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毛》读后感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毛毛》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毛毛》读后感1
“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大家应该都听过这句话吧?你想浪费你宝贵的生命吗?我肯定——你的回答是否定的。时间窃贼——“灰先生”正是利用了人们“怕死”的这个特点来窃取人们的时间。而这个故事的主角——一个不知打哪儿来、活了多少岁的小女孩毛毛,就像是“光明女神”(我也觉得这个比喻有点夸张)给她的朋友们带来快乐,至于为什么,原因就是——倾听!倾听是一种美德,这是尊重他人一个很好的'办法。正是因为毛毛的倾听,别人才那么喜欢她,也导致BLM553C号代理人把自己的心声透露给了她,所谓“心声”也当然是灰先生们的机密喽!
毛毛惊讶地发现,其实灰先生们什么都不是,什么都算不上,而且不抽用时间花瓣卷成的雪茄,就会灰飞烟灭的。接着,她遇上了能预知未来的乌龟:卡西欧佩亚,是它帮她脱离了灰先生的捕捉,并带她来到了时间的管理人——侯拉师傅这,还协助她打败了灰先生们,拯救了全人类的时间(生命)!毛毛这本书充满着新奇的想象力,活跃着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通过科幻神奇的故事,诠释了一个简单的道理:时间,只要是干你愿意干的事儿,你就永远也不会觉得是在浪费它!
《毛毛》读后感2
我觉得,很多故事书都难以达到毛毛这种境界。这本书写的让人感到温暖,它把不可能的事情变得可能了。
通过这样一本书,表达了作者对当今社会中一些现象的讥笑与讽刺,赞扬了乐观、坚强的性格。作者米切尔。思德先生把社会上没有思想感情、一心为了钱财和利益抛弃很多珍贵东西的人叫作“灰先生”,用一个和他们完全相反的善良、朴实、坚强的形象——小姑娘毛毛来和他们对比,穿插了许多妙趣横生的.篇章,让整个故事变得格外真实。有时让你开怀大笑,有时让你精力充沛,有时又让你激动许久……它把握住了你的情感,让你永不灰心,怀着极大的好奇心,一口气把它读完。
这本书告诉我们,时间就是生命,而生命在每个人心中。每个生命诞生后就会有一朵时间花绽开,每一个生命结束时又有一朵时间花绽开。因为知道这个道理,毛毛打败了灰先生,这是不可思议的。精神的力量远远超过物质的力量,这就是毛毛胜利的法宝。毛毛是一本对现代社会进行物质批判的书,书中表达了人类的无限梦想,对人性回归的强烈渴望,是能同时撼动孩子和大人的奇书!
如果我们仔细阅读,就会发现毛毛留给我们的问题还有很多,需要我们进行更深的思考。
《毛毛》读后感3
《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不可思议的故事》这本书一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毛毛和她的朋友们;第二部——灰先生;第三部——时间花。本书的主要内容说的是:“毛毛”是一个不知年龄、来自何方的小女孩,她拥有稀罕的“灵敏听力”,可以只用倾听的方式来解决朋友们的问题与纷争。由于人们被灰先生蒙骗,于是毛毛冒着生命危险,见到了时光老人侯拉师傅,在时间王国里,她发现了“时间就是生命”。生命的诞生即生命之花盛开,当生命结束时又会有同样的生命之花再度绽放。知道了这个秘密的她和灰先生战斗,最终取得了胜利。
也许,在看这本书题目的时候,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时间,真的会被盗窃走吗?看了这本书之后,我可以肯定地告诉你:是的!
我反反复复地把书看了好多遍,终于明白了“时间就是生命”这句话的'含义。是啊,时间是多么重要呀!要知道,我平时也是一个拖拖拉拉的、浪费时间的人,这可是在浪费我的生命啊!我决定了,以后做什么事情都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做到所谓的“快准狠”!
相信大家现在对这本书有所了解了吧?那你是不是也知道了要节约时间呢?
《毛毛》读后感4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人们提起清明,便会联想到鱼。不管大雨还是小雨,都是清明最明显的特征。这不,春雨真的就以毛毛雨的形式在清明前夕光临了北京这座美丽而又端庄的城市。
毛毛雨与清晨的朝阳手挽手向北京走来。可毛毛雨却不讲义气,叫来乌云大哥,一下子便挡住了朝阳小弟弟的去路。闹得朝阳小弟去找风婆婆告状。可老天却不领情,而风婆婆竟也是毛毛雨的“同伙”。看到风婆婆也在帮毛毛雨的`忙,朝阳小弟哭着跑开了。
毛毛雨又来到操场上。片刻间,操场变得湿润起来。当我们打开窗户时,毛毛雨飘了进来,班里的空气即刻清新了,闻一闻毛毛雨,能体会那种清爽的、湿润的、纯洁的、独特的美。毛毛雨不停地滋润着大地,滋润着大地上的点点绿色。我似乎都能感觉到植物的嫩芽正使着全身的力气向上钻呢!虽然毛毛雨正做着大好事,但是它毕竟刚刚也干过坏事!。果然,傍晚时分,夕阳哥哥来给朝阳小弟报仇了。毛毛雨一看,自己知道都不过夕阳,便灰溜溜地跑了。一刹那,夕阳映红了我的脸颊。
【《毛毛》读后感】相关文章:
《毛毛》读书心得03-27
读后感05-01
《在人间》读后感04-10
读后感范文04-10
《童年》的读后感04-10
感恩读后感04-11
幸福读后感04-11
《穷人》读后感04-11
叶圣陶读后感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