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精品
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这时候,最关键的读书笔记怎么能落下!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精品,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精品1
沈从文的名字应该是在书城看过吧,那时对他没什么了解,也没什么兴趣,只是单纯地认为这个名字很干净。之后认识他便是读了他的小说《边城》。
《边城》这部作品和作者名字一样纯洁,那里描绘的一片蓝天,白云,流水,人家的仙境,那里没有世俗的喧嚣,没有欺诈与蛮横,每个人都是淳朴友善的。翠翠,一个天真调皮,孝顺贴心的女孩;船夫,一个憨厚和善的老人;二老,一个不慕虚荣,超凡脱俗的男儿……
《边城》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纯纯的.情感,淡淡的哀伤。这轻描淡写地情节,却带给人割心般的疼痛。大老,二老同时喜欢上了清纯的翠翠,可翠翠只喜欢那个两年前帮助过她的二老。我隐约感到悲剧即将开演。果真不出我所料,大老开始向翠翠提亲,二老却要面对碾坊与撑船的选择。还好,最终,翠翠没有答应,而二老也表示出要撑船的意愿。
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精品2
首次接触《边城》,是听完的。夜里打开手机,演播室里安静温柔的声音缓缓流入耳朵。心中的边城总带着一抹蓝,浮现在遥远的地方,江水流过,慢慢地洗却人们的悲欢离合。而在世事之后,江水继续流逝如同逝去的时光和没有结局的边城。黄磊有首歌叫《等等等等》,讲述的就是边城的故事。“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他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等到最后都忘了承诺”。
虽然是一个很简短的'爱情故事,但是文中一个爱字都没有出现,因为爱已经融在了字里行间。翠翠听到二老的歌声后说的话“跟着歌声摘虎耳草”,一次次羞涩的低头和脸红,都是少女心中对爱情的美好幻想,晶莹剔透不掺杂泥土和石块,没有所谓的门当户对,二老爱上了翠翠宁愿放弃碾坊而去守渡船,不需考虑家庭与出身,一切都简简单单,爱或不爱,一句话便明了。
一直不太理解翠翠的含蓄懵懂,正式因为这样才造成了最后的悲剧,没有家世门第的束缚,也没有风云变幻的动荡,翠翠还是没有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只能在碧溪岨守着渡船,等着心上人的回归。我起初十分不懂她的心理,直到看到一部电影中所说“原来喜欢一个人是没有勇气说出来的”,我便理解了翠翠,不再惋惜她的隐忍和羞涩,而是喜欢她真实的纯真、含蓄。
黄永玉曾以傩送与翠翠的初见情景作为木版画,画中的翠翠只一低首,最是那回眸不生娇羞。这样最简单的画面在人心上已是五彩缤纷。此后的这便在翠翠心中扎了根。端午节变成了翠翠最爱的节日。那简单的端午,便是日后回忆起来都是甜的。
更爱的是沈老的文字,淡雅柔静又如同江水中的浪花,轻轻地拍着岸边的石墙,慢慢地浸润,磨去浮躁,进入这样一个世界之中,平淡如水确自有芬芳,慢慢引入一个安详之地,渐渐沉没。
最后引入沈老的话作为结束:“我一辈子走过许多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确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精品3
《边城》的开头:“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边城读后感1500字。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的城市里,这种现象几乎绝迹,所以不难看出,作者沈从文对这种安静祥和的农村生活有着很深的感情以及对此的怀念。
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或是植物,好像周围一切的一切都是美丽而又宁静的,但“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给别人看”,这又好像是为了衬托后来翠翠的不幸遭遇。所以说不同的人不同时间读同一部作品会有不同的感受。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无从实现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大老在水中淹死;二老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无疑是对翠翠惨痛的打击。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吗?作者最后留给我们的看似矛盾的问题,恐怕只有作者一个人才能回答了。
【阅读边城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边城读书笔记07-05
《边城》读书笔记07-12
边城读书笔记05-28
边城沈从文读书笔记12-02
《边城》读书笔记15篇08-25
《边城》读书笔记精选15篇02-24
《边城》读书笔记3篇02-25
《边城》读书笔记(15篇)12-17
边城读书笔记(15篇)12-22
边城读书笔记15篇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