作业设计。教学步骤、方法要科学、灵活,课本结构要安排合理、富有特色和风格。问题设计针对性强,“双基”落实到位。

  三、制定受课计划

  1、教师必须在开学第一周内,根据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科学、合理定出前期的授课计划(用时间起止、内容安排等)。

  2、学校同年级教师定期进行集体备课,做到定时备课,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集思广益、共同提高。

  3、当教学法完成一单元或一个知识重点时,必须进行综合归类,写好复习课或练习课教案,同时对学生进行单元测评,并写出试卷4、分析与讲评课教案设计。

  四、五年级语文必须有作文指导与作文讲评课教案

  1、提倡提前一周写好教案,不上无教案之课。

  2、复式教学要按复式教学内容备教案。

  3、学期结束后,学校必须将教师备课本收回,以便查考。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7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坚持立德树人,培养时代新人

  1.目标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健全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坚持德育为先、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知行合一,围绕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

  2.突出德育实效。制定德育工作实施方案,深化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协同育人。发挥思政课引领作用,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爱国主义、红色革命文化、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基地和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与自然资源。广泛开展先进典型、英雄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开展红色基因传承行动,积极创建文明校园。健全创作激励与宣传推介机制,提供寓教于乐的优秀儿童文化精品;强化对网络游戏、微视频等的价值引领与管控。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组织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的育人作用。

  3.提升智育水平。着力培养认知能力,促进思维发展,激发创新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学业质量标准。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引导教师深入理解学科特点、知识结构、思想方法,科学把握学生认知规律,上好每一堂课。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注重保护学生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能力。加强科学教育和实验教学,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加强监测和督导,坚决防止学生学业负担过重。

  4.强化体育锻炼。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严格执行学生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积极开展体质健康监测,除体育免修学生外,未达体质健康合格标准的,不得发放毕业证书。开足开齐体育课,科学安排体育课运动负荷,大力发展校园足球,每所学校至少开展1项特色体育项目,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定期举办省市县校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倡导全员参与。鼓励各地向学生免费或优惠开放公共运动场所。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为学生提供高质量体育服务。健全学生视力健康综合干预体系。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50,确保每天锻炼1小时,保障学生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和充足睡眠时间。

  5.增强美育熏陶。实施学校美育提升行动,严格落实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结合甘肃本土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通过购买服务等方式,鼓励专业艺术人才到中小学兼职任教。鼓励学校组建特色艺术团队,广泛开展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等活动。推动高校在中小学实施体育美育浸润计划。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建设,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优秀艺术。

  6.加强劳动教育。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家庭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基础性作用,注重抓住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劳动实践机会。学校要发挥在劳动教育中的主导作用,确保劳动教育课时不少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一半。各地各校可结合实际在地方和学校课程中,开设家政、烹饪、手工、园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相关课程。在德育、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劳动观念和态度的培养,在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教学中加大动手操作和劳动技能、职业技能的培养,在其他学科教学和少先队活动课中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社会劳动教育要多样化,充分利用社会丰富的劳动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深入到田间地头、车间、工地等劳动场所。农村地区要安排相应田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学农实践基地,城镇地区要为学生参加农业生产、工业体验、公益商业和服务业实践等提供保障。

  三、深化关键领域改革,切实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7.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制定甘肃省中小学教材管理实施细则,完善甘肃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实施意见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指导意见,继续实施全省义务教育学校课程示范建设工程;完善甘肃省义务教育各学科教学及评价指导意见,学校要健全教学管理规程,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认真制定教学计划,坚持集体备课和零起点教学。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精准分析学情,进行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定期开展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中小学优质课、教学基本功大赛等教学主题活动。推进“教育+互联网”发展,建立覆盖义务教育各年级各学科的数字教育资源体系,为确需保留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专递课堂、同步课堂,不断提升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信息化终端设备及软件管理,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进校园审核监管机制。推动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8.完善作业考试辅导。统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作业数量和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60分钟,初中家庭作业不超过90分钟。教师要课堂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强化面批讲解,及时做好反馈。杜绝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或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严格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命题符合素质教育导向,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运用能力的考查,把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和能力表现纳入综合素质评价,20xx年前要将实验操作纳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考试成绩纳入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依据。严控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评价,严禁以任何方式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建立学习困难学生帮扶制度,为学有余力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各地要落实好课后服务相关政策,不断提高课后服务水平。

  9.完善招生考试制度。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高中阶段学校实行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招生录取模式,落实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政策,名额分配比例不低于50%。公办民办普通高中按审批机关统一批准的.招生计划、范围、标准和方式同步招生。稳步推进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全省统一命题。

  10.激发学校生机活力。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学校自主设立内设机构,依法依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聘用教师及其他工作人员、管理使用学校经费等。完善“一体化办学”、城乡对口支援等办学机制,实施好结对帮扶深度贫困县中小学工作。各级政府要完善统筹协调机制,严控面向义务教育学校的各类审批、检查验收、创建评比等“进校园”活动,各地教育部门建立各类“进校园”活动备案审核制度,对活动内容、具体方案、举办单位和参加人员等进行严格把关。未经当地教育部门同意,任何单位不得到学校开展有关活动。

  11.实施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大义务教育财政经费投入,加大对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经费支持力度。实施甘肃省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作规划,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消除城镇大班额,逐步降低班额标准;科学合理设置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基本补齐两类学校短板,办学条件达到省定基本办学标准;深入推进“三通”建设,实施学校联网攻坚行动,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畅通的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继续实施农村边远地区中小学温暖工程等为民办实事项目。

  四、保障教师权益待遇,建设“四有”教师队伍

  12.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校长实施素质教育能力。改革和加强师范教育,加大紧缺薄弱学科、特殊教育和民族地区教师培养力度,提高教师培养质量。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提高教师育德、课堂教学、作业与考试命题设计、实验操作和家庭教育指导等能力。定期开展中小学教学素养展示活动和园丁奖、特级教师、陇原名师、骨干教师等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对教育教学业绩突出的教师表彰奖励。各地要结合实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规范中小学校领导人员选拔任用工作,逐步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打造高素质专业化校长队伍。加大校长特别是乡村学校校长培训力度,开展校长国内外研修,支持校长大胆实践,创新教育理念、教育模式、教育方法。

  13.优化教师队伍资源配置。要按照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做好编制核定工作,制定小规模学校编制核定标准和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寄宿制学校提供生活服务的实施办法。县级教育部门要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在核定的总量内,统筹调配各校编制和岗位数量,并向同级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和财政部门备案。严格按要求配齐思政课教师。对符合条件的非在编教师要加快入编。全方位大力推进“县管校聘”制度改革,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入职教师跟岗实习制度,加强新入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落实学区(乡镇)内教师走教制度。制定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的公开招聘办法,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教师招聘中的重要作用。严格落实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和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制度。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中级、高级岗位结构比例向基层和农村地区倾斜。制定甘肃省加强新时代教研工作指导意见、教研部门建设标准和教研员专业标准,有条件的市县要独立设置教研机构,配齐所有学科专职教研员,健全教研员准入、退出、考核激励和专业发展机制。

  14.依法保障教师权益和待遇。保障教师享有健康体检、旅游、住房、落户等优待政策。坚持教育投入优先保障并不断提高教师待遇。完善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建立联动增长机制。落实乡村教师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乡镇工作补贴政策,全面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提高补助标准。落实控辍保学乡村走教教师补助政策。继续实施深度贫困县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工程。依法保障教师教育惩戒权。依法依规妥善处理涉及学校和教师的矛盾纠纷,坚决维护教师合法权益。

  五、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15.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办好义务教育作为重中之重,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切实履行省级和市级政府统筹实施、县级政府为主管理责任。要选优配强教育部门领导干部,特别是县级教育部门负责人。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加强质量评价监测,党政有关负责人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各级党委和政府每年要至少听取1次义务教育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重大问题。要加强党政各部门统筹协调,落实部门职责。全面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整体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加快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完善校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和依法处理机制,坚决杜绝“校闹”行为,维护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16.强化考核督导。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纳入党政领导干部考核督查范围,并将结果作为干部选任、表彰奖励的重要参考。将教育教学督导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行为、学校办学水平、实施绩效奖励的重要依据。对办学方向、教育投入、学校建设、教师队伍、教育生态等方面存在严重问题的地方,要依法依规追究当地政府和主要领导责任;对违背党的教育方针、背离素质教育导向、不按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施教学等行为,要依法依规追究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和有关人员责任。

  17.营造良好生态。各级党委和政府、社会各界都要关心支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工作。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做好党的教育方针、科学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改革典型经验宣传。要强化家校协同共育,加强社区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建设,帮助家长树立科学育儿观念,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坚决治理校外违规培训和竞赛行为。大力营造义务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良好氛围,奋力开创新时代全省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8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稳步提升,但与教育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切实提升我市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及《内蒙古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内政办发〔20xx〕154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育人为本、改革创新、内涵发展、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以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以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以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为突破口,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宗旨,优化教育资源,加强教育教学管理,提升教师师德素养和业务水平,推动普通高中学校特色化、优质化和多样化发展。

  二、总体目标

  高中优质资源不断扩大。以争创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市级优质普通高中为载体,促进普通高中软硬件上档升级,到20xx年,自治区示范性高中增加1—2所,市级优质普通高中增加2—3所。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深入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高考一、二本上线率,高分段占全区比例,就读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人数逐年增加,人民群众对普通高中教育满意度不断提升。

  特色高中建设成效显著。分类指导、综合施策,促进普通高中错位发展、特色发展,到20xx年,基本形成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市级优质普通高中全面引领,特色高中彰显独特内涵、多元发展,综合性高中普职融通发展的新格局。

  三、重点工作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在全市教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内蒙古自治区加强中小学教学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施意见》《内蒙古自治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与时俱进,把握政策,讲究实效,更新教育发展理念,系统推进普通高中办学模式、管理机制、教育教学方式等方面改革,使普通高中教育更加符合教育规律、更加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更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

  (二)积极应对新高考改革。

  1、加强调查研究。各旗县市区要提高对新高考改革的认识,摸清高中学校应对新高考改革存在的问题和差距,出台应对办法,制定精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2、科学布局普通高中学校。各旗县市区要根据城镇化进程和人口变化情况,科学规划普通高中的布局和建设,使之与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发展相协调。要积极扶持民办高中发展。严格控制学校办学规模,新建普通高中规模控制在3000人以内,班额控制在50人以内。对3000人以上的大规模学校要制定三年规划,逐步减少招生计划,消除大班额,到20xx年达到适度规模。

  3、做好办学条件准备。各旗县市区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大力度补齐普通高中办学条件短板,对照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所需基础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在基础条件建设方面,要结合《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20xx—20xx年)》的实施,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重点解决教室不足及仪器设备、信息化装备缺口等突出问题。

  4、做好师资准备。按照现有专任教师总量的.20%比例左右补充专任教师(内教办发〔20xx〕248号)。积极采取“绿色通道”引进优秀教师、招录优秀毕业生、编制内调剂使用教师等方式,增加高中短缺学科教师储备,着力解决教师队伍结构性短缺问题,确保新高考改革“选课走班”顺利实施。

  5、做好高考改革“选课走班”试点工作。通辽五中是我市高考改革“选课走班”试点学校,试点学校要逐步改革单一行政班管理模式,探索建立适应“选课走班”教学要求的教学管理模式。要扩大试点学校覆盖面。试点学校根据实际研究制定“选课走班”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选课走班”教学管理配套制度,积极探索创新,为全市普通高中积累经验。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1、严格执行教学常规。各地各校要贯彻落实《通辽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第二轮行动计划(20xx—20xx年)》(通教基字〔20xx〕10号),加强对备、讲、批、辅、考、研等各环节的监管,切实提高教学常规管理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2、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市教育局制定工作方案,在全市普通高中开展分层教学改革实验。建立健全区域和学校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切实改变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学校要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理解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要求,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教材,围绕学科核心素养开展教学与评价。要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学校要建立学生发展指导制度,采用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方式,组建专门队伍,加强对学生的理想、心理、学业、生活、生涯规划等方面的指导。

  (四)推动普通高中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积极调动每所高中学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科学定位、提升品质、办出特色。鼓励学校在办学体制机制改革、育人风格与育人模式创新、课程个性化设计与课程建设等方面形成特色,满足不同潜质和志趣学生的发展需要。引导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教育课程,支持综合高中发展,促进普职融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使一批普通高中学校形成独特的学校文化、鲜明的办学特色、丰硕的育人成果和较高的办学品质,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五)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加强校长队伍建设。校长是学校教育质量第一责任人。建立科学的校长选拔任用工作机制,把有思想、懂教育、会管理、乐奉献的优秀干部提拔到校长岗位上来。加大培训力度,更新教育理念,明确办学目标,不断提高校长在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学校多样化发展、特色化办学等方面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建立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教育质量考核管理制度。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相关文件精神,积极招录国家免费师范生和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普通高校毕业生补充教师队伍,配齐紧缺学科、新增课程所需专任教师,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根据教师成长规律,发挥教学名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成长。引进一批外地高水平名师。开展分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训,提升普通高中教师的素养和业务水平。

  3、加强教研员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市、旗县两级教研室建设,优先保障教研室人员编制,配齐、配强专职教研人员,保障教科研工作经费。积极开展网络教研,构建集体探索、资源共享、共同进步,整体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教师发展共同体,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各学校要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将学科教研组和备课组建设提升为学科和课题研究的一线阵地。各学校要建立并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体系,包括校级领导参与教研制度、教师专业学习制度、学校听评议课制度、科研课题管理制度、新老教师结对帮扶制度、校本教研先进个人和优秀成果奖励制度等,并认真付诸实施。

  (六)深化高中阶段招生制度改革。

  按照科学、公平、规范、高效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教育阶段招生机制改革。将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和市级优质普通高中放在第一批次招生,实施公平竞争。科学合理实施“统招”与“分招”政策。控制市直普通高中面向主城区以外其他旗县市区分招比例,促进旗县普通高中均衡发展。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和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升学的依据。建立科学的普通高中教育质量监测机制,完善监测评估体系。

  (七)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以推进全市“三通两平台”建设为契机,加强全市普通高中数字化校园建设,使各学校在基础设施、教学资源、软件工具、应用能力等方面全面提升。积极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创新。依托“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激发教师教育智慧,不断生成共建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利用网络技术,实现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共享与传播。

  (八)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积极与国内教育发达地区和学校建立较为稳固的友好合作关系,交流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共同探讨与研究教育问题,组织高水平的研讨交流活动。鼓励学校不断扩大交流领域,开阔视野,创新办学思路,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促进学校发展,提升办学水平。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教育局成立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协调全市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统筹协调、督查指导,办公室设在基础教育科。各旗县市区也要成立相应机构,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工作摆到重要议事日程,结合自身实际,研究制订具体实施方案和举措,及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

  (二)加大经费投入。争取各级财政支持,加大对普通高中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的支持力度。建立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的机制,为普通高中布局、基础设施改造、教育技术装备、校本课程开发、学校文化建设、校长培训、教师研训、教学改革等提供有力保障。

  (三)强化督查考核。市教育局将把《实施意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列入对各旗县市区科学发展和教育重点工作考评指标体系。各旗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教研部门要切实加大对《实施意见》贯彻落实和推进情况的督导检查,适时开展全面督导和专项督导,确保《实施意见》各项举措落到实处。各旗县市区要制定考核评价细则,对学校执行实施情况进行考核,对学年度考评优秀的单位和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通报。

  (四)营造浓厚氛围。充分利用报刊、网络、电视等各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各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良好氛围,赢得社会广泛理解和支持,推动我市普通高中教育又好又快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9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质量立校为宗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以教学改革为核心,进一步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走出“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误区;摆脱“学生苦、教师累、效率低”的现状;实现“教师提能、课堂提效、质量提升、学生减负”的目标。

  二、工作思路

  围绕一个中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

  落实两个重点:一是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二是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加强三项研究:一是加强先进教育理念的研究;二是加强校本课程的研究;三是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研究。

  实现四个提高:即教师教研水平明显提高;学生书写质量明显提高;课堂实效价值明显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明显提高。

  三、具体措施

  1、切实加强课程管理。

  要严格执行规定的课程、课时计划,决不随意增减课时。学校对每天的教学活动实行全天候管理,正副校长、教育主任、值周教师每天进行巡视检查,如发现私自调课、不按教学常规上课,课堂环节脱节、不完整,随意上自习课等现象,都作为教学事故记录在案,并根据学校奖惩条例进行处理。

  2、切实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教学质量的提高,关键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师要根据各年级、各学科学生的基础和不同特点,制定教学目标,使“向40分钟要质量”的口号真正落实到每一堂课,充分发挥课堂的主渠道作用。

  第一把功夫下在课前。教师上一堂课并不难,上一堂有质量的课就不容易,经常上高质量的课就更不易,其功夫应该下在课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仔细备课。必要时采取集体讨论的方式备课。备详细教案、备教学目标、备教学环节、备可能出现的教学中的意外情况、备教法和学法、备板书设计。

  第二把力量放在课内。教师每堂课尽可能做到优质高效,必须遵守几点原则:

  (1)必须明确本堂课教学目标;

  (2)必须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3)必须当堂检查、反馈和巩固。

  学校对课堂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是:

  (1)随堂听课,不打招呼,听后个别交换意见,提出要求和建议。

  (2)组织教师评优质课活动,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全校教师都可以听,然后进行评课,共同研讨课堂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做法。

  第三把补困加在课后。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全体学生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是不现实的,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在学习上有困难跟不上。教师决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不仅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疑难问题,而且更要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采取如下措施:

  (1)建立后进生成长档案;

  (2)任课教师必须对任课班中的后进学生做到心中有底,教学时要分层次教学;

  (3)教师须利用课余时间对后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4)经常与后进学生谈心,鼓励他们克服心理障碍,只要他们有所进步,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第四精选课堂教学例题、习题、作业题。我们要求教师对课堂教学的例题、习题和学生作业题做到精选精改,注重效率。

  第五加强过程管理。对教师的教学工作除了平时的常规检查,随堂听课外,加强对个别教师不安心教学的.管理。采取分阶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转变其思想,提高其业务能力。方法为:一听(听课堂教学);二看(看备课笔记、作业批改);三座谈问卷(开学生座谈会、问卷调查,了解教师的教学情况);四总结提高(在上述调查基础上,指导其总结成功的教学经验,以发扬光大;指出其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全面解决"教"和"学"之间存在的实际问题,保证学校教学活动有秩序地正常开展,培养全体教师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教学作风,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3、加大对后进生转化力度,提高整体成绩。

  后进生是影响我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后进生的转换方面再作具体安排。

  第一、建立档案。根据考试分数和任课教师平时观察,确定后进生名单,建立档案。

  第二、抓两头保中间。一年级和五年级任课教师要高度负责,不能从一年级起,就出现学困生。不能使学困生在毕业时还没有脱困。中间年级教师要避免产生新的学困生。如果学困生档案中有新名单出现,该任课教师要承担责任,并在教师工作量化评分中扣分。

  第三、分层转化。转化后进生共分四个层次:

  1、学校监控:学校将制定《后进生转化制度》。对学生而言,学校每学期期末在后进生中开展评选“学习进步奖活动”,凡学习进步较大的后进生均可参评,并在学校大会上隆重表彰。通过建立制度,使后进生转化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2、重点监控。确立五个重点:重点年级、重点学科(语文、数学、英语学科);重点教师、重点学生(自己不学、家长不管,成绩特差的学生)。

  3、加强检查。学校按规定对后进生进行严格检查考核,并及时反馈结果,提出整改意见,督促整改。

  四、制度保障

  1、进一步完善教学工作奖惩制度,奖优罚劣,全力推进课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管理人员严格把住五关:

  (1)备课关;

  (2)上课关;

  (3)作业关;

  (4)检测关;

  (5)评价关。

  并把上述五个方面纳入教师的业务考核方案中,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

  3、全体教师结合本学科实际全员参与,及时总结,及时反馈,促进全校各学科教学质量整体水平的提高。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10

  一、严肃工作纪律。

  杜绝迟到、早退,有事提前请假,并履行请假手续;建立临时签到本,就是上班期间,如果临时有事,必须跟教导主任请假,回校后再跟教导主任销假,不够半天的不计入考勤,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校随时掌握老师的去向,也是为了减少老师上班期间随意外出的次数,规范学校管理。按时上课,老师提前候课。课间10分钟安排两次打铃,上课前2分钟打一次铃,让学生进入教室,端端正正地做好,等待老师上课,任课教师在教室外面候课,再打一次铃就正式上课。

  二、各科抓基础。

  语文抓好写字、阅读、背诵三个方面,各科作业都注重学生的书写,各科教师都为学生的书写做示范,年轻老师每周上交一篇练字纸,每天的语文课有10分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练字,一、二年级每周安排两节写字课,三至六年级每周安排一节写字课,组织进行“小小未来书法家”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练字积极性。重新修订了《学校读书方案》,每学期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三本书,每本书都要上好“好书推荐课”、“阅读指导课”、“读物鉴赏课”、“交流汇报课”几种课型,每周三下午第二节课统一安排为阅读课,每次阅读课由我进行巡课,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记录,作为期末教师考核的`依据之一,(写字、读书分别占10分),利用“校讯通”这个平台,开展“学生、家长共读一本书”活动,每周至少发一条指导孩子怎样读书的短信,让家长关注孩子的读书,我经常跟家长说,孩子的成人成才成功意味着你后半生的幸福,本学期参加两次共同体活动,一次阅读交流,一次写字指导,对我校老师也大有帮助。抓住学生记忆的黄金阶段,练好背诵“童子功”,以小学生必背75首古诗词和金主任整理的36首毛泽东诗词为抓手,把这些诗词合理分配到每个年级的每学期,下发《古诗词诵读闯关表》,平时由语文老师和小组长督促检查背诵,期末学校分年级检测每个学生的背诵,兼顾本学期会背的和以前年级要求会背的,把学生的背诵情况作为评选“书香班级”和“书香少年”的依据之一。上好《国学》课,继续使用北京育灵童研究院编著的国学读本作为国学教材,一至六年级每周一节国学课,每周一举行国旗下诵读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在升旗后,轮流集体诵读本学期所学的国学内容,一般三到五分钟,在诵读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祖国传统文化的儒雅精妙,提高他们诵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借以检查各班学生的诵读情况,利用学校广播,每天早晨7:00和晚上放学后播放《弟子规》,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也借以教育学校附近的百姓和家长,大课间融入国学内容,学生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游子吟》、《少年中国说》、《弟子规》等《经典咏流传》中的歌曲,进行熏陶、渗透、感染,校编操就是《千字文》武术操,边诵读《千字文》,边做武术操。数学抓好计算,每月各年级都举行“计算小能手”竞赛,每学期学校统一组织“计算小能手”竞赛。英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各科教学关注学困生,不抛弃,不放弃,关注各科作业的设计和批改。

  三、低、中、高年级和幼儿园齐抓共管

  既关注毕业班教学,更要关注其它年级尤其是低年级教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避免幼儿园小学化倾向,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以游戏为主要活动形式,在各种游戏中培养幼儿能力,为小学一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育教学不分家,行为习惯养成和教学工作融为一体,不另起炉灶。

  随班听课过程中,除了关注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以外,还重点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比如坐姿、站姿、握笔姿势、举手回答问题、课前三分钟的表现及上课前的文具摆放等;随时巡课,在巡课过程中也关注这些;每天巡视早自习,在老师未到校之前组织学生上好早自习,也检查一下学生是否能积极主动自觉地学习。

  五、做好新老教师的结对帮扶工作。

  英语学科新教师林莉与刘洁结对,刘洁经常听林莉的课,林莉也经常听刘洁的课,教学中有什么困惑也直接向刘洁请教,刘洁也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几次评课我也参与其中,挺有效果,关键是林莉虚心,刘洁不保守;教导主任张子平帮扶16年特岗郑紫艺也初见成效。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11

  根据20xx年咸阳市高考总结分析会的有关精神,进一步落实《XX市普通文科教学指导意见》,促进我校文科教学质量晋位提档,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催生高考成绩再上新台阶,发挥文科基地学校示范引领作用,特结合我校文科教学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1、明现状,知短长,发扬优势,弥补不足。

  2、细措施,抓落实,扩大基数,提升品质。

  3、探规律,建机制,优化模式,特色发展。

  二、工作目标

  1、优化文科师资队伍,提升有效教学水平;

  2、强化高效课堂建设,提升学科选择魅力;

  3、精细教学过程管理,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4、突出备考调研“三度”,实现高考“厚基”工程。

  三、基本设想

  (一)、整体布局,步步夯实依照高中教育周期,实施三年整体布局,突出“三个重视”,做到步步落实。

  1、重视厚实基础。高一年级要做好初中阶段的文科“清欠”,“常年开展“语、英”双科背诵检查活动、“史、地、政”百题竞赛活动,夯实学科基础。“语、英”双科背诵检查活动采取科任教师每周辅导口头抽查和级部组织每月书面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史、地、政”百题竞赛活动采用每月一次、一次百题、侧重选择、光电阅卷的形式。由于组织精心、坚持长久,形成运作模式化、机制长效化,有力的坚实文科教学基础,广大学生的文科基础普遍扎实。

  2、重视衔接渗透。高二年级文理分科后,文科教学除了继续推行高一相关教学活动之外,教与学方面充分注意高考的衔接渗透。文科学科组要求把衔接渗透高考作为有效教学的重要考量标尺,特别是要求做到“三突出”:突出高频考点、突出知能转化、突出标准讲练。从考点知能、习题标准、规范检测等方面落实好高考的渗透衔接。

  3、重视高效备考。高三年级高考备考,学科组特别强调备考的针对性,以针对性夯实高效性。主要是做到“三个针对”:调研针对教法与学法、促中针对临界与薄弱、训练针对专项与纠错;做到“两个提高”(应考能力提高、上线基数提高)、“两个有度”(答题有速度、得分有准度)、“一个降低”(失误失分降低)。

  (二)、教研支撑,讲究时效高三复习应惜时如金,切实落实时间效率。为此,文科教学组把教研活动作为得力支撑点,复习的时效性得到了较好的落实。

  1、板块教研与学科教研相结合。板块教研关注同一平台临界生,重点做好了弱科补短、整体提高、基数扩大等工作;学科教研侧重本学科复习,在教法、学法的时效性上下功夫。通过薄弱学科的提升和临界学生的转化,克服“木桶效应”,扩大上线基数。

  2、数据分析与教学诊疗相结合。认真做好检测、模考分析,提升精讲精练水平。为此,教科研对每一次考试成绩,进行多项数据分析,摆出复习薄弱与不足;然后下发至备课组教研活动,分析原因,具体措施,有效应对,“两面(教与学)结合“三情”(教情、学情、考情)会诊,充分发挥了教研对教学的指导作用。

  (三)、内外结合,有效指导学校成立了高三复课领导小组,精选人员、倾力支持复课工作小组的工作,舍得投入,支持外出参加高考分析会、复课信息会;常年外聘省级高考专家来校,做高考专题报告会,使得我校的高考复习始终站在“准、精、新、活”的维度,保障了组织指导的有效性。

  四、具体措施

  (一)高一年级学段:

  1、学期初安排初中“政史地”3科摸底,从学习基础、学生对象两方面,做好“学情”调研;

  2、教科研牵头,级部安排实施,有针对性、计划性地组织好为期2月8次的学科“清欠”活动。主要在第二(重点班)、三平台(普通班)选拔学生,周六、日集体补课、骨干教师担纲讲授,学校多功能阶梯教室进行。最终达成夯实基础,顺利衔接的课程学习目标;

  3、文科学科组牵头,级部备课组组织实施,“常年开展“语、英”双科背诵检查活动、“史、地、政”百题竞赛活动,夯实学科基础;

  4、做好参加文科“清欠”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跟踪,依据阶段成绩的数据分析,认真做好兴趣引导和学法指导;

  5、创新学习方式,丰富活动载体,通过组织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时政》阅读交流、“双基”百题竞赛、演讲辩论比赛、影视视频收看、文艺短剧表演、校园广播板报、《秋兰》文学社等活动,激发兴趣,培养能力,促进学习的“知能”结合与转化;

  6、落实课改理念,夯实高效课堂。要坚决纠正文科教学“灌一堂、睡一片”的乏味低效状况,以“生”为本,采取“自主—合作---展示---评比---完善”的课堂结构模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生成性,真正使课堂生动起来、活跃起来;要坚决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在“导”上下功夫,尊重学习内容、学生特点,丰富课堂学习方式、活动方式,真正使文科课堂实现“感情得愉悦、知识得收获、能力得提升”的目标任务。

  7、建立实施年级文科学科组定期交流制度,落实三年教学周期的整体性目标和阶段性任务。

  8、落实业务研修,提高专业水平。建立实施教师业务学习研修制度,搭建中省级培训平台,扩大校际间学习交流,全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文科教学队伍。

  (二)、高二年级学段

  1、采取学生兴趣志愿选择、文科成绩总评排位、两个层次(重点班、普通班)分班的办法,提前做好文理分科、文科分班工作。

  2、制定《高二文科教学指导实施意见》。体现“三个结合”:以“本”为本与以“纲”为纲相结合,新课学习与旧知复习相结合,教学过程“讲议练评”相结合;做到“三个突出”:突出高频考点、突出知能转化、突出标准讲练。通过教学模式革新与过程精细管理,优化高考渗透衔接;从考点知能、习题标准、规范检测等方面落实好高考的'渗透衔接。

  3、长期开展“拔尖促中”活动,使“尖子生更尖,中等生提高,临界生转化。

  4、开展好文科组调研活动,板块组与备课组轮流交替进行。突出好弱科(英语、数学)强化与临界补短(偏弱学科)两项工作。

  5、扩大“强强组合”的文科教师团队基数。通过校本研修、业务考试、校际交流、中省培训等方式渠道,进一步提升文科教师驾驭教学的能力。

  (三)高三年级段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克服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经验主义、不思进取等不良作风;要立足咸阳,放眼全省,有作“知名”教师的追求,用更高的目标、更大的成绩要求自己,自觉做指导高考复习的行家里手。

  2、成立文科复习工作小组,“准、精、新、活”地指导好全学年的复习工作,特别是过关检测考试、专题训练考试、全真模拟考试,充分发挥作用。

  3、搞好外出的高考信息交流和高三教师学习。通过“走出去”、“走上去”,提升教师指导文科高考复习的能力;

  4、优化课堂结构,突出针对讲练。课堂教学,要突出“准度、精度、效度”,把握好环节、细节,用过程管理夯实终端成绩;讲练活动专题突出,专项训练、纠错训练、限时训练,力求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效果明显。

  5、注意心理疏导,稳定学习情趣。“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形象地表达了文科班女生占绝对人数的普遍现实。性别、年龄、兴趣、学养等特点,决定了她们过多的干扰复习的心理、情绪等不利因素,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到了高三的复习。学校心理健康中心应针对性的开展活动,正确引导,及时疏导,做好细致扎实的工作。

  6、调整高考奖励制度,调动文科教学积极性。受生源、政策等因素制约,高考文科的奖励历来力度不大、政策失衡。为此,学校将出台具有文科倾向性的高考奖励制度,充分调动文科学科组同志的工作积极性。总之,文科高考的落后局面,既有家长学生的认识偏见造成的生源制约,又有教学管理的精细粗浅造成的质量原因。作为XX市文科基地学校,我们担负着摸索经验、示范引领的重任。几年来,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更承载了更大的期望,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将一如既往,勤奋工作,在文科教学工作中凝神聚气、勇于创新、结晶智慧,争取我校文科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XX市XX高级中学

  20xx年10月17日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12

  课堂教学应教尽教,提高在校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实施后,家长们最担心的是孩子的学习效率、质量。根据《方案》,洛阳市将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在校学习效率。

  在深化课程领域改革方面,《方案》强调,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足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积极推进幼小科学衔接,坚持零起点教学,做到应教尽教。

  严控作业总量,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

  “双减”背景下,孩子的作业如何规范?对此,《方案》明确,要建立全市作业管理等规范办学行为监测机制,鼓励学校布置分层、弹性和个性化作业,坚决克服机械、无效作业,杜绝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课后作业布置多少合适?《方案》提出,要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90分钟。双休日、寒暑假、法定节假日也要控制书面作业总量。另外,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严禁要求家长批改作业;教师要对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及时做好反馈;教师和家长要督促学生回家后主动完成剩余书面作业,个别学生经努力仍完不成书面作业的,也应按时就寝。

  压减考试次数,不得按考试结果分班排座位

  在完善招考制度改革方面,《方案》要求,认真落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坚持“公民同招”,坚决遏制“择校热”、掐尖招生等问题。

  《方案》明确,要严格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科学运用考试结果,考试成绩呈现实行等级制,严禁公布学生成绩和排名,不得按考试结果给学生调整分班、排座位、“贴标签”。

  加强教育质量监测,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

  教学质量谁来评价?《方案》提出,建立以发展素质教育为导向的质量评价体系,在中小学探索绿色评价、增值评价,完善学习过程评价与考试结果评价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严禁下达升学指标或片面以升学率评价学校和教师。

  孩子不上课外辅导班,课后服务内容如何?

  《方案》提出,学校应提供“菜单式”课后服务项目和内容,供学生和家长自愿选择,不断完善“一校一案”课后服务实施方案。学校要充分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优化课后服务质量,分层分类开展学生学习辅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习辅导与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发展需求。

  《方案》明确,推行课后服务“5+2”模式,结束时间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相衔接,学校要为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初中学校工作日晚上可开设自习班。学校根据课后服务开展情况,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等,保障教师学习、备课时间及休息权利,切实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按照《方案》,经过四个阶段的推进实施,到20xx年1月以后,洛阳将形成提高义务教育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促进中小学生全面成长。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13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学质量年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以本校教研和培训为主线,提升教师素质,加强教学工作细化管理,推动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目标要求

  通过深入开展调研活动,分析教学现状,研究教学策略,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加强教科研工作,使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调研活动,制订整改措施

  学校学科中心组要围绕教学管理、课程改革、教学评估、师资水平等方面,通过预约听课、随堂听课等途径,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查找工作中的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研究应对策略,制定整改措施。各学科要找准“症状”,下准“良方”,找准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以点带面,以局部带动全局,促进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二)严格教学常规,优化管理过程

  1、加强教学精细化管理,落实教学常规。

  学校要把教学常规管理的落实作为保证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运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奠基工程来抓。要严把“五个”关口,落实“五字”要求:一是严把集体备课关,理顺集体备课的流程,加大对集体备课的过程性督查,突出一个“细”字;二是严把课堂教学关,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坚持面向全体,分层施教,建立课堂教学的监控机制,突出一个“新”字;三是严把作业的批改、讲评关,作业选择要精、批改要细、讲评要到位,坚持“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科任教师要建立错题档案,突出一个“精”字;四是严把辅导关,要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辅导策略,实现培优和帮困两不误,突出一个“实”字;五是严把测试关,在坚持采取多元化、综合性的评价标准的基础上,以学生的知识生成、能力发展、问题解决等高质量的学习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加强日常测试、模拟测试的针对性,从试卷编制、批改分析到反馈讲评等要以教与学的“诊断”、“矫正”为落脚点和归宿,突出一个“效”字。

  2、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要从学生的学习常规抓起,规范学习过程的各个环节,努力把教师的辛苦劳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成果。具体来说,一是要狠抓学生的课前预习;二是要狠抓学生的课堂学习管理;三是要抓好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养成教育;四是要抓好学生的自我学习总结。

  (三)加强师资培训,促进专业发展

  1、重视学习,为课改积蓄能量。

  实施“读书富脑工程”,写好读书笔记,开展读书报告会、心得交流会等活动,实现思维碰撞,产生教育灵感。

  2、加强师德建设,强化教师的责任感。

  开展“责任与忠诚”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按照师德高尚、师学严谨、师艺精湛、师风纯粹的理想建设教师队伍。开展“魅力教师”系列评选活动。

  3、阶段评价教师个人发展规划,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根据教师制定的个人五年发展规划和“金山区教师课堂教学有效行动计划”,以课堂教学为重点,进行他评与自评,肯定成绩,找出差距,制定整改措施。要求教师认真填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鼓励教师在不断地实践、反思、学习中超越自我。20xx年6月,对教师填写《课堂教学改进手册》进行评比。

  4、实施“名师工程”、“青蓝工程”,大力培养优秀骨干教师。

  (1)办好学校网站上的“名师展厅”。扩充名师的教育教学思想、成长经历、代表作品等内容,积累名师档案,让教师在品读名师、感悟名师的同时,建立自己的成长承诺,激励自己当名师。设立“名师展厅”优秀栏目奖和“名师展厅”互动奖,举行“我眼中的名师”报告会。

  (2)抓好新教师的培养工作。认真做好拜师学艺工作,采用一徒一师、一徒多师的方法培养新教师,将新教师带进成长的快车道。在拜师学艺过程中强调“三心”(诚心、虚心、上进心),即老教师诚心诚意地教,年轻教师虚心诚意地学,大家都有积极向上的上进心,形成互帮互学的教学氛围。设立“优秀师徒奖”。

  5、加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努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教学质量年活动中的校本教研,首先,要立足本校查摆问题,特别要注意找准与先进学校的差距和产生这些差距的原因;其次,要立足本校实际确定校本研究的课题;第三,要制订切实可行的校本研究的方案和计划;第四,要及时进行研究总结,在总结过程中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同时,要建立“示范引领、专业发展、课题研究、技能考核、评比激励”的研训机制,为教师的健康成长,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四)完善评价制度,发挥激励作用

  学校建立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研究制定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质量检测制度,建立实施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

  重视教学质量改进措施的研究。考试的目的是促进质量的提高。要加强考后研究的力度。每次考试后,各教研组都要对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后进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仔细分析,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分析每位后进生知识的缺陷,交流各自改进的措施,努力做到考一次,研究一次,提高一次。

  (五)加强科研工作,提高办学品位

  进一步转变教科研工作方式,增强教科研工作的互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开展有实效、多形式的校本教科研活动,使全体教师逐步养成发现问题、反思问题、聚焦问题、分析问题、改进问题的科研思维习惯和方法。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有实效的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带动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把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和困难转化为课题去研究,反对课题的假大空。

  四、实施步骤

  为确保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将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阶段:

  (一)启动阶段(20xx年2月18日——2月28日)

  1、制订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实施方案,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发动,召开“20xx年教学质量年活动”启动大会。

  2、采用集中学习和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宣传工作,使每位教师认识到“提高教学质量年”的重要性,营造人人谈教学质量、人人为提高教学质量出谋献策的良好氛围。

  (二)实施阶段(20xx年3月1日20xx年6月30日)

  1、开展“教学质量管理年”示范课、研究课、观摩课等系列活动和研讨活动。

  2、组织教师学习教学理论,围绕提高教学质量查摆存在的问题。每位教师要查找个人自身存在的问题,还要帮助教研组查找一个问题,教研组帮助学校查找一个问题。将查找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着重剖析主观方面的因素。在查摆问题和自我剖析的基础上,提出整改措施。

  3、20xx年5月,对各班开展一次教学工作学生问卷评价。

  4、20xx年6月组织召开全校教学质量分析会。

  (三)深化阶段。

  1、20xx年9月,组织老师“回头看”,看通过上个学期的努力,自己所教的学科班级成绩提高了多少,看家长及同行对自己的认可程度是否提高。通过开展“回头看”活动,自我剖析,深刻总结,制定出个人新学期的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

  2、20xx年10月,举行教学月活动,组织区学科带头人、区优秀青年教师、校教学能手上展示课。创新教研形式,提高教研质量,在语、数、英等学科开展“同上一节课”、“同说一节课”(包括师徒)等多种教研活动。举行新一轮学校教学能手评选活动。

  3、20xx年11月,开展第二轮教学质量调研检测活动。

  4、总结提升典型经验,在较大范围推广成功做法,收集教学质量年活动的有关创新性的成果。

  (四)总结阶段。

  20xx年12月,开展“教学质量年”活动评估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和个人。

  五、措施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年活动正常、深入、持久、高效的开展,并能够达到预期目标要求,本校成立教学质量年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检查、督促“教学质量年”活动的开展实施。

  2、制定活动方案。教导处要按照“教学质量年”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制定工作方案,并切实抓好落实。

  3、建立工作机制。建立定期会议制度,要通过召开座谈会、研讨会、诊断会等形式,反思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今后的努力方向,营造起“摆问题、找原因、订措施”的良好氛围。要本着诚征“点子”和乐听“真言”的气度,广泛听取广大教师的意见,虚心听取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不断反思,不断总结。建立信息沟通机制,要建立畅通的沟通联络渠道,指定专人开展信息汇总工作,推进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方案】相关文章:

教学质量提高方案范文(通用19篇)12-27

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方案(精选9篇)12-08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方案范文(精选6篇)12-07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方案范文(精选6篇)10-22

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案范文(通用15篇)12-21

提高教学质量实施方案范文(精选7篇)12-09

提高民办学校教学质量的方案范文(精选6篇)12-21

小学提高教学质量新举措方案范文(精选17篇)02-22

小升初学校提高教学质量方案范文(通用7篇)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