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锦集(9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作文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作文 篇1
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了,因为一到端午节,妈妈就会包粽子给我吃。端午节“包粽子”可是有来历的:人们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五月初五端午节,家家户户包粽子。”几片绿粽叶,三折两卷后把糯米塞进去,放上鲜肉和香菇,在用一根竹绳捆一捆,包成了千姿百态的粽子:有枕头形的`、三角形的、五角星形的……最有趣的是小脚形的,妈妈说它非常像我小时候的小脚丫。
包完粽子,我把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放在锅里,我兴奋不已。用小火炖上六刻钟,香喷喷的粽子就出炉了。粽子一熟,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锅盖,一阵粽子的清香迎面扑来。我小心翼翼夹了一个小脚形的粽子,轻轻咬了一口,啊!真好吃!咸咸的,粒粒糯米饱满咸香,糯米里透着香菇和鲜肉的味道,使人回味在三。
我为家乡能有如此美味的粽子而骄傲,而自豪!
端午节作文 篇2
今天,是端午节。
我吃完早点,做完作业,就下楼去玩儿。一会儿,一个小朋友来了,我突然眼睛一亮哪不是我梦寐以求的滑板吗?我用羽毛球拍和他交换,就学起了滑板。
刚开始,我扶着栏杆小心翼翼地动来动去,可总是掌握不了平衡,那个小朋友看见我玩得不好,过来示范给我看,只风他的一只脚下前后不停摆动,另一只脚掌握着方向。哦,原来是这样的,于是,我渐渐地掌握了平衡,慢慢地能滑行一小段路程了,就这样我不停地练习,总算学会了滑滑板。
也不知玩了多久,这时爸爸叫我吃饭了,这时才感到肚子在“咕咕咕”地叫呢。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了一股清香,冲到饭桌前,一看,哇,一大碗香喷喷的`粽子就放在桌子上,旁边摆放着用黑芝麻和白糖拌成的佐料,我迫不及待地剥开一个,撒上糖,哇---味道真是香甜可口。
这个端午节真有意思,既学会了滑板,以吃到了美味的粽子。
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以来的传统节日,这天人们都会插艾叶、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会赛龙舟。
端午节要插艾叶,据说艾叶有驱蚊的作用。我们早上就开始插艾叶。我拿了一束,闻了闻,一股草药的气味。我照着大人们的样子把艾叶插在门两边。
插完艾叶,我们又去买粽子。走到街上,街边会有许多卖香囊和艾草,我就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一个香囊。回到家,妈妈就开始蒸粽子,快熟了,一股粽子那甜丝丝的香味飘来,让我迫不及待的想吃上几个。熟了,一掀开锅盖,热气腾腾的烟气中夹着粽子的味道。我拿了一个,把绳子解开,再剥掉一层层粽叶,露出了粽子。咬一口,甜甜的,软软的,粘粘的.,真香!我吃了一个又一个,还想吃,可是肚子已经装不下了。
端午节吃粽子,还有一个传说呢!爱国诗人屈原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百姓舍不得屈原死去,于是在江中投米喂鱼,为的是不让鱼吃屈原尸体。端午节赛龙舟传说也是为了不让鱼吃屈原尸体,才借划龙舟驱散江中的鱼。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在我们这儿,虽然没看到赛龙舟,但是我从电视中看到,赛龙舟时几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伏,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场面很壮观。
端午节插艾叶,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还传承者中国的传统文化。端午节真好。
端午节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端午节。
我一大早就跟着妈妈去市场,一进市场人海人山,看到每个人手里都举着艾草拿着香包。这时我也想买一个香包。妈妈说香包可以自己做,自己做的更有意义。于是我在市场采够了做箱包的材料。
一回到家,我就拿出红布、针、刚刚买的艾草和棉花。首先面临最大的困难就是穿针了。没办法只好自己慢慢摸索,我先拿起线,用剪刀把线斜着剪了一下,只听咔嚓一声线断了,我用水粘湿线,一遍又一遍地把线捏细,线头对准针眼,3、2、1,成功了。在线的尾部打个结就开始缝针。拿起针,我沿着裁好的心型飞快地缝起来,没过一会儿,一个开了口的爱心就逐渐成型了。我塞进艾叶、棉花,眼见大功即将告成,可打结收口这一环节又让笨手笨脚的我感到了头疼。我用力把针尾抵在布料上,用线围着针绕圈圈,一圈又一圈,直到线都快不够用了,才一闭眼,使劲一抽,结总算打上了,可偏偏高傲的吊在半空,不肯和香包亲近。无奈,我只好再来一次,可这次更糟,由于抽针太快,连结都没打上,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总结前两次的教训后,我再接再厉,终于打出了一个不偏不倚服服帖帖的收口结。
今年的.端午节,我既开心又难忘,使我了解了很多知识。我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的风俗,了解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精神,更懂得做好一件事一定要坚持。
端午节作文 篇5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传统的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简棕”。其来已久,花样繁多。有碱水粽,还有糯米粽,两种粽子味道鲜美、口味不同。这次端午节,我们家做的就是糯米粽,我先取两至三片粽叶折成小漏头的形状,填入少许糯米,加上蜜枣,再用糯米填满粽子,折出有棱有角的三角形,最后用棉线绑紧,减去多余的叶子就大功告成了!吃着香喷喷的粽子,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甜糯的粽子,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每逢端午节,妈妈总会煮两个鸡蛋,从中间剥开,在原本蛋黄的位置放入艾叶或蒿草包住一件银饰物,合上鸡蛋,用纱布包住,塞到嘴里,可以驱寒、治咳嗽。艾叶、蒿草的味道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也是端午的传统习俗,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清香四溢,各种形状,玲珑可爱。香囊的香气就是端午节的味道!
传说屈原投江后,人们为了不让蛟龙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把粽子、咸蛋扔入江中,有些人还拿雄黄酒倒入江中,说是可以药晕蛟龙,保护屈原。熏苍术也是端午节传统活动之一,就是民间传统用苍术消毒空气,将天然的苍术捆绑在一起,燃烧后产生的薄烟,不仅会散发出清香,还可以驱赶蚊虫,令人神清气爽。雄黄的传奇、熏苍术的祝福,都是端午节的味道。
千年的传统延续至今,每一样习俗都被继承,端午节的味道也被记忆。甜糯的粽子、清香的艾叶、传奇的雄黄、神奇的熏苍术,这都是我记忆中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五,是端午”。在我的记忆里,端午节,是从婆婆端出那盘香气扑鼻的粽子开始的。
端午节的准备,往往从一个星期以前就开始了:婆婆每次出门买菜,都不忘看看哪里有好的粽叶、糯米以及红豆、肉之类,提前挑选到最满意的食材,做好充足的准备。端午节的前一天,还要淘糯米、泡糯米、腌肉、静置,一应准备,半点马虎不得。
去年端午那天,正好周末,在家里闲得无聊的我突然有了一个绝妙的想法——去婆婆家学包粽子。
“你要学?怕是要把粽子做成了糯米稀饭了哟!”婆婆听说我要来学包粽子,立马开始打趣我。
“怎么会呢?不有婆婆你在旁边指导嘛。”
“那行,婆婆教你包。”婆婆笑着刮了一下我的鼻子,就开始手把手地教我包起了粽子。
“其实这个包粽子啊,说简单也很简单: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往里面加上七分满的糯米…”婆婆边说边做,把粽叶想裹纸筒那样卷成了漏斗,装上了米,再把粽叶折下来,缠上线。这两步切记要捏紧了,不然会散架…,一个小角就出来了。把粽叶沿线折下来,另外三个角也出来了。最后缠上线,粽子完成。
看着婆婆三下两下就包好了一个粽子,我也迫不及待地上手操练了:“这个好简单哦,我学会了!你看……”说着就照着婆婆的样子把粽叶卷成漏斗状,往里面装上了米。正当我准备开始下一步的时候婆婆把我叫住了:“哎哎,莫忙,你看你的粽子下面有洞的嘛。”
“哦?好像是这样,那婆婆你说啷个办嘛。”
婆婆看了看我包的粽子,悄悄地给我说了一个小诀窍:先把粽叶往里折了一点,再卷成漏斗的形状,。照着婆婆给的小窍门,我把粽子拆散了重来:嘿,还真没有洞洞了!我怎么没想到呢?
继续往下:压粽叶,缠线……虽然顺利包好了,但这包的是个什么玩意儿啊?不规则的奇形怪状,甚至粽叶都破了。算了,再来!我就不信我包不出来。
反反复复,嘀嘀咕咕,吵吵闹闹,好不容易花了小半个小时,才包好了我第一个勉强像样的'粽子,我不禁深深地感叹起这小粽子的制作艰难:古人是把祭祀看得有多重要?这祭品的置办这么费工夫!反正我是没这个技术了,那就负责吃好了。
粽子出锅了,我迫不及待地伸出了我的手拿了一个刚出锅的粽子,品尝到第一口端午节的味道。
端午节作文 篇7
家乡的端午节有着二千多年的历史,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产生的。今天农历初五,这一天有着浓浓的节日气氛。它能和家乡的春节、清明、中秋节一样热热闹闹,处处洋溢着人们欢歌笑语,欢度节日的快乐。
家乡的端午节更加隆重,端午节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准备迎接它的来临,后几天准备划龙舟庆贺。这天人们买好箬叶、棕、?米和肉等物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更加具有节日气氛,你看现在离节日还有四五天,挨家挨户都在紧锣密鼓地包粽子。原来单调的粽早有改进,现在有豆沙馅的`、板栗馅的、蜜枣馅的……真是五花八门,口感好极。满街都能闻到粽子飘香,真是猴得人直流口水,提前带来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这天,每家每户早餐桌上都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早点,让你看得眼花缭乱。不过最不能缺少的是包子、麻圆、粽子、茶蛋和大蒜,这是家乡传统的佳肴。大家欢度在一起,团团圆圆,吃得热热闹闹,津津有味,但对我来说到没有什么新鲜感,因为这些东西我早就吃厌。听外公说,他们小时候多么盼望节日这一天的到来,因为只有过节才有这样的幸福生活,平时那有这样好的生活呢?
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呀!这真要感谢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好,人民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我们不要生在福中不知福,要珍惜今日的幸福生活。
端午节作文 篇8
舒城人为了让日子过得和和美美,他们寄希望于做糯米饭。糯米饭做得好,就象征着日子好。到了端午这天,我见过妈妈亲手做过糯米饭。做这种饭是很有讲究的。为了不煮成稀饭,做糯米饭的水应该比做米饭的水少30%。 将水和糯米配好后不要立刻开电饭煲,要等糯米呛一下水,等吸水20分钟均匀后再通电。对于细粒长糯米,等待10分钟后再加电煮饭。对于粗粒短糯米,等待20分钟小时后再开电饭煲。电饭煲跳闸后,等待10分钟再开锅吃糯米饭。
小时候我问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她说因为糯米比较结实,不长饭,因此加的水比做米饭要少三分之一左右。这个时候如果立刻上电做饭,可能会受水不匀,无法煮熟糯米饭。因为水比较少,在沸腾的情况下水分挥发比较快,很快就会跳闸,导致糯米饭煮不熟。有时下面糊了,上面可能还是夹生的。因此,要根据糯米粒的大小让糯米在水中泡足够时间,让水在常温下进入糯米粒内部。等这个过程完成后,再加电煮饭,就可以煮熟糯米饭。由于水比较少,糯米饭是一粒粒亮晶晶的,特别好看,很香,也很诱人,又有胃口。饭好,心情好,图个吉利,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一顿饭,亲亲热热热过一个节,其乐融融,和和美美,觉得这样的端午节才热闹,才完美,才算美满。
我们重温历史,可以看到,祖国各地那么多的端午传说,端午习俗,端午文化,其核心无非就是两方面,一方是纪念屈原,歌颂爱国精神;人们永远地怀念屈原这是与他的高尚人格是分不开的。两千多年以来,他的作品引起人们的普遍共鸣,他的精神引起世代敬仰。正是这两者的.结合,成就了伟大的屈原,成了端午节永久纪念的一座丰碑!
另一面,在很大程度上,人们通过这个传统的节日,寄托的是一种精神,传递着的是一种习俗文化。人们过这个节日,图的是吉祥,送的是平安,共建的是和谐,传递的是温馨,洋溢着的是浓浓的乡情、亲情。为了家庭的和睦,为了亲人的幸福,人们都特别注重这个习俗。彼此间也是通过一次次的交往,让亲戚更亲,让感情更浓,让生活更美好,让日子过得更加火红!
端午节作文 篇9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端午节,既简单又平凡的节日,成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小时候,我不会看农历,不知道什么叫五月五,什么是八月十五。只知道只要奶奶家门前挂上用来驱赶蚊虫的艾草,端午节到了。
哼着小曲,我蹦蹦跳跳地爬上了楼梯。突然,我停住了,家家户户的门前都挂着几根长长的、绿绿的、充满生机的`艾草。我看着那几根摇摆的艾草,心“怦怦”跳个不停:端午节,要到了吗?
怀着一颗兴奋的心,我急忙地冲进家门。深吸一口气,空气中果然有糯米的香味和粽叶特有的清香。
跑进厨房,只见厨房里的一切都忙碌着:高压锅“滋滋”地唱着歌,肚子里装着又香又甜的糯米;粽叶和白线搭配着工作,出现了一个又一个三角形的粽子。
这个时候,姐姐跑了过来,她兴奋地叫道:“走,我带你去看看哥哥的好东西!”说完,她便拉着我向房间跑去。
到了房间,只见哥哥得意洋洋地拿着一个有五彩绳系着的粽子形香包。我和姐姐眼睛都看直了,十分羡慕。
“哥哥,你这个是哪儿来的呀?”我好奇地问哥哥。哥哥笑了笑:“香包吗?是你的啦,我玩玩。”“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啦,可是我就不给你。”我嘟着嘴,看着明显比我高半个身子的哥哥,有点不高兴。
“吃粽子啦!”妈妈走到房间门前,看着吵来吵去的我们,笑着说到。粽子?太棒啦!我趁哥哥不注意,抢回香包,跑向了餐厅。
圆圆的盘子里放着三角形的粽子,粽子散发出迷人的香气。我爬上椅子,迫不及待地喊到:“我要吃肉粽!”不一会,一个白白的粽子出现在我碗里。不一会,它便跑到我肚子里去了。
就这样,我们开开心心地过完了端午节。
晚上,躺着床上,我在睡梦之中又过了一次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作文11-15
(经典)端午节作文11-06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05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