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我们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根据观察和想像设计有趣的房子。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像力、创造力。
活动准备:
1.和幼儿人数相等的16开白纸、水彩笔。
2.请4个小朋友扮演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起幼儿兴趣,引出课题“房子”
1.老师:小朋友,你们看,哪些小动物到我们班来做客了
幼儿: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
2.老师:咦,你们到我们班来有什么事吗?
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一起说:“现在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的房子又破又旧了,想请小朋友帮助我们设计一幢漂亮的新房子,你们愿不意愿意啊?
二、引导幼儿讲述房子特征
1.老师:小动物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房子呢?
四个小动物一个个站起来说:
小兔: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最喜欢吃什么吗?你们就用我吃的`东西做房子吧。
小狗:我最喜欢闻香味了,我想有一栋能发出香味的房子。
大象:我最喜欢去旅行,我想带上一座跟我去旅行的房子。
长颈鹿:我最喜欢高高的房子。
2.老师:小朋友,你们听清楚小动物的要求吗?它们要的房子可不一样,小动物们你们也别着急啊,我们班的小朋友可热心了,都会帮助你们设计房子的,你们先到旁边休息一下吧。(小朋友,跟小动物们再见)
3.老师提问:刚才,小动物们要我们做什么呀?(设计房子)小朋友见过什么样的房子。(高高的、矮矮的……)他们的屋顶有什么不一样(尖、圆顶、斜顶)房子上还有什么(门和窗)门和窗是什么样子的?(方、圆、半圆)小朋友见过这么多的房子,可是小动物的房子都是有要求的,小兔子,用它最喜欢吃的东西做房子,小朋友想一想它最喜欢吃什么(蘑菇等)用这些东西给它设计房子吧。
(用同样的提问方法引导幼儿说出:小兔、小狗、大象、长颈鹿要设计的房子)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辅导,并引导幼儿用直线、曲线、波浪线、或者用大面积的色块装饰房子。
四、请一两个能力强的幼儿来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五、请全班的小朋友互相说一说设计的房子。
六、请全班的小朋友分组把设计的房子送给喜欢的小动物。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2
一、活动目标
1、知道冰上的危险,有危险的意识。
2、知道自救方法。
二、活动预备
情形图片
三、活动进程
1、碰到险情不慌张:一天,明明和涛涛在结了冰的河面上顽耍,忽然冰裂了,明明掉进了冰窟窿里。这可怎样办呢?
2、自救办法记心上:假如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小朋友要记住:
(1)应大声呼救并往岸上爬。
(2)尽力把头探出水面,双手攀住大块的.厚冰,努力不让自己沉下往。
(3)不要站在冰面上,应迅速爬到岸边,以防冰面再碎裂。
3、安全预防很重要冬天温度低,水面常常结冰。但有些时候冰冻得其实不结实,人走在上面很轻易掉进冰窟窿里。看一看,下面的小朋友做得对吗?
(1)在冰上有裂缝的河面上顽耍。
(2)在刚结冰不久的河面上滑冰。
4、大家快乐又健康知识小问答当你一个人的时候不谨慎掉进了冰窟窿里,你知道应当怎样自救吗?请幼儿来讲一说,(1)在水中挣扎。
(2)向岸上大声呼救。
(3)用力向岸上爬。
假如你选择了后两个答案,说明你是个会自救的好宝宝。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3
活动目标:
1、启发幼儿聆听水的歌唱,并尝试用水声随歌曲打击相应节奏,感受水声的美妙。
2、幼儿通过操作活动,体验水的乐趣,并产生对水的喜爱之情。
3、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4、认真倾听并积极参与歌唱活动。
5、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活动准备:
幼儿每人三杯水(各装不同量的水)、调羹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歌曲《摇篮曲》,幼儿自由随歌曲边哼唱,边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请幼儿观察杯子里的水量的区别,并告诉幼儿今天要和水娃娃做游戏。
说明:第一步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通过音乐游戏,使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入教学,并引起幼儿产生对水的兴趣,这是探究和体验的前奏。教师指导语言:小朋友看,你们面前放着什么呀?(水)对啦!今天我们小朋友要和三个水娃娃一起做游戏,你们发现它们长得有什么不一样?
二、尝试运用水杯演奏乐曲:
1、幼儿自主探究:装有不同容量的水杯,能发出不同高低的'声音。
2、教师引导幼儿发现水杯能演奏出音乐中的高音、低音、中音,感受水声的美妙。
说明:进入有目的的探究阶段。这里强调让幼儿自主探索,通过用调羹敲打水杯,自己发现不同量的水杯所发出的声音高低也不同,加上教师有意识的引导,使幼儿发现水也能唱歌。
教师指导语言:
(1)小朋友仔细听听看,每个杯子发出的声音一样吗?
(2)老师和你们一起先敲水最少的杯子,听听看声音是怎么样的?水最多的呢?
三、尝试用水声为乐曲配伴奏:
1、听歌曲《摇篮曲》,尝试打击水杯为乐曲配伴奏。
2、给水杯增加色彩,增添活动的趣味性。
说明:在给乐曲配伴奏的过程中,使幼儿进一步对水有了直接的体验和感知,同时也更激发幼儿继续探索的欲望。同时再通过给水添加颜色这一环节,使幼儿更产生对水探索的兴趣与喜爱。
教师指导语言:
(1)今天我们小朋友来做一回小指挥,让水娃娃唱起好听的歌曲吧!
(2)老师给你们的水娃娃穿上漂亮的衣服,再和它们做游戏好吗?(分别给各个水杯加红、黄、兰颜色)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4
活动目标:
1.知道六一节是全世界儿童的节日。
2.学习唱十六分音符及间奏,体验节日快乐的心情。
活动准备:
走与跑录音带、《小鸭子的舞》录音带、小鸭头饰。
活动过程:
1.幼儿听音乐,《走着去,跑回来》,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的变化,知道走的音乐慢,跑的音乐快一些。
2.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走着去,跑回来练习走与跑的动作,音乐反复的变化,加强幼儿对快慢的感受与辨别能力。
3.歌曲:“庆祝六一儿童节”
(1)“六月一日是全世界小朋友的节日,我们生活在今天感到无比的`幸福和快乐,六一的歌是甜甜的,六―的花是香香的,六一的小朋友个个都是美美的。”
(2)幼儿欣赏老师范唱《六一的歌》。
(3)随老师有节奏的朗读歌词。
(4)学唱全曲,辅导幼儿唱准歌曲中的十六分音符、间奏,体验节日的快乐,用歌声表达愉快的情感。
4.复习《我有玩具大家玩》、《大雨小雨》
(1)《我有玩具大家玩》吐字要清楚,声音由弱到强,表现出我有玩具大家玩,友好的情感,利用领唱,齐唱练习。
(2)《大雨小雨》
幼儿分组,一组唱大雨,―组唱小雨,分组唱时注意衔接的要紧凑、自然,节奏准确合拍。
5.欣赏:《小鸭的舞》
(1)幼儿安静的欣赏《小鸭的舞》
提问,这首乐曲表现的是哪一种小动物的事?对是小鸭子的故事。你们仔细听听小鸭子在干什么?
(2)分段听:(1)─(11)要求幼儿集中精力听音乐,从欢快活泼的音乐声中听出小鸭子在高兴的跳舞,速度稍快。
(12)─(20)启发幼儿从音乐的表现手法上听出小鸭子很高兴的游泳,速度较慢。
(21)─(25)小鸭子们游泳后又继续愉快的跳起舞来,速度稍快。
结束部分:
幼儿戴上小鸭头饰,在老师的引导下听音乐做动作,感知音乐的快慢与表达的内容关系。幼儿自然地离开教室。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5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音乐,听辨大雨和小雨不同的音响效果,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大雨和小雨。
2、在表演时不与他人相撞,并喜欢向别人学习。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音乐素材、太阳牌,乌云牌,雨滴牌。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雨滴》
“宝宝们好,我是雨滴姐姐,我们一起来玩游戏吧。”
二、导入
1、出示“太阳牌”:这是谁啊?太阳公公挂在天空中,天气好不好?忽然,一阵风吹过来,呼……哎呀,谁来啦?(出示乌云牌)大乌云飘来了,天要怎样了?天空下起雨来了。(出示雨滴牌)
2、那雨滴是怎样落到地上来的?听,沙沙沙,沙沙沙,这是什么声音?(下小雨的声音)听,哗啦啦,哗啦啦,这是什么声音?(下大雨的声音)
3、雨滴姐姐给你们带来了好听的音乐,一起来听听到底是什么声音?(放录音:大雨的声音,小雨的`声音)你刚才听到了什么声音?(再次放录音,进行分段欣赏)
4、那雨滴是怎样跳着舞落下来的呢?(请幼儿自由跳)这个宝宝跳地真好,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多请几名幼儿上来表演)
三、音乐表演
宝宝们,现在,我们来听着雨声来跳舞喽!听到是沙沙沙下小雨的声音就做轻轻下雨的动作,听到哗啦啦下大雨的声音就做大雨点哗啦啦落下来的动作。
四、结束活动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6
活动名称:认识左右
活动目标:
1.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左右的位置与顺序。
2.通过活动,使幼儿能确定物体左右的位置与顺序,并能用语言来表达,初步体验左右的相对性。
3.使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
2.幼儿每人1套图片。
活动过程:
1.举手回答
小朋友,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些客人,首先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谁知道,一共来
了几位客人?
刚才你回答时举的哪只手?右手还可以做哪些事?左手呢?左、右手是一对好朋友,你身上还有这样一对对好朋友吗?(左腿、右腿;左脚、右脚;左耳、右耳等)
2.听口令做动作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耸耸你的左肩,耸耸你的右肩;跺跺你的左脚,踩跺你的右脚;左手摸左耳,右手摸右耳;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
3.按方位说名称
(1)幼师将铅笔、橡皮、剪刀、文具盒、尺子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摆好,让幼儿说出文具的名称。“小朋友,你们看一看,放在最左边的是什么文具,放在最右边的又是什么文具?”“谁来告诉老师,尺子的左边是什么文具?尺子的右边又是什么文具?”
(2)请幼儿按教师的要求把图片摆出来。先找出老虎图片,把小兔子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左边,把小猫图片摆在小兔子图片的左边,把熊猫图片摆在老虎图片的.右边,把小鸭子图片摆在熊猫图片的右边。请幼儿跟自己旁边的幼儿说一说,老虎图片的左边是什么图片?右边又是什么图片?
(1)教师和幼儿面对面站着,教师请幼儿举起右手,教师自己也举起右手。教师举的右手和幼儿举的右手怎么不同呢?
(2)教师转过背,与幼儿方向一致,再举右手。让幼儿体验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不同,所以自己举的右手就和教师的刚好相反;要是方向一样,教师举的手就和小朋友举的手一样了!
5.练习
请幼儿说一说,下图画的分别是哪只手或哪只脚?请在左手、左脚的。内画“/”.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7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将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两份。
2、探索物体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3、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感知等分的含义。
4、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活动准备
1、故事《两只笨狗熊》
2、圆形,正方形若干图片
3、糖果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教师:在活动之前我们一起来听听故事《两只笨狗熊》。
2、教师简单重复故事内容。
教师:谁能告诉老师故事中狐狸是怎样骗小熊的面包吃的?
如果给你一个圆面包,你会分成一样大的两块吗?
现在我们一起来分一下,一定能分得很很好的对吧!
二、等分圆形,引出概念二等分。
1、教师:有什么方法证明你分的两块是一样大的?
2、教师引导幼儿用重叠对应的方法比较分出的两份是不是一样大,并且引导幼儿把分开的两份中的一份与原来的相比,理解分成的每一份都要比原来的要小。
3、幼儿操作等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教师:你能把这些图形都分成两等分吗?
(1)把这些图形分别发到每个孩子手里,每人一个,幼儿动手操作。
(2)教师观察,指导个别幼儿操作。
4、教师总结:分出的每一份是原来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个物体分成相等的二份。
把分开的两份合起来会变成原来的'图形。
三、引导幼儿学习分得一样多--平均分。
1、教师:刚刚我们把正方形的面包分成了两等分,就可以分给两个小朋友,如果有四个小朋友,我们该怎么分呢?
2、刚才我们学习了平均分一个物体,分给两个或者四个小朋友,现在呢,老师这里呀有些糖果,想请小朋友来帮忙分一下,怎么分呢?
班上有这么多小朋友啊,怎么办,老师想每个小朋友都分一点,你们来帮帮老师,我们一起想办法解决。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小结。
(1)把糖果分别装到盒子里。(盒子里的糖有多有少)
(2)把幼儿分组,每组请一个幼儿来拿盒子,其余小朋友从盒子里自己拿糖果,每位幼儿只能分两颗糖果。
(3)鼓励幼儿介绍平均分的意思,并用数数的方法进行比较。
(4)请幼儿相互检查是不一样多,对了就鼓励,不对就请其余幼儿帮忙。
(5)教师小结:平均分就是把一个或者一盒整个的物体分成一样大小或是一样多的物体。
活动延伸
请幼儿品尝糖果
1、向幼儿介绍糖果的好处和危害。
2、告知幼儿要爱护环境,不能乱扔垃圾。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学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方案07-13
幼儿园小班音乐教学方案04-21
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方案02-23
音乐教学方案03-02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02-15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学方案08-14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学方案03-21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学方案05-10
国庆节中班音乐活动方案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