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长津湖观后感
认真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大家一定收获不少吧,透过观影,我们可以发现一些深刻的感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长津湖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长津湖观后感1
国庆期间,妈妈带着我去电影院观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心里有许多的感想。
这部电影讲述是1950年中国军队抗美援朝的英勇事迹。当时的美军有战斗机、坦克、大炮和后勤精良的武器。中国军队只能穿着薄薄的棉衣,吃的.是硬邦邦的冻土豆,而美国军队吃的是香喷喷的烤鸡烤鸭。他们虽然穿着单薄的衣服,但他们有坚强的意志,在零下三四十度的环境下坚守阵地。他们藏在皑皑白雪之中,甚至与冰融为一体,再没醒来。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中,中国军人终于把美国军队打回了美国,好多战士的死让我至今难忘,如伍百里葬身于美国军队的大炮下,雷公为了转移信号弹英勇逝世,毛岸英为了拿回大地图也不幸牺牲。
通过电影我知道,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人的牺牲让我们拥有了一个和平幸福的时代。向我们现在能坐在宽敞的教室里学习,吃的好,穿的暖又舒服,这些都是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如今的我们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沐浴着党的光辉是何其有幸,作为新时代的我们,一定要铭记历史,不忘党恩。话说吾辈当自强,今后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努力发光发热,用自己的力量去为国家的发展建设添砖加瓦。
长津湖观后感2
今天我看了一部非常有意义的电影—《长津湖》,里面讲的是在抗美援朝时的长津湖战役。在伍千里刚回家吃饭时,突然有紧急任务召他们回军,弟弟伍万里也去参军,任务要求他们二十台电台和译电员去前线,虽然坐的火车被美军轰炸,但是仍护送12台电台译电员去前线,在路上,他们曾多次和美军交锋,面对武装到牙齿的美军士兵,他们毫不退缩,最后终于击败了美军,但是雷排长光荣牺牲。在美军的'撤退途中,美军发现了一群被冻死的志愿军官兵,他们还是随时保持着冲锋的状态屹立在战场上,这让美军军官都感叹道有这样决心的人,我们是永远都不会战胜他的。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他们的牺牲都是重于泰山,这场战争让许多人离开了家乡,虽然有很多不舍但是他们都是毫不犹豫地冲上了战场,正如他们所说,如果我们把仗打完了,下一代就不用打了,这样的精神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长津湖观后感3
《长津湖》以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的是伍万里跟随二哥伍千里抗美援朝,在战争中成长蜕变的故事。观众通过伍万里的视角,认识到抗美援朝战争的残酷与志愿军战士的精气神,感受到抗美援朝精神的伟大,引发强烈的共情与共鸣。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浩淼东去的鸭绿江,开赴战火燃烧的朝鲜战场,为保家卫国而冲锋陷阵。战争环境的残酷与严峻令人唏嘘不已,轰炸机的轰鸣令人惊心动魄,遭受重创的桥身钢梁,弹炮冲击下的伤痕凶悍无比。面对实力的悬殊,志愿军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弥补了物质力量上的不足。
对人民的爱、对后代的爱、对和平的渴望与珍视是先烈们顽强作战的动力。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打了。"不怕饥无食、寒无衣,不怕身负伤、战之艰,志愿军们把对和平的爱与渴望化作了心中持久深沉的力量。
抚今追昔,如今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用血肉为我们拼下来的。我们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激发奋斗豪情,不负历史责任与时代重托。
爱国,是一个人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千万不要忘记长津湖战场上长眠的烈士们,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国之栋梁。"今天,新的"长征"路上仍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要去跨越征服,我们要继续发扬志愿军战士"挺身而出、负重前行"的抗美援朝精神,铭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在新时代长征路上接续奋斗,肩负起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爱家人,爱家乡,爱祖国!长大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长津湖观后感4
长津湖战役充分地体现了为了维护民族的尊严,为了维护新中国的平安,中华儿女的那种决死作战的精神。这种决死作战的精神,至今还令众人仰慕,所以应当有这样一部艺术作品来反映它,特殊是用银幕的方式来反映它。
先烈们是这个时代最应当追的“星”,宏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至今流淌在中国人民的血液中
长津湖观后感5
昨晚与学生共同观看了《冰血 长津湖》这部战争史诗般的影片,感触颇深。这场规模宏大的战役真实、客观的再现了当年中国人民抗美援朝的战争史实。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开赴朝鲜战场。这场出征对新中国来说是首次出境作战,但却并非是中国人第一次入朝作战。纵观中国历史,能够基本实现统一的朝代大都会在朝鲜半岛打一仗,但这一次的出境作战却那么地特殊,不论是毛泽东还是任何中国领导人事前大概都不会想到,新中国刚刚建立便要经受如此严峻的考验。当时的中国军队从未有出境作战的经验,更遑论需要面对的对手是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这几乎意味着要同大半个世界进行战斗!即便如此,中国人民志愿军还是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歌声出发了,虽然在当时人的眼中,这歌声更带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悲壮。
六十三年转瞬即逝,人们对朝鲜战争的了解也与日俱增。松骨峰战斗、上甘岭战役等等都因各种文学或影视作品而为人所熟知,但论艰苦残酷,论敌人之强大丝毫不在它们之下的长津湖之战却鲜为人知。如今这个遗憾终于被《最寒冷的冬天Ⅲ:血战长津湖》所弥补,它将六十三年前那场超越人类想象的残酷战役展现在了所有读者的面前,让人唏嘘不已。
长津湖发源于长津江,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在这里作战的志愿军第九兵团是当时中国预备解放 台湾的王牌部队之一。这样一支拥有超强战斗力的部队,却在战役准备阶段就遭到了让人难以置信的后勤混乱。从战役准备阶段,到入朝作战都可以说极不充分。对此书中是这样形容的,“在1950年这个朝鲜50年间气温最低的冬天,9兵团每个班十多人只有一两床棉被,夜间,战士们将这一两床棉被摊在雪地上,十多个人挤在棉被上互相搂抱取暖以抵御零下30摄氏度的酷寒,入朝第一天,就冻伤800人。”以至于在这个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
天气中,很多战士还未投入战斗就被活活冻死。这样的极限严寒对于他们的对手——美国海军陆战队第1师来说同样印象深刻,书中引用的美军士兵回忆录形容道:“我们所到之处,冰天雪地,平均气温在零下20多华氏度。尽管有御寒的大衣,可是仍然挡不住刺骨的'寒风。直到今天,每当我回忆韩战,总是想到那寒风刺骨的冬天。”但美军毕竟是世界上最现代化的军队,当志愿军连吃个土豆都必须用腋窝暖化之后一层层地硬啃之时,美军却可以在感恩节肆意地吃火鸡大餐。这样后勤上的巨大差距换了其他任何一支军队来恐怕都会绝望。
哲学家萨特曾说过:“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由此可知,信仰是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和力量源泉。一旦怀抱信仰,相信未来,就会无所畏惧,创造奇迹。因此,拥有坚强信仰的志愿军创造了在几乎没有补给、严格进行隐蔽伪装的情况下,在极寒的严酷境地中,连续行军10天、平均日行军30公里的伟大奇迹。只有这样的军队,才能在后来更为惨烈的战斗中让世界震惊!
相对于志愿军,美国军队的战斗力往往被误认为是现代化的科技和武器所带来的,他们的自身的战斗力似乎不值一提,不过是一些少爷兵,怕死且胆小罢了。可事实却并非如此,在书中我们似乎看到了一支与以往宣传中截然不同的美国军队,在战斗中,美军与志愿军一样,都有着不顾一切的决心,令人难以置信的勇气。他们陷入重围却并不慌乱,虽然在撤退却井井有条。他们的殿后部队尽职尽责的挡住了志愿军的追兵,摧毁了自己认为重要的军事物资,他们的开路部队按照命令,对每一个阵地发起凶猛的冲锋。在一条桥边,志愿军舍生忘死两次炸掉了这座桥,但都被美军修好。但没成想,神一般的志愿军敌后侦察兵第三次炸毁了这座桥,这次连桥基都没给美国人留下。可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调来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空投到美军阵地,然后在悬崖上仅用两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记录展示了这两支军队的可敬可畏之处,一支部队把人的能力发挥到了极致,另一支部队则展现了赤裸裸的工业暴力之美。这两支军队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和精神,在这酷寒的冬天,迸发了一场足以闪耀整个世界战争史的战斗。
实际上,对这场战斗而言,穷究战争的胜负已毫无必要,不论是志愿军在极端劣势的条件下击退美军还是美军陆战1师进行了一场成功地“敦刻尔克大撤退”,这都已经成为了过去,更值得我们深思的是双方军队因为坚定的信仰而表现出的钢铁般的意志。唯有坚定的信仰,才能撑起民族的脊梁!
长津湖观后感6
在抗美援朝中,英雄连队——七连与他们的战友们坚守阵地,让敌人无法进攻和撤退。他们在冰雪中战胜了疲惫和饥饿。他们用毅力歌唱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用鲜血染红了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不守信用的美军开着战斗机越过了三八线,进攻了才成立不久的中国东部,中国才成立一年,没有战斗机,没有坦克,连成千上万的枪都是从敌人手中缴获来的,比起美国的军事力量,中国差得实在太远了,但我们的战士们并没有放弃,坚持与敌人奋战到底。
在接连不断的枪声和炸弹声中,为了不让美军通风报信,七连的战士们抛颅头、洒热血地浴血奋战,敌人用大量的坦克和机关枪扫射我军。在一间小房子中,伍千里、余从戎与敌人相互打了起来,敌人把伍千里勒得青筋暴起。他和余从戎相互配合,把几个永不放弃的美军杀死了,他们的鲜血浸湿了两个英雄满是泥土的厚军衣。与此同时,雷公带领的连队,用智慧战胜了美军的后援,七连战士们把敌人的发报塔摧毁了。在战火连天的地方,战士们用毅力和勇气打败了众多敌人,也为增强战士们的信心,点燃战士们的雄雄斗志,赢得后面连队的胜利起着极大的鼓舞作用。
“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那就下一代打!”这坚定而又庄严的声音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一想到那个画面,我便情不自禁地热泪盈眶:美军即将撤离时,在山顶上发现了一支早已冻死在了山顶上的军队,美军师长到达山顶看到这一幕时,缓缓地脱下手套,庄重地敬了个礼。而这个军队,正是至死不渝、坚定不移的我军战士,他们每个人的背上、帽子上、睫毛上都有一层厚厚的雪花,眼神中透露出对美军的不满,他们有着铁一样的意识、钢一样的身躯。就是这样的他们,在严冬中“战胜”了得意忘形的美军。
他们用的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他们走着坚定的步伐,把烟雾缭绕的中国变成了蓝天白云和小康生活!
在这一战之前,没有人会相信零下40度的冰天雪地里,可以潜伏十多万人。没有人会相信,中国人敢去主动围歼美军。没有人会相信,这只简陋的军队能击溃全副武装的美陆战一师。这一战就是“长津湖战役”。
1950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在朝鲜处于生存存亡、国家安全面临严重威胁的紧急关头,党中央做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战略决策。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战场,在恶劣的环境下忍受着饥饿,在凛冽刺骨的寒风中甘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曾退缩。最终,他们凭敢于亮剑。
精神、信仰、热血、正义、残酷、牺牲、伟大等词语,是《长津湖》影片中展现的一串关键词,我们最可爱的人民志愿军以超常的智慧与胆识打赢了抗美援朝的这场关键战役,拒敌于国门之外,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可歌可泣的英雄赞歌。我们作为新时代审计干部,当铭记先烈浴血奋战的英勇事迹,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生活,将我们的事业与国家利益、人民幸福紧紧融合在一起,不负祖国和人民重托,在审计战场上将自己锻造成英雄的样子!
长津湖观后感7
国庆期间,跟随爸妈观看了一部长达三个小时的电影《长津湖》。我深深地感到:谁也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对和平生活的追求,谁也不能够侮辱中华民族的尊严。以前听老师讲过抗美援朝战争,一直觉得他与我们是如此遥远。直到看了电影《长津湖》,才深深了解这是一场多么残酷的战争。我们的战士在力量极其悬殊的情况下,奋勇向前,不怕牺牲,最终赢得胜利!走出影院,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幅幅催人泪下的画面在眼前浮现。毛岸英化名的“刘秘书”用生命践行了他的回答:命令一出几十万老百姓的孩子都上了战场,我毛岸英有什么理由不去。明明知道战争的惨烈,枪眼的无情,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却义无反顾支持儿子走上战场。这宽广的.胸襟,人民怎能忘记?指导员一次次抚摸着女儿的照片,说:“为什么我要去打仗。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让他们不打仗。”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生活,我们怎能不珍惜?
雷老爹开着吉普车,忍着身上的剧痛,愣是把燃烧弹转移了出去,我们的军队才免遭敌机轰炸,而他自己却永远留在朝鲜的土地上……这视死如归的精神怎能轻易忘记?战士们在零下四十度的低温下,身着单薄的衣服,手握钢枪,眼角眉梢布满冰晶,身体冻僵了,姿势依然如故。一座座冰雕群催人泪下,让人动容!铁的纪律,无畏的牺牲精神,怎能不让人铭记!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让我们记住《长津湖》,记住英雄,缅怀以命相搏,护山河手足无恙的忠勇之魂。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开满鲜花,绿树成荫。
长津湖观后感8
今天我和爸爸一起看了电影《长津湖》,看完以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0年10月,由于美国介入出兵朝鲜,在毛主席的领导下,中国志愿军第九军团抗美援朝坐火车抵达了鸭绿江附近。
这时美国的战斗机也发现了士兵们,在这紧急关头,团长让他们把要用到的东西都拿出来,这时,美国战斗机放下了炸弹,把火车炸得东倒西歪,还炸死了几十个人,团长和战士们看了看地图忍沉痛继续前行。
部队走到了一个乱石堆的地方,乱石堆上还有很多死去的同伴,看到这里我都忍不住流泪了。
不久,美国的战斗机又开回来了,团长命令所有战士找地方躺下隐蔽,美国战斗机没有发现他们,但是两架战斗机驾驶员为找乐子射击比赛,把他们躺在地上当成尸体靶子看谁射的最多,一刹那扫死了十几个士兵,血肉横飞,残肢断臂满地都是,我又哭了。
美国战斗机又开回来了,他们还想打一下,战士们也准备视死如归的拼命了,结果战争机被他们的指挥官叫回去了,战士们又忍着悲伤收拾了战友的尸体继续前行。
走到长津湖附近的临时指挥部,把任务当中的几台发报机交给了指挥部,战士们刚在临时的休息站休息了一会儿,吃上了香喷喷的馒头,又接到了上面的命令,要求火速赶到长津湖边上的美国北极熊部队的营地附近待命发起总攻。战士们二话不说整装出发,以最快的速赶到长津湖边上雪山后面埋伏着。当时是零下四十多度,战士们就这样吃着冰冷的土豆,坚持第九军团指挥部的'命令发起了总攻,百万战士们如潮水般的向美国部队冲杀,场面热血沸腾。子弹、炮火、倒下的战士一个接一个,在战士们的有勇有谋坚持下,中国胜利了。
我终于知道了,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也会努力学习,未来给祖国争光。
长津湖观后感9
看了《长津湖》这部电影,我感慨万千。
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未来让他们不打仗!”正是因为这么多革命烈士的英勇付出,才有了我们现在美好的`生活。最后一个场景是美国军撤退的时候,发现了蹲守在阵地的战士们都已经冻成了冰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英雄还保持着紧握步枪的战斗姿势。美国军人忍不住向他们致敬,感叹道“面对有如此决心的中国人,我们永远战胜不了他们!”
感谢每一位烈士,是你们的浴血奋战,才有了我们如今的繁荣昌盛!我们要好好学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0
《长津湖》是抗美援朝战争长津湖战役为背景,以某部七连指导员生死与共保家卫国的战斗故事为主线,讲述战士们不畏严寒、不畏牺牲,坚定信念,舍身为国,最终以敌强我弱、困难重重之下取得决定性胜利的英雄故事。看得我热泪盈眶,他们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情景久久在我脑海中,他们每个个体都心中有信念,希望通过他们这一代的牺牲可以换来下一代的和平,为了国家、为了人民、为了下一代,他们与敌人拼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和牺牲。
每看到一个战士倒下,花名册都会用红笔划一个圈标识,心真的很痛,无数先辈们用他们的身体血肉之躯,用智慧与敌人周旋,看到雷爹为了引开标识弹被车压的情形,看他用最后一口气很“痛”时,我心如刀割。他们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在敌军比我们实力不知强多少的.情况下,最终发起总攻去取得了胜利,把敌军打退了,这真是一个太激动人心的场面。
如今我们的国家是强大了,可是在强大的同时也经受了无数的考验,我们并没有可以高枕无忧,对日益严峻的国际形式,各种各样的糖衣炮弹上,各种各样的经济制裁,为了更幸福美好的生活,我们的国家今天能够有这么安宁的环境,一切都在向更健康更快乐的方向发展,谁又可以脱离关系?通过观看将激发我们每个国人的爱国热情,让我们能够感受和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我们需要信仰,需要力量,无数的先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我们当然不会忘记,也不能忘记。国家是由我们一个个体,一个个家庭,一个个社会组织等团结进取,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们需时刻牢记国家是我们的家,国家好我们老百姓才会好,国家强大了,我们小伙伴才能够处于和平共享的年代。
观看《长津湖》最深的感觉是战斗付出是巨大的,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经历了太多的磨练,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我们需要感恩和记住历史,我们不能忘本。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我们愿意为了祖国的繁荣富强,像先烈一样热爱着自己的国家,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贡献自己的力量,也可以一起高举爱国的旗帜,也可以顺应时代的潮流,做到心中有信仰和力量的人。
长津湖观后感11
“这一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电影《长津湖》中的这句台词,让人潸然泪下……志愿军战士对民族独立的信念及对国家强盛的渴望,让人肃然起敬。
1950年6月,朝鲜内战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入侵严重地威胁到了中国领土的安全,中国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在当时,中国与美国实力差距悬殊。美军拥有成千上万架坦克及火炮,而中国志愿军坦克寥寥,火炮更是不足与落后。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狭路相逢勇者胜,在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以勇敢精神和钢铁意志,打出了气势,打出了国威,彻底地粉碎了美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和敬意!
据亲历战争的老兵们回忆,长津湖战役远比电影所拍的更残酷,那是一场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下进行的战役。志愿军战士以硬得咬崩牙齿的土豆为食,而美军却在享受咖啡美食,欢度圣诞节。美军拥有优质的防寒设备,而我们军队的战士身上却只穿着薄薄的棉衣。距长津湖仅仅两公里处的死鹰岭上,一个连的战士全部冻死在雪地里。其中,上海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张纸片:“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们的阵地上。”
长津湖战役的胜利绝不是偶然,而是靠人民志愿军钢铁般的意志,以及“我在”的必胜信念。第七穿插连的战士个个铁骨铮铮,不畏牺牲,保家卫国。身为后辈,我们要铭记这一座座血肉铸就的丰碑!
一句“我在”,既是责任,也是担当,更是对祖国的热爱与无比的忠诚。身处新时代,过着幸福生活的我们,更应勿忘国耻,铭记历史,为中华民族的全面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山河已无恙,光影敬英雄。
如今的中国已一步步强大起来。我们现在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先辈用血肉开拓出来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当下,努力学习。
展望未来,我在,我们在!
长津湖观后感12
观罢《长津湖》这部影片,我为丰富饱满的人物形象,张力十足的战争场面,精良震撼的鸿篇巨制所折服!
71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渡过鸭绿江,奔赴朝鲜。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口号声中,志愿军战士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打出了中华民族的志气、勇气和骨气。描绘了让人叹为观止的人类历史上英雄史诗的壮烈豪迈的'画卷。
让我无比震惊的是士兵在极寒严酷的环境下,至死都保持着严整军容和战斗状态,这样的军队需要什么样的意志力才能做到?我希望告慰当年冰雕连以及其他无数志愿军烈士们,他们的牺牲不是没有意义的。他们用自己超越一切敌人想象的强大意志力,给敌方心理上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部分地实现了毛泽东主席的战略意图——用一战而打垮对手的战争意志,扭转了战场态势,打出了军威国威,他们是有着钢铁意志的战斗英雄。
这让我想到了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们,他们穿着厚重的工作服,不知疲倦地与死神赛跑,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欢乐,吃简单的泡面、快餐,累了就眯眯眼或者席地而眠,甚至不惜牺牲一切,只为抢救患者。他们是和平年代没有硝烟的战争的英雄!
时代需要英雄,时代呼唤英雄。我们都要像英雄学习,磨练自己的意志,不畏艰险,做一个不愧对祖国的有用之人。
长津湖观后感13
冰雪皑皑的战场下,深藏的,是不屈的灵魂。——题记
长津湖,位于我国北方边境。那里温度最低可达零下四十度,就是那样的地方,曾经爆发一场中美战,当全世界都已押定了这场战争的结果时,中华人民那不屈不挠的意志,寸土不让的决心扭转了战局。
现在你坐在沙发上穿着羽绒服吹着暖气看电视,你可曾知道,七十年前抗美人民志愿军趴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堆里待战?你可曾知道,他们在冰冷的战场上,仅穿一层薄棉衣?你可曾知道,他们战前发霉冻土豆充饥?你可曾知道……是什么让人民解放军如此坚决,甚至不惜生命毅然走向战场?因为“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下一代就不用打了。”看啊,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这群披战衣的战士们替我们负重前行。
世界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长津湖的每一个角色都是凡人,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挺身而出,不惜牺牲自我。没有一个人天生就是英雄,只要当危险降临的那一刻,他有勇气站出来,凡人,就变成了英雄。
没有一个春天会迟到,却有人永远留在了寒冬,许多战士战死于沙场,但他们是为了让更多人迎接春天。虽然他们其中有些并无留姓名,但在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永远留存着英雄的一席之地。残酷的冰雪封住了战士们的身体,却永远封不住那不朽的精神。“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尽管中国当时在装备上远远赶不上美国,但中国农民解放军那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保家卫国的决心令美军折服。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等了十分钟,到最后没有彩蛋,看到高楼林立的建筑,纵横交错的交通,熙熙攘攘的人群,看着这国泰民安,繁荣富强的中华,我才幡然醒悟,这才是最好的彩蛋吧!
英烈们用生命书写的精神史诗,必像明灯一样照耀后人的路。我们生于国旗下,长在春风里。应当以青春为名,书写清澈挚爱;以心中红星,献礼中华。尽管冰冷而火热,残酷而动人的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烟已散,但浴血淬火的民族气魄长存。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吾定会以吾辈之青春,书写青春之华夏。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国家,不负英雄。
长津湖观后感14
10月9日下午,学校组织初三的老师和同学一起观看了热映影片《长津湖》,电影场景和剧情都很震撼,让人看后难以忘怀!
这部影片以一群平凡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支援朝鲜人民抗击美国侵略的事件为线索,完整描述了志愿军的英勇顽强以及用生命谱写出中国历史上对外抗争的鲜活事实。而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虽从未亲身体会过这种血与泪的洗礼,但通过影片,我却真的感受到了现在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就像这句“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一样,正是有一批批最可爱的人,在默默无闻的为我们奉献;也正是有这样一批批最可爱的人,才使得我们可以安安静静地坐在明亮舒适的教室里汲取知识和能量,才使得我们能无畏的享受美好生活并乐在其中......
电影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奋不顾身奔赴战场只为家国安宁,于风雪寒夜中英勇作战只为“这场仗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希望我们的下一代,活在一个没有硝烟的年代”。而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一幕就是雷公挺身而出将装有标识弹的车开出阵地,救了战士们自己却最终牺牲,是他不想回家、不知道生命的可贵吗?不,正是为了让更多的战士可以回家,让更多的人保全生命,他义无反顾冲在最前。最终,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血肉之躯战胜了当时拥有先进机枪和坦克的`美国军队。因此,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更应该致敬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致敬最可爱的人,热爱自己的祖国和人民!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希望我们能在美好的氛围下努力学习,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为人民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长津湖观后感15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三周年。20xx年9月2日,第八批109位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全社会呼唤“英雄可归矣”。在暑假期间,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在极寒严酷环境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东线作战部队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扭转战场态势,为长津湖战役胜利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
在这部影片中,每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都令我动容。在影片中伍千里连长他们成功破坏了敌人的通信塔,当他们在清理战场上所获的装备时,突然听到飞机的声音。不久,敌军就成功在那个地方投下了标识弹。随着标识弹的不断燃烧,敌军一架又一架的飞机也随之而来。紧接着,敌军投下一颗又一颗的炸弹。雷公为了不让更多的战士牺牲,他毅然地用尽力气拔起地上的标识弹放在车上,然后一个人开着车往另一方向驶去。他成功的转移了敌军的战火,但他也在此次行动中不幸牺牲了。雷公颤颤巍巍地说着疼的时候,令人流泪到不能自已。影片的最后一个镜头,是当美军以几十辆坦克与十几架飞机进行冲锋时,中国军人杨根思望向四周,到处都是战友们尚滚烫的身体,随即抱起一个正在燃烧的炸药包,冲向我们的敌人,与敌人同归于尽。在寒冷的北方,军队在看到敌军侦察机时,所有士兵都停下了拿棉服动作,火速登车,派发资源的同志们边追车,边将棉服丢进车内。
战争总是开始的猝不及防,很多时候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就要站上战场,拿起枪杆,背起炸药,视死如归。没有人是铜墙铁壁做的,战士们一样会痛,但是,在保卫人民,保卫国家面前,这些疼、痛就会被他们隐藏起来,战士们留下的,永远都只有坚毅无悔的背影和美好的`未来。
他们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不再打仗。”他们说:“希望下一代,活在一个不再充满硝烟的年代吧。”在影片的弹幕里有人这样说:“无声的号令加上军人的默契等于只为身后祖国人民。”我们的先辈们所有的英勇,不顾一切,都是为了后世的太平,为了让下一代不再像他们这一代一样艰苦,我们走的现在和平宽敞的大道,都是前人用血肉堆叠起来的。
《长津湖》最让人动容的一点:所有认为不合逻辑的内容,全是史料记载的事实,我们先辈就是如此过来的,就是一声命令下,数千万老百姓的儿子就上了战场,用他们的青春生命换取现在的我们的和平生活,历史剧的魅力就在于此,真正的历史更残忍,真正的战争更残酷,真正的先辈更英勇。所有的胜利都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铭记历史,守护这片先辈们誓死守护的红色江山。
【长津湖观后感】相关文章:
长津湖观后感11-12
《长津湖》的观后感11-03
《长津湖》观后感10-27
长津湖观后感11-08
《长津湖》观后感11-20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07-25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10-04
观长津湖有感02-18
观《长津湖》有感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