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锦集15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端午节作文1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大早起床,妈妈就问我:“端午节到了,你想吃什么呀?”我毫不犹豫地说:“当然是吃妈妈包的粽子啦!”妈妈笑着用手点了一下我的鼻子,高兴地说:“你这个小馋猫,永远也忘不了妈妈的粽子。”是啊,一想起妈妈包的粽子,我就直流口水。
每年一到端午节的时候,妈妈就要买来新鲜的竹叶,因为用竹叶包粽子有一种特殊的清香。妈妈把竹叶放到一个大锅里煮一会,拿出来凉了以后,就可以包粽子了。妈妈把两片大大的竹叶对着放,一片正、一片反,再把两片竹叶卷成一个圆锥体,在里面放上糯米,然后把露在上面的竹叶往下面一折,就包出一个有棱有角、上大下尖、模样可爱的粽子来。每次我都缠着妈妈教我包粽子,但不知为什么,我包的总是没有妈妈包的.那么好看。
妈妈包的粽子不仅好看,更好吃。妈妈有时在馅里放一些火腿、有时放一些绿豆沙、有时放几个大枣,口味各不相同。妈妈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高压锅里煮上一个小时左右,就可以端上桌子了。鼻子一闻,那带着浓浓糯米香与淡淡竹叶香的气味,简直沁人肺腑。嘴巴一尝,甜得清淡不腻,咸得香浓可口,简直令人大饱口福。啊,妈妈的粽子,总是这么香喷喷、让人垂涎欲滴、过口不忘。难怪妈妈说,我这个小馋猫永远忘不了她包的粽子。其实,端午节让我忘不了的又何止是妈妈的粽子,更有那纪念屈原的传统故事。
端午节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学识非常渊博,他怀才不遇,遭奸人陷害,被流放他乡。在凄惨的流放途中,他听到楚国被敌人占领的消息,十分悲愤。五月初五这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想到自己的凄惨遭遇,想到祖国被敌人侵占,悲伤之情难以抑制,终于跳进了汨罗江。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瑞午节包粽子的由来。据说楚国人因为不舍屈原死去,争先恐后划船追赶,希望寻觅到他的踪迹,这也就是龙舟竞渡之起源。听了这些,你终于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划龙舟了吧?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的习俗,如把艾叶菖蒲插在门上,用以避邪驱瘟。有的地方,还有吃“五黄”的习俗,端午节那天要吃雄黄酒、黄豆、黄瓜、黄鱼、咸鸭蛋黄。端午节的这些习俗经过两千多年的流传,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每一个中国人,不论他身在中国或在海外,一到端午节这天都忘不了这些传统习俗。今年的端午节我认真观看了中央四台的电视报道,看到多个国家的海外华侨华人也在过端午节,我感到这些传统习俗已经成为维系海外华侨、华人的根和魂,无论他们走多远、无论他们还会不会说中国话,但他们依然维系着这些传统的民族精神,表明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此时,我的耳边回响起一首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不管身在何处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在我的身上烙上中国印……”
在我的心中,端午节不仅是一个吃粽子、划龙舟,有着丰富活动内容的传统节日,更是一个维系中华民族根和魂、深深烙上中国印的民族节日。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的又一习俗,是纪念屈原。
我邀请我小弟、姑姑和姑父来我家做客。爸爸、妈妈、姑姑、姑父在包粽子,我和小弟弟在一边玩。
我和小弟弟看他们包粽子很有趣,就说:“我们能来包粽子么?”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呀好呀。”可是我们不会,爸爸说:“好,我来教你们。先把芦苇叶围成一圈,再把糯米装里边,然后把芦苇叶上口包住,最后用绳子捆上粽子就做好了。”
粽子包好了就开始煮,过了很长时间才把粽子煮好。我们吃着美味的`粽子很开心,我们吃完粽子就去夜市。我看见了卖五彩线的,我问:“妈妈,我们买几个好么?”妈妈答应了,妈妈又说:“多买几个吧。”我和小弟又系上了五彩线。
爸爸买了艾蒿,回家的时候,爸爸又把艾蒿挂在门上,我又和小弟一起玩上了。
这是我最开心的一个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呢!
上午,我们家就开始包粽子,准备好喂我肚子里的“蛔虫”了。说道端午,大家一定不知道端午节的知识,就让我这个大博士来告诉你们有关端午节的知识吧!
说起端午,我们还得请出一位诗人让他来帮我们先开头说起他吧,可此人到底是何方神圣?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爱国诗人——屈原呀!屈原是战国
时期出国人,很有学问。他在楚王身边做官,以形象是自己的国家富强起来。昏君楚王却听信奸臣的话,把屈原削职流放。在流放中,屈原听说楚国的的都城被敌人占领,百姓遭难,悲愤极了。五月初五这一天,他来到汨罗江边,怀抱一块石头,以纵身跳入汨罗江中。出国的百姓听到屈原投江的消息,都十分悲痛。他们含着泪划着船赶来打捞屈原,还把粽子扔到江里喂鱼,希望鱼儿不要伤害屈原的.身体。这就是五月端阳包粽子的来历。
还是再来说说端午节赛龙舟的故事吧。当时楚人因为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
中国的传统文化象一个大宝库,里面有无尽的宝贝:比如元宵节吃汤元,除夕包饺子,端午节包粽子,中秋品月饼等。其中我最喜欢端午节了!
因为我喜欢吃粽子。 今天是端午节,我一早醒来就看见外婆把包粽子的材料放在了桌上。
有糯米,红豆,绿豆,红枣,栗子等。开始包粽子了,我就拿起两片棕叶,把它卷起来,里面放上了糯米,红豆,然后用绳子把它绑起来,可是粽子真调皮,我左绑右绑它都不跟我配合。外婆见了,笑着说:“我来教你。”在外婆的指导下,我终于包好了一个粽子。
可是这个粽子一点儿都不像粽子,左边紧右边胖,真像个丑八怪。
外婆说:“吃粽子了!”我吃着自已包好的粽子,觉得很自豪。
端午节作文4
端午节是纪念伟大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
相传,五月初五,屈原跳入河中。人们害怕鱼虾吃屈原的肉,就把粽子扔到河里,在河上赛龙舟。几千年来,吃粽子、赛龙舟已经成为端午节必不可少的习俗。还记得小时候端午节奶奶亲手做的粽子的味道。
小时候,端午节我奶奶会自己包粽子。爸爸妈妈不允许我吃现成的饭,所以总是让我帮奶奶。洗粽子叶,拌馅,包粽子,扎粽子.我妈帮忙拌馅,我奶奶负责包粽子,我小的时候背着一大盆洗过的粽子叶。“一件一件慢慢洗,小心别弄湿了。”“我知道。”背后总有奶奶的安抚。洗完放在小盆里,就开始了帮奶奶包粽子的想法。“奶奶,我来帮你。”“好,过来坐在这里,我教你。”我卷起袖子,打算好好干一场。“姑娘喜欢什么馅的?”“包糯米就好。”“先拿这一片叶子。”只见奶奶手里左右转动,包着一个大胖粽子。从奶奶的样子学来的,刚塞好馅,叶子就溜了。妈妈看到我笨拙的小模样,忍不住笑了。
妈妈加入了粽子大军。
“先这样,再这样”……我开始认真学习。虽然包好的粽子形状特别,看起来不像,但奇怪的粽子里却蕴含着来自一个家庭的爱。端午节前,粽子的香味早已传千里,有着端午节的温暖气息。又是一个端午节,但是离爷爷奶奶千里之外,莫名的怀念家乡。
年轻的'时候,那些美好的画面被香香勾起,一幕幕浮现在脑海里。时光深情,香香悠扬;时间无情,让你两鬓斑白。想吃粽子却觉得无味,是因为它没有爱的味道吗?我想,是的,奶奶亲手做的粽子总有这种浓浓的爱的香味。
粽子的香味传千里,思念传千里。
端午节作文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有:重阳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等,最雅致的是端午!
袁老师提前让我们做香包,前20分钟,袁老师讲解有什么香料。
袁老师带我们上了山,把花、草放在了桌子上。我连蹦带跳地坐在座位上等候袁老师叫我们。10分钟后……终于叫到了我们!
我拿起了合欢花,拿了一大把艾草,因为袁老师说:“艾草要多一点,可以多拿点,但其它的要少些,所以少拿点,后面还有同学。”我把手中的`桂花放了一点,抓了一点茉莉花,什么花都各拿了一遍,再拿点艾草!大功告成!
把它放在香包里,然后拉紧绳子。完美!
拍照啦,拍照啦!我们拍了美美的照片。
又一年端午节,开心又圆满!袁老师还用雄黄在我们的额头上写“王”字,哇哦~凉快,清爽!
最后,我们用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这美好的时光。
今年端午节非同一般,艾草又飘香。明年端午节又会怎么样呢?期待。
端午节作文6
以前我过的端午都是包粽子,而这次本来以为也是包粽子但情况有变,变成了做香包,听到这个消息,我们班也开心我也很开心。直接问到:包几个香包带走,袁老师半开玩笑说到:你们又没出钱,一人一个不能太多。”但是我们还是很开心,因为又可以玩了。
课堂上袁老师一一的给我们讲那些材料的大概,然后我们开始选香包,我本来是蓝色的香包,程鑫他把他的.给我换了。
接着我们上了德林陆续的排队装香包,到我的时候袁老师却说少的材料拿少些,多的多拿些。
我看到合欢花我就少来了一些。我一看到黄色的细粉粉,我猜那应该是桂花,但它所剩不多了,我就没拿。我看到了茉莉花就拿了两三朵花就去看其他的种类了。咦,这是什么,范姐回答我说,这一个是艾草,袁老师说这一个艾草可以多装一点。
我们装完材料后开始装香包,我不会弄,就叫了同学帮我一下。最后我们还美美的拍了一个照。
今天我们收获了很多的东西,虽然香包不如包粽子,但是做了香包之后我们还是开心。
端午节作文7
五月五,是端午,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小孩子哼唱这首儿歌时,就是端午节来到之日。
又到了五月初五,本是我最盼望的节日,可这个端午节我过的却不太快乐。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屈原而由来的,但年年过端午都是一种模式——吃粽子。基本端午前吃,端午吃,端午后吃。甚至让人吃得呕吐,想一想身边的人更喜欢过洋节,比如圣诞节。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思索最后我总结出了三点:
一是因为大家没过过觉得十分好奇。
二是以为国外的节日形式丰富多彩,在圣诞节让小孩子会得到礼物。
三是人们都觉得国外什么都好,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日渐侵蚀着我们的大脑。
所以人们觉得洋节好。但中国的文化历经千年的沉淀,才演变成为民族之魂。那怎样才能让人们参与进来呢?也许只要把内容在丰富一下,就会让更多的人来参与,比如在端午节时,在江边举行吃粽子比赛,包粽子比赛,寻粽子比赛……可以激发人们来踊跃参加,这样不但可以让这种文化承传下去,还很有趣。
让我们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传承下去吧!我相信,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一种相通的.味道,属于中国人的味道,这淡淡的芳香围绕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身边,如同粽子一样绵软、香甜,又好让粽子那清香悠远……
端午节作文8
端午节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要到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
这个习俗还要从春秋战国的时候说起呢!相传在战国时期,楚国上大夫屈原上谏楚王,提出富国之计,可楚王不仅不听,还将其流放。结果屈原悲愤交加,伤心欲绝,抱一块石头,带着自己的愤愤不平,带着他的高远志向,一起永沉汨罗江底。为了防止鱼虾们吞食屈原的尸体,所以在这一天人们会包粽子,把粽子丢些在河里。
今年的端午节又即将来临了,我和奶奶去市场买糯米、蜜枣和芦苇叶子,准备回家包粽子。奶奶回家先把芦叶放到锅子里煮了一下,然后拿出来包粽子。我蹲在那里看着奶奶包起粽子很快,我也拿了几张芦叶学奶奶包了起来。可是我怎么弄也学不会,急得我一头的汗,奶奶笑着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你就会了。我看奶奶包的粽子非常的好看。三个角尖尖的,芦叶绿绿的`。一个个小小的粽子被奶奶做好了放在了锅子里煮熟了,散出香香的味道。
我最喜欢吃奶奶包的粽子了。
端午节作文9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题记
端午节,大家都不陌生,说起端午节,想必大家都会联想到包粽子,赛龙舟等活动吧!虽然我们在学校里不能举办这些活动,但我们并没有虚度两节课的光阴。
听说要装香囊啦,我兴奋地一蹦三尺高。袁老师给我们仔细地讲解了每一种香料的用途,在教室,我们大家都精心的挑选了自己喜欢的香包,苏哥还选了一个小巧的“猛男色”香包,得意洋洋地说:“这才是男生该有的,不过,你们没有!”
上了德林,我们就决定在长青书苑装香囊。
起初我本来想多装一点儿茉莉花的,可是袁老师说,多的可以多装一点,少的可以少装一点。看看那一盘没有多少的茉莉花,再看看我手中的那一大把……我把它松了松,就少抓了一点点。
我的香囊可是独一无二的,不管是从味道还是样式来讲,我都很喜欢。很快就回到教室了,大家都炫耀着自己的香囊,不知不觉,袁老师已经端来了雄黄酒。
去年大家都在额头上写得“王”字,今年就有有所不同了,有写“红”的,有写“仙”的,有写“帝”的……多得数不清。最离谱的,就是“许多”和“何老师”,竟然在头上写了“渣”,袁老师说:“有的同学,写的'不好。雄黄传说是辟邪的,你们写的那个,会招来厄运,最好改一下。”
这一次,大家又簇拥在一起。我的额头上写的是“王”,也混进去,改成了“牛”,嘿嘿!
今年的端午,好天气,好老师,好玩的活动,快乐美好的我们——
端午节作文10
每当我一个人散步在池塘边,看见嫩绿的芦苇叶长茂盛的时候,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人们会用它的叶子包粽子,粽子可好吃了,粘粘的,一口就能出个蜜枣来,真让人回味无穷。
想知道端午节怎么来的吗?下面要我来告诉你们吧!一次我无意中,从《七彩语文》中得知,每年五月初五,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也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他是战国时期楚国人,自幼聪明,才华出众;二十多岁就参与楚国朝政,楚怀王很信任他,尽管朝廷中有些官员想方设法栽赃陷害他,破坏他和楚怀王的关系,但是他公正廉明,直到楚怀王去世。
后来,楚怀王儿子继位,他年轻气盛,亲信常言,将屈原免职流放。不久楚国一天天衰败,最终被秦国吞灭,屈原憎恨世界浑浊不清,没有光明,非常痛心。于是五月初五这天,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江里,当地老百姓直到了,都划船去救他,船在水面上像巨龙一样腾飞,也没能救出屈原,人们听说被水里蛟龙困住,又开始往水中扔五色线扎好的粽子,希望能赶走蛟龙。
从此每年五月初五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买绿豆糕,赛龙舟,门前插艾条等一些民间习俗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天苍苍,野茫茫,不吃粽子是瞎忙;水弯弯,路长长,龙舟划起桨飘扬。祝你端午安康”一条信息跳了出来,吵醒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谁呀,这么早”,睁开朦胧的睡眼,映入眼帘的是端午安康几个大字。“啊,今天是端午节”。睡意一下子就烟消云散了,穿好衣服,给五彩绳沾上露水系在手上。
既然是端午,就一定少不了粽子。最初,屈原投江自尽,百姓为了不让让鱼龙虾蟹去咬的屈大夫的身体,将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现在我就要和爸爸一起包粽子。爸爸先把四、五片粽叶稍稍重叠平放在一起,接着再把它卷成圆锥状,再向里边放上准备好的糯米、大枣和花生米,再用余下的粽叶把口封住,一个三角形的粽子就出来了。接着,还要用绳子把粽子紧紧地绑住。看着老爸包了一个又一个,也挺简单的。拿起一片粽叶,照葫芦画瓢地包起来。谁知道,看和做不是一回事。不是用力过猛粽叶碎了,就是包着包着糯米调皮的跑了出来。爸爸在一旁急的直说,终于包好了一个,还是用了好几片粽叶,五花大绑包好的,样子和老爸包的差远了。“算了,能吃就行了。”
粽子下锅了,满屋子都弥漫着粽叶、糯米的清香,让我垂涎欲滴。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香气更加浓郁。要出锅了,掀开盖子,浓郁的糯米的香气扑面而来,勾起了我的食欲。我飞速地拿起一个粽子,用剪刀小心翼翼的剪断绳子,再剥开粽叶,看到的是是白色的糯米里包着一个小小的蜜枣,好像是蜜枣穿着一件厚厚的棉袄。我慌忙咬了一口,甜甜的,香香的,滑溜溜的糯米和甜甜的蜜枣吃在嘴里,甜在心里,让我回味无穷。
端午不止要吃粽子,还有更多的习俗。每年的端午都不同,但是都一样有意义,去纪念伟人,感受端午文化,多好。今年的端午,我和老爸、老弟度过,学会包粽子,和家人一起品粽子,为记忆的相册再添上一页。
端午节作文11
一年有很多节日,除了春节,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因为端午节包含了我国的一些民族习俗和特色;在这一天,人们用香甜可口的粽子来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端午节这天,不仅有粽子,还有有趣的赛龙舟、抢鸭子等热闹节目。记忆中有这样一个难忘的回忆:吃过午饭,舅舅带我去看龙舟赛。那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哇,桥上和桃江上都挤满了人。堪称人山人海。参赛选手早已准备就绪,岸边的龙舟五彩缤纷,犹如鳞龙。参赛选手的服装与《安塞腰鼓》中那群小伙子的打扮相似,同样充满朝气;船上大鼓声如雷,堪比安塞腰鼓。
比赛开始了,一声哨响,龙舟如离弦之箭向前划去。各队剧组成员都竭尽全力为家乡增光添彩。有时龙舟在前,有时龙舟在后。如此进退,真是令人眼花缭乱。这时,我心里也发出一声感叹:“太好了,太好了,不知道今年的冠军会是谁呢?”哈哈,一阵笑声把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南方,原来是绿队的龙舟在漩涡中打转,把我逗笑了。这时,鼓声震耳欲聋,仿佛在为绿队加油鼓劲。绿队也不甘示弱,终于划出了一个漩涡。虽然是最后一场,但绿队的精神值得人们点赞。龙舟赛结束,抓鸭节目即将开始。看到几笼鸭子被扔进水里,几十名年轻人纷纷跳入水中抢鸭子。也许他们太兴奋了。在水里总而言之,节目在欢声笑语中结束。回家的路上,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还沉浸在刚才看龙舟的兴奋中。
端午节作文1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节、女儿节等等。今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带我一起去奶奶家走亲访友,拜访老人。到奶奶家了,我兴奋地跑进屋里,就闻到一股香味,我走到厨房,定睛一看,原来是奶奶亲手制作的粽子呀!这个粽子香喷喷的,散发着热气,让人看了,直流口水。
奶奶看到我这么喜欢吃粽子,就把粽子拿到桌子上,给我吃,还笑眯眯地问我:“粽子好吃吗?”我连声说:“好吃,好吃。”这个粽子里不仅有着诱人的香味和好吃的糯米,还包含了家人之间的亲情。回到家里,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在家门口挂上了菖蒲和艾草,菖蒲的根部特别粗,是咖啡色的,其余部分像一根长长的草倒挂在墙上;艾草的'中间是一根又细又长的竿子,旁边长着花瓣似的叶子。在端午及那天我还得到了外婆亲手缝的香袋。香袋的样子是一只栩栩如生的兔子,用你的鼻子闻一闻这个香袋,就会感到一阵清香扑鼻而来,那种香味,使人陶醉。
今年的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开心,希望明年的端午节快点来到。
端午节作文13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据说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纪念活动有很多,包括有如赛龙舟、挂艾叶、吃粽子等,但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就是和家人团聚的日子,因为每年我都会在端午节那天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农村陪爷爷奶奶过节。
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包粽子,在我眼里包粽子可不是容易的.事,每当看到大人们包得那么轻松好看,我总想亲手去试试,不过除了笨手笨脚外,造型总是很奇怪很难看,但那份开心劲是写在了我脸上的。前几天我陪妈妈在白沙公园散步,发现河边有好几位爷爷奶奶在采摘粽叶,我就知道端午节快到了。每年端午节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件必做的事-----摘西瓜。
端午节正是西瓜成熟的季节,在离爷爷家不远处就有大片的西瓜地,每年的端午假期我都要到大棚内亲手采摘要么黄肉要么红肉的西瓜,虽然棚内十分酷热,汗水直流,但一见到满地打滚的新鲜西瓜就什么也顾不上了,所以,我把“摘西瓜”也当成了属于我自己的端午节活动。
爸爸曾告诉我一件事,“端午节”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韩国人也过端午节,不过他们抢先把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了,这让我们中国人多少有些难过,这说明了我们不仅要传承文化遗产还要有保护的意识。
端午节作文14
我家乡的端午节很讲究。包粽子,宗叶有要求,鲜竹叶;绿色绿色;散发着淡淡的香味。端午节前一天下午,所有的原料都准备好了,白糯米泡在清水里,饱满的红豆花生仁早就泡好了,或者切好的.五花肉块早就浸满了食材。五月初五的早上,勤劳的女主炒糯米,用一些新鲜的粽子叶把糯米包起来,放入各种食材,用灵巧的手左右折叠,然后用绳子一层一层的包起来。不久,一个精致的粽子诞生了。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满屋粽子香就可以吃了。锅煮开了,揭开盖子,屋子里弥漫着竹叶和粽子的香气。
吃完粽子,我来到河边看龙舟比赛。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五颜六色的龙舟准备出发,所有的队员都摩拳擦掌,仿佛一定会赢。站在岸边的观众比选手更紧张,都屏息凝视着河水。在裁判的命令下,龙舟像箭一样向前飞去。突然,河上的鼓声震耳欲聋。快看!那些龙舟多棒啊!就像winner凯旋归来。抓手穿着红色夹克、蓝色夹克、黄色夹克、白色夹克和绿色夹克.头上绑着一块白布,上面写着——“奋斗!奋斗!努力!克服困难!”他们和军队一样强大。“加油!加油!”随着人们的呼喊和欢呼,伴随着响彻天空的鼓声和锣声,龙舟大师们正斗志昂扬,奋力挥舞着他们的船,奔向对岸。真是一场龙舟赛,百场战役。
多么难忘的节日啊!鼓舞人心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15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你知道它的起源吗?让我告诉你一些事情。
从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有一次,当他去北京做生意时,他看到这个国家正在衰落,就投河自杀了。死前,他还写了一首诗。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人们每年将农历五月初定为端午节。
端午节的主要内容是划龙舟和包粽子。
龙舟比赛非常热闹,河岸挤满了人。只听到枪声,船上的人拼命向前划,而河岸上满是油。
包粽子就是用竹叶和糯米做馅包粽子。包包的时候很粘,不是专业的,但是不好!
在端午节,人们必须清理他们的房子,在厨房里喷洒雄黄水来杀死有毒的昆虫。
传说赛龙舟是为了拯救屈原,一位死于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往河里扔粽子的目的是为了喂鱼、虾和螃蟹,并且停止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作文11-15
(经典)端午节作文11-06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05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