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读书笔记

时间:2022-07-23 08:18:3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教育的读书笔记

  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有什么体会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书笔记了。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育的读书笔记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育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读书笔记 1

  1、任何政治理论只有既适用于成年男女,又适用于儿童,才是令人满意的。

  2、父母和教师的真诚信念虽然不同于经常讲的格言,但仍然会被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所接受。即是孩子在日后的生活中偏离了这些信念,它们仍会残留下来,深埋在记忆中,一到紧张危机的时刻,这些信念就随时再现出来。通常,教育是站在现存事物一方的最强大力量,它反对根本性的变革。

  3、但是,作为一种政治力量的教育却竭力把习惯的形成和知识的限定纳入特定的轨道,目的是建立一套让人必须接受的观念体系。

  4、所以教育者既不得不寻求发挥权威作用的途径,而又要做到使这种权威性同自由的精神并行不悖。

  5、越是不容回避权威性,就越是需要尊重他人。

  6、于是,他把孩子捏成某种不自然的形状。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形状会坚固起来,并且产生出紧张和精神上的愤懑,滋生出残忍和嫉妒,而且孩子长大后会认为,必须强迫其他人也要经受同样的扭曲。

  7、具有尊重感的人则不认为塑造青年人是他的责任。他感到在所有生物中间,特别是在人类中,最重要的是在孩子里,存在某种神圣的东西;它捉摸不定,无以限量,具有某种个性,又神奇珍贵;生命的真谛由此孕育;断然的沉默体现了与世界的奋争。在孩子面前,他感到一种无以名状的自卑——这是用任何理由都不易抗拒的惭愧,然而它比许多家长和教师油然而生的自信心却更接近明智。

  8、几乎所有的教育都抱有政治动机,目的是在同其他集团的竞争中,加强某一集团、某一国家、某一教派或是某种社会的力量。从主要方面而言,正是这一动机决定了教育的主题,决定了应该提供哪些知识、压制哪些知识,并决定了学生应该获得什么样的精神习惯。在帮助内心精神世界的成长方面,教育却几乎无所作为。事实上,在精神生活中,那些受教育最多的人往往已经萎缩枯败,毫无进取之心,用刻板机械的态度取代了生机勃勃的思想。

  9、人们用曲解、强制和暗示的手法向没有抵御能力的孩子进行教育。因此,在许多国家中传授的是错误的历史观念。这种观念鼓励人们争凶斗狠,并且为保持执迷不悟的民族主义活力而服务。

  10、在有关世界上最重要的问题面前,孩子得到的或者是教条,或者是冷酷的沉默。

  11、“礼仪”可以同外表虚心开朗、兼听各方意见、温文尔雅地对待敌手等和谐共处,但它却不容忍本质上的虚心谦怀,也绝不允许从内心深处尊重他人的意见。礼仪的本质是认为某种行为方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同一档次的人中间,这种行为方式可以缓解冲突,但对于等而下之的人,它却微妙地留下一种印象:下等人自身真是粗野残忍。

  12、只要教育的目的是制造信仰,而非鼓励思考;是强迫青年对可疑之事抱定无疑之见,而非放手让他们观察可疑之处,鼓励他们树立独立见解,那么,对于求知探索的自由加以禁止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13、理想的纪律属于这样一种类型,它来自人们的内心;作为一种毅力,它执着地追求遥远的目标,在前进的征途上历经磨难。它要求用意志去控制冲动,并且导致一种指导力量,即依靠具有创造力的追求去指导行动,即便当这种追求还不是那么生动清晰的时候,也依旧如此。不具备这一点,苦苦追求的雄心(无论这雄心是好是坏)就无法实现,始终如一的目标就不能压倒其他力量。这种类型的纪律是完全必要的。但它只能产生于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对于达到暂时还无法企及的目标的愿望。教育只有培养这种愿望,才能产生有益的纪律。

  14、自发且无偏见的求知欲望在孩子中是常见的现象。另外,许多具有这一潜在倾向的人也容易被唤醒,进而用自发、无偏见的态度对待学习。但是,这种现象被那些只想着考试、毕业证书和学位的教师残酷地制止住了。对于那些能力较强的孩子来说,从他们跨入学校的那一刻起,直到离开大学校门,他们都没有时间去思考,也无暇耽迷于智力的趣味。

  15、在学生日后的生活中,被动的接受却是一个危险的习惯。

  16、最重要的是,需要作出努力去唤醒和激发对精神发展的热爱。我们生活于其中的这个世界真是丰富多彩,令人惊叹。某些看上去平平淡淡的事情,越思索就会越变得难以理解;而另外一些事情,想起来真是不可思议,可是在天才和勤奋者面前却袒露无遗。思想的伟力可以统治辽阔的土地,但在更为广袤的领土上,它则只能隐隐约约地显示出想象的图景。只有使心灵超越物质浮华的日常束缚,只有逃避开平淡无味的琐碎公务,思想的伟力才降赐于人,生命才充满着盎然的趣味,平庸世界的大墙才会轰然倒地。这样,诱使人类探险南极的同样爱好,引导人们奔赴战场以图一试膂力的同等热情,就将被创造性的思想取而代之。这种思想将成为人类热情的宣泄口。它既不会浪费人类的情感,也不会用冷酷取代爱心。相反,人类精神将从未知领域中掬起一捧金辉,洒落在生命的肉体上,使生活闪烁出耀眼的光芒,从而增进人类的尊严。或多或少把这份欢愉带给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们,这乃是可贵的精神教育的最高宗旨。

  17、随着岁月的推移,这种欢愉日益罕见,那是因为教育扼杀了精神探索的欢乐。在这个世界上,人类对于思想的恐惧超过了害怕其他任何事物——超过了害怕毁灭,甚至超过了对死亡的恐惧。

  18、被恐惧所左右的社会制度是无法使生活得以改善的,人类生活中具有创造力的因素是希望,而不是恐惧。一切造就了人类伟力的.事物皆产生于对善行的竭力维护,而不是来源于对所谓恶性的拼死躲避。

教育的读书笔记 2

  《爱的教育》是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了一个三年级学生一学期的故事。作者用简单的文字体现了一个美丽的字-----爱。

  当我们新学期开始,进入新的一个年级,我们会很自然的想到或看到一些事物。而当我们拿起《爱的教育》,用心去体会,去读的时候,就会发现它与我们的生活很贴近,从心底犹然而生出一种亲切感。

  读完这本书,我还懂得了人间最美的情感-----爱。它让我知道了爱是什么。爱分很多种,爱自己,爱他人,爱家庭甚至爱国家,这些在书中我都能读到。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恩里科给连一张桌子也没有的路易吉诺和他卖菜的母亲一些帮助。这里的恩里科体现的就是爱,爱的奉献。

  我们也要像《爱的教育》中的恩里科一样,学会去爱,爱别人,爱自己。但爱有时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是在于你是否真心的去帮助别人,比如父母很累,你给他们捶捶背,这就是爱;同学有一个题不会,你耐心的给他讲解,这也是爱。其实爱很简单,只是在于你是否真想帮他们。

  读完了《爱的教育》,让我学会了怎么去爱别人,我真高兴,希望你也能读一读。

教育的读书笔记 3


  最近在蛋蛋妈妈的督促下,我认真读了一本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引人深思,击节叫好。难怪这本书作家出版社半年内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让我评价一下,这的确是我读过的儿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书,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因为是个人经验的描绘,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强。难得的是,作者是个专业的教育工作者,还有着很深厚的理论基础。

  这本书与其是说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说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终日与电视为伍,那么又如何能培养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们的话?这些道理一说就明白,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书里面详细给了我们指导。

  读尹建莉的这本书,深深体会到其实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其实是在和孩子共同成长的一个过程。比如在和孩子共同吟诵古诗的过程中,我们岂不是也再次被诗歌的美所打动?我读到和孩子一同读古诗的那篇,甚至也盼望和孩子读诗的情景。从大学毕业后,一直为生存而忙碌,多长时间没有读诗了?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离开我们多久了?

  这本书通篇有一个主题,我特别赞同。那就是要先教会孩子做人。比如写作是一件要讲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没有真情实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楼阁。所以作者提出要“说真话”,就是要实事求是,不是迎合别人去瞎编烂造。没有“道”,诓论“术”。有时候我读着这本书很感慨,让孩子说真话,我们大人又有多少时候在说真话呢?孩子的教育不仅需要的是技巧,有时候其实是勇气啊。

  书里倡导的一个理念我也非常认同,那就是做你真实的自己,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一个精彩的人。兴趣是引导我们最好的导师,无论何时都不能以抹杀兴趣为代价。在尹建莉娓娓道来的讲述中,我看到他们教育孩子的成功之处归结起来大部分都是如何发掘孩子的兴趣和维护这种兴趣。

  教育孩子的一个出发点是要尊重孩子,让他感受到关心和爱,引导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而不是让孩子强行接受我们的训诫,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够成长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尊重别人,爱别人,与这个社会和谐相处的人。

  尹建莉说得很对,不过还可以继续拷问下去。我们为什么要尊重孩子,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们觉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这样做,那就是较低的层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释得很简单,也许孩子的肉体来自我们,但孩子的灵魂却来自上帝,他和我们一样是上帝的孩子,在灵魂上是平等的个体,所以我们没有丝毫的先天优势去控制他驾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样对待他,在和他的互动中一起成长。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发点。

  凡事最终都要归结为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教育孩子也是一样。这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给我带来的更深刻的启发。

 

【教育的读书笔记 】相关文章: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07-10

爱的教育读书笔记07-06

《孔乙己》读书笔记07-21

教师读书笔记07-14

目送读书笔记07-13

《边城》读书笔记07-12

《目送》读书笔记07-09

《论语》读书笔记07-09

童年读书笔记07-07

论语读书笔记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