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必备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6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我的家乡在湖南永州一个偏僻的地方,那里的人们勤劳、质朴,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美德。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我们那里的人都包粽子吃。听妈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妈妈还给我讲了屈原的故事。内容我记不很清,但我知道屈原很爱国,是大诗人。所以我很高兴地看着妈妈包粽子给我吃。妈妈包粽子的原料可多了,糯米、红豆、红枣、葡萄干、肉等,采摘最大片的竹叶,坐在小板凳上,开始包起来。妈妈包的粽子有羊角棕、狗头棕,馅又多又香。包好以后用棕丝扎紧,放在锅里煮很久,才可以吃到又香又甜的粽子。我最爱吃了,有时我吃两三个,连饭都不吃。煮好粽子,妈妈拿着镰刀出去了。回来后,她手里有很多野草,我问妈妈是什么草,妈妈说的'很多,有茶叶枝、金银花藤等,还选了几棵草插在门口上,说是艾叶,很香,可以避邪气,可以入药。其余的草,妈妈拿到井边洗干净,说是下午熬水给我们一家人洗澡,能止痒。妈妈说这也是我们这儿的习俗。妈妈忙完后,带我去了河边看龙舟赛。哇,人真多呀!好多伯伯叔叔在划龙舟,场面真热闹。
啊,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多的习俗,我今天才知道。我更喜欢端午节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独写菖蒲竹叶杯,莲城芳草踏初回。”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小时候常听爷爷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一名楚国的诗人屈原,也是为了纪念人们崇拜龙腾的部族举行的祭祀的节目。
每每迎接端午,家家户户就热闹了起来。一大早,人们就往自家门口插芹菜,然后往集市采购做粽子的材料。为什么端午节要包粽子呢?这是因为在屈原投江后人们担心屈原的灵魂在河中饿着,便采用了包粽子的方式,在端午节里纪念屈原。妈妈带着我,上集市买了粽叶,糯米,腊肉。一个也不少,妈妈说粽子又称“角黍”,是一种古代祭祖拜神的贡品。
回到家我们就开工了,首先我们把粽叶清洗干净,铺平,其次用糯和肉做馅,放在叶片上裹成三角形,再用线包好,再放在水中煮,煮出来的水要是黄绿色的。
用高压锅压两个小时,我轻轻揭开锅盖,粽叶的香气从粽子中绽放出来,大家聚在一起,才有了团圆的样子。把粽子包打开,一个热气腾腾的粽子呈现在我眼前,轻轻咬,那味道真是妙不可言。
中午,大家来到桥头看龙舟比赛。龙舟,顾名思义,就是像龙一样的船,船头与船梢微微向上翘,鳞片一层叠一层,在阳光下闪闪发光,中间是一排长椅。两只龙洲漂浮在水面上,栩栩如生。不一会儿来了两队队伍,随着“砰”一声枪响,水花四溢,“加油”的`呐喊声一声比一声响,两支队伍你追我赶,各不相让,端午龙舟也,是为了纪念渔民们拼命划船救屈原的场面。
五月的端午节,蕴含了中国古代的文化与故事。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在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中秋节、元宵节、重阳节……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令人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节这一天的.早晨,我和妈妈去采艾蒿挂到门上,我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要把艾蒿挂在门上,这样有什么用呢?”妈妈回答道:“这样可以驱邪,每到端午节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上挂上这艾蒿。”
到了中午的时候,我和妈妈一起包粽子。妈妈从冰箱里把红豆、花生、糯米和粽叶都拿了出来,然后妈妈把所有材料都放进水里用清水泡上一会儿,等到红豆、花生更饱满了,糯米更白了,粽叶更绿了就开始包粽子。我首先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接着用勺子小心翼翼地舀了一勺糯米放进刚卷好的漏斗形粽叶里,用粽叶在上面封口之后,再用绳子把粽子层层缠绕起来,终于,我包好了第一个粽子,我非常得意。等我包第二个粽子时,粽子就开始不听话起来,我捏住左边,右边就开了;我捏住右边,左边又开了;我捏住中间,两边都开了。这时我恨不得自己一下子变成章鱼,把逃跑的米粒都抓回来。妈妈走过来帮我把粽子包好了。就这样,我和妈妈一起合作,包了很多粽子。
妈妈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了起来,调皮的我一直在那儿跳来跳去,口水都快流下三千尺了,不一会儿,粽子熟了。我迫不及待地端上餐桌吃了起来,糯米既香甜又柔软,让我流连忘返。
端午节不仅仅让我吃到了美味的粽子,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更多的是让我感受到了妈妈对我满满的爱。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过端午节,一定少不了粽子!
做粽子一定要有准备的。原来,妈妈已准备好浸泡了3个小时的糯米,同时也买好了粽叶,这样准备就让我大吃一惊了。
我把米放在叶子里,可米全撒在了桌上,我生气极了。妈妈对我说:“你要把叶子做成一个三角形的样子,然后再把米放进去啊!”
于是,我按照妈妈说的步骤作了一遍,在米上按了按,咦?旁边那个盘子中间放的是什么?原来是肉馅哦!我在糯米中间挖了一个小洞洞,把肉馅弄成圆状,塞入糯米中,让它也加入糯米的行列中。可怎么封好呢?我看了眼姐姐,就明白了一切。
我把翘起来的一片叶子按下来,并用绳子用力的扎紧。成功啦!我按照前面的方法,包了好多个。现在就要下锅了,先是把水烧开,然后把粽子放下去。
过了一会儿,粽子煮好了。大家四人坐在桌子旁,吃起了粽子。
我把绳子解开,正想把叶子摘掉,可我一碰,就被烫着了。妈妈看了,哈哈的笑了起来。我吹着吹着,把让热气吹走了。我再次小心翼翼的将叶子掀开,吃起了自己亲手做的香喷喷的粽子来——白白胖胖的糯米中间,包着一团鲜汁可口的'肉馅,放入口中,不油不腻,又有嚼劲,感觉太好了!
端午节就这么过去了,嘴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想着我国唐代诗人杜甫写的诗: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今晨起得很早,想去早市买些菜蔬,随手关门的时候,竟在门楣上方发现了一束系着红绳的艾草,哦,我恍然想到,又是一个粽叶飘香的端午来了。也不知是哪位善意的友邻,给我在门前挂了驱邪的艾草,满心的感激又不知和谁道谢。
细细想来,中国的每个传统节日都充满了厚重的人情味,互赠礼物,互表心意,已成为每个节日的潜则,这些叫人心生温暖的小举动,串连起了国人传统美德的延续,礼仪之邦的.盛名也远播海外,这也是许多外国人神往炎黄文化的所在。
每逢端午节来临,孩童们的手腕上都系着五彩绳,有的胸前还佩着香囊,等端午节过后,便把五彩绳扔进河里,大人们说:“这样做可以驱避邪气,带走百病,让人健康好运。”这样的说法虽有些迷信,但也是节日的一种习俗特色,把节日氛围营造得更加浓烈。端午节的清早,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插上了碧绿的艾草,忘了插艾草的人家,总有好心的邻居给插上,这时,悠长悠长的巷子里飘起了浓浓的粽香。
东北的粽子不像南方那般精致。我小的时候,包粽子的材料也只有江米和黄米两种,条件好的用江米,而农村用的基本都是黄米,粽子包的虽然简单,但蘸着甜甜的白糖,吃起来还是口齿留香,余味难忘。如今,粽子已经是中国传统美食的经典,大江南北,口味繁多的粽子,诱惑着我们的味蕾,但是却再也吃不出儿时的心情和味道了。
关于端午节的传说有很多种,我只记得其中的一二。《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他抱着忠于故国的玉碎之心,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实现了“士当以死报国”的未了夙愿。后人“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为深远。
另一传说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乃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助吴伐楚,五战而破楚都,楚平王虽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终报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子胥佐夫差百战百胜,吴国攻越大胜,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彻底灭越,吴王不听,后吴国大宰,受越王贿赂陷害子胥,夫差听谗言,赐剑与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挖出悬于吴京之门,以看越国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听说大怒,令取子胥之身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民间便有了端午节为纪念伍子胥之日的传说。
无论是哪一种传说,其实都是在讴歌一种气节,纪念一种品格,自古以来中国人崇敬“大义凛然、视死如归、忠诚报国”,有民族气节的名士和英雄,所以每个节日都有一个或悲壮,或美丽的传说故事,让我们在美好的节日里,既能享用美食,又能经历一次人性品格的陶冶和升华,这也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妙处所在吧。
在这粽子飘香,艾草青青的夏日,在我们品尝美味与家人团聚的时刻,让我们向那些浮沉在历史星河中的英灵们,敬上一盏淡淡的雄黄酒,奉上一枚甜甜的糯米粽,他们那些美好的传说故事,似一座丰碑,永远铭刻在世人的心里,正所谓:“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人间。”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日作文11-28
端午节日作文03-15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27
端午节作文【经典】12-06
(精选)端午节作文11-02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端午节的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