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备]端午节的作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两千多年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在汩罗江边仰天长叹一声,投入了滚滚激流,两千多年后,五月初五成了传统节日 端午节,大家包粽子、划龙舟、煮鸡蛋,用各种方式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又是一年端午节,我很想体会体会这种气氛,便向奶奶要求,让她教我怎样包粽子。
包粽子,首先要将箬叶洗干净,在热水中泡软。再准备好枣子、鸡蛋、肉等做陷,将自己喜欢的陷煮得香喷喷的,就可以开工了。先将长长的.箬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的糯米和粳米,包出棱角。然后将陷放在米里,和在一起揉匀,最后将箬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我开始学的时候,总是将四个角弄歪了,不是成了六个角,就是揉成一团球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在这天,人们要裹香甜可口的粽子。
谈起粽子,历史上还有个传说。公元前278年五月初五那天,由于屈原不愿意随波逐流活着,投江自杀。人们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第二年人们划船把竹筒子盛了米撒到水里去祭祀他。后来,他们又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粽子外面包上箬竹叶,四角形状,系上五彩绳,再投进江里。
于是从那时到现在,人们每年农历五月初五都要裹粽子吃。家乡制作粽子所需的材料有:箬竹叶、细长的棕叶、糯米、板栗、腊肉、蜜枣。妈妈先把箬竹叶与棕叶一起放在清水中浸泡,并用刷子洗干净,把腊肉切成腊肉丁;然后将箬竹叶围成圆锥的形状,像一个又尖又大的漏斗,用勺子盛起糯米一层一层的平铺在箬竹叶上,一边放上板栗,另一边放上蜜枣;接着将腊肉丁放在中间,再铺上一层薄薄的糯米,好像为板栗、蜜枣、腊肉盖上雪白的被子;最后把箬竹叶裹起来,成为一个个粽子,每头有两个尖锐的小角,好像一个穿着绿衣裳,顶着四角帽的小精灵。这样,一个粽子就做成功了。
粽子包好以后,放在锅中煮上几个小时,便可出锅拿来品尝了。妈妈打开锅盖,一股热气立刻冲了出来,热气中掺杂着浓浓的香气,扑鼻而来。我解开粽子的衣裳,里面露出了白花花、香喷喷的糯米,咬下去一口,糯米既脆又软又黏,十分润滑。一颗颗糯米就像一颗颗白玉珍珠,一边的蜜枣散发出诱人的气息,像一颗颗红珍珠,它那耀眼的光彩染红了周围的糯米,使白糯米换上了红衣裳。蜜枣甜甜的.,又香又脆,板栗虽有点苦涩,但苦尽甘来,使人回味无穷。
吃粽子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放在锅里煮,可以放在火炉上烤,还可以切成片状,放在锅里煎。粽子吃不完可以放在冰箱里,储存很久,想吃时再拿出来煮、煎着吃,也可以送给亲朋好友,增加朋友之间的友谊。
粽子,你香甜可口,是端午节里一道香甜的食品,是人们心中喜爱的食品。我爱你,家乡的粽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我和妈妈参加了由梅州日报社与梅州锦绣国际联合举办的“亲子包粽子”活动和制作父亲节卡片的活动,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上午九点,热辣辣的太阳晒得人汗流浃背,我和妈妈来到了梅州锦绣国际营销中心。嗬,好多人啊,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了。我赶紧拉着妈妈冲上去。
我首先跑到包粽子的桌子旁,拿起两片粽叶,准备包粽子。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啊,我还不会包粽子呢。妈妈惭愧地表示她也不会。这时,旁边有一位大姐姐看见我们的窘态,就叫我跟她学。大姐姐告诉我:“小弟弟,你要先把两片粽叶折一下,然后弄出一个小漏斗,把糯米舀进去,压实,关键是糯米不会掉出来。好,先做好这几步,再学后面几步吧!”我按照姐姐教的方法,拿着粽叶,折了起来。咦?怎么弄不到?我满头大汗地试了好几次,都还是弄不到。哼,该是使出我的大招了—叫大姐姐来。可是大姐姐教了我好几遍,我还是不会,大姐姐看我手忙脚乱的样子,不由自主大笑了起来。好在妈妈学会了,手把手地教我,“双剑合并,天下无敌”,我终于学会了。后来大姐姐还教我如何把粽子扎好,虽然我的粽子形象实在不佳,不过是自己的劳动成果,所以我还是得意洋洋地向妈妈炫耀了好久。
粽子包好了,接下来,我就去参加亲子卡片制作活动。正当我准备制作的时候,发现桌子上的材料不够。主要是人太多了,大部分材料已经用完了。我和妈妈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找到几份材料。哼,我就用这点材料也能做好。经过我的.努力,卡片终于做好了,看上去还挺不错的嘛。不过,很遗憾,最后的评奖中我只得了三等奖。
回到家,奶奶夸我粽子做得好,爸爸说我卡片做得好,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我既包了粽子过好了端午节,又做了贺卡过好了父亲节,真是一举两得。这真是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小的时候,总听我的妈妈给我讲屈原因为楚平王而投汨罗江,从此便有了端午节,我也似懂非懂地知道了:原来端午节是由屈原而产生的。
相传屈原是楚国的一个爱国诗人,投江后,汨罗江畔的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的尸体,因此有了赛龙舟的习俗;百姓们把饭团等投入江中,因此有了吃粽子的习俗,百姓们把兄雄黄酒倒入江中,因此有了喝雄黄酒的习俗。
记得前不久,我还了南湖边,看龙舟竞渡,那儿人山人海,一派热闹的景象,南湖边上围满了人,不用说他们就是来看龙舟竞赛的,只见不远处湖面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的'龙舟,龙舟选手们严阵以待,不过一会儿就上了各自的龙舟,他们一个个精神抖擞,似乎真的是要打捞屈原。一眨眼的工夫,他们就开始了,随着“嘿咻嘿咻”的口号声。他们有节奏地划起龙舟,这使我不禁想象起了当时百姓们纷纷去打捞屈原时的情景……
这些龙舟一个个身长十几米,船头是一条龙头,船尾是一条龙尾,船头有一个击鼓手,负责击鼓,打节奏,以此激励队员们,船尾有一个舵手,手上拿着一只桨,以此来控制方向,中间是船员他们是主要的队员,就是他们使龙舟前进的。看着这些龙舟,我的心中忽然滑过一个念头:在《端午寄情》班队课上,徐州骋说一条龙舟上有20~22人,我眯着眼一数,加上船头和船尾两个人,不偏不倚正好22人,我刚数完,龙舟就飞快地驶向远方,似乎是刻意,准备让我数的……
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可是在我的内心深处,还是保留着对端午的无限向往和那个我小时候听过的古老的传说。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当布谷鸟清脆的歌声飞过门前的皂荚树,村东头的山坡上,小麦已是一片金黄,期盼的端午节就要来了。 乡村的五月正是青黄不接的时节,记忆中的端午节总是在人们的翘首相望中姗姗来迟。每天放学回家,我和小伙伴们常常相约经过那片麦地,看着笑弯了腰的麦秆,妈话就在我的耳边响起——麦子熟了,端午节也就来了!
村东头的小麦地里人影匆匆,一浪赶着一浪的金黄在人们的脸上闪烁,生产队正组织人力在收割麦子。布谷鸟掠过人们的头顶,叫声依然那样清脆。爸爸说,快割吧,你听,布谷鸟都在吆喝“割麦插禾,割麦插禾”呢!妈妈望着趴在草地上抓蚱蜢的我笑着说,你还不起来,布谷鸟都在骂你“龌龊哥哥,龌龊哥哥”呢!我不知道布谷鸟到底在说什么,但我只知道等小麦打出来分到各家各户,端午节就来了,我就可以跟着端午节,美美地吃上一顿像模像样的饭菜,还可以拿着妈妈亲手蒸出来的馒头,一边吃一边在小伙伴面前炫耀。
生产队的仓库门前人头攒动,金黄的'麦粒把悬着的大钩秤笑得前俯后仰。家家户户都挑着箩筐来分麦子,大人们忙着过秤称麦,小孩子在人缝中穿梭,我屁颠屁颠地跟着妈身后,看着妈妈将自家分到的麦子倒进箩筐(其实也只有三二十斤),我自告奋勇地抓起扁担的一头,让妈妈将绳子一道道绕在扁担上,然后,我在前,妈妈在后,将麦子倾斜着歪歪扭扭地抬到村子里的一间大磨坊。 磨坊里一台柴油磨粉机隆隆的叫着,淹没了本来就听不清楚的喧闹声。我家人口最多,妈妈总是叮嘱师傅将麦子多过几道磨,虽然面粉不及人家的白,但斤两竟多了很多。捻着雪白细腻的面粉,馒头的香味已经侵入鼻翼。
初四的夜晚,待我们五兄妹睡后,妈妈一个人忙着准备明天的端午节,爸爸常年在外为生产队创收,最早也在第二天上午回来。厨房的香气总是诱得我闭不上眼,悄悄起来,看见煤油灯将低矮的厨房映得黄亮,妈妈正系着围腰在悄然忙碌。新出磨的面粉倒在一个大脚盆里,妈妈用水轻轻地调和,一会儿弯腰双手用力揉搓,一会儿用两个指头捏起面团,高高拉起,当面团能拉起一条线的时候,妈妈会拿出一块老面(其实就是酵母)将其碾碎,均匀地撒在面粉上,然后又一次揉搓。昏黄的灯光在跳跃,妈妈额头上的汗珠滑过脸颊,我伸出小手轻轻地帮妈妈拂拭脸上的汗珠,看见妈妈微笑着将揉和均匀的面团用一个瓷盆盛着,盖上簸箕,用旧棉袄蒙上。“睡吧,明天早上就有馒头、包子吃了!”我咽下一口唾液,跟着妈妈回到房间,枕着端午节的馒头进入了梦乡。 也不知什么时候,我被厨房里叮叮当当的声音吵醒,揉揉惺忪的睡眼,星星依然在窗口眨眼,妈妈已经准备蒸馒头了。端午节的阳光穿过门缝,厨房里正弥漫着浓雾一般的蒸汽,浓郁的馒头香味把我们兄妹五个早早地诱到锅边。父亲一清早就赶着毛驴拉着板车回来了,我们一人举着一个馒头小鸟一样将父亲围成风景,等到父亲在板车上取下久违的鱼肉,端午节也就真正来到我们家里。 端午节来了!房门顶上的砖缝里插满了我和妹妹割来的艾草和菖蒲,爸爸蘸着雄黄酒在我们兄妹五人的额头、手臂依次圈过,新酿的米酒从锅边溢出香甜。饭前,妈妈还不忘叫我端送一碗水酒,捎上两个馒头给隔壁的“二爹”(二爹是位参加长征的老红军,七十多岁了,但孤身一人)送去。端午节的午饭比平时丰盛得多,鱼肉虽然少,但毕竟属于我们自己,再也不必担心哪碗好菜要留给客人,飘着油花的猪肝汤可以无拘无束地喝得滋滋响。看着我们狼吞虎咽地将一桌饭菜吃得精光,妈妈闪着泪花望着父亲笑了。 记忆中的那个端午节我敞开肚子吃得很多,下午的时候肚子一直胀痛,妈妈不停地帮我揉着肚子,还笑着说,看你吃多了吧,又不是你一个人的端午节?布谷鸟又一次飞过门前那棵皂荚树,揶揄地叫着“龌龊哥哥,龌龊哥哥——”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很期待过端午节。诱人的粽子让人垂涎三尺,长长的米粒煮得泛黄,里面包了豆沙或枣子的陷。米有些透明,也露出些泛红的颜色,四角倔强的翘着,可爱极了。包粽子的叶子上沾满了水,也沁入一点米的香味。一口在粽子上咬下去,满嘴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便会看到暗红色的馅儿。馅儿甜甜的,有了米,这种甜也不腻了;米中融入了枣或豆沙的香甜,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我常常是吃得满嘴“小胡子”,母亲见了笑我是只“大脸猫”。我却不介意,嘿嘿一笑,用舌头舔舔米粒,用手把嘴一抹就去找姥姥了。
姥姥会笑着看着我,慢慢挪动步子于床前,从枕边的针线筐中取出几个香囊。那时姥姥还只有我一个孙辈的`孩子,分外疼惜,所以每年都会有五六个姥姥做的香包。这些香包各式各样,在我记忆中,似乎没有重样儿的。姥姥那时手还很巧,会做很多种图样。有小鹿、老虎、蛇、壁虎的;也有太阳、月亮、星星的;还有些花花草草的和心型的。他无论做什么,就像什么,虽说没达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但绝不比路边买的那些差。
虽然我并不怎么喜欢香包的那种味道,但那无疑是我那时的最好饰品。于是,我国的满身都是德,犹如天花乱坠。效益看着我,笑我臭美。我才不管她说什么,依然“孤芳自赏”,跑去母亲面前玩了。
现在物是人非,我穿过了金色的童年,慢慢长大了,表弟已经七岁,姥姥也去世很久了。我们家端午节的习俗只剩下了“吃粽子”。没有姥姥香包的保佑,我依然平安的成长着,一天又一天。但有时心里却十分空洞,越临近端午,越是如此。
怀念我亲爱的饰物――姥姥充满爱意的香包。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宣言粽子香,香橱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叉在大门上。读了这首儿歌,大家都知道写的是端午节。
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娃娃节等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不仅和五紧密相连,就连来历都有五条传说呢?有屈原说、龙的节日、迎涛神说、恶日、夏至说。其中纪念屈原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钧《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汩罗江,死后被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年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般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
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间,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民间端午节的习俗也不少,有吃粽子、喝雄黄酒、赛龙舟、挂菖蒲、艾叶据说吃粽子原来是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尸体;喝雄黄酒是为了驱妖辟邪;赛龙舟原来是小舟打捞屈原的尸体,后因为人们像竞赛一样,所以演变成了今天赛龙舟的`习俗。总之,都是为了寄托人们对屈原的哀思之情。每逢端午节,我们家也不例外,都要一起吃粽子。每当妈妈包粽子时,我都会催促妈妈动作快点。当粽子一端上桌,我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肉粽吃起来,啊!真香。
端午节就是这样一个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五月五,就是要过端午,每次,姥姥姥爷都会赶过来陪我们过端午,姨妈姨夫也会来,但今年呢?都各忙各的去了,家里冷冷清清的。没想到,去年和今年不同时间的端午,竟有不同的样子,那天,多好啊!
去年的端午节,我早早的就起来等候着亲人们的到来。吃过早饭后,妈妈去了市场进行大抢购,爸爸则开着车去接已来到车站的.姥姥姥爷。而我呢,只好乖乖的一面待在家里看着弟弟,一面等着姨夫这两口子来。不一会儿,我家就已经爆满了,有梆梆的剁肉的声音,还有弟弟和姨家的小妹妹哭泣的声音。要是以前这么吵,我早就烦的关上门了,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是端午啊,家人团聚的日子!
姥姥从老家带来了粽叶,妈妈拿出了刚刚买回来的糯米和大枣,开始包粽子了!姥姥把粽叶洗干净之后,拿起两片,叠放在一起,卷成一个锥子状,捞起一把洗好的糯米,塞了进去,然后在角落里放了两颗枣,包好,然后用绳子系上,就完成了。看着姥姥由两张粽叶变成了一只有棱有角的粽子,便直流口水,但当我看到姥姥长满茧的手的时候,我在想:这双手是多么心灵手巧啊。我仿佛看到了三十多年前的那双纤细的手,现在呢,养育了两代人之后,已经布满老茧,这就是一个母亲吧。
姥爷那天格外精神,早已不像是有脑血栓的人了。他腰挺的绷直,黑色帽子下面的那对小眼睛,炯炯有神,一天笑呵呵的,看着我们忙忙碌碌,便要求看着弟弟他们。妈妈也没有拒绝,放心的把弟弟交给他了。晚上,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度过这个美好的夜晚。
但是今年的端午节,没有人陪我们,妈妈从冰箱里拿出了买的粽子,放在了锅里。这时,门铃突然响了,对面的阿姨端着自己家奶奶包的粽子,对我们说:“我家老人带来粽叶了,我请你们吃!”看到这一幕,我才感觉,远亲不如近邻,原来我们的“家人”就在对面。
就是啊,虽然今年没有家人的陪伴,这两种时间里的端午过的是那么不一样,但是其实都是充实的,美好的!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作文【经典】12-06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9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1
(精选)端午节作文11-02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