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汇编9篇】
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今天是纪念屈原的日子,一定要吃粽子呦!我现在已经闻到粽子的香味了!
我冲进厨房,到锅旁一看:锅中热气袅袅,几个被棕叶包得牢牢的粽子浸泡在水里。“哇!好多粽子啊!”我叫到。“刷好牙再来吃吧。”妈妈对我说。我以风(不对!应该是光)的速度刷好牙,坐在餐桌旁,等待着美味的大餐。
没过了几分钟,一碗香喷喷的粽子立即出现在我的眼前。这些粽子的口味样样齐全:有肉馅的、赤豆馅的、蛋黄馅的等等。我最爱吃的当然是大肉粽啦,我选起一个,急忙扯下外面包着的`粽叶赶紧吃。
当我咬下的第一口时,我又一次品尝到了那鲜美的味道。美味的糯米再加上那好吃的肉,简直就是胜过山珍海味。在品尝美味粽子的同时,我想到粽子的由来。
公元前340年,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入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代代相传。现在,我一边吃着粽子,一边问着妈妈关于屈原的故事,过着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每年的端午时节我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悬艾叶、我最喜欢看赛龙舟的比赛了,这比赛并不是为了争谁第一水第二,是为了在观众面前展示他们娴熟的技能与美好的姿态。
我先来说说粽子吧。粽子是用墨绿色的芦叶包裹着糯米跟枣子。煮熟后,剥开芦叶,只见米团里仿佛镶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好看。粽子的的味道美极了,芦叶散发着清香,咬一口粽子,甜而不腻。
粽子还有个悠久的故事。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过许多爱国的政治主张,但君王不采纳。后来君王沦丧,他满怀忧愤跳江自尽。人民还念他,崇敬他。两千多年来,人们把粽子投入江中,当做献给诗人的祭品。——这就是粽子的由来。是的,每逢端午节,人们怎么会忘记伟大的诗人屈原呢?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跟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阳光如同天的炉火,燃烧起五月的天地,空气中弥漫着红枣、豆沙、蛋黄、艾草和竹叶的清香。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临了。
夏日的上海,充满着浪漫的色彩。端午之夜,河边两岸星光点点,我们漫步在岸堤旁,享受着着美好的一切。妈妈建议去放河灯。端午之夜正是放河灯的最好时刻,大家都双手赞成。
夜幕降临,河畔人声鼎沸。那天,这条小河显得格外美丽,我们瞬间就被这里的夜色迷住了。两岸柔柔的灯光倒映在河面上,像一条绸带在水面上摇曳闪动,宽阔的河面在夜色下银波荡漾,醉意绵绵。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早已有许多河灯被放飞,那那星星点点的河灯,一闪一闪,真有种说不清的韵味。听老人说,放河灯是一种民间很古老的传递思念的方式,而在端午节放河灯则是为了来纪念屈原。
我也拿出莲花灯,用打火机点燃了蜡烛,站在放飞河灯的台阶上。每一个台阶,都有一个手持河灯的'人等待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刻。小孩子们拿着河灯觉得新奇好玩,年轻人捧着河灯在默默许愿,老年人提着河灯感慨岁月的变迁,那场面是多么圣洁,我深深地被那放飞河灯的人群所感动了。看着莲花灯已经接触水面了,我的手有点舍不得离开了,莲花灯已经有了我的温度,它的花心中已经盛满了我对屈原的敬佩。我突然觉得它好沉好沉,百姓对屈原的爱戴之情不是全都装在这一盏盏小小的河灯里吗?
看着这河里的河灯,整个世界似乎都被它们照亮了。河灯也载着我的希望,带着我对节日的祝福,缓缓前行。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的名句。而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端午节的习俗有:赛龙舟、包粽子、饮雄黄酒
端午节我最喜欢吃粽子了,我虽然不会包粽子,但是课堂上雷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包粽子的方法,此时我脑海里马上涌现出一幅包粽子的'画面。首先,把采摘来的粽叶清洗干净,挑选出叶面宽大厚实、无病虫害、无残缺的叶子,摆放整齐备用。然后,把粽叶卷成一个像漏斗一样的形状,漏斗的底部不能留缝隙,如果不小心留有缝隙的话,包糯米时就会有糯米从缝隙里流出来。接下来,就是把泡了一个晚上或七八个小时的糯米放进卷好的漏斗里,用手压紧,再卷一卷,折一折,把漏斗口封好。最后,用一根绳子把粽子绑好、绑严实,把它放进高压锅里煮四十分钟就可以吃了。
端午节还要举行赛龙舟比赛,赛龙舟的时候需要划龙舟的人齐心协力、听从指挥,目标一致,不然你们龙舟的速度就会很慢,或者出现原地转圈、翻船等事故。
端午节投粽子这个习俗是当时的百姓们怕江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纷纷从家里那来米团投人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形成了包粽子投粽子的习俗。
那你知道现在为什么投粽子的人越来越少了呢?以我的猜测,应该是人们知道鱼虾都吃了几千年的粽子了,都吃腻了、不喜欢吃了吧!既然鱼虾都不喜欢吃粽子了,还不如我们自己把鱼虾的那份也吃掉吧!
同学们,你一定要记住端午节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哦!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小懒虫!快起床,这天就是端午节,妈妈和你一齐包粽子,你怎样还在睡觉?”妈妈兴致勃勃地叫着。难得的假期,我还真想好好地睡一觉呢,都被妈妈搅和了,可就是我昨日答应妈妈和她一齐包粽子的啊,想想能够吃到美味的粽子,我还就是很快地起床,跟妈妈学着包粽子。
妈妈拿出泡在水里的粽叶,还有糯米和被浸泡的五花肉,我们两个准备“操作”了。首先妈妈教我包粽子四大步骤:①选料,选取好适宜的粽叶;②把糯米放在折叠好的粽叶里,包好;③把五花肉放进有糯米的粽子里;④用线把包好的粽子缠紧,打结。这样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心里暗想原先包粽子还有学问呢。
妈妈开始包了,她神色严肃,十分细心。一层又一层,一道又一道,两只手像蝴蝶的翅膀般熟练地上下翻飞,这不,不一会一只胖乎乎的肉粽子就包好了,有棱有角,竟显得有些挺拔有力。真不愧就是熟能生巧,妈妈这个包粽子的好手,已经包了几十个粽子了,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我的`进展又如何呢?
且看——按照妈妈有说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认真操练着,可就是这粽子似乎看我就是个孩子,非闹点小脾气不可,就就是不和我的心意。忙活半天一个粽子都没爆好那小粽子似乎在嘲笑地说:“哎呀……就你……还想把我给驯服……那可比登天还难。”我可“不服气”了,这小小的粽子就能难倒我吗,这也太小看自我了吧。妈妈也在一旁耐心地手把手地教我,我带着些虚荣心努力的学着。果真就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茅塞顿开,真棒!我最后包好了第一个粽子。看着手中的这个小粽子,虽然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但在我眼里就像就是手上捧着一颗闪闪发亮的小明珠,格外珍贵,那种喜悦与兴奋难以言表。
粽子包好了,开始煮粽子。妈妈往锅里加了许多的水,然后开始煮,煮了好一会儿,粽子就好了,此时家里到处都弥漫着粽子的香味,最后能够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这天我不但与妈妈学到包粽子的“手艺”,还尝试了包粽子其中的快乐,真实一个难忘而愉快的一天,让这样的快乐与大家共同分享,“端午节快乐”!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我一听到这首儿歌。就马上想到了端午节。
赛龙舟,是纪念屈原而来的,公园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国家被侵略,心如刀割,就投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老百姓非常悲痛,纷纷到江边凭吊,则渔夫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他的身体。有一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的身体了。人们纷纷见状,拿出食物往江里投,一位老医师拿来一坛黄酒到倒进江里,说用药米勒鱼虾,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人们用粽叶包饭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除了赛龙舟这个传统节目,还要插艾枝、吃粽子呢!每当端午节这天,在山里的居民就要上山找艾枝,在门上插时为了给这个家平安、幸福、美满。还可以辟邪,带在身上能放蛇咬。
端午节前几天,爸爸就在家包粽子了,只见爸爸拿出一个大粽叶折成一个角,再把准备好的糯米放进去,为了出味,一下子放了三个蜜枣,好几个葡萄干,又盖上糯米,然后用粽叶把糯米包的严严实实的。看着爸爸包好一个个肥胖胖的粽子,馋得我直流口水。
端午节既能看龙舟,也能吃好吃的粽子。而现在,人们还利用端午节去孝敬父母,已经成为了我国的传统节日。我真喜欢端午节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令人期待的端午节终于到来了,家里还真热:有的去买粽叶;有的在拌肉;还有的在拌糯米,真是好忙,谁让他们那么一丝不苟呢?当然是美味又好吃的粽子喽!
步步都已到位了,我们开始精心的包粽子了,我也开始信心满满的包了起来“哎呦”,我突然叫了一声,原来是我的粽叶漏了,把糯米都给掉在了地板上。接着我就只好谦虚的`地跟着妈妈,一步步学包粽子了。先拿一张粽叶,然后把它对折一下,再把也叶底铺上一层糯米,上面放两块肉,一块精的,一块肥的,然后再次在上面铺上一层糯米,再把它包起来,用线打个结,就完成了。“这么多步骤,又要那么一步一步完成,这也太累人了吧!”前几次我不是忘了放肉,就是又把糯米漏了出来。但最后我终于一步不落地包完了粽子,这时我笑了起来:“原来我包的粽子也可以这么有模有样。”我也马上趁热打铁,果然后来我包的粽子越来越好,跟爸爸妈妈包的一模一样,都分不清谁是谁的了!
通过了这次包粽子,使我明白了只要用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算这件事有多难,也一定会成功的!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我小时候是在赣榆长大,我的家乡每年端午节也有很多习俗,我现在仍记忆犹新。
那天最有趣是小孩的装扮,首先小孩要穿上黄色的新衣服,领子下面缝着一个长长的香荷包,香荷包是用不同颜色的碎布拼成,上面是一个“猫”型的脸,还绣一个“王”字,下面挂着许多“心”型的坠子,一直拖到腰上面,走起路来一摆一摆有趣极了,伴着荷包里面装着香料香气扑鼻,当时的心情不知有多么得快乐。衣服袖子下面还缝着两小块长方型的红布条黄布条;两个小手腕还要用红、黄、绿三种颜色线穿一个桃核系上,据说这些都是为了避邪。
穿戴整齐后,然后开始品尝妈妈包的粽子,粽子用长长的竹叶包的,里面有的包肉、花生、红枣、总之都有糯米。接着妈妈把放在粽子锅里一块煮的鹅蛋、鸭蛋、鸡蛋装在用五彩线编织的网里,放在我的脖子上挂着,我小心翼翼保护这三个蛋,等到上幼儿园时和小朋友玩“碰蛋”游戏。到中午时妈妈用许多艾叶、蒲草放在水盆里给我洗澡,说能祛病健身,用少量雄黄涂耳朵眼……
这些就是我的家乡赣榆端午节那天的习俗,我喜欢这习俗,喜欢那粽香的味、荷包的味和"碰蛋“给我带来的欢乐和幸福!
每年一次的.端午节快到了。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忙着开始包粽子。
这一天清晨,我一起床,就看见奶奶和爷爷已经把香喷喷的粽子和热乎乎的鸡蛋摆放在桌子上了。我赶紧洗了把脸,就叫爸爸、妈妈一起起床吃粽子。爸爸妈妈很快来到桌子旁,我们一家一边吃,一边谈论粽子。我对爸爸说:“粽子的形状很特别,既不是方的,也不是圆的,那是什么形状呢?”爸爸没有回答,随口说起了粽子的来历:“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古代诗人屈原的。屈原一生写过许多著名的诗篇,提出许多爱国主张,但是楚王不采纳。最后,楚国国土被侵占,他满怀愤怒,跳江自尽,人们为了怀念他,崇敬他,在每年的那一天,就把粽子和许多好吃的投到江里,就是为了不让鱼儿吃屈原的尸体。”
爸爸说完了。我说:“屈原好样的!奶奶,粽子怎么包呢?”奶奶说:“粽子是用翠绿、鲜嫩的芦苇叶包着雪白的的糯米和鲜红和大枣,如果不包大枣,也可以包肉啊、红豆啊、蜜枣啊等。”
啊!端午节不仅让人忘不了,还吃了美味可口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儿时的端午节,似遥远记忆里的一条小河,穿越时空的回忆,历经岁月的洗礼,醇美的让人难以忘怀。
又是粽叶飘香时,那曾经儿时最美的记忆依稀就在昨天。端午节是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记得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街上到处都是卖香包、结五彩绳、炸油糕和卖粽子的小贩。那琳琅满目的香包、金黄酥脆的炸油糕和清香诱人的粽子,看得人是眼花缭乱,食欲大开,所到之处无不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人们都在为这欢乐的节日忙碌着,儿时的`端午节处处弥漫着亲友团聚的喜悦,曾经欢度节日的一幕幕情景时时刻刻浮现在眼前。
五彩绳是由红、黄、蓝、白、黑五种不同颜色的丝线做成的,做好后于端午节当天戴于孩子们的手腕、脚腕或脖子上,据老人们说可以辟邪或防毒。这种五彩绳一直要戴到六月初六才能取下来扔掉,据说扔掉意味着扔掉疾病,也就是祛灾祛难的意思。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陕西关中的端午节更是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古老传统,包粽子、炸油糕,结五彩绳或是送香包颇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作文[经典]12-18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23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9-24
端午节作文(精选)10-12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