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
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1
一、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加强教师和幼儿对突发事故的灵活应变能力,使幼儿掌握消防安全知识,从小培养消防意识;掌握更多的自救、逃生、自我保护的具体方法,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对全园师生及教职工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教育的学习,并举行幼儿园消防疏散演习活动。旨在培养幼儿掌握正确的逃生要领,从容应对火灾等突发事件。
二、演练的时间、参加人数
时间:20xx年4月26日
人数:全体教职工及幼儿
三、演练领导小组及应急小组成员
1。现场指挥:
2。班级组织指挥:各班老师
3。摄影:
4。警报声负责人:
5。灭火人员:
四、准备工作:
准备警报声,师生事先熟悉园内通道,下楼梯(方法、顺序、路线)。演习前,各班主任进行消防安全教育课,并教会幼儿如何正确逃生。
五、疏散集中地:
操场
六、幼儿逃生路线:
总的疏散原则是一楼为先二楼为后,靠近楼梯班级为先远离楼梯班级为后的原则。听见演练警报后,任课教师应立即停止教学活动,与配班教师一起,班主任、配班教师互相配合,班主任在前副班在后,确保不丢下任何一名幼儿。要求幼儿不得携带任何个人物品,从教室门口抓紧时间进行疏散至指定位置后各班教师再次清点幼儿人数。
七、演习准备阶段
1、所有幼儿进入自己所在活动室
2、各班老师清点幼儿人数
3、组织纪律教育:各班主任老师要求幼儿,严格遵守活动纪律,在活动过程中,不允许随意乱跑,自己选择路线。严禁说话、嬉戏、打闹,严禁奔跑抢先,特别下楼梯时严禁动手推搡。
八、演练过程
1、警报声起,各班教师组织幼儿迅速撤离活动室,沿安全逃生路线疏散。要求:
(1)各班幼儿用湿毛巾、纸巾或衣角捂住口鼻,排成1—2排,沿墙角边微曲身体有秩序的撤离;
(2)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
(3)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前、后有教师组织,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2、后勤工作人员配合班级教师协助幼儿进行逃生,听到警报声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撤离在走道协助教师,引导幼儿逃生。集中到指定位置,清点人数、排好队。(一楼的厨房人员协助小班幼儿,二楼的清洁人员和保育员协助中班幼儿)
3、演练结束,各班组织幼儿有序地回到教室。
九、注意事项
1、具体疏散还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听从疏散指挥教师的.指挥。疏散通道必须保证时刻畅通。
2、为模拟活动的真实性,参加演习的幼儿在有烟的环境里,尽量闭嘴,减少说话,尽可能地用湿毛巾、口罩等捂口鼻,弯腰、低头从楼道撤离。
3、在撤离过程中,注意根据教师指示,按照撤离路线迅速逃出楼外。
4、从楼内撤离出的幼儿以班级为单位,有组织的在操场集合。在活动结束前,从活动室撤出的幼儿不能随意再次进入楼内,不要在操场随意走动。
5、各班保教人员带领本班幼儿撤离,各位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幼儿情况,避免楼梯、过道拥堵造成危险。在操场集合后,各班教师清点本班幼儿人数,并向园长报告、确定无人员“受伤”后,宣布疏散演习成功。
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2
为增加师生应对各类突变事件的意识,让学生初步掌握个人避免意外伤害的技巧,积累集体逃生经验,提高学生的防震、防火自救能力,学校决定下周一升旗仪式后举行防震、防火疏散演练。现将演练过程安排如下:
总指挥:(正校长)
副总指挥:(副校长)
演练对象:全体师生
一、广播通知要求
1、第一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2、第二次广播:防震演练(双手抱头,离开座位蹲坐在桌子底下或教室的过道上。)
3、第三次广播:消防疏散演练。紧急疏散,集中到国学广场上,按各班级下楼顺序,学生面向文化长廊方向蹲坐(2分钟)。
二、点火模拟
在教学楼南、北楼梯口放两个盆模拟火灾、浓烟场景,在疏散开始前点燃(符老师和早班校警负责)
三、灭火器灭火演示
由陈老师拿住灭火器向师生战士灭火步骤。
四、时间统计员(潘奕伶)
统计消防疏散时间。
演练结束后进行简单的小结
五、疏散路线
从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一(3)一(1)二(2)三(1)四(1)五(2)六(1)
从南边楼梯下楼的班级:二(1)一(2)三(2)五(1)四(2)六(2)
六、要求
1、下周一全校演练之前班主任对学生进行防震躲避及关于“火场如何逃生的技巧”的辅导,火灾发生时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不让有毒烟雾进入呼吸道,伏低身体下楼撤离。(疏散演练时不需带毛巾,单手捂住口鼻,弓着身体下楼撤离,并注意遵守纪律,不要喧闹。)
2、每班分2行队伍下楼,每班有2位教师带队,班主任在本班队伍前面带队,另一名教师在班级队伍后面维护秩序。
3、安排在楼梯口的`教师要注意各班下楼队伍的安全,让学生有序下楼。
4、负责南北两个楼梯口的拍照工作。
5、强调演练过程保持安静。
6、楼梯口的人员安排:
北边:四楼:
二楼:
南边:四楼:
二楼:
各班带队教师
一(1)班:
四(1)班:
一(2)班:
四(2)班:
一(3)班:
五(1)班:
二(1)班:
五(2)班:
二(2)班:
六(1)班:
三(1)班:
六(2)班:
三(2)班:
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3
一、演练目的:
1、通过对地震安全疏散的实战演练,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现场逃生的技能。
2、通过各种安全知识的讲解,使学生了解逃生的基本知识。
3、通过演习锻炼脱离危险的能力,培养一种自我保护意识
4、突出“安全教育日”主题:我安全,我健康,我快乐。
二、演练原则
1、坚决做到:安全第一,确保有序,责任明确,落实细节。
2、学生列队下楼道,要求依次、快速、安全下楼,不争、不抢,以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三、演练领导机构
总指挥:
副指挥:
现场指挥:
成员:全体教师(全体到位,各负其责,没有任务安排的科任教师到所任课的班级协助班主任开展工作)。
救护:(准备好各种救护用品,在卫生室待命,有情况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资料收集:(负责演练活动的相关图片资料的搜集、宣传、上报)
信号播放:(负责此次演练紧急信号的报警信号录制、播放)
场地集中:(负责学生疏散到集中场地后秩序、安全和纪律)
计时:
摄像:
警戒保卫:
校门:
教学大楼前:
入口1:
入口2:
四、演练时间:
20xx年5月12日下午(第二课开始)
五、演练对象:
全校师生
六、演练内容
情景模拟:
(1)全校师生在教室里,遇到较强的'地震影响时;
(2)全校师生在教室里,遇到教学楼发生火灾时;
七、紧急疏散演练程序及注意事项
(一)准备阶段:
1、做好演练过程所需的物质准备。
2、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知识的宣传教育。
(二)实施阶段:
1、演练步骤
(1)班主任先向学生讲授应急避险的方法
(2)第一次警报声,全体蹲下,躲在桌子下面,(第一次警报声完停止5秒);
(3)第二次警报声,全体有秩序走出课室,有秩序排队下楼梯,跑向集合点
(4)各班清点人数,向指挥部报告,按秩序回课室。
2、疏散路线及集合点
严格按照《三亚市崖城镇中心学校安全疏散演练示意图》路线进行疏散、集合。
3、撤离顺序
⑴、各班:1、2组走前门,3、4组走后门
⑵、各栋楼:靠近楼梯的班(三、四年级班级顺序3—2—4—1)先走,层层依次由下至上按顺序撤离,下层未走完,上层正下楼梯的学生应停止走动,待下层走完后再随后紧跟。班主任在前,副班主任在后,确保学生一个不落到达指定地点。
4、各楼梯的安全及集合点的安排负责人
⑴、教学楼东边楼梯口负责人
一楼(计时);二楼;三楼
⑵、教学楼西边楼梯口负责人
一楼(计时);二楼;三楼
⑶、综合楼梯口负责人
一楼(计时);二楼林仲
5、疏散注意事项
(1)第二次警报声一旦长鸣,全体学生不用带书包、手抱头部,按顺序撤离教室。
(2)撤离时,学生与学生前后保持伸手之间的距离,不得拥挤,不准推人。
(3)一旦发现前面有学生跌倒,后面学生应立即将他拉起。负责跟班的老师发现有学生跌倒时,应立即制止后面的学生继续往下跑,待拉起后才继续跑动。
(4)学生不要起哄、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5)到达指定地点后,学生要蹲下,继续手抱头部,各班立即清点人数,并向集合处负责人报告,集合处负责人向副指挥报告。
6、教育学生应该知道的防震减灾知识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
(2)在教室内的学生,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使身体尽量缩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也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在室外的同学,应跑到空旷的地方,要用双手放在头上,防止被砸,要避开建筑物和电线。
八、演练总结:
(1)在清点人数无误后,总指挥廖校长进行总结,并宣布本次防震应急疏散演练获得成功,演练结束。
(2)演练结束后,各班有秩序地回到教室后,班主任就本班这次演练活动立即进行分析、小结。通过本次安全应急疏散演练,使学生从根本上提高疏散应急的安全意识,让学生真正掌握遇到地震灾害、火灾事故时自救和逃生的基本方法。
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4
为了使全体教职工及幼儿了解地震发生时的应急避震知识,掌握应对地震发生时采取的防护措施和方法,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带来的损失,从而提高全体师生对各种突发事件来临时能做到紧急避险、懂得自救自护的能力,特制定本次防震演练方案。
一、演练时间、地点
时间:20xx年5月12日
地点:澄迈县老城中心幼儿园
二、演练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总指挥:园长(在指定地点接受各班报告的人数并进行统计和记时)
副指挥:各班主任
广播发令:(发布演练信号)
楼道安全:(大班楼梯转弯),(小班拐弯处),(教学楼走廊出口),负责二楼楼梯处,负责大门动态。
幼儿组织:演练开始时各班级教师负责组织幼儿应急避震和紧急疏散。
医疗小组:(携急救箱)
拍照:
三、演练对象
老城中心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和幼儿
四、演练内容
演练包括应急避震和疏散两个内容。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当主震结束后,再进行疏散,到预定地点集中,以防余震发生。
五、演练实施过程
1、前期准备工作:
(1)组织全体师生学习有关防震的知识,让教师明确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了解并掌握应急避灾的方法,熟悉灾害时紧急疏散的集中地点和途径路线。
(2)各班老师要教会幼儿地震基本的逃生技能,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自然灾害,提高幼儿防震意识,明确开展演练的意义。
2、正式演练前
(1)由总指挥进行最后动员部署,并提出注意事项(如安全、口令等),演练前的注意事项:
为保证快速、有序、安全地疏散,任何人在疏散时不应携带个人物品,更不允许逆向跑窜寻找个人物品。
(2)安全方面
撤离的总体要求是“安全、有序、快速”,而首先要保证“安全、有序”。幼儿在撤离过程中,特别在楼梯口,不准相互推、拉、挤,要手扶墙或栏杆逃离。
3、演练行动步骤:
首先当地震发生时,先进行应急避震:意识到这是一次地震到地震结束,一般只有十几秒钟的时间,很少会持续一分钟以上。要把握好最早的几秒钟,赶紧躲到最近的'安全地方。躲避到地面停止摇动,再也没有东西落下来为止。当听到地震发生的信号后,幼儿们立即开始演练。
教会幼儿应该做到:
(1)要保持镇定,切莫惊慌失措。尽快躲避到安全地点,千万不要匆忙逃离房屋。
(2)在室内的幼儿,应立即就近躲避,身体采用卧倒或蹲下的方式,躲到桌下或墙角,以保护身体被砸,但不要靠近窗口。
(3)躲避的姿势:将一个胳膊弯起来保护眼睛不让碎玻璃击中,另一只手用力抓紧桌腿。在墙角躲避时,把双手交叉放在脖子后面保护自己,可以拿书包或其他保护物品遮住头部和颈部。
(4)卧倒或蹲下时,也可以采用以下姿势:脸朝下,头近墙,两只胳膊在额前相交,右手正握左臂,左手反握右臂,前额枕在臂上,闭上眼睛和嘴,用鼻子呼吸。
(5)老师要按预先的分工,迅速到每个教室检查避震的情况,发现有采取不正当措施的,要及时纠正。
其次组织幼儿进行疏散演练:
第一步:(发生地震)
(1)警报器响起老城中心幼儿园防震演练现在开始。
(2)班主任“请注意,现在幼儿园发生地震。赶紧排好队撤离到操场。”
(3)疏散注意的事项:
①要有顺序地疏散,疏散过程中,以双手护头,以防被砸。
②老师应在每层楼梯把守,指挥幼儿下楼时,不在楼梯或走廊互相拥挤,避免跌倒。
③疏散过程中,要迅速,要排队有秩序前进,不要慌乱奔跑,不要争先恐后。
④各班幼儿到达集中地后,幼儿要蹲下,保护头部。撤离后各班教师应立即清点人数,并向总指挥报告。
第二步:(准备撤离)
各班组教师看情况喊:“排队,准备撤离!打开前后门”各班组织幼儿迅速起立排队(注意:只能在教室里排队,不能在走廊上排队)。
第三步:(开始撤离)
1、在班主任组织下,各班进行脱离活动室后快速下楼,到达操场集中。具体为:离开活动室后迅速跑向指定地点整队集合,清点人数,向总指挥报告人数;二教师引导幼儿逃生时,教育幼儿不抢道、不惊慌;教师要组织幼儿有序撤离,前、后有教师组织,不许漏下一名幼儿。
2、后勤工作人员配合班级教师协助幼儿进行逃生,听到警报声应立即停止手头的工作,撤离在走道协助教师,引导幼儿逃生。集中到指定位置,清点人数、排好队。如有幼儿摔倒,应使其迅速脱离队伍,防止踩踏。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按照设计好的路线安全而有序地撤离到大广场指定位置上并蹲下。
3、演练结束,各班组织幼儿有序地回到教室。
六、演练结束(总结)
当各班到齐集中地点,经查实人数无误后,可以宣布演练结束。老师要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幼儿应急避震演练的效果。
【小学春学期地震逃生紧急疏散演练方案】相关文章:
紧急疏散演练方案09-03
中学紧急疏散演练方案04-24
消防逃生疏散演练方案05-19
小学应急疏散逃生演练实施方案10-30
紧急疏散与灭火演练方案(精选14篇)10-27
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03-17
小学消防疏散逃生演练方案范文(通用7篇)03-18
地震紧急避险演练方案(通用8篇)09-07
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总结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