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15篇(热门)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作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作文1
今天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吃过午饭,我们兴致勃勃地到行政中心去看赛龙舟。只见那里早已人山人海,河岸的两边被人们围得水泄不通。有些小孩钻进人海中,索性爬到了护拦上。我望着起了点点风浪的河面,焦急地等待龙舟划来。
随着一阵响亮的敲鼓声,赛龙舟开始了。一条条打着鲜艳旗帜的龙舟乘风破浪,徐徐前进,仿佛一条条真龙在水面上雄纠纠,气昂昂地游行。船尾的白旗上“凭吊屈原”这几个字格外显眼。划浆手鼓作了气,胀红了脸,使劲地划着船浆。每条龙舟的龙尾,都有一名摇着一把大刀似的船橹的舵手,脸上的表情显得非常沉着。弟弟指着一个白色的划浆,兴奋地说:“划浆上有一条俯卧的青龙,看起来多像关羽用的‘青龙偃月刀’啊!”我愣了一下,情不自禁地笑了起来。
渐渐地,观众的情绪推向了高潮。我跟弟弟也为划浆手们加起油来,连声喊:“加油,加油!”划浆手们听到了呐喊声,更加用力划了起来,冲到桥头,摘下了从桥上垂挂下来的红球,然后稳稳当当地调了个头,又奋力划起浆来,向终点驶去……
龙舟赛接近了尾声,比赛结果揭晓了,我们也在喊闹声中慢慢离开了行政中心。这时,我想到了家中还有各种口味的绿豆糕等着我们去品尝,心情又变得特别兴奋了。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端午节外婆都要包粽子,给我和弟弟做香囊包,今天我也包粽子了,我觉得还挺好,挺有意义的!
外婆昨天,就把芦苇叶、米、豆子泡好了,今天上午,包粽子开始了,外婆教我,先把叶子折成一个漏斗状,把米和豆子,红枣放进去填满,然后把长的的叶子折过来,把米和豆子、枣包住,最后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我和外婆比赛谁包的又快又好,外婆包的很快,可我总是包不好,不是漏米就是破叶,再看外婆,一会儿就包好了十几个,外婆看到我包粽子这么难,笑着说:“要吃上你包的`粽子得猴年马月。”没想到小小的粽子是这么难包,不过我还是成功地包了两个,不过也挺开心的,凡事只要用心去做,总会干好的。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看着电视上的龙舟比赛,这个端午节过的好开心啊!
端午节作文2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与春节、清明、中秋等民俗节日一样,素来备受官方和民间的共同重视,被赋予了相当丰富的情感和文化元素,20xx年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海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使之成为观照中华文化、文明的一个重要载体。如何把端午节过得更有仪式感也更具时代意义,也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
享民俗趣。吃粽子、挂香囊、置艾草、赛龙舟、驱五毒、馀雄黄酒、悬钟馗像……经过千年演进,端午节的这些习俗至今仍被传承下来,不仅保持了别具一格的节日特色,而且给人们带来特别的节日乐趣和体验。尤其是作为最主要标配的粽子,尽管早已步入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时代,但人们还是乐于亲自动手做,既沿袭传统口味又尝试花样翻新,吃粽子不再满足于“饱口福”,而更看重节庆的氛围和乐趣。
品文化味。端午节蕴涵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这也是其之所以经久不衰,并且日益为国外民众认同、热捧的关键所在。节气文化。我国古代民间就十分重视节气、生活、生产规律的研究,不少民俗节日都与特定的“节气”相对应,农历五月初五接近夏至,是白天最长、阳气最旺时节,故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凸显出天人相应的朴素思想;健康文化。阳盛易伤人,也易于害虫繁殖、病毒传播,故而有了艾草醺毒、雄黄驱毒等原始“秘方”,可见祖先们对健康养生颇有讲究;进取文化。端午之际万物生长极其旺盛,显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多地有赛龙舟民俗,正流露出昂扬向上、拼搏进取的心态。
抒爱国情。历史上端午节起源有多个版本的传说,爱国诗人屈原遭流放后因报国无望于农历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民众纷纷自发划船寻找、营救,为保屈原遗体不被鱼虾所食,家家户户都把米包成粽子投入江中……每年五月初五都要划船、投粽子,端午节赛龙舟、包粽子约定俗成,得到民众最广泛的默契,清楚地表明爱国主义情怀自古以来就根植在炎黄子孙心中,从这个意义上说,端午节不啻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端午节缅怀爱国诗人,寄予着人们对国强民富的执著愿景,也激励着我们为未来美好生活和民族复兴而不懈奋斗。
端午节过得更有仪式感,不忘节俗初心、感悟家国情怀、融入时代元素,既是一种民俗敬畏和文明传承,更是一种文化自信和精神坚守。
端午节作文3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一提起这首民俗瑶,我就想起端午节。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晚上,要听长辈门去讲过端午节的一些规矩,不许玩水,不许吃冷粽子、不许乱说话等一些规矩。
这一天早上,大街小巷,家家户户都弥漫着清新粽叶香。这一天人要吃粽子,所以不论是商家店铺,还是寻常人家都早早泡好粽叶,备好黏米和馅料准备包粽子。这不,一大早粽子就似变魔术般被包好,煮熟。这时心急的小孩子望着冒着热气粽子会吵着要吃,而大人会耐心地哄道:“先等一会儿,用凉水拔一下再吃吧。”终于可以吃,小孩子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叶,那好看,黏黏粽露出来,咬一口真是香粽爽滑,三口两口吃掉后,小孩子一般还要吃,谁让它这样香甜又可口呢!大人往往笑着说:“吃吧,吃吧,多吃几个啊!”妈妈还特意用大鸭蛋放在水里煮,煮好以后就用红纸蘸水,把它染成红色,再用布擦拭干净,装进盒子里,挂在我脖子上。
然后一家人开开心心地去看赛龙舟。江面上,龙舟前部的龙头高高扬起,活灵活现。整条龙舟又窄又长,前面摆着一张大鼓,后面一个接一个的坐着许多精壮的小伙子,他们随着鼓点声,整齐的划着桨,在水面飞驰着。一时间水花四溅、鼓声、号子声与江岸上观众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场面宏大壮观,热闹非凡。青龙中的人不甘心落后,努力向前追去,打鼓的人敲一下,划船的`人就用力划一下,他们齐心协力,还不断发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此时,岸两边的人,也拼命扯着嗓子喊加油。有的人还一边喊一边打手势,红龙中的人见青龙追了上来,赶紧向前划。这时候,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红龙和青龙的游行速度不分上下,一会儿你前面,一会儿我前面,大家谁也不让谁,岸上的喊声响得快要震破了天:“加油,千万不能输,打败他们!”青龙似乎已感受到了人们对他们的希望,竭尽全力。终于,在观众的期待中,青龙遥遥领先了,红龙不服输,拿着船浆还在划行。一把把船浆一上一下,在他们的手中上下翻飞。可这时候,青龙已经到了终点,岸上的人们立刻欢呼起来,成功属于青龙!
这个端午节我过得既有趣又充实。端午节马上就要过去,在浓浓的粽香中,激烈的擂鼓声中,让我们期待着下一个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作文4
今天顾老师教我们做蛋兜,每个同学都有八十厘米和六十厘米的绳子,让我想到中国结。老师很详细的教了我们方法,可做起来就又不会了。回到家后婆婆帮忙,我们齐心协力终于做好啦。我把生鸡蛋放进去,我甩呀甩,鸡蛋被我甩出去,摔破了。我们只好重做,做了一个比刚才更美丽,更细致的蛋兜,我又可以甩了。
端午节到了,家家户户粽叶飘香,而且我是最喜欢吃粽子的,看到家里包了那么多的粽子,所以我更加开心了。在吃粽子是爸爸告诉我端午节的来历和为什么吃粽子的原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因为屈原是在农历5月5日投河死的,所以后人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农历5月5日这一天就作为纪念日,称作端午节。因为屈原是投河死的,当时的人们怕河里的鱼虾吃屈原的尸体,所以包了好多粽子扔到河里给鱼虾吃,久而久之人们慢慢地就把粽子给自己吃了。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了,家家户户粽叶飘香,门口和灶上都插上了艾草用来驱虫和辟邪。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赛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等习俗。但现在赛龙舟在我们这边已经很少看到了,但今年运气非常好,全国龙舟大赛就在无锡江阴举行,没有看过赛龙舟的可以去大饱眼福了。
端午节放假三天,我和爸爸妈妈去浙江的'千岛湖风景区游玩,湖水是碧绿的,湖中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岛,据说超过了1000个,我看到很多大游船和小游艇,最让我开心的是坐缆车到了一座岛的最高处,在那能看到千岛湖最美的景色,最刺激的是我还上了蛇岛,和蟒蛇拥抱合影。
今年的端午节可热闹了!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一直到八点多才睡着。到了端午节的那一天,我一醒来就听见妈妈的大嗓门:“你这个小懒虫,快起来看龙舟吧!要是晚了可就太可惜了。”我快速地起了床,去看赛龙舟。到了那,那就已经是人山人海了。我和妈妈就像两条小泥鳅,好不容易挤到了最前面。只见红、绿队不分上下,一下子在前,又一下在后。经过了一场“战争”后,两条龙舟竟然同时到达了终点。后来妈妈还给我买了香包。
回到家,我就闻到了粽子的香味。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吃了一个大大的粽子。今年的端午节真是令人难忘啊!
端午节作文5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我们一家早早就起了床,开始包粽子。
早晨我揉着朦胧的双眼走到客厅,一副半睡半醒的样子,我打着哈欠问:“妈妈,你们怎么这么早就起床了哦?对了,今儿是端午节”。我慌忙穿好衣服,看见妈妈正在蒸糯米,等蒸成半熟之后再用粽叶包起来,卷成一个圆锥形,我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勺子挖了些糯米,再用粽叶卷起来,但看起来容易,包起来难!我包的又难看又小。这时弟弟也起来了,他闻着香味走到了厨房,就看见蒸笼里的粽子,突然弟弟大叫一声:“哎呀,有一个粽子烂了,成了一堆小糯米。”我跑到厨房里,果然是我那个粽子散架了!
粽子包好后,我们一家人在客厅边看电视,边吃粽子,我解开绕着的线,找到了一个口子,揪出一片片粽叶,慢慢的剥开放到碗里,撒上白糖,一口咬下去,甜而不腻,软糯香甜颗颗饱满,这时爸爸提议:“你们谁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包粽子,还往江里扔粽子?”我赶忙回答:“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个楚国人,名叫屈原,他给君王出谋划策,当他得知楚国被别的国家侵占,在愤怒和悲伤中抱着一块大石头跳进汨罗江中,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不让与小鱼吃屈原的躯体,便往江里投放粽子,其实我国的爱国人士还很多,还有刘胡兰,赵一曼,左权,张志忠,都是爱国人士,我们应该学习他们这种爱国的精神。”
这时电视上出现了赛龙舟比赛,只见有三艘龙舟停在岸边,龙舟大概有二、三十米长,船头是一只龙头,威风凛凛,船尾是龙的尾巴,旁边有拉拉队,有拍照的,有呐喊的`,为他们加油,还有的往江里投粽子,十分热闹。龙舟上的人,身穿橙色背心蓝衣服,有的打鼓,有的呐喊,有的划船,有的指挥,划船的奋力划,汗如雨下,鼓声震耳欲聋,隔着电视屏幕都觉得十分震撼,龙舟好像是一条真龙似的,十分快,没几分钟已经走了一大半路程,现场的气氛已经达到高潮,最终一艘龙舟冲线,岸上爆发出一阵雷鸣般的掌声,我们也跟着激动万分!
我喜欢端午节。可以吃到我喜欢的粽子,同时我们应该向屈原学习,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端午节作文6
我总记得小时候曾学过一篇关于粽子的课文。老师反复地纠正粽字的念法,而我的心中却疑疑惑惑——似乎从未听过有这样一个词在端午的时候出现。那天回到家,我便嚷着要吃粽子,然而那味道却并不尽如人意:我完全忘记了我是一个不喜欢甜食的人。从小就不喜欢。可是却仿佛铸成的习惯,我会在每一个端午铭记着粽子,在母亲耳畔嚷叫。之后却只勉强吃半个就撂下碗筷,用力地摇摇头。母亲嗔怪:“你既然不爱吃,为什么总是要买呢?”我微微冲她笑:“第一口是爱吃的,可是甜得太腻了。”我只是喜欢怀着期待,将粽子从那深绿色的闪着水珠的箬壳里剥离,然后就看到晶莹的乳白色,每一粒糯米都粘稠地聚在一起。粽子是很符合我对美食的印象,然而它终究不是我爱吃的。
实际上,家里是并不讲究什么节日的。因为父亲固执得什么也不相信,而每日的丰盛菜肴,也终于让节日没有什么值得期待的。生活的日趋美好,也让节日消去了它对孩子对人们强大的召唤力。可是我骨子里,却希望成为许多故事里对每个节日都充满了欢喜的孩子,喜欢这些古老的在历史中沉淀千百回的节日。端午节,多么诗情画意的名字。它是纪念一个人的,纪念书写了《离骚》的屈原。那样一个文弱的书生,却怀冀着慷慨激昂怀冀着对祖国恒久的爱,投入了汨罗江。我敬仰他,因为他敢于在一片灰暗之中活出绚烂,他懂得崇高所谓何,他在太多的流离失所中,仍坚定地执著地走着。其灵魂所向,定是纯净而不加着染的。于是,我总要坚持吃些粽子,也是因为我觉得它见证了一个高尚的灵魂,亘古不变的爱国情操。
忽然记得有一个端午节,我在一排长长的槐花树下走,那时的.槐花正是满树满树灿白的时候,摇了我一身。而现在,似乎时间空空错后,或者是短暂的遗失了那么一段子。槐花谢了,在单单的深绿叶上勉强地枯萎了。而我也无暇去看那百般美好的风光,只在房间里捧着历史书背诵。端午节却依旧未变,还是那么晶莹纯白的粽子,还是写在日历上大大的端午。它有着如此可爱的执着,是我直到今日才发现的。于是这一次,我坚持吃了一个粽子。为了纪念这个在时光中并不算熠熠生辉的端午节。是怎样的情愫,我终究也说不清楚。
端午节作文7
看着那东升的太阳,又迎来了一个端午节的早晨。
从睡梦中醒来,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从人们的笑声中美好的遐想中感受到了端午节的美好和神圣。端午节的早晨既让人锻炼了身体,又让人们知道了先民们对美好生活的盼望。
吃完了两个鸡蛋,我们便背着包袱来到了三角山的脚下,我们顺着山间那蜿蜒盘旋的小路,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看到了庞大的.岩石、强壮的绿树、香气扑鼻的鲜花、活泼的昆虫、清澈的小溪,绿油油的小草......走着走着,终于走到了三角山的山顶。站在山顶眺望远方,俯视下方,人们常说:“功夫不负有心人”,站得高,望得远。看到了那幢幢高大的楼房,条条川流不息的街道.......,站在山顶上,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令人流连往返。走了一段路,我们都筋疲力尽了,就坐在大岩石上,欣赏着美丽的风景,吃着香喷喷的的饭菜,让人更加贴近大自然,体会出大自然的神秘和绚丽。伴随着人们的呐喊声,天空中的无数“小水兵”羡慕极了,也来到了人们的身边,天空中虽然下着蒙蒙小雨,但大家一点都不遗憾,而且更加喜欢三角山了。
等回到了家,已经七点多了,吃着妈妈包着美好愿望的粽子,心里也是美滋滋的,在那美好的端午节的早晨,我们又盼望着明天,我们每个小朋友的节日“六一”儿童节。
我国传统节日比较多,有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其中端午节我最喜欢。
端午节的一大特点就是吃粽子。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吃粽子,有的自己包,有的上街买。我非常喜欢吃粽子。我还听过一个关于粽子来历的故事:在古代,有一个人叫屈原,他在战场上战死了。人们为了纪念他,做了一个透明棺材,放进了水池里。为了给屈原敬一些贡品,就把用糯米做的糖棒一一扔进水池里。过了几天,人们才发现水池里有鱼,那些糖棒都被鱼吃掉了。人们很生气。这时,有一个人叫道:“大家伙们,鱼最怕菱角,可以用干净的草叶去包糯米糖棒,做成菱角形的!”以后,人们将包好的糖棒扔进水池,鱼看到糯米糖棒以为是菱角,就不敢吃了。所以人们把糯米糖棒叫成“粽子”。煮熟的粽子又香又好吃。有绿豆味的,有蜜枣味的,有香肠味的等等,我们家通常包的就是这三种。这三种我都喜欢吃。
粽子和端午节是亲密朋友。因为我喜欢吃粽子,所以我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8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人们赛龙舟、插艾草、吃粽子,进行多种多样的纪念活动。今年我们迎来的,是第一个作为法定节日的端午节,在汶川地震带来的伤痛未止的时候,很有必要过好这个节日,借端午节可以驱邪避疫的寓意,护佑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早日摆脱灾害,永远平安。
端午节是一个正在被我们逐渐遗忘的节日。这和中国不断加速的城市化进程有关。还有着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节日的娱乐化程度不够。中国大多数的传统文化节日,都曾有过它狂欢的面孔,端午也是如此。由于在这一天要给孩子身上挂荷包,以雄黄在小儿额头画“王”驱毒镇邪,带孩子制作弓箭等等,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孩子节”、“娃娃节”,让孩子感受到节日的欢乐气氛,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可惜大人们对待传统节日,也往往采取快速消费的敷衍态度,没有上一辈的言传身教。
由于纪念屈原说影响广泛,使得端午节顺理成章地成了“爱国主义教育节”。但要想让传统节日在公众生活中占有重要位置,就要深入挖掘它质朴而美好的一面,并赋予它可与现代生活融为一体的活力,吸引全民参与。
很多人表示“端午节,不就是吃粽子纪念屈原吗?”在端午节到来时,多数人在记忆中只剩下吃粽子,端午的一些习俗已经远去。
“其实我们已对传统节日习俗出现了集体失忆症。”民俗学家赵书说,端午节其实是一个大节日,节日内容繁多。原来过节的时间是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在少数地区还热闹到五月十三;包括祭祀供“五毒饼”和“玫瑰饼”;用苇叶包裹黄米小枣粽子;家家户户插艾蒿防瘟避灾;身上配戴五彩丝线以祈福增寿;贴葫芦花以避“五毒”;孩童到郊外玩“斗百草”游戏等。赵书认为,民间习俗背后都有着深刻的传统文化的内涵,而今天的人们恰恰忽视了这些。
如何让端午节焕发活力,不能简单放假了事,应和相关的民俗组织一起,搭建营造节日气氛、吸引群众参与的平台。相关组织应围绕所在城市特点,举行一些群体活动,比如赛龙舟,它成为端午节最显眼的标志行为,是因为它具备丰富的娱乐性和参与性。时间上的充足,
象征意义上的提醒,会唤醒更多人关于端午节的文化记忆。不妨从今年开始,让我们重新记忆端午节,让它成为一个别人“抢不走、夺不去”的民族节日。
端午节作文9
“节分难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够洗得直臣冤。”这首诗是为纪念屈原而写下的。端午节也是由于屈原而流传于世的。包粽子、赛龙舟等端午节特有的习俗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是由于当时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屈原所传承下来的。
而到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赛龙舟不再只是单纯为纪念屈原而举行的了。它演变成了一项最富激情、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努力奋争,拼搏向上的精神的运动。赛龙舟这项具有纪念意义的运动,不仅突破了时间、地域的界限,还成为了国际性的赛事,得到了新的.发展。
包粽子也是为了纪念屈原,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纪念意义。粽子本身是用江米或糯米做成的,再用芦苇叶在外围包上一圈,就算完成了。当然,粽子也有各种各样的,不同的地区,就会包出不同的粽子。虽然形状各异,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非常的香甜可口,虽然风味大不相同,但是都寄托着老百姓对屈原这位伟人的思念。
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又到了。可是,心中却有一种淡淡的失落感。随着社会的发展,端午节的节日气氛也在逐渐减弱。端午节和众多的中国传统佳节一样,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之说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一个,但是却是最有说服力的一个。关于端午节由来的传说,虽是众说纷纭,却也为它增添了不少神秘与魅力。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人民的想象力,也折射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端午节在我国已延续了二千多年的历史,二千多年的历史长河的积淀,从而赋予了它深厚的人文内涵。
其次,端午节还浸透了民族美好的情感,端午节的每一种延续下来的纪念活动,无不是寄托了古代人民美好的情感与心愿。如果说端午节是由于传说而显得更加动人,那浸透在端午节中美好的民族情感则让它散发出永恒的魅力。传说可以动人,而情更加感人!
节日丰富的人文内涵,在于挖掘和弘扬,有时我们的传统节日之所以被某些人所冷漠,是因为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够。我们的社会,应该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保护意识,传统文化绝不是“封建”、“落后”的代名词,而应该成为新时代我们引以为豪、为傲的民族瑰宝。
端午节作文10
时间真得过得飞快,才感觉过了春节,不觉间清明已过,转眼又到了端午节,还仿佛沉浸在年初的印象里,但糯香阵阵,又一年粽香飘过,这一切都仿佛一再的提醒着我,端午节又到了。
又到端午节了,这已经是我在汉中过得第六个端午节了。从我背起行囊离开家乡的那天起,家乡的粽子香味是离我越来越远了。虽然这个时候空气中已经到处弥漫着粽子的香味,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每逢过端午节,心里总觉像是少了点什么似的,空空荡荡,儿时的乐趣在不断的递减。只有在每年粽子飘香的时候,才不断地回味在家里过端午节的情景来。于是睡梦里又重复回想起小时候妈妈、姑姑包粽子的情形;上演着儿童时等吃粽子等睡着了的故事;还回味着吃粽子,咬一口糯软香甜的余味无穷。
又到端午节,不知道怎么了,我的心却无端的涌起了莫名的感慨。我在想,虽然汨罗江畔那个身着一袭长衣的屈子的身影早已不见,那个空怀满腔报国热情,却郁不得志,万般无奈,失望之极下,一跃冲向万里涛的伟人早已投身报国,但是多少年来,后人还在依然高歌吟唱着他的《离骚》《天问》《九歌》,那种“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孜孜不倦的追求精神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推动着历史的车轮向前。
又到端午节,我又想起了已去世的外婆,想起了还远在故乡的老妈。想起了她们在端午节那天踩着夜幕,踏着露水,在天明之前就挂在大大小小各个门前的艾草;想起了她们省吃俭用,在过节那天,为我们赶夜准备的粽子;想起了外婆、老妈给我们亲手缝制的香包和用花色线制作的手链和脚链;想起了带上花色线的手链和脚链后,一整天操心什么时候打雷,赶紧摘下的那种很奇妙的感觉(小时候,老人们说在端午节时候,听见打雷,就要赶紧摘下,可以得到天佑,还想起了……
又到端午节,想到父母在我们孩童时,在那样的生活环境和经济条件下,让我们尽多的享受着节日的快乐,现在他们已经年迈,我们却连最起码的.回家团聚也难以做到,一种深深地内疚之情在心中涡旋,难以弥散。想到自己已然步入中年,早已为人之夫,为人之母,也该学学包包粽子,也该学学做做香包,也该为家里人如何营造节日的气氛而付诸于行动。
又到端午节,有浓浓的粽香回味、有沉沉的乡情不舍,有丝丝的亲情牵挂,有深深的悲壮感慨,还有为人子女的不安、内疚和一股淡淡的说不清的情绪在粽香的袅袅中飘散。
端午节作文11
六月是我最喜欢的月份。
它标志着一个季节——夏天的开始,也标志着一个学期的结束。六月里的第一个节日就是端午节。
我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到了六月七号——端午节。自从周一知道端午放假三天,我的心就如同一只小鸟,在四周是肋骨的“牢笼”里上蹿下跳,兴奋地撞击着“笼子”。
端午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它有着悠长的历史,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相传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后来人们便将这一天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为了防止江中的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所以投粽子到江中,因此便有了包粽子的习俗。
现在终于迎来了心心念念的端午节。我们买好了艾叶、粽叶等端午的必备用品,为第二天的端午节做准备。
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耀到我的脸上,抚摸着我,将我唤醒。我早早地起了床,兴奋地迎接端午节。爸妈起得比我还早,姐姐还是和往常一样被“封印”在床上,不到中午不起床。我们的第一个活动便是大扫除。这是我们家一贯的习俗,一到春节等重大节日我们就会大扫除。我们在各自的地点奋斗,我在卧室里与垃圾大战了两个小时,到了九点多终于把家中收拾得有模有样。
接着我们便开始最重要的项目——包粽子。妈妈让我把粽叶洗一下,我去寻找了一样工具。我把粽叶放到水龙头下冲洗,接着拿刷子一遍一遍地刷。洗好后,我们便开始包了。首先将粽叶卷成一个小漏斗,接着在中间填上糯米,再在糯米中放上馅料,最后把粽叶覆盖在口上,并包成一个三角体,一个粽子就包好啦。不过,包粽子虽然看起来简单,但自己包起来还是蛮难的。我最后一步总是出错,把三角体变成了三角形。妈妈教了我好久,我终于会包了。不过虽然那个粽子是三角体,但我后来才发现我没有放馅,那个粽子里面只有糯米。午饭上我们便吃了我们自己包的粽子,能够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感觉真不错,虽然有个粽子没有馅。
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匆匆忙忙地过去了,端午三天的小长假也就这么过去了。我们应该保存着中国文化,保存着中国传统。端午节过得是那么充实,在我记忆的长廊中,留下一幅精彩难忘的景色。
端午节作文12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相传是人们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一个节日。在端午节的众多风俗中,我最喜欢的习俗是包粽子。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和爸爸妈妈一起包粽子的场景。
那是去年的端午节,大清早爸爸妈妈就忙碌开了。爸爸拿起红丝线绑住了艾草和大蒜头挂在了家里的大门上,寓意着驱邪迎福;妈妈又变戏法似的从衣兜里拿出了三个香囊,有小鱼的、有福袋的、还有元宝状的。我挑了一个可爱的'小鱼香囊挂在了胸前。妈妈告诉我香囊可以驱虫辟邪。
挂完香囊之后接下来就要包粽子了。妈妈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糯米、五花肉、蛋黄和粽叶。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粽叶重叠在一起,
灵巧地一卷,一个“漏斗”的形状便展现在我的眼前。她舀了一小勺米放进“漏斗”里,接着放了一大块肉和一个蛋黄。当“漏斗”填满时,她迅速地拿起一片粽叶盖上,翻转着把粽子裹紧,最后,她用彩色的绳子把粽子给绑紧,一个漂亮的三角粽就这样诞生了。
我一看这么简单,也学着妈妈的样子拿起两张粽叶卷成“漏斗”,舀了一小勺米放进去。正当我把一大块肉放进去的时候,突然发现“漏斗”里的米像沙漏一样在快速地往下漏,我一下傻眼了。正当我手足无措的时候,妈妈眼疾手快赶紧拿盆接住了漏下的米,我的脸“唰”地一下涨得通红。妈妈看着我的窘样,笑盈盈地说“没事!慢慢来!多做几遍就好了。注意‘漏斗’要卷紧,不要让它有缝隙。”听了妈妈的话,我又重新拿了两片粽叶小心翼翼地卷了一个小“漏斗”。这次,我学聪明了,拿起“漏斗”对着光线检查了一遍,发现没有光线透进来我才放心往里头下米。我一手舀着米粒,一手紧紧地抓着小“漏斗”丝毫不敢松懈,直到蛋黄、大肉和米粒全部灌满,上面的粽叶盖上才松了一口气。妈妈帮我在粽子上系了五彩线,一个小巧可爱的粽子便包好了。
妈妈把粽子放在锅里煮了两个小时,粽子熟了。煮好的粽子发出阵阵香气,让我垂涎欲滴!我赶紧捞起粽子,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吃着我亲手包的粽子,心里满满的幸福。
这真是一个充实而又令人难忘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作文13
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可多了,有热闹非凡的春节,有祭祀亲人的清明节,有团团圆圆的中秋节……但我最喜欢的还是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五月五,是端午。”一大早,我们全家就在奶奶的安排下,拉开了热闹过端午的序幕。“杰儿,你把箬叶洗了,沥干水。”“望儿,把红枣、红豆、腊肉端到桌子上”……奶奶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各种工作。紧接着,奶奶、幺姨婆、妈妈便开始包粽子。我看到妈妈先把箬叶卷成漏斗形状,再往里面添上白白的糯米,添到一定程度时,加上腊肉、红枣等馅料,再封口,用麻绳缠好、打结,一个倒三角形的粽子就做好了。不一会儿桌子上堆满了各种口味的粽子,有白粽、红豆粽、腊肉粽、蛋黄粽……
晌午到了,奶奶煮了一大锅粽子,当掀开锅盖时,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粽香,让人忍不住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倒三角形的粽子,自言自语道:这个一定是红枣豆沙味的。我边吹气边剥开它一层一层的绿衣裳,哇!哇!哇!天啊,一个雪白的饭团上镶嵌着几颗油亮亮的红宝石的红枣豆沙粽便呈现在我眼前,我撒上点点白糖,咬了一大口,又黏又甜,又鲜又香。吃了一个红枣粽后,我还没有解馋,我又拿了一颗蛋黄粽,掰开白白的饭团,露出了里面黄橙橙的蛋汁,蛋汁顺着糯米团子慢慢地流下来,像一条金色的小河缓缓流过,我迫不及待的想品尝它的美味,一口接着一口地吃了起来,直到小肚子鼓鼓的。
吃过午饭,爸爸给我讲起了端午节的由来:战国时期,楚国大夫屈原是一个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的忠臣,后来他受到奸臣的陷害被迫流放,他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就跳进了汨罗江里,楚国的老百姓怕江里的.大鱼吃掉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了很多米饭、肉等食物给鱼儿吃,后来人们就把这天定为端午节。
吃过晚饭,是我们家过端午节的重头戏,奶奶又给我们分配任务了。爸爸负责把艾草、菖蒲、蒜头用草绳绑好挂门上,妈妈用雄黄酒洒在房间的角落和门口,奶奶负责用黄烟把每间屋子都熏一遍,全家人都各司其职地忙碌起来。奶奶还说每年这个节日都需要做这些事情,这样可以驱邪避灾,赶走蛇虫,保佑住宅安宁。奶奶说我小,就让我站在门口看他们做,希望我长大以后,自己可以学着做,把我们家的传统传承下去,我似懂非懂地看着奶奶,也觉得奶奶说得对。
端午节这天是忙碌的一天,同时又是热闹和快乐的一天,不知道是不是晚上奶奶安排的“节目”起到了作用,一晚上真的没有蚊虫叮咬,我还做了一个美美的梦呢?
端午节作文14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参加了“陶然亭端午节纪念屈原活动。”早上的空气是那么的清新,同学们身穿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精神抖擞地向陶然公园走去……我们首先来到了“华夏明亭园”。这里的景色十分优美,园中到处盛开着五颜六色、香气扑鼻的花朵,一座屈原塑像巍然耸立其中,还有仿造的汨罗江,江中的龙船栩栩如生。
这一切仿佛把我们带回了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同学们在此纷纷朗诵童谣,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园中的游人也不禁被我们感染,停下脚步聚拢过来。我也上台激情饱满地朗诵了我编写的童谣《五月五》:楚国屈原大诗人,忠诚报国反被谗。秦灭楚后投汨罗,后人纷纷把他赞。五月初五端午到,洒扫庭院挂香艾。吃过粽子龙舟赛,雄黄酒饮除病害。毫无疑问,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地鼓舞着我们,教导着我们。随后,我们参观了李大钊生前工作过的办公室,以及一对革命烈士夫妇的公墓,并了解了他们的生平事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我们恋恋不舍地走出陶然亭公园,但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不禁感叹:今年的端午节过得可是分外有意义啊!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作文15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五节,它在农历五月初五举行。端午节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日,作为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我们应当了解和重视它。
对于端午节的由来,最常见的是由战国时期的屈原而来。屈原是楚国的爱国人士,年轻时受到楚怀王重用。但因为自身刚正,受到小人的妒忌。之后他被小人陷害,从而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国攻破楚国京城郢都。屈原因面对祖国的灭亡伤痛不已,他深感绝望,最终自投汨罗江而死。
除此之外对于端午节的由来还有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东汉时期的孝女曹娥等
端午节最普遍的习俗是包粽子、吃粽子。包粽子方法为用粽叶把糯米、蜜枣、花生、豆沙等馅料包成菱角状、牛角状,或用竹筒装起来蒸熟。
在端午节还会一些地区还会喝雄黄酒,相传可以驱虫解毒。小孩子还会把酒涂到额头、手心,用来避邪。
赛龙舟在我国南方较为流行。南方水利发达,便于进行。相传人们是为了用龙舟驱赶江中的鱼虾,以避免伤害屈原的身体。赛龙舟逐渐形成了一种比赛—龙舟大赛,男女老少后为了喜庆报名踊跃。随着中国文化的流行,赛龙舟活动在外国得到认可,无数外国人在五月初五的当天来中国庆祝。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新的庆祝方式也接踵而至。如在端午节发祝福语。“淡淡粽叶香,浓浓朋友情,根根丝连线,切切情意牵,好心情伴随着粽子的香气传给好朋友,祝你笑口常开,好运相伴,端午节快乐!”端午节祝福语表达了人们之间的相互祝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或朋友与朋友之间增进情感交流的方式之一。
但随着中外文化的`密切交往,一些西方的节日在中国大地上盛行。如情人节当天的情侣欢聚程度不亚于我国的七夕节。圣诞节不仅出现在我国的教徒中,一些普通人也盲目追风,过得是风风火火。相比之下就算是春节过了越来越简单而且人数也存在下滑趋势。对于端午节更是如此,向某人问起端午节,有人连屈原的跳江时间和背景,甚至连屈原的出生年代都不知。对于一些年轻人连端午节的月份都不敢确定。这些真是可笑至极。为什么我国的部分人民对外国文化如此执着而对我过得传统节日置之不理?我们应该重视端午节,重视传统文化。在端午节当天多和家人团聚,多说几句祝福语。这就是重视端午节的具体表现。
了解端午节,重视端午节。让我们在粽子和家人的陪同下,载着龙舟,喝着雄黄酒,来欢度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1-20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10-19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10-23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05
端午节日作文03-15
端午节作文【精选】04-06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