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骨干培训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方案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公司骨干培训方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1
新疆石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食品类专业为更好的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努力探索并逐渐建立了一支与此相应的教学团队。老师们进入企业、深入市场研究了食品类专业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构建了“三轮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食品类专业在三年时间里专业带头人培养了1人,企业引进1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了7人;骨干教师培养了5人;培养青年教师xx人次;聘请企业兼职教师xx名,构建了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强、业务水平高、具有敬业精神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一、专业带头人引领专业建设改革,把握专业发展方向
学院通过多种方式在校内培养了1名专业带头人,通过对高职高专职业教育学习,精品课程建设、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开发等项目的学习,进一步拓宽了专业带头人的视野,强化了对专业建设的整体设计和掌控。专业带头人掌握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把握了食品加工专业发展方向,指导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论证,及时调整专业发展方向与人才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中以企业技术标准和国家标准为蓝本,与订单企业积极沟通,指导专业教师依据企业岗位需求制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带领团队进行课程建设、课程开发和教学改革。通过企业锻炼,提高了专业带头人的专业技能。
从石河子天业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引进1名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熟悉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专家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带领专兼职教师进行专业技能实训项目的开发与实施,指导学生进行生产性实训和企业顶岗实习,为学生就业奠定基础。
(1)通过国内外学习,专业带头人学习了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带领食品专业教学团队进行了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建立实施了“三轮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专业课程体系。
(2)专业带头人通过对石河子及周边食品企业深入调研和主持企业生产项目,把握食品加工技术发展的趋势,指导食品专业教学团队紧跟行业市场需求以食品加工技术发展为引导改革课程内容。
(3)专业带头人主持了《果蔬加工技术》核心课程建设,被评为兵团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获得专家好评。
二、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建设,推进教学改革
骨干教师的培养采用了国内培养和企业聘用相结合的方式。
(1)学习进修:示范院校建设期间,选派了4名教师进修硕士学位,增强了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考核通过食品检验工(高级)6人,食品安全师(中级)3人。
(2)下企业锻炼与培训:20xx年--20xx年,选派了27人次名教师赴新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新疆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新疆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石河子神内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进行锻炼和培训,不但了解了行业发展动态,还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与职业教学能力,有力地推进了“理实一体化”课程构建。
(3)行业企业人员指导:聘请了20人次行业企业中的技术人员、职业教育专家到学校来指导,注重教师与行业企业人员经验的交流和沟通,使教师的实践能力得以提高。新疆天业番茄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健和新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品管科科长张晓军多次来我院与食品专业教师进行交流和指导。
(4)课程建设:5名骨干教师均负责相关课程的建设工作,完成了课程标准制定及教学设计与实施,完成了实训项目设计与实训指导书的编写。1名骨干教师主持《果蔬加工技术》精品课程建设,被评为兵团级精品课程,3名骨干教师主持完成了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及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
培养的5名骨干教师,通过参加高职高专师资培训,骨干教师提高了高职教育理论水平,掌握了课程开发方法和手段、精品课程建设。通过教师下企业锻炼,提高了骨干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课程开发能力,骨干教师取得了《食品检验工(高级)》及《食品安全师(中级)》等职业资格证书,提升了双师素质教师的比例。骨干教师在校承担了《果蔬加工技术》、《食品理化检验与分析》、《肉制品加工技术》、《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建设和教学任务,建设了相应的精品课程,完成了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
三、“双师素质”教师培养
在“双师素质”教师培养方面,学院采取了以国内培训、企业锻炼和学院培训的三级学习途径,强化教师实践技能。学院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教师下企业。20xx年至20xx年先后选派了9名教师,到石河子质量监督局、新疆顶益食品有限公司、新疆雨润食品有限公司、新疆中粮屯河昌吉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石河子神内食品有限公司、新疆沙湾中粮油脂制品有限公司进行岗位锻炼,两年内下企业达到xx天。学院鼓励教师通过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成为技师或高级技师,国内分批学习共xx人次,专任教师中获得食品营养师1名,高级检验工6名,食品安全师3名。“双师素质”教师比例由55.6%提高到87.5%。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2
一、领导重视全面推广创新方法
无线电集团领导一致认为,创新方法是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水平及效率的系统性方法,读懂它、用活它,将给企业的研发工作带来革命性变化。20xx年,集团围绕“自主创新,方法先行”这一中心,开始导入创新方法培训,以“创新团队建设”、“创新方法培训”、“创新方法应用项目”、“创新方法软件工具”为抓手,在集团范围内全面推进创新方法的应用。自应用创新方法以来,20xx年专利申请总量较20xx年增长xx%,其中发明专利申请增长28%。20xx年主营业务收入较20xx年增长19.66%,利润增长24.79%。
同时,为集团打造了一支熟练掌握应用创新方法、有效解决集团实际技术研发难题的创新骨干团队,提高了集团发明的数量与质量、研发效率和自主创新能力。
二、着力打造创新团队新模式
目前,无线电集团已初步组建了由集团公司总裁、总裁助理、业务部门,成员单位总经理、研发副总、接口人、创新骨干团队组成的两个层级的五级创新方法推广应用团队。创新骨干团队共41人,硕士以上学历20人,占比达到49%;具有高级工程师职称或副总工职务的共计21人,占比达到51%;平均年龄为35岁;是一支学历高、工作经验丰富、创新意识强的团队。在创新骨干团队的基础上,选拔了15人组建集团内部创新方法专家团队,为创新方法应用项目提供具体的业务指导。在建立集团创新方法专家团队的基础上,逐步将创新方法纳入研发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强化集团的创新氛围,提高集团自主创新能力。
集团已与河北工业大学TRIZ培训中心、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作为集团的外部专家顾问团队,为集团持续提供培训与指导。集团还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为集团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咨询建议。
三、积极组织实施创新方法
培训
无线电集团采用外训、内训两种形式进行创新理论培训。通过外训,集团的骨干研发人员掌握了创新方法理论,并将学习体会以“自主创新、方法先行”主体研讨会的形式向集团领导进行汇报,促进创新方法在集团内的推广应用。集团公司与成员单位采用导入式的内部培训,将创新理论培训纳入培训体系,并形成长效机制进行落实。
近年来,无线电集团积极发动员工,组织参加了多场次的外部培训。20xx年xx月,集团组织3人参加了广州生产力促进中心举办的企业自主创新系列讲座。
20xx年1月,集团组织5人参加了广东省科技厅举办、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的广东省创新方法普及讲座;20xx年3月,集团组织5人参加了省、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协办、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主讲的广东省创新方法高级培训班。
20xx年8月,集团组织6人参加了省科技厅主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承办、河北工业大学协办的广东省创新工程培训;集团积极组织广电运通、海格通信、海华电子集团6名技术骨干参加了为期xx天的“广东省创新工程师”全脱产培训,系统地学习了技术创新方法理论体系,并进行了工程课题演练。
无线电集团的内训分四个不同阶段,以不同主题进行培训。
第一阶段:技术咨询
20xx年xx月,河北工业大学TRIZ研究中心孙建广老师莅临集团,就“广东省创新工程师培训班”学员的工程课题作具体指导,集团共有6人参加了此次培训。20xx年4月,集团邀请北京亿维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创新方法培训,主要讲解了创新方法如何贯穿研发项目的全过程,并对创新方法软件工具进行了演示。集团共计31人参加了此次培训,通过上述内训,创新骨干团队更加深入地掌握了创新理论知识。
第二阶段:创新方法概念推广
20xx年3月,《关于推广应用创新方法的工作通知》在集团范围内实施,各成员单位召开了“自主创新、方法先行”的`主题研讨会,并就创新方法在本单位的实施作了具体部署。20xx年6月,广电运通梁添才博士与海格通信赵彤宇在各自单位就自己的学习心得与相关研发人员进行了数次经验分享会,使更多的研发人员开始了解、认识创新方法,极大地促进了创新方法理论的传播。20xx年xx月,集团收集、整理了三星公司的创新方法应用案例,并分发给各个成员单位阅读。
第三阶段:导入系统培训
集团在20xx年第一季度采用理论培训与课题演练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普及培训”“专题培训及应用项目的初步设计”“课题指导及应用项目的详细设计”“应用项目答辩及奖励”四阶段为期8天的系统培训。根据学员的应用项目完成及答辩情况,选拔15人推荐参加国家、省、市或国外的创新方法专家高级培训,组建创新方法专家团队。
第四阶段:创新方法培训纳入成员单位培训体系,形成长效机制
依托集团内创新方法专家团队及集团外创新方法顾问团队,将创新方法培训融入成员单位培训体系,为创新方法应用项目的全面开展提供持续的培训与指导,形成长效培训机制。
自20xx年xx月起,通过外训和内训,集团的受训人数总计达到xx3人次,培训范围覆盖了集团领导层、研发业务骨干、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等,课时数接近200小时。集团共有3人通过了“广东省创新工程师培训班”的工程课题答辩,较好地掌握了创新方法理论知识。目前,通过成员单位推荐、集团公司审核、集团公司总裁批准,已初步建立了规模为41人的创新骨干团队。
四、全面开展创新方法应用项目
无线电集团积极开展创新方法的应用,解决企业实际技术难题。在自助柜员机(ATM)领域,利用“冲突解决理论和发明创新原理”优化了“钞票识别模块”的解决方案,通过“多模态信息融合”克服了“钞票识别模块”长期存在的“可靠性与制造精度”之间的矛盾,构建起“多模态信息融合”为基础的专利保护网,申请了6项发明专利,并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通过创新方法应用项目的开展,突破了ATM机芯的关键共性技术—钞票识别技术,广电运通(集团成员企业)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ATM机芯的企业,打破了ATM机芯长期被美国NCR、日本日立等跨国公司垄断的局面,使ATM机的价格大幅下降。广电运通的钞票识别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改写了我国ATM机芯一直依赖国外的历史,在国内同行业的自主创新方面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取得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目前ATM产品广泛应用于全国各大银行,并远销海外60多个国家和地区,据《金融时报》报道,在中国市场,该产品销量20xx年跃升为第一位,20xx年和20xx年保持第一位。本项目累积销售收入为24068.71万元、利润为6920.1万元、税收为3341.15万元、创收外汇为2184.37万元。
【公司骨干培训方案】相关文章:
公司培训方案01-22
公司员工培训方案01-17
公司培训方案15篇01-22
公司员工培训方案05-22
公司新员工培训方案03-30
公司培训方案(15篇)01-22
公司培训方案精选15篇01-22
公司培训方案(精选15篇)01-22
公司培训方案合集15篇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