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

时间:2022-10-15 10:22:47 事迹材料 我要投稿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精选9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事迹吧,事迹可以很好地体现和宣扬特定的时代精神。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写好事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精选9篇)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1

  普舒伟,男,彝族,1979年10月出生,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中共党员,现任红河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防科科长。凭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用辛勤的汗水谱写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爱岗敬业的奉献之歌。

  火线入党,屡赴灾区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医疗防疫队伍都赶赴四川支援救灾。作为一名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他义无反顾写了请战书,要求去一线抗震救灾。当时,谁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会碰到什么事,但为了灾区大灾之后无大疫,普舒伟觉得,他必须去。理县甘堡乡灾区余震不断、高温高湿、山高路差,工作强度大,生与死的考验时时刻刻都存在,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带头冲在前面,让他深受感动和震撼。他也要做这样的人!利用晚上不多的休息时间,他向自己所在的云南省卫生厅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前线临时党支部提出了火线入党申请。越过山石随时崩落的高危路段,看着被滚石砸陷的引擎盖,站在废墟中,面对鲜红的党旗,大家高举右拳,庄严宣誓。那一刻火线入党的他心底一股热浪在翻腾,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仪式结束后,大家又继续一线救灾工作。在灾区的20多天里,他每天冒着连续余震、山体滑坡的威胁,开展灾后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消杀工作。背着30多公斤重的喷雾器,大面积消杀非常消耗体力,倒掉鞋子里的汗水,脱掉厚厚的防护服,拧干内衣上的汗水,整个人累得虚脱,但他为大灾之后无大疫奉献了自己的绵薄之力而自豪。家中珍藏的那双藏族灾民送的绣花鞋垫和“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奖状见证了他这段永生不忘的记忆。2014年8月3日,昭通市鲁甸县发生地震,他又再次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在抗震救灾一线,他用实际行动承诺:“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身先士卒,提升技能

  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专业技能,他努力学习书本上、网络上各种业务理论知识,虚心向前辈们和同事学习请教,同时通过参加省级组织疟疾、登革热、乙型脑炎、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置等防治知识的培训,不断储备业务知识,提升专业技能。随着前辈的陆续退休,掌握蚊虫鉴定技能的人员渐渐减少,为补充这个缺口,他主动向单位申请到云南省寄生虫病防治所进修学习蚊虫鉴定技能。学有所获,回到工作岗位后,他组织开展全州13县市专业人员采取实践带学的方式进行现场培训,各县市人员队伍能力得到提升。他积极下县市、下乡镇、下村组认真指导开展按蚊、伊蚊等媒介调查工作,掌握红河州不同地区按蚊、伊蚊的分布情况,为红河州蚊媒介传播疾病的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爱岗敬业,保民健康

  1996年,普舒伟多次参加了红河州鼠疫疫情处置工作,利用自己熟练掌握彝族语言的优势,对少数民族聚居的村组民众开展健康知识和鼠疫防治基本知识宣教。因彝语交流无障碍,宣教很快就得到村民们响应,他们积极配合疫情处置工作,在短期内扑灭了疫情,使鼠疫的危害控制在了最低限度以内。

  2003年非典型肺炎疫情防控中,普舒伟恪尽职守,不计安危,忘我工作,日以继晚奋战在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一线,他既要管理好各种消毒药品发放,又要背负重达30多公斤的消毒液进行现场消毒工作,长达几个月高强度的工作从未休息,可他从来没有怨言,默默地一直坚持工作。

  2014年开始,我州河口、屏边、红河、元阳、绿春、金平陆续开展土源性线虫调查工作,为保证调查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调查前期方案的制定、调查点的选择都是普舒伟亲自确认。调查的实验室工作又脏又累,特别是在炎热的气候下,大便样品的异味充满整个检验室,总是让人难以呼吸,但他仍然坚守岗位,参加检验工作并指导人员开展检验样品制作,样品的检验。一个调查县2000人份的任务,实验室工作总是要10多天,他总是坚持到底。

  在消除疟疾工作中,在边疆疟疾高发的村寨,随时可见他的身影,或开展疫情处置,或开展全民带虫调查,背着行囊和调查工作包,他总是不怕苦,不怕累,不知趟过多少溪沟河流,不知越过多少高山,克服道路的艰辛和路途的遥远,这些只是为消除疟疾行本职所能。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和消除疟疾项目实施后,他认真学习各项方案和实施细则,认真做好县市项目工作指导,同时开展业务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培训,为全州消除疟疾的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消除疟疾项目工作资料对于消除疟疾的认证是个重要佐证,为了把好资料的质量关,他和同事认真细致对13县市消除疟疾工作资料进行逐一审核、分类、整理。他对每份资料的审核总是认真细致,保证审核过的资料都过关。努力的付出,总会有收获,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全州广大疟防人员的不懈努力,疟疾防治工作成果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从2012年开始我州再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发生,达到了消除疟疾的标准。2015年11月红河州通过了省级考评认证,实现了全州消除疟疾的目标。

  2019年9月,他还沉浸在丧母之痛中,悲痛中还要照顾双脚骨折生活无法自理的爱人。一份带领红河州疾控队伍到西双版纳州景洪市开展登革热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演练的通知让他不得不抛下小家,奔赴景洪。10多天的工作结束,他和红河州的同事们拖着疲惫的身体返程。刚刚从景洪归来,次日我州河口县首次报告本地感染登革热病例。疫情就是命令,他立即到河口开展登革热疫情处置工作,每个疫点的布雷图指数调查是他主要任务,房前屋后,环境脏、乱、差的地方,每个角落他都认真开展调查。现场调查结束,他又急忙到实验室对捕获的蚊幼虫进行鉴定,并将调查进行结果进行反馈,为疫情防控提供依据,这样的工作,一直持续到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奋战一线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蔓延,疾控人就是人民与疾病之间那堵“隔离墙”。在这场抗击新冠疫情的持久战中,作为中心疫情防控工作消毒组组长,普舒伟为做好消毒工作,他提前整理消毒技术方案,提前准备消毒器械和消毒药品,保证随时可以开展消毒工作。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只要有消毒工作任务,他都亲自带领工作人员一次次开展消毒工作。记得有位同去开展消毒工作的同事个子较小,装有30多公斤重的消毒液没法背起开展消毒工作。他担心同事受伤,让同事负责配制消毒液,硬是一个人完成了当天所有的消毒任务。作为中心的一名应急队员,他还积极负担24小时应急值班的责任,每次轮到值班,都听从安排。

  作为疫情防控组成员,多次参加考试场所和大型会议疫情防控工作。有一次考试防控工作连续10多天,他和同事们6点多集合出发,7点30分前到达各防控点,每天有4至6场考试,考试人员多达上千名,在考生入场时他和同事都认真对每一名参加考试人员进行健康码的审核和信息登记,每天考试结束后,他又和其他男同事们背上30公斤重的消毒药水对30至60间的考场逐间开展消毒工作,连续作战,他已显疲惫,却总是笑着说:“休息一会,力气又回来了,明天照样是个好汉”。在做好消毒工作的同时,他还负责中心的新冠肺炎日工作进展报告工作,对中心各组防控工作组提供的材料、数据进行认真核对,发现有疑问,及时跟上报的人员进行沟通,保证每份材料、数据精准无误。他说,我是一名普通的疾控工作者,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履行自己的职责,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是我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2

  李兴也,男,壮族,1976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1997年7月参加工作,2014年9月至今,任屏边县湾塘乡党委书记。2009年,被评为“云南省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优秀队长”“红河州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优秀队长”“屏边县第三批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优秀队长”;2021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在县级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李兴也切实把做到“两个维护”、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转化为实际行动,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总要求,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抓手,带领全乡干部从严从实从细抓好责任、政策、工作落实,以绣花功夫推进苗岭山乡迈向全面小康。截至2020年,全乡8个贫困村1954户8078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强化责任落实,脱贫攻坚推进有保障

  李兴也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切实履行党政主要领导“双组长”工作职责,压实全乡12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56名乡机关干部职工、35名驻村队员、32名村四职干部、52名组长助理和18家帮扶挂联单位的责任,带领全乡干部职工深入田间地头、走村入户,排查“两不愁三保障”问题,确保扶贫政策精准落地。

  找准关键重点,党建引领出成效

  李兴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把关定向作用,健全村级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紧扣“抓脱贫必先抓住人”的思路,加强村组干部选育工作,实现“能人”上位、“庸人”下岗;实施村级“领头雁”培育工程,注重把党员培养成“明白人带头人”,把“明白人带头人”培养成党员,抓好“党员亮身份作表率”活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全面推动产业扶贫组织化、就业扶贫组织化和易地扶贫搬迁组织化,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

  夯实脱贫基础,农村旧貌展新颜

  李兴也认为,“农村想要富,必须得修路;农村要脱贫,基础是重点。”近年来,在他的统筹推进下,湾塘乡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215万元,实施片区农田水利灌溉、开挖产业机耕路、村内道路硬化和人居环境提升等项目。实现了8个村委会通村道路100%硬化,群众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全面解决;全面推动厕所革命,建成乡、村、组卫生公厕以及卫生户厕共2100座;实施畜禽圈舍建设,实现人畜混居分离;实施农村垃圾焚烧池建设,实现村民小组垃圾焚烧池建设全覆盖,乡村生活垃圾治理率达100%。

  “民以居为安”,住房是每个家庭安居乐业的基础。李兴也认为,让群众住上安全、稳固、舒适的房子,真正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是湾塘乡脱贫攻坚战中的首要任务。近年来,他以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为契机,带领全乡干部职工及时做好政策引导,全面推动易地扶贫搬迁和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共实施农村危房改造867户,易地扶贫搬迁433户,农危房实现清零。让群众告别了土坯房,住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稳固的新房,实现了搬新家、住好房的梦想。

  狠抓产业发展,带贫益贫促增收

  李兴也狠抓产业发展,通过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推进“十百千”工程,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按照“以短养长,长短结合”要求,全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全覆盖。发展主导产业促脱贫,累计发展荔枝32680亩、砂仁12000亩、芒果6000亩、猕猴桃6500亩;扶持传统产业促脱贫,累计种植柚子2000亩、核桃2000亩、脐橙1000亩、沃柑1600亩,养殖生猪2000余头、养殖肉牛500余头;培植特色产业促脱贫,打造“苗岭山鸡”“苗岭土蜂蜜”一系列苗岭山寨经济品牌,打造乡村旅游产业促脱贫,依托区位优势和苗族文化、绿色生态、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形成屏边滴水苗城至滇越铁路人字桥至苗岭山寨的乡村旅游环线和万亩荔枝峡谷庄园乡村旅游经济带,全面推动群众增收致富。

  抓实文明创建,激发感恩思进内生动力

  李兴也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手抓,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脱贫,开启了“文明+”共建模式,革除陈规陋习,树文明新风,全面抓实“最美村庄”“最美家庭”“最清洁庭院”“最美媳妇”创建选树;全面推进“爱心超市”建设,以“红黑榜”为抓手,亮红晒黑,通过正面激励和反面鞭策,有效调动村民积极性和自觉性,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不断增强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意识。通过系列创建活动,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在全乡形成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树立了“幸福都是干出来的”思想,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通过不懈努力,湾塘乡2017年被命名为云南省生态文明乡镇,2018年被命名为第八届云南省文明村镇,2020年荣获全国文明村镇荣誉称号。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起点,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将牢牢抓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发展机遇,大力推进湾塘乡乡村振兴,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李兴也如是说。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3

  何昌淑,女,四川华蓥人,中共党员,1963年11月出生,1982年9月参加工作,现于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田坝子村小任教。

  1982年秋天,年仅18岁的何昌淑,怀着满腔的热情,走进大山,走进华蓥市观音溪初级中学李子垭村小任教。当时那里的办学条件极差:海拔1500多米,四面环着高山,终年山风呼啸,周围杂草丛生,人烟稀少;不通公路,山路崎岖难行,从山上到山下的镇上,来回至少也要6个小时;教学环境简陋不堪:一间破房屋当教室,讲台是一方凹凸不平的土台子,黑板坑坑洼洼,早已泛白,加上几张缺胳膊少腿的桌凳,这便是学校所有的教学设施。对刚步入教坛的何昌淑来说,除了要克服这些困难外,还要面对学生读书热情不高、学生家长不愿送孩子上学的现实。山里人不觉得教育很重要。他们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看着太阳出来,背着太阳下山,读书还不如挖山种地”,所以失学儿童很多。这样的条件,要留住教师,留住教师的心,谈何容易!来这里的老师总是来了即思走,难以安心,呆得最长的不过一年半载,短的只有一两个月,甚至一个学期会换好几位老师。缺教师,工作任务当然就重,一个老师常常要教两三个班——复式教学。

  要教书,首先要有学生教。何老师将动员失学儿童复学作为自己的第一项任务,她走社串户,逐个宣传动员,尽管道理讲了一箩筐,山里人总是阴沉着脸不理不睬,何老师就软磨硬泡,一次不行,就去二次,两次不行,就去三次、四次、五次…… 村里老刘的女儿娇娇已经十岁了,早过了入学的年龄,但一直没有上学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教师敬业奉献模范典型事迹材料。何老师三番五次到她家里去动员,但老刘始终不松口。老刘那“女娃家上不上学无所谓”的观念甚深,再加上家太穷了,负担娇娇上学的费用很困难,所以何老师总也做不通他的`工作,几次都无功而返。一个星期天,何老师又翻过两座山梁,到老刘家去动员,老刘远远看到何老师来了,赶紧把门关上。何老师敲门很久,不见开门,干脆就在门口蹲了下来。一个小时过去了,两个小时过去了,三个小时过去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门终于开了,何老师的诚心终于感动了老刘,答应第二天就送孩子到学校去。万事开头难,在何老师的不懈努力下,村民们陆续将学生送回到学校,空寂的山谷里又响起了久违的读书声。

  孩子们返校了,但实际困难又接踵而至。以前的桌凳早已破烂不堪,屋顶年久失修,睛天抬头透过破洞可以看见蓝天白云,雨天水珠穿过漏瓦洒向学生课桌,师生只好戴着斗笠上课。一个个斗笠,汇成了山村教育最独特的风景线,可这风景不但不能令人兴奋,却只有心酸!

  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这样上课吧?何老师暗暗打定主意,要迅速改变这个情形。于是,她多方求援,找来材料,请来工匠,发动学生和家长充当帮手,自己也挽上袖子,与大家一起动手修桌凳,上房补屋顶。一个星期后,桌凳修好了,屋顶漏洞补上了,操场平整了,孩子们终于可以正常上课了,何老师累得消瘦了一圈,可她却开心地笑了。

  李子垭村幅员面积广,学生居住分散,要到校读书,大都需要翻过一座座山岭,淌过一条条大大小小的溪河。每当春夏时节,山洪咆哮,河水暴涨。学生的安全揪紧了何昌淑老师的心。每天,她早早地守候在河边,将学生一个一个背过河,背了这个社的学生,又步行很远去背那个社的,直到把所有学生都背过河,才安心上课。放学后,又将他们背过去,常常累得腰酸背痛,甚至有几次,她自己差点被急流冲走。但看到孩子们快快乐乐学习、健健康康成长,她打心眼里觉得高兴。

  一到冬季,漫天大雪,寒风凛冽,教室四壁透风,孩子们冻得直打哆嗦。何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她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微薄的工资(当时她的工资每月只有几十元钱),买来比较厚的透明薄膜,将墙壁透风处一一钉上。课余,她组织孩子们从山里拾来干柴,上课前,让孩子们将柴禾烧一下,待浓烟过后,将火炭放进准备好的烂瓷盅里,吊在课桌下取暖。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4

  高志结,男,1980年生,安徽省霍邱县冯瓴乡民生村人,现为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工段长。10年来,高志结视学习为生存发展需要,视成为为人生目标,刻苦学习,勤奋肯干,创新创优,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技术水平,成为了一名具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蓝领精英”,成为全市新市民职工的杰出代表。先后获得常州市十大杰出青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他的事迹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江苏电视台、常州电视台、《常州日报》、《常州晚报》等新闻媒体多次报道。

  2000年2月,刚离开父母,远离家乡的高志结来到洛克电气的第一天,就被车间主任嘘寒问暖的关心和老师傅手把手的指导所感动,从此,高志结暗下决心;不要因为自己是一名外来员工就没有理想,混日子,一定要学就学最有用的,要做就做最优秀的。他是这样想,更是这样做的。并给自己订下了工作原则:一是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要一问到底,遇到不会的工作一定要学会为止;二是在工作中碰到问题要说出自己的意见和想法,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和批评;三是尊重老师傅,爱护新工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近十年来,高志结每到一个新的岗位,都从零开始,从头学起。他积极参加公司新市民学校的学习,学文化、学知识,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外来工,带领和鼓舞大家努力学习,为实现自己梦想打下好基础。

  2000年6月,高志结所在的转子车间需要一名设备管理员,一向工作认真、好学的高志结,敏感地意识到这是一次锻炼自己管理水平的好机会,主动向车间主任请缨,并保证一定把车间管理员当好,把车间里的设备管理好。公司不仅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专门送他去参加业务培训。高志结没有辜负公司领导的信任和期望,牢牢把握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学习设备管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本领,并将掌握的设备管理技术和知识,运用的对车间设备的改造和管理上,为公司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2001年4月份转子车间一台压铸机的益流阀由于设计不合理,基本上天天坏,一坏就换阀。当时一只阀的零售价500多元,可想而知这对工厂的损失有多大。当时厂里有好多老师傅都修不好。这对刚被调到转子车间当设备管理员的高志结来讲无疑也是个很大的难题。为了能早日把益流阀的毛病找出来,他忙得忘记了吃饭、下班,顾不上休息。他把益流阀拆下来一点一点的分析,下班后也不忘带回宿舍研究分析,经过一个星期的琢磨、推敲、反复试验,功夫固然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症结”,为工厂挽回了损失。

  2003年10月,工作出色的高志结被公司提拔为转子车间副主任主要负责转子压铸。2003年转子车间的一台关键设备(250吨压铸机),由于年代比较长,产品质量的保证能力很差,产品的合格率仅为70%,当时生产任务比较紧,购买新设备周期又比较长,如果这样生产下去公司会严重亏损,如果不生产,客户将会丢失,这样一来公司得损失将会更大,当时这样一个难题就摆在了主要负责转子压铸的高志结面前,他没有向困难低头,而是迎难而上,主动提出对设备进行改造提升,由于时间比较紧,没有很多的时间留给高志结,他就带领手下的2名员工连续2天2夜没有休息,对设备的主要部件进行更换提升,关键部位的改进,最终问题得到解决,经过改进后的压铸机,产品合格率提升到99.5%,给公司挽回经济损失40万元左右。同年被评选为江苏洛克电气有限公司的职工代表。2005年高志结发现车间的几排污管道不够合理,严重影响车间的正常生产,如果叫外面人来设计制作的话费用很高,这时高志结向公司提出自己作,方案给领导看后公司领导非常满意。高志结利用公司的废料,合理的设计,再加上他的创新思想和对困难永不低头的决心,带领3名员工在短短的一个月就把几条设计合理、实用的排污管道展现世人面前,为公司解决了难题创造了效益。

  作为三十来岁的青年人,休息天、节假日,高志结没有将有限的时间耗费在玩玩牌,逛逛街上,而是把难得的业余时间都用于学习和工作上。学习学习再学习,努力努力再努力,创优创优再创优,已成为他人生追求的座右铭。他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文化素养;他学以致用,不断处理好学习与工作、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升级生活质量;他谦虚谨慎,不断正确对待成绩和荣誉,升华人生境界。正是基于这些优秀品质,使高志结这位普通的外来青年,在第二故乡的各级领导和关怀下,迅速成长为民营企业的优秀管理干部,成为常州百万外来务工者学习的榜样。2010年3月随着洛克“高志结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揭牌,高志结给自己的工作、创新目标订了更高的标准。通过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的开展,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不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培养和造就一支德才兼备、业务精通、创新能力强、层次高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加强创新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增强企业社会影响力,体现企业的社会价值,提高社会效益。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5

  马合沙提斯拉木,男,哈萨克族,64年12月生,中共党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乃县吉木乃镇沙尔乌楞村护边员。

  作为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斯拉木24年来无怨无悔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累计巡逻26万余公里,相当于我国陆地边境线总长的11倍多,用生命护卫着祖国的安宁。

  吉木乃县萨尔乌楞村离边境线不到100米,被称为“中哈边境第一村”,马合沙提斯拉木从小在这里长大。89年,他从部队复员,当起了义务护边员。马合沙提负责巡视的是中哈边境68至71号四个界碑间15公里的边境线。从小跟随父亲巡边的他,对边境线上的每个土坑、每条水沟,甚至每块石头,都一一记在心里。巡边时,马鞭子、望远镜、红油漆等都是他随身携带的物品。看到铁丝网破损了,他就会用钳子修一修;发现界碑上的字褪色了,他就会用油漆把“中国”二字和界碑号描清晰;看到界碑脏了,他就会用干净的抹布认真地擦了又擦。

  1996年8月25日,马合沙提和父亲斯拉木骑马一同去边境线巡逻,发现沙依汗山方向浓烟滚滚,父子俩随即向边防部门和当地政府汇报。吉木乃县军警兵民1300余人经过三天三夜奋战,终于将长达20多公里的火龙扑灭。2010年4月9日,吉木乃县遭遇60年不遇特大雪灾。马合沙提巡边时发现,哈萨克斯坦方70号界碑被雪水冲积的沙石掩埋,立即报告边防会晤站。哈方很快安排专人对70号界碑进行清理,并向我方表示诚挚谢意。

  2000年冬天,大雪把萨尔乌楞村盖得严严实实。看着关节炎发作、连上马都困难的马合沙提斯拉木又要出门巡边,他的妻子阿依肯古丽劝他别去了。可话言刚落,马合沙提已经骑着马走远。在巡边返回的路上,马合沙提不小心从马背上摔下昏了过去,醒来已是凌晨3点,几乎冻僵的他强忍着伤痛,艰难地牵着马向家走去。看到一瘸一拐、已经冻得说不出话的丈夫时,在路边等了几个钟头的妻子抱着丈夫放声大哭:“你咋才回来,你这样干不要命了吗!”从那以后,只要马合沙提出门,妻子总会给他准备好干粮、热水。

  萨尔乌楞村的青壮年大多都出外打工、做生意,或在口岸装卸货物挣钱,一个月至少挣3千元,而马合沙提却只有从2000年开始边防派出所每月给他发的150元补助。有人说他傻,马合沙提却笑着说:“挣钱,我也想啊!但护边更重要!祖国是我们的母亲,孝敬母亲还讲报酬吗?”

  马合沙提斯拉木获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道德模范、新疆公安边防总队优秀护边员等荣誉称号。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6

  马申江同志系县水务局职工,今年53岁,中共党员,中专文化程度,高级工,现任杨店乡水管站站长。

  马申江同志于1977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在杨店乡水管站工作,在35年的基层水利工作中他认真贯彻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始终遵循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坚持党性、大公无私、身体力行,认真谱写着一曲共产党员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华美乐章。

  35年来在每一项工作的背后都凝聚着他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身为杨店乡的水管站站长他不仅要完成上级业务部门下达的水利工程建设任务还要根据乡党委、政府的安排完成包村、计划生育、综治、产业开发等多项基本工作。面对繁杂的在工作他从来不发火不偷懒,始终把勤奋工作当作自己最大的乐趣,把建设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水利工程作为自己最大的追求,把领导表扬夸赞作为自己最大的成就。他用自己“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位干部,每一个领导及干部都称赞他以他为榜样,都说他“不仅人好而且工作能力强,对待工作从不懈怠,总是有比年轻干部还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每一个年轻干部都敬佩的称他为“牛人—罗叔”。

  在35年的工作中,他严于律己从不偷懒从不马虎,对待工作总是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每一处工程从勘测、施工、管护都有他的身影,他总是冬顶严寒、夏冒酷暑,风雨无阻的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对待工程中的每一个数据他总是要做到精确无误,有时为了在水中测量一个控制点,他二话不说卷起裤腿下水立杆,冬天的河水冰冷刺骨,年迈的他却从来没有退缩过,有时更是为了一两个数据而翻山越岭、跋山涉水,有时会要求精度而忘返数回,鞋走破了袜子烂了,可他常对自己说“数字是工程的命脉”。遇到困难时他总是不顾一切的冲在年轻干部前面,他总说“年轻娃娃皮嫩,还是让我们这些粗皮老肉来”,常年来他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关节炎,但是他还是不肯请假休息,妻子孩子经常怨他、骂他,说他“不顾家、老积极”,可他总说“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共产党给我发工资,我就必须干好工作”。工作上他精益求精,严肃认真,经常忘我的加班加点,在“5.12”地震中他发扬了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当地震发生时他正在给颜河村人饮架设变压器,但是当时他并没有因为地震放弃架设,而是毅然决然的坚持干完才下杆,之后他没有回家而是立即赶到乡政府听侯领导的安排,检查每一处水利工程的损失,他不顾一切的冒着余震的危险出现在每一处工程中,积极帮助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及处理工程震损,加班加点的赶工修复人饮工程,使其尽快通水完善。在多年的抗洪抢险工作中,他更是发扬水利人“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精神,坚守抗洪抢险第一线,抗沙袋、堵决口。特别是在2009年“7.17”和2010年“8.12”暴雨灾害中他根据多年的抢险经验,指挥当地群众及施工队转移物资,堵河堤决口,有力的降低了水毁损失。

  35年来他一直把群众的安全饮水作为工作的首要任务,当其他水电干部都闲麻烦不要工程时他却给领导求情说给我多给一处工程吧,我希望杨店乡每一个村都能吃上自来水。每处工程从寻找水源、测量、放线、配发材料到现场施工,他都亲自参与,有时甚至要徒步走二三十公里的山路,只为寻找一个安全可靠的水源。多年来他修建人饮工程32处,解决了杨店乡8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358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使全乡自来水覆盖率达到了100%。看着群众喝上方便、干净、卫生的自来水,他总是那么的骄傲和自豪,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成就感和满足感。

  35年来他还积参与河堤、灌溉等多处工程的勘测、施工、监理等工作,对待工程质量他总是严格要求每一个施工单位不怕得罪人,他常说“质量是工程的生命”,他经常蹲点坚守施工一线。多年来他参与完成了红崖河堤、石马坪河堤、豆坪河堤、大庄河堤等多处河堤建设,完成河堤17.606km,保护了沿岸两个乡的8337人,8580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同时还参与完成了灵官渠技改配套工程、下街电灌工程、马家坪电灌工程、姚庄电灌工程、豆坪电灌工程、石马坪电灌工程、王林电灌工程、大庄电灌、鱼池电灌、颜河水窖等10处节水灌溉示范工程,发展有效灌溉面积7200亩,为当地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提供了高效、快捷、省时、省水的节水灌溉工程设备。杨左河川的农民群众常说“老罗是个好人、老实人、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多年来还受到省级、市级、县级及乡党委、政府的一致好评,1997年4月获省水利厅“全省水利工程土地划界工作先进个人、2003年2月获陇南地委、行署“优秀驻村干部”、 2003年4月获“陇南地区农村饮水解困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4月获县政府“2005年度水利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称号。

  他就是马申江,一个平凡的基层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35年如一日,身体力行,用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来诠释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就是这样一个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水利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他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昂扬的斗志的精神来履行水利工作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7

  张中祥,男,30岁,大专学历,2011年9月参加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关爱每一位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他始终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业、敬业、乐业,不知疲倦地耕耘在农村教育的百花园中,始终如一的爱着自己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上,他用全部的深情和爱心浇灌着山区稚嫩的幼苗,用满腔的热血谱写着自己的人生乐章。

  工作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张中祥老师把学习做为自己的使命,勤学不辍,坚持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学习,踊跃参加各种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中,他能教善导,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互动式教学,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大胆创新,力求使教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注重学法指导。 “苏霍姆林斯基说:“好的孩子人人爱,爱不好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爱学生不仅要爱那些聪明、漂亮、优秀的学生,也要爱那些不听话、学习吃力的学生。张中祥老师始终如一的这样做着,他对学生爱中有严,严中有爱,不偏爱一位好学生,不放弃一位落后生,关心每一位同学的健康成长,始终以“为了孩子的一切,一切为了孩子”的心态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用一颗朴实的爱心去爱每一位学生。班级中有些同学学习基础较差,他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无偿为他们“开小灶”,经常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和他们交心谈心,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并有针对性地补差补缺,交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重新树立了学习信心,成绩逐渐提高。很多学困生在他的细微关爱下成了他的知心朋友。他的爱真诚、宽容、坦诚,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他坚持不定期的对学生进行家访,一方面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另一方面也了解学生家长对子女的要求,听取他们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建议,同时与家长交流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纪律等方面的情况。他还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介绍一些书本外的知识,既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组织材料和运用材料的能力。

  在班级管理方面,他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格的培养。在他平时的班级管理中,他更习惯于用自己的言和行去感染学生,让学生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良好的品德。如:要求学生不迟到,不早退,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来到班上和学生一起学习,放学很晚才离开学校;要求学生注意环境卫生,他自己的办公桌总是整整齐齐;要求学生认真书写,他自己首先在每一次的作业批改中都认真写好每一个评语;要求学生尊敬师长,乐于助人,他自己首先就为学生树立榜样……他也喜欢和他的学生交朋友,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他都喜欢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完全没有高高在上的架势。对班级学生的家庭情况、性格、爱好也都了如指掌。学生中有谁家遇到了困难,都愿意跟他说出来,他也总是尽力去帮助解决。

  在学校工作中,他勤恳敬业、踏踏实实、认认真真,从不辜负领导对他的信任。他处处以学校大局着想,从不因为个人事情耽误学校正常工作,他也不愿耽误工作。学校的事情,他不分份内份外,只要自己能做到的事情,他都乐意去做,从无半点怨言。在学生和同事心目中,具有较好的评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农村的教育事业,张中祥老师奋战在教学第一线,默默的奉献美好的青春,奉献出无数的精力。在教苑这块沃土上,他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收获的是累累硕果。正是由于自己始终如一、兢兢业业、踏踏实实的努力精神,深受学生的爱戴,家长的欢迎。他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教育人,以忘我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以独特的教学方法带动人,堪称育人的典范,师德的楷模。张中祥老师就是这样用他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为农村的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在平凡而伟大的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填上了一块坚实的基石。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8

  汤艳波,男,25岁,汉族,本科文化,在勉县北收费站从事内勤工作。一年多以来,该同志以"做一个合格高速人"来严格要求自己,紧紧围绕中心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关心支持单位工作,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充分发挥桥梁和纽带的作用,为勉县管理所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开拓进取,凭着丰富的专业技能、踏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收费工作中取得优异成绩。

  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不论是平时的收费工作,还是内勤的服务一线工作,他始终注重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以自己无声的行动影响和凝聚其他员工,并注重要求其他员工在各项工作中率先垂范,搞好“传、帮、带”,从良好的工作作风入手,坚持做到完成收费干在前、思想工作做在前、困难当头抢在前、执行任务走在前、团结互助搞在前,为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身作则,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努力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作为一名内勤人员,他始终把学习放在首要位置,并贯穿到工作的全过程,通过各种方式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工作水平。在他的影响下,员工团结一心,气氛和谐,都能自觉地把履行岗位职责、把交通行业“三个服务”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同志之间讲团结,岗位之间讲协作,工序之间讲配合,不断增强了班组的向心力、凝聚力。

  积极参加各类活动,热心参与公益事业。他忠于单位组织,热心单位工作,积极协助单位委员做好单位的的各项活动。积极参加篮球等兴趣小组及“ 冬季趣味运动会”等各类活动;协助并踊跃参加工、团开展的“三人篮球赛”、青年志愿者活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者精神;响应分公司、管理所号召,为南郑县贫困学生捐款捐物、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到勉县中心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送去晚年祝福。这些活动既活跃了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培育了团队精神,又增强了企业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提升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积极向上,争先创优。积极报名参加2014年西略分公司收费业务技能比赛 ,参与2014年陕西高速集团高速之星收费技能比赛;积极参加2015年西略分公司收费技能竞赛并获得业务知识一等奖,点钞点卡三等奖。

  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充分发挥内勤服务职能作用。一是针对普遍涉及员工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密切联系员工群众,协同党组织开展员工思想状况调查,认真听取员工的意见,关心员工作生活,热忱为员工服务。二是干好本职服务员工上传下达的同时,从思想政、生活上都给予员工帮助和关心,竭尽所能地帮助员工排忧解难,使员工全力工作无后顾之忧。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9

  崔永胜,男,1975年11月出生,199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6年在灯塔市地方税务局参加工作,历任灯塔市地方税务局科员,人事监察科科长,办公室主任,现任灯塔市地方税务局西大窑分局局长。

  多年来,他一直忠诚于地税事业,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严格遵守地税局的各项规章制度,以身作则,并用自己的品德言行来领导影响下属。他在实际工作中,讲敬业,比奉献,服从组织和领导的工作安排,对工作尽职尽责,敢挑重担。在工作和生活中他本着集体的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原则,默默奉献不求回报。他不断学习和接收税法的新信息和新思维,努力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刻苦钻研业务,珍惜各种培训机会,经常翻阅税法书刊,了解当前税收形势。吸取先进经验,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培养青年地税干部,做下属的良师益友,发扬一个共产党员的先锋和模范作用,全心全意服务于税收和社会的各个方面。

  20xx年,他调到西大窑分局担任地税局局长,积极配合西大窑政府开展税收工作,超质量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有条不紊地开展分局内各项工作。坚持“税收、发展、民生”的理念。2009年完成税收收入16800.15万元,2010年完成税收收入28069.69万元,2011年上半年完成税收收入16590.62万元。 2009年以来,西大窑分局的税款征收数量和纳税服务质量都达到优秀标准。

  崔永胜局长始终坚持将政治学习放在首位,常抓不懈,带领全局上下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他通过加强自身学习,增强了做好本职工作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了全心全意为社会服务、为纳税人服务的信念。在实际工作中,即使再忙,也坚持定期抽出时间,以一名普遍税务工作者的身份奔跑于一线,虚心听取纳税人的反映,为纳税人解决各种问题。处处率先垂范,事事身先士卒。崔局长以一名合格税务工作者的榜样时时感染和激励着大家。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16年的地税生涯,使他深深体会到地税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勤学习、苦钻研,不图名利,脚踏实地继续默默无闻地工作,才无愧于一名优秀的地税干部。正向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崔永胜同志正是用这样一种精神,敢于担当、勇于奉献,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精选9篇)】相关文章:

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精选5篇)10-18

教师敬业奉献模范事迹材料范文(通用5篇)10-19

敬业奉献模范人物事迹材料(精选10篇)10-15

电力敬业奉献模范人物事迹材料(通用6篇)10-18

敬业奉献事迹材料(精选6篇)10-19

敬业奉献事迹材料范文(精选7篇)10-18

敬业奉献事迹材料范文(精选5篇)10-18

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通用5篇)10-18

敬业奉献的事迹材料(通用7篇)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