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时间:2025-06-22 08:01:5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1

  这本书主要解决幼儿情感上的问题,情感引导着行为,想让孩子有个好行为,就需要让孩子有个好的情感,刚开始阅读时我是一边陪读小女儿一边阅读,讲解情感引导是什么以及情感引导的重要性,我觉得非常有利于抑制陪读家长对孩子发火,想想我们对培养孩子目标,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坚强、合作、善于调节自己情绪的孩子,所以我们都要在孩子身边做到,父母的行为直接对孩子起到示范性的作用,正所谓身教大于言教。

  我自己的情感引导事例

  我自认为这点上我做的还是很不错的,大女儿很小时我们就约定好逛超市时,她每次只能自己挑选一个喜欢的物品,现在小女儿虽然有时为此而磨叽、哭闹,但我一直都比较严格遵守事前的约定。总结来说就是提前播下情感引导的种子,过程给予孩子关注,即使遇到孩子情绪失控也坚持不发火,温和而坚定地态度聆听孩子,给予同情并不是立刻满足孩子的愿望。

  由于工作原因有时我需要带着孩子外出谈事,我都会提前跟孩子讲好,今天我们会见到几个人,他们和我在谈什么重要的工作,需要孩子配合到做什么,如果她不配合会有什么影响,我也会把我的困难讲给她,比如家里无人看她,我也知道这样大人谈事对于来说有些枯燥,提前给她做选择题,让她自己选择跟着我外出谈事,还是去选择别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孩子都会选择跟着我,然后我会再询问孩子我谈事她可以做什么?比如在家里带些玩具或和画纸,一起想办法安排好我与成人说话时她的时间,另外在过程中我会时不时关注她的行为,看看她有啥需要,比如我会主动提醒她喝水,一般情况下我也会买些食品让她一边安静的吃美食。

  育儿是世间唯一无法辞掉的工作,作为父母给孩子最重要的是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在育儿过程中也是作为父母自我成长良好的'机会,让我们结婚时往往都不成熟,我们都一直生活在自己父母身边,只有成立自己小家庭生育子女后,我们才慢慢学着为养家糊口承担起责任,为他人的未来着想,作为父母我们要全面的认知自己及家庭,我常说不要求自己成为100分好妈妈,正如我从来不要求孩子考100分一样,我们都需要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善越来越好。

  本书后半部分主要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情感引导步骤:婴儿期:开始种下亲密基因;2-3岁建立亲密关系的关键时期;4-7岁的孩子保持亲密关系;每个年龄阶段不同需要解决情感问题不同,父母用不用方法引导孩子接受不同的情感规则。

  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亲密关系是家庭中所有温暖和快乐的源泉,愿我们都一直幸福下去!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2

  如果你正因教育孩子感到焦头烂额,如果你想改善渐行渐远的亲子关系,你可能需要这么一本好书来指导你和孩子交流—《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我第一次一字不漏地读完了这本书。拿到这本书时,看到题目以为文中讲的是父母怎样陪孩子玩玩具。但翻开一看“情感引导”四个字吸引了我,决定好好地把这本书读完。

  我是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同时又是一名妈妈,对“情感”二字特别熟悉,但“情感引导”却很少实践过,不知道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有“情感引导”这样的方式。

  作为孩子的首位教育者和引导人,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至关重要。采用情感引导的家庭规矩分明,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更坚韧、听话且善于交际。

  “情感引导,其实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通过引导,父母可以根据孩子的发展阶段来帮助他们认知情感和表达自我。”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认知情感,表达自我。简单来说,就是让孩子在生气的'时候,而要让孩子具备这样的能力,需要父母的示范、引导和帮助。

  书中提到的控制型父母和放任型父母都没办法给孩子示范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方法。其实,在自己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这两种方式的影子。如盛怒之下,会命令、威胁、放任、否定等。常常想着要做到温柔而坚定,但有时情绪还是会失控,当心情不好时,儿子的任何举动都能让自己一点就着。都说天使宝宝和魔鬼宝宝,估计在我儿子幼小的心灵中,一定也有一个天使妈妈和一个魔鬼妈妈。“温和且坚定”,首先是要温和的,无论遇到了什么事情,都不能让自己的情绪失控,要不都管不住自己,还怎么去帮助一个孩子呢。而且要让孩子知道,妈妈这样做,不是在惩罚你,而是给你设定一个界限,就是书中说的,温柔教导,适当约束,同时,还是坚定的,不能因为孩子哭闹就妥协。一定要与孩子保持亲密关系,能够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真正做到理解他、尊重他,而不是与他站在对立面,教育他、指责他。也许最标志性的动作,就是在与孩子交流时,你是蹲着平视他的眼睛,还是站着高高在上的。此外,这本书中还提到了原生家庭对婚姻、亲密关系和亲子关系的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与爱人吵架、与孩子发脾气,都不是因为他们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做的事情勾起了自己童年生活留下的潜意识,因为小时候的自己受到了伤害,我们却不愿意去面对,所以只用吵架、生气来对付过去。其实,父母已经做到了他们能做到的最好,没有哪个父母是有意要伤害子女的,他们可能也只是不知道仅仅给子女提供最基本的抚养还远远不够,所以也从来没有想过怎样才可以更好地教育子女。人无完人,自己既然认识到了问题,就只有正视内心、不断自省、解决问题才是最直接的出路。

  育儿之路漫漫,很幸运,读完这本书,我真正地明白孩子们并不重视智力玩具或电视节目,他们需要的是我们这些父母的陪伴,在育儿之路上又多了一个宝藏。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3

  生佑子的时候我的年龄已经接近高龄产妇了,相对稀里糊涂就当了妈妈的那些年轻妈妈们,我也算是做好了相对充分的准备来迎接我的“四脚吞金兽”,心理、精力、财力无一不竭尽所能。我抱她在怀的时候是那么可爱,咿咿呀呀,我的脸上始终洋溢着属于母亲的笑容,即便面临那可怕的两岁,我也算很淡定的面对她自我意识萌发时期的各种闹人、发脾气“这是我的”“我不跟他玩了”“哼,不行”……

  但是这半年多来,随着佑子情感世界的`丰富,她看懂了光头强和小猪佩奇,深陷其中,因为看电视的时长我们开始斗智斗勇,鬼哭狼叫;早教分离课上明明自己就可以上的很好,却非要让我坐在教室的角落陪她一起, 稍加离开就撒泼打滚;还有睡觉前的各种要求…面对这些场景, 在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就没有足够的耐心去安抚她,结局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会发脾气,会纵容,还会不理她。听到樊登在这本书中对父母管教孩子的常见误区分析,我格外震惊,控制性父母、放任型父母和轻视、低估、否定孩子感受的父母……这些雷我全都踩过。我是在自责中认真听完了樊登的讲解,又买来了纸质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专业经验与育儿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可能父母也不会。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这种方法的好处在于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因为表达顺畅,所以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的情感,学会结交新朋友。

  情感引导的关键步骤:播下种子—-观察和判断—-聆听—-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引导孩子解决问题。在这五个环节中,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体察并理解孩子的感受,我们总是站在成人的角度去判断孩子的感受,恰恰忽略了孩子对某件事情某个事物的体验,自以为是的时候还会觉得孩子是在不听话。这本书让我深深明白情感引导的本质是尊重、理解孩子,静下心来、蹲下身来听孩子说,感受孩子的感受,给予她无条件的爱,就像牵着蜗牛去散步……

  世间所有的职业都会有岗前培训,唯独怎么做父母我们没有经过任何考核和岗位培训,感谢这本书让我认识到自己在对待孩子上的不足,也感谢有这么一个小人让我参与她的成长,对不起,我也是第一次做妈妈。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4

  本周阅读书目,来着最早在世界上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这本书是我无意中碰到的,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如何和孩子玩耍的书,读来才发现原来这是一本心理学的书,教给我们一种叫作“情感引导”的方法来教育子女。

  仔细想来,我们当教师要教师资格证、行车需要各类等级的驾驶证、医生要有行医许可证……世间各行各业似乎都有门槛,需要持证上岗,很多人为了做一份工作会去学习、读书、考研。但其实人生中哪一份工作会比做父母更重要呢?不经过学习就当父母,是一件风险很大的事。

  如果稀里糊涂地当了爸爸妈妈,面对孩子带来的种种问题一定会束手无策。凭借本能,我们可能会发脾气,可能会纵容,可能会不理他。但从专业的角度讲,这都是错误的做法,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伤害。

  读书就是为了解决我们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困难。在这本书里我读到两个有趣的观点:

  一、教育时机

  原来培养一个人最重要的时机不是在他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在他做对的时候。当孩子做对的时候,我们要珍惜这个机会。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并且告诉他为什么,这个孩子才能变得越来越自信,并且积攒大量正确的行为,他跟这个世界是和谐的。

  比如,孩子今天自己突然跑去读书了,没有人逼他。那么这时候我们要赶紧去固定他的这个行为,用反应情感的方式告诉,今天表现的这个行为就叫作坚持。你真棒,你善于坚持,你肯定能够学的好。当孩子感受到了坚持本身也带来了成就感、也有乐趣的时候,他才能够学会坚持,他做别的事也会表现出坚持的行为。所以孩子的种种情商、种种行为模式都是通过我们一点一滴不断地发掘,不断地确认,才能让他学会的。而我似乎更多的是关注孩子存在的问题,认为就像发现小树歪了扶一扶,树杈过多剪一剪。我们整天对孩子的错误和缺点特别的敏感。而对他们做对的事,对他们做的很好的地方、表达出天性的地方,我们没有感觉,这是我们作为家长的问题。换位思考,我们是否也是在夸奖鼓励肯定中得到更多想要走下去的动力的呢?

  二、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

  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都会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产生分歧,争吵甚至冷战、拳脚相向。这种为孩子好的方式,不仅解决不了他们的问题,反而可能加剧孩子的心里创伤。让孩子觉得最安全的方法是父母的关系好,父母的关系好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所以告诫自己千万不要为了管教孩子的事在孩子面前跟家人吵架,而应该在孩子不在的时候,跟对方好好探讨一下这件事。

  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整天纠结在痛苦当中,改变随时都有机会让家庭变得不同。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5

  什么是情感引导?文中告诉我们,情感引导就是向孩子传授情感规则,让他们知道如何辨认情感并且以恰当的方式来表达。

  我认为孩子哭闹、吵嚷、冷暴力对待你,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从小没有学会用正确的方法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情感。情感引导是在孩子表现出情绪的时候准确地教会他这种情绪叫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做。

  书中指出情感引导可以帮助孩子认识、表达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表达顺畅,减少发脾气的现象;促进和孩子的沟通,加深感情;让孩子学会结交新朋友;让孩子学会忍耐,学会面对逆境等等。因此我们在情感引导式教育中,我们老师首先要做到要多问、巧谈、善观,先问学生有什么打算,学生上存在哪些问题,兴趣与爱好是什么等等。再问家长其子女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点、家庭教育等。还要主动与其他科任教师了解,以便更深入地了解每位同学各方面的情况,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存在的问题,为顺利地开展工作准备。巧谈,选择学生最熟悉、最感兴趣的话题入手,使他们解除顾虑,打开心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样才能真正进入他们的内心深处,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善观,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慧眼,需要透过每个学生的`细微表现,发现其思想本质,这样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把工作做在前头。

  在情感引导教育中,我们要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而且适度放大学生的发光点,及时地给予鼓励表扬,使学生喜欢老师,喜欢学习,在学习中更自觉。教师对学生鼓励越多,学生就越自信,尤其要注重对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惩罚与奖励其实都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的,惩罚或者一句不恰当的话也许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打击他的上进心,甚至影响他一生的成长。

  而奖励在开始时可能会为孩子定目标,光荣榜和激励榜会让孩子感受到外部的压力,而只有当孩子发自内心想要完成某项任务的时候,他们才会有成功的愿望。一旦孩子习惯了奖励,他们会试图取悦别人或者获得外在的肯定。奖励其实等同于惩罚,因为孩子们只有顺从才能获得奖励,否则就一无所获,这会让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从真诚交流变成了相互操纵,会为孩子以后的生活埋下谎言和操纵的祸根。因此,不要简单的说你真棒。要告诉他现在的这种感觉就叫做成就感,很开心吧,你刚才的就叫有毅力,有毅力很重要啊。你现在有什么感觉呢,要多问问孩子的感觉,引导孩子来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表达能力对于之后的学习和生活都是至关重要的,要让他们习惯通过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怎样的情绪,表达出来就是释放的过程,对孩子今后的路起着很大的作用。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6

  班主任项老师的带领下,我积极地加入了第二期班级家长共读群。我们共读的第一本书是金伯莉·布雷恩的《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当终于拿到了这本书,我心里特别高兴。有一种如获至宝的感觉。

  迫不及待地打开目录,想把书中的内容一口气读完。

  在项老师的认真指导下,我们顺利开始了我们的共读之旅。认真地朗读,仔细地去感悟,去领会。有时候虽然忙,但是大家都没有掉队,没有应付。

  作者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道出了培养孩子的关键密码是“情感引导”。情感引导的本质就是允许孩子自由轻松地表达情感,而不受任何压抑或否定。了解并尊重孩子。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和脾气,所以情感引导也要因人而异。

  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孩子伤心时,给予最亲切的陪伴和关爱;当孩子苦恼时,给予最贴心的安慰,并及时地疏导。

  正面的积极的引导,永远比大声呵斥更有效,对孩子的发展更有益。

  快乐成长中的孩子,犹如小树苗,需要阳光的照射,雨露的滋润,需要家长不懈地关注他们的成长。不是横加干涉或一味纵容,而是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时候,以他最需要的方式去帮助他。其实,教育孩子是个静待花开的过程。成年人应该安静等待孩子的内心变得平和,见证每个内心发展的奇迹。父母们不要强制给儿童不需要的东西,在给儿童足够的营养、适合的环境之后,会发现儿童的'成长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是大自然给予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边积极地学习,在生活中,根据孩子的情况,加以运用。效果立竿见影。虽然还有不尽如意的地方,再转念一想,毕竟她还是孩子!耐心!引导!

  以前我总是很纠结对孩子的溺爱和真正的关爱的区分。溺爱是一味纵容坏习惯,比如孩子玩手机,为了哄孩子开心,不加限制地让他玩。而真正的关爱是对孩子有益的。比如孩子因没考好,很不高兴。就需要及时地沟通交流,分析、安慰。这次女儿期中考试数学没考好。我心里是怒火中烧,表面却是风平浪静。我脑海里始终盘旋着两个字“控制”。因为我知道大发雷霆结果只会适得其反。女儿回到家,我假装不知道地问她:“宝,这次数学考的怎么样?”她嘟囔着嘴说:“妈妈,这次我粗心了,没考好。”我上前搂着她说,吃过饭,我们好好分析一下试卷,订正,并且要整理到错题本上。我话音刚落,她惊喜地望着我,使劲抱着我,使劲点点头。最近回家积极地写作业而且很认真。我想假如我没能控制住,家里是不是因为这一次没考好而硝烟弥漫。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更加觉得教育孩子也是一个学会成长的过程,一个历练和修行的过程。也正像项老师说的,教育好孩子应该先塑造好自己。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7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作者金伯莉。布雷恩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将自己在幼儿园多年的专业经验与育儿心得融合在一起,正式提出“情感引导式教育”的概念,并在书中记录下自己多年的育儿心得与许多情感引导的真实案例。书中对很多妈妈们遇到的具体的问题给予细致的情感引导沟通范例。这本书不但教会我如何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更给了我关注自己情感的深刻启发,给予我反思自我、成长自我的机会。同时,也对我的班主任工作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作者在这本书中向我们道出了培养孩子的关键密码是“情感引导”。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尊重孩子的想法。所谓尊重孩子的想法,就是:孩子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孩子伤心时,给予最亲切的陪伴和关爱;当孩子苦恼时,给予最贴心的安慰,并及时地疏导。其本质就是允许和鼓励孩子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通过和孩子共同分担责任来建立一种“分享权力”以此来调动孩子的内在能动性,让孩子学会在成人的帮助下自己解决问题,并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亲密的关系。

  不知道是否有家长和我一样,带孩子出去总是兴致而去、扫兴而归。为此,我们夫妻没少吵架。

  开学前两天要去拍证件照,去之前我先就播下种子了。出发前我问:“一会拍照的时候,怎样才能拍得美美的?”“要打扮漂亮。”“要摆好姿势,不能乱动。”……我很开心,至少之前和她的交流还是有效的。下车前我又进行补充:相信今天我们一定能拍出美美的照片。不知道是她长大了,还是别的原因,在拍照的时候特别配合,没让我们家长多提醒一句。

  回来的.路上,我们对她进行了肯定,她很开心,尤其是当她看照片时发出的笑容让我觉得她真的长大了。“教育孩子不是在她做错事的时候,而是她做对事的时候。”想起这句话,我又再次对她进行了肯定,并告诉她在幼儿园里也能表现得非常棒。

  就像这本书后记所写的那样:育儿之路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学习和改进,任何时候改善亲子关系都不晚。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心想事成,因此,请伸出你关爱的双手,给予他们温柔的指引,并认真地看待孩子的情感。等你的孩子步入青春期之后,你就会看到这些努力的成果。

  不知不觉已经做了很多年的班主任,也遇到过很多类型的孩子,说形形色色也不为过。他们的思想天马行空,每天也会产生很多问题,自然而然产生很多负面情绪。我不断尝试对他们进行“情感引导”,注意说话方式和谈话内容,与他们产生“共情”,引导他们自己表达情感和想法,自然而然解决问题、消除负面情绪。

  四年的育儿路上,有困惑,有焦虑,有迷茫,有惧怕。班主任工作繁杂、忙碌,但我会一直坚持下去,把书中所学运用到实际中,相信道路会越走越坦荡。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读后感】相关文章:

最好是你一定是你的浪漫说说07-11

《最爱的狗狗就是你》读后感10-06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09-04

赏识你的孩子读后感09-29

《做一个最好的你》读后感10-11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09-11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读后感08-16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10-22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9-02

孩子你慢慢来读后感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