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期间,曾到过一处富饶的农庄,在那里发生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一匹老马,回到了多年前饲养它的农庄主人身边,尽管它饱经磨难,但这一刻,它认为值得,这不正是我们所渴望的美好情感吗?
可现实中,往往事与愿违。之前听过一出戏,讲的是一个男子去打仗,结果被敌人俘虏,阴差阳错的又和敌国公主结了婚。十八年后,他又想起自己的原配妻子,才偷偷逃出敌国,返回家乡。
有多少获得新生活就忘了旧时候、遇见新朋友就忘了旧相识的人呢?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不少有钱人刻意“穷养”孩子,因为他们知道,不吃苦就不知道“苦”有多难,就不会对苦难的人生出悲悯心。
如今,有些人盲目地认为找伴侣就是找一个能够带来利益、产生用处的人,其实不然。不光是人,物品也是一样,人们往往更看重“有价”,而非“有情”。但我想,一旦有了感情,利益的观念就会淡化。比如一把紫砂壶,买回来后,多年都束之高阁,突然有一天,你发现它可以卖很多钱,而家里正急需用钱,你必然将它卖掉,因为放置多年,没有使用,也没有感情。但是,如果你一直把玩它,使用它,就很难产生卖掉它的想法,你和它已经有了情感。
为什么在利益与情感之间,人们更倾向于前者?因为人类生活在物质支撑的世界中,容易迷失本心,沉醉于金钱富足所带来的满足感。然而,究竟是金钱主宰了人类,还是人类掌控着金钱,我猜想更多的是后者。有些人以为,有了金钱、有了权势,便可以横行天下、无所顾忌,但其实他一刻也不曾走出金钱的圈套,就如同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即便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终究不能逃出如来佛祖的掌心。
如果一个人丢失了心爱之物,他不至于走向死亡。但迷信金钱的人,一旦失去了金钱,就丧失了精神的寄托,可能会变得一蹶不振。当一个视财如命的守财奴的财富被全部夺走,变得一无所有,他就无法忍受穷苦的生活,也不会认为除了金钱之外一事无成,因为他们只能用金钱麻痹自己无趣的、无意义的人生。他们最害怕的,是被扒去财富的外衣,使得惨淡的人生彻底暴露在他人面前,被别人评判和否定。这样的人特别害怕被否定,害怕面对内心真实的自我,只能用金钱麻痹自我,享受一时之快。
我读书,曾看到一个“破剑”的典故,讲的是汉朝一个流落民间的皇族子弟,机缘巧合重新被选为皇位接班人,当时的宰相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作皇后,他不同意,并发了一道诏书,说要寻找自己遗落民间的一柄破剑,实际上就是要寻找流落民间的结发妻子。后来,他真的找到了妻子,并把她册立为皇后。这不正是不忘根本、怀念故人的情感体现吗?这样的情感,不正是我们应该赞叹和敬佩的吗?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历史的长河中,人的情感是相通的。我家摆放着一架钢琴,我曾弹了它五六年,虽然如今早已不练琴了,但它仍带给我许多回忆,其中既有第一次弹琴的紧张,也有练习摸索中的痛苦,还有成功弹奏一曲的愉悦。虽然这些记忆已经渐行渐远,但每每回想起这些场景,就会在心中荡起涟漪,滋润我的内心。这些回忆,是非常值得珍惜的,是无与伦比和无法忘怀的,这就是情感。它是纯粹的、无瑕的、洁净如同白色的雪花。因为包含无数的回忆,这架钢琴已经承载了我的情感,当一个人深陷回忆之中,他就会经历无数情感的波澜。
情感,是无法用金钱度量的,更是人类最值得珍惜的无价之宝,如果人类没有了情感,就成为既无趣又无聊的行尸走肉。人类永远无法保持绝对的理智,正是因为人类无法完全丢掉情感;人世间也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因为所有的判断和选择都参杂了人类的主观情感。在我看来,这是好的,这样的世界才能让人类永存,这样的族群才能真正强大而充满活力,只有情感上的团结,才是真正的团结。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06-01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笔记12-15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09-13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10-13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读后感04-30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心得08-30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书心得09-03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读书心得07-21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热】06-14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读后感【荐】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