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第七章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青铜葵花第七章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青铜葵花第七章读后感1
合上这本书连续读了三遍,我擦去了眼里的泪水,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美丽宁静的村庄在过去的10年里,被火、风、蝗虫吞没... ...面对灾难重重的生活,善良淳朴的人们怀着希望和梦想,昂首挺立。”生活是艰难的,但青铜家族没有一个成员看起来悲伤。他们在一起,谈笑风生。我现在想的是今天,我渴望的是后天。马车虽然坏了,但仍然很结实;虽然很慢,但是前面有挡风玻璃。五个人中,无论老少,没有一个不介意马车的。在雨中,在雨中,在泥泞中,在崎岖不平的地方,在陡峭的山坡上,他们会下车,用手搭在肩膀上,一路推着车”
娇娇向日葵城市成为哑巴乡村男孩青铜火和失去双亲的机会,共同生活,有经验的贫穷和苦难写作,作为一个强壮的孩子共同成长。青铜哥一直沉默无微不至的照顾他的妹妹向日葵,几乎投身于她:为了上学向日葵,青铜放弃了自己的留学梦。为了拍摄一张照片向日葵的照片,青铜,甚至卖一个寒冷的冬天脱下脚上的鞋子芦荟;向日葵晚间缓解功课,孜孜不倦地每天铜牌给她抓萤火虫照明;为了能够看到马戏团向日葵,青铜挟带着稚嫩的肩膀,她静静地站着两小时;使向日葵晕倒吃了肉,青铜捕鸭江之寒潜伏不动......从一堆移动一块故事,更清晰一点向日葵的青铜图像,一点点满。
作者曹文轩是现代作家、学者,他的代表作长篇小说《草房子》《青铜葵花》《根鸟》……我都看过。
《青铜葵花》这本书主要讲女孩儿葵花在很小的`时候失去了唯一的亲人——爸爸,来到大麦地,被青铜一家所收养,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青铜家非常贫穷,但葵花在那里生活得很开心,有一个爱她的家庭。但在她12岁时,她又被接回了城里。
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便是“冰项链”这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葵花所在的学校要表演,葵花也要登台表演,但她差一根项链,青铜家穷,买不起价格昂贵的真项链,青铜就动手为妹妹做了一条冰项链。为了做这根冰项链,青铜的手被冻得通红,他不停地搓手,为的就是让舞台上的葵花更为美丽。
而书中的葵花呢,她也是一个善良的好孩子,家人们都很爱她,她也懂得感恩:哥哥青铜不识字,葵花就教哥哥识字;奶奶生病,葵花为了挣钱给奶奶治病,独自去捡银杏;她不肯继续学习,因为想把钱留下来给生病的奶奶……
当葵花要回到城里时,哑巴青铜站在芦苇荡里,喊出了她的名字。读到这里,我被他们一家深深地感动了。他们一家虽然贫穷,日子虽然难过,但他们一家人相亲相爱,相濡以沫,多么让人感动啊!
人世间最美好的是亲情,就算日子过得再苦,一家人相亲相爱,苦日子也会变幸福。家是我们的避风港,无论在外面受多大的委屈,回到家,爸爸妈妈都会帮我们分担。家人也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总是希望自己变得更优秀,以此来帮助家人,回报家人。
曹文轩用优美的文字书写了苦难,但我们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亲情的温暖。这本温馨的书让我回味无穷,让我在温暖中成长!
青铜葵花第七章读后感2
在一个叫大麦地的地方,有一个男孩叫青铜,是个哑巴,把失去爸爸妈妈的葵花,接到自己的家中,成为了兄妹相称的朋友,开始了他们艰辛而快乐的生活。
青铜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一次失火,使他永远的失去了声音,但他没有对自己灰心,每天过着他自己觉得快乐的生活,大麦地的人总觉得他是一个不平凡的哑巴,因为他总是能做出大家意想不到的事情;而葵花出生在城市,妈妈早逝,一直由爸爸带着她,爸爸所在的城市代表作品是青铜葵花,作者就是葵花爸爸。可是自从到大麦地旁边的干校住下没多久,爸爸也丢下了葵花······村长只好在大麦地和干校之间询问有没有人愿意领养葵花,青铜一家都十分喜欢葵花,就将葵花接回家,开始了他们的幸福生活。
虽然青铜一家都很喜欢葵花,可毕竟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快开学时两个孩子的学费就成了问题,青铜父母准备给青铜去城里上聋哑学校的钱,到底给谁呢?葵花也到了上学的年纪,后来青铜不忍心妹妹一辈子在田里干活,就说谁摸到红杏谁就上学,不许反悔,葵花摸到了,但是,这里面的秘密只有青铜自己知道。于是,葵花每天上学青铜都上下接送,没有让那些想欺负葵花的人,有机可乘。
葵花上学没多久,就入冬了,家里眼看着过年,却没钱给孩子买新衣服,十分对不起两个孩子,于是老奶奶了个出主意,就是全家人齐心协力,做100双芦花鞋,每天让青铜背去油麻镇地买,青铜每天就不顾雪有多大,都坚持去镇上买芦花鞋,买着买着,芦花鞋越来越少,这天芦花鞋只剩11双了,雪又比往常大,家人劝他别买了,留给自己家穿,他不肯,大家也劝不住他,于是就让他自己穿上1双去买。青铜到达后,没有一人来买,一个人打开窗户,见他站了半天,就让回去,说今天不会有人来卖,可青铜不理会,依旧站在那里,这时几个人谈下风声迎面走来,看他们的穿着,听他们的语言,像是搞艺术的,看到芦花鞋如此精致,就全卖了去。青铜高兴地回家了,这时一个人来找他卖芦花鞋,青铜两手一摊表示没有,那人失望地离开了,青铜觉得很多不住那人,看了看自己的脚上的芦花鞋,就拿去给他了,自己光着脚在雪地里,那人本想多给他些钱,可青铜只收了本来的钱。
幸福的生活没有永远继续下,当市长看到青铜葵花时,想起了作者的女儿葵花,把她接到城里来住,接受最好的教育,而青铜的爸爸妈妈虽然万分不舍,但也要忍痛割爱,葵花走的那天,爸爸妈妈把青铜支开了,青铜回来时,已经晚了。于是青铜每天都盼望着葵花,不吃喝的他,已经渐渐消瘦。在他看着河的一天,一个身影乘着船,很显然,她是葵花,青铜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他喊着:“葵——花”!
多么感人的一本书,青铜终于说出来了,说出:葵花两个字了,虽然不清不楚,但是从青铜嘴里说出的,一个哑巴说出来的。
【青铜葵花第七章读后感】相关文章: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0-20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8-11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08-10
青铜葵花的读书笔记10-13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5篇12-11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15篇)10-11
《青铜葵花》读书笔记精选15篇12-01
青铜葵花的读后感10-13
《青铜葵花》读后感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