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观后感

时间:2024-06-25 07:59:07 观后感 我要投稿

《1921》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现在你是否对观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921》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1921》观后感

  《1921》观后感 篇1

  《1921》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事情。主要讲述了当时国内面临灭国、动荡不安、尝试变法维新后依旧不能改变国家命运的背景,中国迫切寻求新的道路,只有这样才能拯救国家,才能拯救人民;讲述了国际上共产主义取得成功并不断壮大的背景,确定共产主义是中国要追求的方向,并且有迹可循;讲述了中共成立的艰难险阻,国内多党派压迫,没有经费,严禁民主自由等新思想传播,国际上多个国家暗中阻止共产主义在中国的生根发芽;讲述了中共成立时参会的主要代表人物事迹以及中共一大的曲折历程;讲述了中共成立后到新中国成立期间主要的历史征程。

  其中让我最有感触的情节是毛泽东没能进入法国国庆的'庄园,看着法国人在豪华的庄园内,衣着华丽,载歌载舞,把酒言欢,还有盛大又美丽的烟花。而中国人只能挤在铁栅栏外观望,毛泽东愤怒的跑了好久,想起了很多回忆。这个情景,让我印象深刻,在我们自己的国家,外国人与国人完全处于两个世界,一个天堂,一个地狱。任何时候都有类似的情景,这个时候,我们永远都不要羡慕别人,要暗下决心,拼尽全力,去改变自己。现在我们国家安定而昌盛,我们永远不要忘记,我们的幸福是千万人用生命换来的,每个时代,都有当代人的使命,我们为自己而活的同时,也要为国家贡献一份力,要有责任心,要有使命感。永远不要忘记中国共产党为新中国做出的贡献,要永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21》观后感 篇2

  20xx年7月1日,是建党100周年纪念日。

  回首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艰辛历程,我们曾为保留革命“火种”,走过万里长征,也曾毅然决然开辟一条别人没走过的特色道路,更是靠“摸着石头过河”一路走到现在,取得了诸多辉煌成就。党一路成长不易,党员既是中国共产党的追随者,也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践行者,更要时刻顺应当前形势,不断提升自我能力,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纯粹思想,让信仰指引方向。纯粹思想并不是清空,什么都不信,而是要坚定信念,不能墙头草,左右摆,更不能似无根的浮萍,孤零飘荡。党员是一种身份,更是一种信仰。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党和国家也许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需要我们紧跟步伐,为建设家园贡献我们的力量,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学党章党规,树立心中的标杆戒尺,尽快教育,纯粹党员思想、净化组织环境。

  提升精神,让坚守许诺未来。当前社会空前发展,各行各业快速成长,繁华的背后更隐藏着诸多诱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性的丑陋会被放大。没有“巨人”般的心灵,是很难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的。提升精神境界,需要我们不断吸收知识,武装头脑,坚守本心,切莫因一时贪恋就打开潘多拉盒子。当官不要想发财,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句警告。

  回首从前,革命先烈靠着同一个信仰,用血肉筑造新中国。21世纪的我们,更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回报过去,建设未来。

  《1921》观后感 篇3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特殊节点,影片《1921》带领我回顾了党在成立之初的艰难险阻,深刻感受到早期共产党人和革命先辈的坚定信念与顽强意志,重新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成立时期的波澜壮阔。

  电影中李达同志的一句台词让我印象深刻,他悲愤哽咽到:“偌大的一个国家,我们连自己的火种都没有。”于是,他们就做这革命的火种,点燃华夏大地熊熊烈火,创造出一个新中国。

  “勇往奋进以赴之”、“瘅精瘁力以成之”、“断头流血以从之”。他们对信仰和真理矢志不移,奔走传播;他们为国家大声疾呼、艰难探索;他们为人民奋不顾身、英勇战斗。他们播撒下革命的种子,并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电影中有个细节,李达同志打开窗户,看到一个女孩,第一次他笑了,第二次他打着手语与她交流,第三次他开怀地向她招手。小女孩就代表革命的火种,是民族的希望,是国家的未来。希望不灭,革命终将成功,人民终将胜利,未来终将美好。

  今天,革命先辈心怀家国的.精神风范和艰苦奋斗的意志品质仍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和榜样,我将认真回顾我党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继续走好前行的路,保持蓬勃朝气,昂扬斗志,不断回答时代和实践给我们提出的新的重大课题,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在自己的岗位上努力创造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业绩。

  《1921》观后感 篇4

  看完了《1921》,我问爸爸,党在哪里?爸爸让我自己寻找,清晨,我来的公园里,寻找。我俯身闻了闻娇艳的花朵清香,党在哪里?花儿让我问一问路过的鸟儿,我拦下早起的鸟儿,党在哪里?鸟儿不知,但是它却让我问一问公园里那一棵历经了沧桑的树,我又问苍老的大树,党在哪里?大树深沉的回答,党无处不在。

  此时,太阳从东方慢慢悠悠的升起来了,我大声喊着,想他询问,党在那里,太阳微微的笑了,笑得如此灿烂。我明白了,他让白云传话给我,那被弹药长期熏染的云经过历史长河的洗礼,如今是如此纯净,洁白。

  这时候我的耳边突然传来美妙的乐曲,原来是在公园晨练的老人。我静静地看着这如此富有朝气的老爷爷,休息时,我跑过去缠着老爷爷讲讲他小时候的事,老奶奶告诉我:以前他们吃的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大白菜,玉米,甚至还有的连饭都吃不上,到处挖树根,一年到头一点油水也沾不上。

  再看看现在,想要吃什么就有什么,还有什么膳食营养,连吃都有那么大的讲究,以前就是能吃上点肉就不错了,那还会想这么多。听到这里,我明白了我们现在有多么幸福,能每天无忧无虑的'上学,拥有好的教育环境,好的生活条件是以前怎么也不能够想象的!

  此时,我明白了,党,她用她的力量支撑这我们,鼓励着我们,引领这我们,我们都是党的儿女,党用她的血肉之躯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美好,我们在你的希望与关怀下,一点能够得到和平与安乐!

  《1921》观后感 篇5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今天公司党支部组织公司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们一起观看电影《1921》,看完之后本人也有些感触,随笔记下,了做分享。

  必然成立的中国共产党。在那个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并存的年代,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可以想象中国人民是多么的没有安全感。然而,好在中国仍然有一批愿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的优秀的.、狂热的青年志士,他们有理想、有报复、有实践,他们会因为在自己国家的土地上说外语而愤懑不满,会因为国家的落后不堪而深沉痛哭,他们对国家、对民族、对同胞的爱无法言表。他们从来都不会忘记为改变国家命运而“战斗”,不管自身的处境多么艰险,时刻在寻找改变国家和人民命运的道路。说到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兴衰,最关键的决定因素还是人的因素,有了这些人一旦出现,找到真理只是时间的问题。所幸这些年轻人遇到了共产国际、遇到了马克思主义,并清醒的认识到中国的道路必须自己走,所以,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种必然。

  《1921》观后感 篇6

  7月8日,我观看了电影《1921》。

  电影一开头,借助陈独秀一双忧国忧民的眼睛,回顾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情景,及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李大钊、陈独秀等先驱传递出的信仰之火熊熊燃烧,来自五湖四海、平均年龄仅28岁的`热血青年们,突破各种复杂势力的监控、暗杀和追踪,终于齐聚上海,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看完此片后,我觉得它从故事到人物、从外观到内涵,对历史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还原和重现,让观众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100年前中国人的不屈与抗争。

  岁月匆匆,时光飞逝,100年恍如昨日,我们要时刻牢记,是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改善了人民的生活;是党带领我们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和平年代,并不需要每个人都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要明白,如今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坚持理想信念,前仆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将立足本职岗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每走一步、每做一件事,都高标准、严要求、扎扎实实、任劳任怨,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一己之力。

  《1921》观后感 篇7

  一百年前,在那风雨如磐的旧中国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她像一盏明灯照亮了中国未来之路,让中国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100个风雨春秋,100年奋斗不息,我们党历经苦难,披荆斩棘一路走过来,带领全国人民驶向一个新世纪。

  今天在党100周岁生日这天,有幸观影《1921》。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的红船上诞生,栉风沐雨,今年我们党迎来了一百周年的华诞。昔日承载着民族希望的小小红船,如今已经成为承载着14亿多中国人民复兴希望的巨轮。

  通过观看《1921》这部影片,让我们生于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的这代人走进建党初20xx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劳苦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者将要成为共产党员的我们更就应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职责感,提高认知和学习潜力,强化时代职责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就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1921》观后感 篇8

  光阴似箭,现在党已经100岁了,从当年的“风腥血雨”到现在雨过天晴,又有谁能体会当时的艰辛历程呢,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什么是苦,什么才是甜。当共产党诞生的时候,就仿佛注定它以后的成功,看完《1921》才明白,当初党的诞生,就是为现在的和平而建立,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了战争,但我们依然不能忘记共产党对我们的“恩赐”。电影虽然已经结束了,但我的内心被那个时代所震撼,被当时的青年为了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所感动。我的脑海中始终闪现两个词——“青春”与“使命”。到底是什么催使我们的青年从容的面对打击、伤害甚至死亡?我想,那一定是强烈的爱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爱国让我们感知责任,使命让我们上下求索、不惜一切代价的寻求祖国富强、民主、自由之路。

  当看到李大钊那颗晶莹的泪珠,挂在了一个一生都不可能哭过几次的男人脸上,但是只有刺痛在他最柔软的地方,才能使他更加坚强。想起曾经看到过的一段话:“我不怕死,怕的是我爱的`人,不知我为何而死,我亲爱的人,我对你们如此无情,只因民族存亡之际,我辈只能奋不顾身,挽救于万一。”一个英雄,就应当敢爱敢恨,拿得起,更放的下。

  为了国家的自强,像陈独秀,李大钊一样的多少人勇敢地站了出来,又有多少人死在了枪口下,有人问,革命就一定要人命吗?回答是,不,死不是革命的目的,革命是吾辈当自强,是为了活着地人更好地活下去!

  《1921》观后感 篇9

  这个暑假我去影院观看了《1921》这部电影,其中许多情节都让我记忆犹新,感慨万分。

  电影开头,便是陈独秀先生,通过他的眼睛,我们看到了国家以前的黑暗——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情景,以及我们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不久“五四运动”爆发,青年学生、市民、广大群众都涌上街头,示威游行。随后李大钊、陈独秀先生召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共产党代表到上海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尽管开会途中经历了各种监视、追踪、暗杀等,最终还是成功地结束了这次大会。伴随着代表们的歌声,我们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在电影中有个很重要的角色——李达。他也是共产党成立的`一大功臣。他即使是在局势混乱之时,也在向学生传递革命精神。还记得有一幕是李达向妻子王会悟讲述自己抑制日货的经历。他说,自己点燃火柴准备燃烧日货时,发现这火柴也是日本的。那一刻他是多么的无助。诺大的中国竟造不出一根小小的火柴,真是太讽刺了。但这也坚定了李达改变中国的信念。

  在波光粼粼的嘉兴南湖上,有一艘小船。船头有一位船娘,她手上拴着铃铛,一有人来,她就晃动手,发出声响。里面的人听到后,便会拿出麻将玩起来。这群人就是共产党代表们,也是在这个小船上共产党成立了!代表们齐声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就像歌词中说得那样,中华人民站起来了。

  作为少先队员,我们要发扬共产主义精神,乐于助人,积极参加“志愿者”活动,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1921》观后感 篇10

  很好看,推荐去影院观看。依然是一次盲盒式观影,周五晚上,看场电影,释放一周的如旧情绪。其实是看错了片名,海报设计的2这个数字,很像4,于是以为片名是《1941》。这次选中这部片子,一大半的因素还是因为看到主演是黄轩和倪妮。结果影片开始才知道阵容豪华,堪称集中了目前国内最顶级的流量IP。回到影片本身,讲述的是共产党成立的故事。如果提前知道了这部电影的主题,八成不会买票来看。

  但看完之后还是觉得出乎意料的好看。导演讲述故事的方式很独特,整部片子在精美的基调上还是处处传递了导演的审美和三观。剧情推进的.节奏很快,但是又不会让人觉得匆促,这样的火候足见导演功力。跳出电影本身的剧情,联想到每个人的人生不也是一场救亡运动么。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变成了路。绝大多数人的人生处境其实都要经历即将亡国的境地,接下来如何绝地逢生,从头奋起便是一个人的自由革命之路。这条路只有自己能走,自己去走,才能走向属于自己的美好未来。可能是职业敏感,在影片中还是处处发现了金钱的作用。无论是创办《新青年》,还是搞工人运动,进行共产国际的各种活动,背后有有一条经费的线索。对应到我们的人生,金钱是每个人发展的基础生产资料。

  一百年很长,一百年也很短。对于大概率的百岁人生,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的人生之路呢?时不时问问自己这个问题,是一种必要的自我突破口。

  《1921》观后感 篇11

  今天,公司组织全体党员及预备党员看电影—《1921》。看过之后,我心潮澎湃,难以抑制心中的激动,立即奋笔疾书,记录下这段值得珍藏的记忆。

  无论在什么时代,我们青年人都期望能够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那么究竟怎样才能最大实现自我的价值呢?毫无疑问,那就是将自我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齐,投身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当今世界,现代中国,我们青年的.使命异常艰巨,祖国的未来在我们手中,振兴中华任重而道远。我们必须要增强历史职责感和时代紧迫感,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重要而光荣的使命,挥洒青春汗水,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谱写新的华章。

  20xx年7月1日,我们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纪念日。回顾党的伟大历程,我们感慨: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劳苦大众推翻“两座大山”,建立起新中国;是我们的共产党带领着中华儿女艰苦奋斗,铸起了中国的繁荣稳定、和谐富强。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或者将要成为共产党员的我们更就应熟知历史,以学促用,以对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职责感,提高认知和学习潜力,强化时代职责感,为铸就新的辉煌做出贡献;就应牢记历史,以史为鉴,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在工作和生活中展示共产党人的时代精神。

  《1921》观后感 篇12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中国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使命。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成就,推翻了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壮举,确立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使人民富了起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明确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使中华民族强了起来。

  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党的事业添砖加瓦,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21》观后感】相关文章:

支离破碎——《你好,李焕英》观后感-观后感02-19

活着观后感07-18

《孔子》观后感08-20

《战马》观后感07-31

《八佰》观后感08-03

八佰观后感08-03

姜子牙观后感07-28

夺冠观后感07-29

《鹬》观后感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