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4-11-13 23:01:28 读书心得 我要投稿

(热门)《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热门)《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

  宁静的夜晚,月亮偷偷爬上树梢,明亮的灯光下,伴着妈妈的柔声细语,我们一起读窗边的小豆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悄悄地绽放在我们的耳边。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一个年龄跟我差不多的日本小女孩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故事。她有一个可爱的名字叫:小豆豆。她爱说话,好动,上一年级的.时候,因为上课总是反反复复的掀开桌盖,总是站在窗边等待着路过的宣传艺人,还有自言自语的跟屋檐下的小燕子说话,影响了课堂秩序,最后被学校退学了。妈妈为她找了另一所学校——巴学园。在那里,小豆豆认识了小林校长,还有许多新同学,发生了许许多多有趣的事情。在巴学园里,很多的事情与原来的学校都不一样,上课很自由,座位可以随便坐,吃饭前要唱歌,还有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同学们在一起游泳,集体站队到校外散步,还请了农民旱田老伯伯当老师教同学们怎么种田,在礼堂里露营,到野外野炊。读着这些有趣的故事,我多么希望自己也能体验一下这些有趣的活动。最让我感动的是小豆豆让同学泰明参观自己的树,虽然她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上树顶完成了这次“大冒险”,但小豆豆在遇到困难时却不放弃,总会努力的想办法去解决,让身体残疾的泰明终于能够爬到树上欣赏远处的风景,这对泰明来说是多么难忘的一次经历啊!

  微笑和伤心两种复杂的心情陪伴着我和妈妈读完小豆豆的故事,有趣的故事让我们开怀大笑。然而泰明死了,小豆豆的牧羊犬落基不见了,巴学园最后在大火中消失了。读到这些时,我想当时的小豆豆一定伤心极了!想到这里,我也情不自禁地流下了难过的眼泪……

  我要向小豆豆学习,做一个勇敢善良、团结同学的好孩子。生活中多观察身边的事物,遇到问题善于思考,不慌张,冷静的想办法,要对自己有信心,对身边的人有爱心,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的去帮助别人,只有乐于帮助别人,自己才能得到快乐。我的童年也很快乐,在风景如画的校园里读书学习,有像园丁一样辛勤培育我们的老师,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同学,有像小林校长一样和蔼可亲的爷爷,陪伴我度过了有趣的学校生活7a3a,有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细心的妈妈,陪在我身边听我讲故事,陪我做游戏,我感到无比的快乐,每天与妈妈一起读书是我最幸福的时刻。

  时间过的真快啊,时光老人迈着“滴答滴答”的脚步,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凉爽的秋天,这个暑假即将结束了。我也将迎来新的学期,成为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多读书,读好书,争取做一名优秀小学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

  最近看完了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很久之前听过,今天看了之后才真正有了自己的感触。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奇思妙想,小豆豆也一样。

  只不过她的想法会说出来,会自己实现,而不像我们一样,只会藏在心里,长大时忘记。这种人很难被社会接受,那些特立独行的人,那些似乎与别人不一样的人。

  还在有一个地方容纳他们,巴学园。校长会听孩子们的漫无目的的讲话,会与他们聊天,会把他们看成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小孩。认为他们会有自己天性中最淳朴的判断,我们所需要的不过是指引罢了。

  他用自己的教学理念构建了这样一所校园,这样的一个孩子们的乐园。身体有缺陷的孩子也可以次次拿到第一名,天生残疾的孩子会有别人的喜欢,思维活跃的孩子,能够动静结合,喜欢去探索一切的孩子,会有这样一个地方给他们内心的世界。

  每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而不是拘泥于刻板的教学,他们可以有自己的喜好,有自己的擅长,而不是生活在被人们嘲笑的世界。尽管战争来临,尽管世界不再宁静,有这样一个地方,能够真正做到平等,能够真正重视孩子的成长,是世俗中的乐园。

  只是最终的毁于一旦。燃烧,一切荒芜。就好像这一切不曾存在过。只是,一切都真实的发生过。那样一个特殊的电车教室,枯叶型的游泳池,每顿饭中间山里的东西与海里的东西,每天自己安排的时间。男孩子对女孩子要温柔,穿尽可能破的衣服,不去搞那种特殊,有的只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在一个乐园中的成长。

  没有那么多的古板,没有那么多的道理,只是一种身体力行,只是一种实践后的收获。只是一个好孩子的夸奖,只是一个孩子最真实的愿望。只是那样的教育即便在今天好像更是一种幻想,没有人会在意儿童心里真正的.模样,有的只是不断向前的攀比,有的只是努力发扬的光大。

  被教育要立宏伟的志向,要成为一个很伟大的人。从来不被允许,只是默默地坐在路边鼓掌。要有参与,要有竞争,社会上的一切被过早带入了学生的生活,留下来的只是一个功利化的人生和一个麻木的灵魂。

  就像是工业流水化出来的产品,最终不过都长成了一个模样。一起接受人生的平凡,淹没在茫茫的人海中。

  这样的今天,是我们小时候期望的吗?过多的玩耍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没有竞争的欲望被认为是一种懒散,随波逐流的态度反而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事务。

  只是这样的人生,不应该是我们的企盼,也不应该,是我们的追求。如果可以,巴学园本来应该存在于世上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不行,那就从我做起。那就创造出我们今后自己的巴学园,过属于自己的人生。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

  本来接到读书的任务并不是很情愿,可当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第一段,就不由自主往下看了。这个充满童稚可爱而又不懂规矩的孩子吸引了我,很想看看这样一个孩子,今后会有怎样的际遇呢?

  说心里话,我是羡慕小豆豆的,调皮的她碰到了一个超级棒的小林做校长,小林校长对幼儿教育有他独到的见解。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我也羡慕小豆豆有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直到她二十岁之后,妈妈才跟她提起小时候因为太过调皮被退学的事情。如果当初在小豆豆还是个六岁的孩子时,妈妈说:“怎么搞的?你竟然弄到要退学!我们只好再找一个学校了,如果再退一次学,就没有学校再要你了!”小豆豆一定承受不了这种教育。所以我觉得每个老师与家长都应该来读读这本书,来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你会发现小林校长和小豆豆妈妈的这种教育方式很适合孩子的成长,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才是教育孩子的出发点。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哦”!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不由自主对这个“头发稀疏,牙齿脱落”的老人肃然起敬的同时,我想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所要找的东西,那就是:“人之初,性本善。我们的价值就在能把孩子的这种本真发掘出来并保持下去,让他成为他自己。”

  同样是基于爱,我们身边的很多父母并未如小豆豆的父母那样,或许在他们认为,爱的方式只能是教育与管理,而不是宽容与顺从,或许在他们眼里,对于孩子的妥协就意味着放弃。当然,不是所有的`方法我们都应该去接受,我也并无意指责或评判什么。但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童年,也都曾从教育的历程中一路走来。很多时候,爱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得到的结果并不一定就如人所愿。书只是引子,我们却应该去承担思考的责任。

  中国的父母们总习惯于替自己的孩子打点一切,恨不得把自己的思维套用到他们身上,却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人生经验对孩子真的有用吗?孩子们难道就不应该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吗?孩子们诚然要学会适应社会,但适应难道就意味着个性的泯灭吗?

  这本书不仅让我记住了“巴学园”,记住了小林老师,记住了一个慈祥的妈妈,读出了怎样去面对一个孩子的行为,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重要。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过去的我是如何,今后又该如何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黑柳彻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让人无限向往的理想乐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理想校长,一个宽厚仁慈的妈妈,当然,还有一个既淘气又可爱的小豆豆。里面主要讲了小豆豆是个调皮的女孩,一年级就被某个学校强制退学了。后来,小豆豆的妈妈又找到了一个学校,叫巴学园。里面的教室都是电车,只不过里面的桌子和椅子都换成了学校里的桌椅;一到上课,同学们可以按自己喜欢的课程上课,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全校只有五十个同学,是很少见的现象……。在老师和校长的教导下,小豆豆逐渐长大,成了一个值得信赖的'好学生。可是不幸,巴学园起火了,小豆豆最终只能再次转学。但是,在巴学园里的生活,小豆豆是很快乐的。

  这部作品之所以能打动人心,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它表现了人性中最真的最无机心的纯净的东西。看着小豆豆的行为,听着小林校长的话,我们的心会安静下来。每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没有选择的权利,而每一个父母都是疼爱自己的孩子的,不管他是健全的还是有残疾的,都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能够接受到最平等的最有效的教育。如果良好的家庭环境和良好的学校环境互相配合,我相信每个孩子都能健康的成长,不只是身体上的更是心灵上的健康。而小豆豆无疑是幸运的,她有一对最好的父母,她遇见了影响她一生的最好的老师。她就像一株普通的小苗,沐浴着温暖的阳光茁壮的成长着。是小林宗作先生给了她最适宜的土壤。

  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我希望我们教育改革的力度再加大一些,教育机制仍需要不断的完善。作为教育工作者,我看过这部书之后也在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远离了教育的方向。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和谐地发展,才能造就一个出色的孩子。也许我们没有力量让身边的孩子都幸运地拥有一个完美的家庭,也无从改变我们所生存的社会环境。但是我们却应竭尽所能在另一个领域带给孩子们幸运。宽容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相信上帝在为一个人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他开启另一扇门。用心地对待每一个孩子,用爱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心中的巴学园。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

  最近在看一本《窗边的小豆豆》,它讲述的是作者黑柳彻子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主人公小豆豆就是作者自己。小豆豆曾经由于过分淘气而被退学,后来就来到了小林宗作老师创办的巴学园里就读,也正是这段际遇,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小林校长独特的教学方式,亲切与充满关爱的为人,给巴学园的每个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包括我这个读者。 我很欣赏小林先生的教育理念。他把大自然给孩子们当天然的“教室”让孩子人去观察与探索。而且还欣赏小林先生对儿童的尊重,他用爱心与信任给小豆豆贴上了永远撕不坏的好孩子的`标签,使得她有了今天的成就!小林校长的巴学园是丰富多彩的,他与我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某些教育思想不谋而合,他的学校也充分体现了“生活教育”的思想。每天,孩子们如果上课效率高,一上午就把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解决了的话,老师就会带领孩子们到校外去散步,那是孩子们最开心的事情,在散步中,孩子们看到什么,老师就相应地渗透相关的知识。在与大自然那么亲密、融洽地接触中,孩子的思想被放逐了,心灵被解放了,到处充满着他们的欢声笑语,那是在学校里永远也学不到的。最有心的是,有一次校长还请了一个农民给孩子们上课,地点设在了校外九品佛的池子旁边,农民老师给孩子讲起了如何种庄稼,边讲还边在地上做示范,从除草到翻地,从培垄到播萝卜的种子,施肥等等,一项一项地做给大家看,还给大家讲了别的有关虫子,鸟儿,蝴蝶,天气等方面的知识。最后大家一起动手干完了播种的活儿,孩子特别的高兴,一个个俨然成了播种的高手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孩子们最关心的就是自己种的庄稼了,他们总会凑到一起谈论自己的庄稼的事。那是多么精彩的一课啊!相信孩子们定会终身难忘。 读了这本书后,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颗聪明、活泼的小豆豆,有幸落在了一片自由、开放的土地----巴学园;一位睿智的校长,用他的爱心、耐心和童心,把巴学园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作为教师,只有尊重孩子,了解孩子,才能理解孩子。 最后又让我想起了小林校长经常对小豆豆说的一句话:“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话对小豆豆来说是多么地珍贵,一直鼓励着她,支持着她,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好老师,那么今天的这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恐怕就会在“坏孩子”的阴影下,被自卑心理所包围,而不知所从。教育博大精深,而我们只有在教育的蓝天下,不断学习,不断探索,才能搏击长空,才能无愧于每一个孩子。 让我们每位教师都来做“优良品质”的发掘者、推动者,让孩子们的心灵能自由飞翔,无所畏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

  “世纪最有价值的图书”、“销量第一的图书”——起初想看这本书就是冲着这些头衔去的,后来手机上的资讯又时不时地提到这本书,让我脑子里一连串的问号像线头一样不断交错缠绕着。 到底是什么样的书,可以获得如此多的荣誉?到底是什么样的内容,可以有这么高的销量、这么广泛的读者群?到底有什么样的内涵,可以这般漂洋过海、风靡全球?我就像一只好奇的猫,在图书馆里发了疯似地找寻这本书。

  第一次的一无所获让我有点失望,甚至还在心里抱怨图书馆。第二天,不死心的我再次纠结在日本藏书区的书架前,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被我找到了。 《窗边的小豆豆》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讲述的是她小时候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因为她小时候的调皮、淘气和任性被第一所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宗作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这巴学园快乐的生活、学习的的故事,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当忧山西高考心忡忡的妈妈带着在一般人眼里有些"怪怪"的小豆豆来到巴学园时,遇到了崇尚自然教育的、脾气超好的小林宗作校长,小林校长的宽容和别具一格的教育让小豆豆在这里感受到了平等、自由和快乐。

  小林校长特别注意孩子的素质教育。在他的呵护下,在别人眼里有些怪怪的小豆豆是那么的聪明、活泼,小林校长无疑是一个智慧的校长,你看,他用废弃电车做的教室是多么的让孩子们喜欢,他让孩子们带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饭菜,让孩子们充满了期待,也让孩子们远离了挑食,是多么的吸引大家…他让孩子们按照自己的喜欢上自己喜欢的科目,上午学完了课程,下午就可以集体去散步…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吸引大家。 小林老师十分尊重孩子们的天性,为了让孩子们尽情玩耍和画画,他总是对家长们说,让孩子穿最差的衣服来上学;在小林先生的教导下,巴学园的孩子们都无忧无忧的、健康的成长着,结果表明他们当中出现了很多的佼佼者。 一抹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也许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

  《窗边的小豆豆》,真这本书讲述成人的童年往事,成年人可以从中找到很多属于自己的过去,而小孩可以从中看到他们现在的童年。童年是人一生值得回味无穷的东西,它和童话一样都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美好的回忆,但童年绝不等同于童话,童年始终是真实的,而童话纯属杜撰。 这个叫小豆豆的女孩眼里所展现的童真世界是我们曾经忽略和淡忘的美好事物,这种忽略通常都是一生的,那些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东西,居然整整一生我们都没有想起来。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校名叫"巴学园",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这个旅程是创造力和社会适应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和尊重的过程。这个旅程对于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对我们现在的教育更重要。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7

  寒假我读的教育类书籍是《窗边地小豆豆》,读完了这本书,一个淘气、顽皮、多动,而又可爱、善良、懂事的小豆豆浮现在我的眼前。她像一只快乐的山鹰,淘气、嬉戏、成长,自由翱翔在山水天地之间。书中的小豆豆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但又有那么多与众不同之处,因为在她的身上聚集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个性:爱玩、好奇心强、善良、富有同情心等等。小豆豆的形象引起了我对当今应试教育的深思。

  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一个懂教育的母亲,在她被学校退学后,妈妈没有告诉她退学的原因,她的自尊心被母亲保护地完好无损,中国的家长,往往在学校听了孩子的不好表现,就感到羞愧,没面子,回家就在孩子身上撒气,小豆豆的母亲没有这样,她认为说了孩子也不会明白错在哪里。我想:正是因为有妈妈的真诚鼓励,长大后的小豆豆才能乐观、积极和真诚地投入到自己所热爱的工作之中。在这种母女间不断互相理解、互相鼓励和欣赏之中,我看到了人世间最美好的亲情。同时也看到了一位平凡普通的母亲对女儿的尊重和强烈的信任。她给予我的是一种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去了解孩子,孩子们需要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思想,我们常常习惯于用成人的思维去干涉孩子们的世界,所以,我们永远都站在儿童世界之外。我想以后,再也不能歇斯底里地训斥孩子了。

  小豆豆是幸运的。她有小林老师,有心爱的“巴学园”,小林老师能耐心连续的'听六岁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哈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他只说:“弄完以后要放回去啊!”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是他使小豆豆从一个“坏孩子”变成好学生,正是因为小林先生非常地关心、了解她。他的关爱打动了小豆豆,因为在她进巴学园之前和之后,从来没有一个人像小林先生那样耐心地听她说四个小时的话,竟然一点儿也不觉得烦,有时还会问道“然后呢”。小林先生以他那坚持不懈的耐心和对学生真挚的关爱,深深触动到了小豆豆的心灵深处,小豆豆在巴学园无拘无束地发展了自己的天性,这里的先生对小豆豆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正因为这一句话让小豆豆拥有了自信,并伴随她一生。

  读完这篇小说给我感悟最深的是“无论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予他一项出类拔萃的才能”,希望我们的学生也能像小豆豆一样,能在自己心中的“巴学园”自由翱翔。作为一个教育者,我们无力去改变一些制度环境,但是我们能为孩子做的就是真正去理解他们,尊重他们,以他们需要的方式来爱他们,来引导他们,为他们创造形成各种优良品质的环境。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我将会努力去做到。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8

  “好书不厌百回读”,“温故而知新”,一点不错的。重读《窗边的小豆豆》,才发现,原来我们常说的尊重、信任、理解、鼓励等教育方法就是最神奇的教育方法。

  一、理解和尊重。当小豆豆第一次转学到巴学园的时候,小林先生自始至终都保持着微笑的面孔,对小豆豆表示出极大的兴趣,毫不厌烦地听小豆豆没头没脑东拉西扯4个小时。他尊重小豆豆天马行空的想法,当小豆豆因为找钱包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 “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可以为了满足孩子们看电车进来的好奇心而允许孩子们晚上住到学校。正因为尊重,所以从第一次见面小林先生就成了小豆豆最喜欢的人。而我们呢?因为不尊重孩子,我们不会平心静气地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和意愿,总是毫不在意地打击伤害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因为不尊重孩子,孩子出了一点差错,我们就怀疑他们的能力,然后就站在他们的对立面,以否定的态度阻止孩子去观察、思考并用心去感受世界。 其实尊重孩子正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小林先生理解孩子可贵的天真、好奇心强、顽皮等特质,所以才会有“礼堂露营”、“温泉旅行”等别有新意的'活动。小林先生理解孩子对大自然的需要和热爱,才会带孩子到自然中去散步。正如书中小林校长所说:“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不会感动,也不会充满激情。” 总之,只有尊重学生、关爱学生,才能真正的体现教育对于他们的作用,真正达到“培养人”的目标。

  二、信任和鼓励。面对别人眼中的“怪物”小豆豆,小林校长却能够用赏识的眼光去发现她身上的闪光点,并经常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这句简单的话语激励了黑柳彻子一生,成就了她后来的辉煌。在运动会上,对矮小的高桥君说:“你绝对能做到!”这种鼓舞所带来的正能量是无法估量的。简单一句话的魅力,是教育理念付诸实践的最有说服力的见证。我想起了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一句话:“对待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闪动摇坠的露珠”。我认为小林校长关注的是孩子们的终身发展,把为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灵作为自己的责任。

  小林校长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和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功的开启了孩子心灵的四重门:好奇心、自信心、自尊心和同情心,创造了一个充满魅力的教育环境,并用“心”去教育每一孩子,把他们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小林先生创办巴学园共8年,1945年东京大空袭中被烧毁,只存在了极短的时间,但是在巴学园全校学生不足50人,后来,国家级人才就有10多个,世界级2个,不得不令人深思。

  我不由迷失在神奇的“巴学园”,迷失在小林校长别具匠心的神奇的教育方法里。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9

  最近,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这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这本书去看看吧。

  故事的情节大概是这样的:小豆豆在第一个学校时,才上一年级就被退学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这和我们的书名有关。小豆豆在第一个学校时,坐位是靠窗边的,于是,小豆豆上课的时候,总喜欢和窗边的艺人大声打招呼,还喜欢把书桌的盖子开来关去的,发出很大的响声,所以,老师给小豆豆被退学的理由是“严重影响到其他同学的学习。”

  小豆豆被退学以后,她的妈妈又给它找了一个新学校,名字叫“巴学园”。小豆豆很喜欢这所学校,因为这所学校有着许许多多的和其他学校不一样的地方,比如:学校的教室很特别,是用电车做的“电车教室”;还有校长先生让同学们带的“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午饭。这所学校最特别之处在于上课的方法很特别,早晨,老师会把当天要学习的所有知识和重点全部密密麻麻地写在一块黑板上,然后同学们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开始学习”,自己不喜欢的课也只要在放学之前完成就行了。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有很多感想。先说这“山的味道,海的味道”吧,这是校长先生要求学生带到学校的饭菜,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校长先生用这样形象生动又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同学们对不同的食物产生兴趣。我读到这里时也在想,什么食物是“山的味道”,什么食物是“海的味道”呢?好神奇啊!

  我最感兴趣的是这个学校特殊的上课方法,每个同学都可以从自己喜欢的那门课程开始学习,这多好啊!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在自己喜欢的课程上多花些时间,自己不喜欢的.课程,只要在放学之前完成就行了。还有,如果同学们上午就把一天的学习任务完成的话,下午还能出去散步或者自由活动呢!我想:要是我也能上这样的学校该多好呀,我会更加喜欢上学和学习,那样我会高兴坏的。只可惜找不到这样的学校。

  再来说说“巴学园”的运动会吧。运动会上的项目都是校长特别设计的,比如“钻鲤鱼”,“找妈妈”等,最特别的是,每年的学校运动会,所有项目的冠军都是同一个孩子——高桥君,一个身体永远也不会长高的同学。原来,这些项目都是校长特意为高桥君设计的,这使得身体有残疾的高桥君消除了自卑心理,后来像正常同学一样上了大学,还找到了一份很好的工作。

  总之,这所学校的一切都和一般的学校不一样。我梦想着有一天在我的身边也会出现这样的学校,我也能每天从自己喜欢的课开始学习,每天有自己自由玩耍的时间,每天快快乐乐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0

  几声秋虫的低唱让夜更加安静,空气里弥漫着秋的味道,在凉风渐凉的晚上, 我读完了《窗边的小豆豆》。闭上眼睛,如童话乐园般的巴学园,活泼天真的小豆豆,浮现在我的眼前。孩子快乐的童年时光,七彩阳光般呈现。是啊,谁没曾有过美好的童年,如这般烂漫天真。可现在的孩子们缺少这些。还记得我小时候,秋天收获的时节,定是到田里捉蚂蚱,用狗尾巴草穿成长长的一大串;还能找到秋天的酸葡萄,小灯笼……现在几个孩子愿意到田里去,有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玩电脑都不想出门。有几个孩子能如小豆豆般天真烂漫?有的话,我还能如看小说般这么客观的喜欢她么,或许我有的,只是头疼吧,不禁让我再一次深深陷入思考……

  看看现在的孩子,离着大自然越来越远,离着自己体会、自己实践越来越陌生,什么都是等着现成的,答案老师会告诉我,饭菜妈妈会做给我。对生活缺少发现,对别人缺乏关爱,好事儿首先想到的是自己,错误首先想到的是别人。仔细想想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在巴学园考试不是唯一的指挥棒。在这里,注重是孩子的终身发展,性格的发展,兴趣的培养。在这里,一个对任何事情充满了新奇的天真小豆豆,被和蔼而无所不能的校长愉快的接纳,并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快乐的巴学园,可爱的孩子们如一株生存在自然界里的花朵一样自由的呼吸生长,除了享受自然界的阳光雨露

  之外,他们还有最最可爱的园丁呵护——巴学园的校长和老师们。作为一名教师,比起巴学园的老师,我赶到无比的惭愧。教育,首先在尊重人本身的前提下,育人。有时候,我在许多方面还做得不足,没有真正走到学生的内心,真正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发展规律来引导,有时候真的应该想想什么样的环境才是孩子理想的学习环境,什么样的方法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知识。去寻找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巴学园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作为教师,面对巴学园的校长和老师,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嘱托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怎样的学习成长环境才是孩子们更理想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才是最适合的。

  在我有限的能力范围内,愿我的孩子们如花的童年七彩般绚烂——而我,若是什么都做不好的话,只愿陪伴他们绽放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

  第一次阅读日本大作家黑柳彻子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在她真实的记忆中,在她幸福的成长里,让我们铭记了一段别具一格的,具有童话式的学校——巴学园和一段童话般美好,阳光般灿烂的快乐时光。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作者小学时一段真实的回忆。她是一年级就因淘气而被退学的孩子,她叫小豆豆。后来,她来到巴学园上学,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教育家小林宗作先生。在他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开启了童话式的成长,度过了一段菲比寻常的.童年时光。小豆豆从被排挤到接受,这些生活考验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

  《窗边的小豆豆》不仅是在讲述小豆豆她自己,还讲述了热爱物理的阿泰,患小儿麻痹症的泰明,校长的三女儿美代,永远长不高的高桥君等在巴学园度过的快乐时光。在巴学园,每一个孩子每一天都在新奇的朝露中开始,在快乐的余晖中结束。他们从来不厌倦做任何一件事,也从来不荒废任何一节课。他们不束缚在教室里,也不用背诵烦躁的课文。他们在真正的电车教堂里上课,在大自然中寻找知识的真谛。这样的地方,就好似在旅行,天真的孩子们正持着快乐的宝藏坐落在神奇的电车上,慢慢地驶向知识的道路,开启梦幻般的童年。

  而电车的司机,主宰旅行的向导,萌发孩子快乐心灵的不是别人,而是巴学园的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他是孩子心中的上帝,快乐的领导之神,拯救自卑孩子的爱心大使。小林先生总是可以如此轻而易举地主宰全校50多孩子的心情。用他明智的双眼洞察每个孩子需要的一切……。

  而我认为,巴学园则是每一个新闻记者这本书正在成长着的孩子心目中的梦幻岛。而小林先生则是牵引这群孩子的领导都。他将教会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成长……

  或许这一切你认为只能在梦里才能实现,但是这却是一个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的东京一个女孩子真正经历过的故事,她便是小豆豆,这本书的作者——黑柳彻子。因为她的真实才使众多读者感动和喜欢,让读者时而开怀大笑,时而落下眼泪。也因为她的真实,她的代表作《窗边的小豆豆》才能在全球如此畅销,引起极大的反响,成为20世纪全球最具有影响的作品这一,让小豆豆的故事遍及地球的各个角落。

  成长是每一个人心底最深刻的记忆,就像小豆豆一样,她的成长里着重记忆着开启她童年之梦的巴学园和改变她一生的教师小林宗作。而我们,在如花的岁月里,也在逐渐地成长,想信也有一件那么深刻的事值得我们记忆。

  “成长是每一个人都会触及到的,但是无论你遇到过什么,这些生活经验都将成为你最忠诚的参谋,都会是你这一生当中最珍贵的宝藏。”这就是我读《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后的最大感想。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

  作者介绍:

  黑柳彻子,女,著名的作家和主持人,1984年2月,他被任命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

  这本书是通过哥哥的介绍,也是哥哥的书,所以我就全神贯注的读这本书,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拿出这本书,仔细的阅读,直到十点。看这本书时,我特想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学校不像巴学园呢?

  是否有很多人不知道巴学园是什么?其实巴学园是一所学校,是黑柳彻子的学校,其实小豆豆就是黑柳彻子,巴学园不是一所普通的学校,他的教室是电车,每天都会劳逸结合,学习过后你可以玩耍,还有一位善解人意的校长,而且特别注重学习,还注重学生的礼仪:不能欺负女生了,在公共场合不能大声喧哗等,是一位伟大的校长——小林先生!

  而现在的学校呢?虽然有体育器材,但毕竟我们班的人数就比巴学园多,怎能谈得上校长关心每一个人呢?所以都是下课后同学们自己去玩,时间很少,而巴学园是一所自学的学校,只要上午你不玩耍,认真的完成你在这一天的任务(不会的可以问老师)下午你就可以痛痛快快的在校园中玩耍,有时校长会陪你玩。我们学校课间做的是眼保健操,直保护了眼睛,而巴学园用的是音律操,就是校长小林先生谈着钢琴,同学们闭上眼睛,静静的听着,放松心情,不仅可以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还可以保护眼睛。巴学园只有五十多么学生,所以被校长重视,我们学校有3千多人,校长能一个一个记住我们的名字,记住我们的优点和缺点么?如果是你也不可能做到,如果做到,你可以做校长了,可见校风和一个伟大的校长是多么重要啊!

  收获(读后感):

  许多人可能都会明白,在小学阶段不是注重学习,而是你的行为习惯,你的行为习惯好了,在之后的学习中,你会比小学阶段学习好的`人更快一步,小林先生就是抓住这一点来教育孩子,小豆豆说话可以一直说四个小时,而小豆豆刚刚被开除,来到小林先生面前整整说了四个小时,小林先生不是不耐烦,而是认认真真的听着,并投入其中,小豆豆瞬间就觉得他不是一位普通的校长,所以在这一点很多人都没有做到,而我们的数学老师就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这才使他教上一届的班时总是名列前茅,因为她总是劳逸结合。

  送给每一位学生:每个人其实都不笨,笨就笨在你的行为习惯上面,干什么事不要马马虎虎,而要认认真真的去干,心里一直想:“我一定会做好!”那么你就会做的出乎你的预料,所以同学们把你们的坏毛病改掉吧!

  送给每一位校长:我们现在的学习方法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而你们想过没有孩子们的感受,没有快乐的童年是黑暗的童年,俗话说的好“不会休息的人不会工作,会休息的人会做的更好!”真得理解不透你们可以换位思一下!

  希望出现更多的巴学园,更多伟大的校长,更多的人才!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3

  你是否还记起自己的童年?是否记得因偷穿妈妈的高跟鞋而被责骂?是否还记得用妈妈的化妆品把自己涂成小丑样,被妈妈狠K一顿?读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勾起了我对童年的回忆,跟随着书,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乐,也为小豆豆有小林宗作先生这样的老师、校长而感到高兴,为小豆豆能来到巴学园而感到快乐,为泰明的死而感到伤心……

  《窗边的小豆豆》的作者是日本的黑柳彻子,这本书讲述了作者上小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小豆豆因非常淘气,影响大家上课而被原学校退学,一个全新的学校“巴学园”接受了她。巴学园非常特别,它的教室是用旧电车做的,而且每个人的座位是可以换的,根本没人管你。巴学园的上课方式也很特别,老师会把一天要教的课程都写在黑板上,你喜欢先上哪节课就先上哪节课,因此在电车教室里喜欢作文的同学在写作文,喜欢物理的同学点起了酒精灯,把烧瓶烧得“咕嘟咕嘟”冒泡,或者做着什么爆发实验。巴学园的校长要求学生穿最差的衣服,还为残疾儿童泰明开过适合他参加的运动会;让同学们带来有“山的味道、海的`味道”的盒饭……全体同学在这个学校里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童年。

  在小林校长看来,这种看来“乱糟糟”的上课方法很管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知识的增多、能力的增强,教师和校长就能逐渐掌握每个学生的兴趣所在和独特的思考与学习方式,这样教师就能实施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小林校长还说:“不要硬把孩子塞进老师设计的模式中,要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无拘无束地成长。因为孩子的梦想远比老师计划的还要远大。”

  我们学校和小豆豆的学校有着天壤之别,我们的学校不能奔跑,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这个,不能那个……而小豆豆的学校呢,恰好和我们相反,按语文课本中的话来说就是:小豆豆的学校“给人自由,任其选择”。如果让我生活在那个学校的话,那简直就是天堂啊!

  这本书不仅让我们记住了一个名叫“巴学园”、由六辆电车改成教室的学校,更读到了一个儿童成长的旅程。读着这本书,重新体验着童年时代成长的历程,在书的催化下,会不自觉地回忆自己的童年。可能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没有小豆豆那么幸运,能够进入那样神奇的学校,遇到那么好的校长……在现实中,似乎没有多少人能像小豆豆一样长大,“小豆豆”在成长上更显示出了她独有的意义,我想也正因为这个原因,这本书才会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这么多的人为之动容。

  当捧着这本书阅读时,心自然而然地会安静下来,这一刻,仿佛时光能够倒流,回到最美的童年!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4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本书作者黑柳彻子在巴学园上学的种种趣事。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为我们展现了一个自由、宽松、快乐的学习乐园——巴学园。

  巴学园是孩子的天堂,孩子的乐园,更是现在的孩子们所向往、梦想的乐土。巴学园的学习是那么的快乐轻松、丰富多彩,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科目学习、钻研,没有一味的说教、强制的作业和令人紧张的考试,更没有升学压力,一切都是那么的从容、淡定,与世无争。巴学园的孩子都是快乐的天使,在校长小林宗作的眼里都是一个个好孩子。孩子们天真可爱、纯真善良,有缺陷的孩子不用担心会受到任何的歧视。在孩子们的眼里,大家都是一样的。

  我常常在想:如果我或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里读书、玩耍,该有多好,我将一生难忘那无比的快乐呀!但,现实与理想总有一定的距离。“巴学园”现在只是孩子们可望而不可及的“海市蜃楼”。也许,10年、20年后,中国的教育会走到这一步,但需要我们这一辈人去努力、去争取。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一切皆有可能,我们应抱着信心去憧憬未来。我们无法去改变自己所处的教育现状,但我们可以学习、可以做的是解放自己的思想,改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尽自己所能为教育做点什么。

  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学会了小林宗作的幽默风趣、宽容大度。以前,遇到学生把简单的题目做错或者反复讲过的话依然记不住的时候,我常常感到无比的郁闷,搞不懂只要他们略微用点心,动动脑子就能做出的题目为什么总是出错呢?每次找这些学生订正作业时总没有好态度,忍不住地就会批评他们,满怀希望他们能从此吸取教训,记住批评,错误再也不会重犯,可也常常事与愿违,达不到百分之百的满意程度,真是够压抑的。而现在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了解了小豆豆的学习经历,感受了校长小林宗作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我也懂得了宽容对待这些学生,站在他们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了。学习文化知识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感兴趣,都擅长的,孩子们感兴趣的事情很多,可选择的也很多,我们真的没必要用一个模子来塑造他们。许多年以后,也许不善学习文化知识的'孩子在其他领域会有更突出的成就。思想解放了,观念改变了,再看班级的每一个孩子,觉得他们都很聪明,就连平时课堂上不爱动脑,回答问题东拉西扯的孩子看上去也是那么的可爱。正如小林宗作的想法一样,他们都是好孩子。 现在我的学生们能经常见到我的笑脸,课堂上听到我幽默风趣的话语,学生的注意力更集中了,班级学习气氛也更浓了。

  友好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宽容地接受他们的错误,让孩子们会从内心感受到温暖,轻松愉快的学习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5

  在短暂而又充实的假期中,我读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它是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作品《窗边的小豆豆》。黑柳彻子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窗边的小豆豆》讲述了作者上小学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为她的一生奠定了基础。

  当我合上已经阅读完的《窗边的小豆豆》时,故事中的主人翁:小豆豆、小林校长、阿泰、泰明、朔子、豆豆的爸爸妈妈等人物的生动形象仿佛跃然纸上,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就象出现在我的眼前一般,我非常喜欢。

  文中的小豆豆很淘气。她第一次上小学的时候,她一直站在窗前,时而静静观看窗外过路的宣传艺人,时而和他们打招呼,还让他们演奏乐曲,因为她的缘故,让老师没有办法再跟别的孩子上课,好容易坐下来,她又发现桌子与家里的不同,不停的把桌子一开一关,一开一关,就这样,开开关关,关关开开,老师实在没办法再上课了,因此,老师认为孩子“怪怪”的,它被学校退学了。

  其实,我觉得小豆豆是因为第一次来到新环境,对所有的'新鲜事物都很好奇,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如果熟悉了,相信她会像其他的学生一样学习,老师也不会觉得她“怪怪”的!

  还有,淘气的小豆豆每天放学回家,总喜欢钻别人家的铁篱笆,于是,豆豆穿上妈妈做的衣服和裤子回家,总会是破破烂烂的。

  文中的小豆豆好奇心很强。只要她发现一片树叶、一张报纸、一个小坑,她都会跳一下。一天,她发现巴学园操场中央有一张报纸,她象往常一样跳了上去,结果她掉进了便池通道中,后来还是校工叔叔把小豆豆从便池中拉了出来。还有一次,在回家的路上,她也因为好奇跳到了水泥坑中,差点发生意外。我觉得,好奇心会让我们接受很多的新鲜事物,获得知识,但是豆豆应该在一次次掉进危险的地方接受教训:任何时候,安全最重要。

  文中的小豆豆非常善良。当她得知一种树皮可以保健康的时候,她用两毛钱买了一块树皮,她每天让自己、家人、学校的老师、同学都咬一咬,她真心希望自己所有亲人、朋友身体健康。还有一次,她和小狗洛基一起玩耍时,小狗把她的耳朵咬了一下,她忍着疼不哭,硬是不让爸爸妈妈骂小洛基。

  文中的小豆豆很聪明。当她和腿脚不方便的泰明一起爬树时,她怕泰明爬不上去有自卑的感觉,就搬来凳子和梯子,直到泰明爬到树上和小豆豆站到了一起,看到泰明高兴的样子,小豆豆也笑了——她让泰明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大家还看到了很美的风景。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书中充满了我们的身影,小豆豆的故事我知道,因为他的表现就是我们小孩子想要的童年。我喜欢小豆豆的巴学园,我喜欢巴学园的校长、老师,我羡慕巴学园的同学,因为在这所学校里能快乐的学习……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相关文章: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4-03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7-16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08-15

窗边的小豆豆读书笔记【荐】05-15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01-13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29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10-29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2-23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1-05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