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4-12-28 09:59:04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节的作文必备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的作文必备6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又称重午或端阳,许多习俗也与“五”有关。那一天,人们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子、手腕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各家要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关于艾草还有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太上老君有一次下凡,他变成一个乞丐的样子到一个男人家请求住一晚,可男人却不客气地将他赶走了。太上老君回到天宫后,将此事告诉了天帝,天帝大怒,命火龙在五月五日火烧村子。人们耳闻后,纷纷躲进山里避难,一个小孩子走得很慢,人们都很为他着急。太上老君见了,就告诉小孩插艾叶能保家。小孩听了,就割了一些艾草,在每家每户门前都挂了一株,一场大火下来,没有一个房子被烧毁。从此家家户户到了这天都在家里插艾草来保佑自己的家。

  在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是主要的活动。说起粽子,它的形状跟口味各不相同:有三角的、四角的、六角的;有咸肉味的、香肠味的、红豆味的.……

  在我国南方过端午还要吃五黄:黄鱼、咸鸭蛋黄、黄瓜、黄豆瓣包的粽子及雄黄酒。但无论南方北方,在这天都要用雄黄在儿童头上画个王字,并佩带上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全家早早的起了床,明媚的阳光透过薄薄的窗纱找在地板上,让人感到丝丝的暖意。吃完了香喷喷的早饭,妈妈大步流星地走进厨房,准备包粽子。我蹑手蹑脚地走到厨房门口,认真地看妈妈包粽子,只见一片粽叶、几勺糯米在她手中像变魔术似的,成了一个个小巧玲珑的粽子。看到妈妈忙得不亦乐乎,我也赶紧上去帮忙。我轻轻的.拿起一片绿油油的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慢慢的卷成一个小漏斗,接着我又盛了满满一勺雪白色的糯米放在漏斗里,从远处看,就像一个美味可口的冰激凌,让人看着就垂延三尺。接着,我轻轻地拿起一片较小的粽叶,把它盖在漏斗上那然后我再拿出一根黄澄澄的稻草绳,让他在粽子上绕几圈后再打上一个结,嘿!粽子做好了,活脱脱就是一个小精灵。我把粽子放在盘子上,舔了舔口水,问妈妈:“妈妈,粽子要什么时候才能吃啊?”妈妈笑眯眯地说:“别急,别急!到晚上才吃呢!”

  包好了粽子,我们又上街去玩耍,街上的场景可热闹了。有的在比赛跑步,进行得如火如潮;有的在玩捉迷藏,玩得不亦乐乎;有的在比赛跳远,就像一只只活波的小精灵······真是一片其乐融融的景象。

  家乡的端午节具有它的独特的特点和魅力,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我们是中国人,讲着中国话,写着中国字,做着中国事,讲着我们中国人做人的道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的灵魂,是我们的血脉,是我们奋斗的精神力量!我们应当珍惜,重视起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别像冯骥才感叹如今青少年对中华文化漠视那样:“春节过得没意思,只想过情人节;不喜欢端午节,却喜欢在感恩节里吃火鸡,虽然不知道感恩谁”,我们要寻根,寻找我们丢失的中国文化根!

  “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端午节本来是一个夏季的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后来楚国诗人屈原于端午节这天想到这污浊的尘世,虽自己不能挽救,但也绝不允许它玷污了自己,因此怀石自沉,所以端午节就变成了追忆和纪念屈原的日子了。

  粽子的香,是清新中带着淡淡的甜香。

  每到端午前夕,妈妈总带我回乡下取粽叶,洗粽叶,包三角粽,圆鼓鼓的头,粽叶被棉线缠绕成了“可爱多”的样子。粽叶虽然不及荷叶的浓郁,但也有竹叶的清香。里面裹着家乡本地产的糯米,白白亮亮的`,晶莹剔透,熟了以后,咬一口,清芬香甜。

  艾叶菖蒲的香,是清新中带着独特的草药香。

  妈妈把两把艾叶和菖蒲分别挂在大门的两侧,菖蒲的根处是白嫩白嫩的,叶子是翠绿扁长的,艾叶圆圆的茎上布满了绿绿的绒绒的叶子。挂了一段日子,那原本亮泽的绿变得黄绿,变得枯干,随之驱蚊的的艾草香弥漫在空气中。不仅如此,妈妈总拿一些艾草菖蒲来煮水给我洗澡,艾草香在满身溢开。满身的艾叶香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温情。

  雄黄酒的香,是清新中带着回味的醇香。

  雄黄是一种矿物,把它调和在米酒中,制成雄黄酒。端午节临近酷暑,按古人的话来说,虫类和一些细菌都会在这个时期纷纷快速繁殖,活跃起来。爸爸也仿效古人,端起酒杯把雄黄酒一饮而尽,为了解毒防疫。妈妈也拿着那雄黄酒在家里到处洒,拿着桃枝,蘸上雄黄酒,在我的身上洒了几滴,又在脑门上画了个“王”字来驱毒避邪,一整天我都沉浸在这雄黄酒香中,昏昏欲睡时,仿佛回到了古代,不禁欣喜,醒后便回味无穷。

  端午节的中国文化根,裹在溢满乡情的粽叶中,悬在满含温情的艾草菖蒲中,飘在回味的酒香中……

  我们守住根,就是热爱自己国家的传统文化,传统文化让我们懂得生活,懂得感恩,懂得传承。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中国文化,正是祖先对我我们的希望和要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灵魂!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血脉!

  守住中国文化根,就是守住了我们的精神力量!

  让我们一起守住中国文化根,创造中国文化的辉煌!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放假了,吃粽子啦,感谢端午节!”我正在手舞足蹈地叫喊着,半空里飞来了妈妈的一嗓子:“黄也——赶快起床,到奶奶吃饭。”我一个激凌,睁开眼,原来是昨天与奶奶的预约入我梦来。

  “好嘞!”我一骨碌从床上爬起来,一边刷牙,一边唱:“咱们老百姓啦,今儿个真高兴!”泡沫从我嘴里飞到了面盆,还在眨眼睛呢!

  “叮咚,叮咚!”我按响了爷爷的门铃,一开门,我连忙叫:“爷爷!”“哎!”爷爷满脸的.皱纹笑成了一朵菊花。

  刚进家门,一阵竹叶、红枣的清香扑鼻而来,我使劲地吸吸鼻子,兴奋地说:“好香啊,奶奶!”快步跑进厨房,奶奶看着我的馋样,笑笑说:“马上就好了!”

  我坐在沙发上心不在焉地看电视,不时地问:“奶奶,好了吗?”终于,“好了!”奶奶端出一个盘子。

  我急忙跑过去,伸手就抓了一个,没想到那么烫!我赶紧放下,用筷子夹起一个小心翼翼地往嘴里送。奶奶哈哈大笑:“还有竹叶没剥呢!”看我猴急的,怎么把这给忘记了?我捏住竹叶的一角,粽子就慢慢滑进了碗里。白的糯米,红的大枣,真好看!我再蘸点儿糖,一田咬下去,哇!一个字:“香!”

  我一气吃了四个,才在妈妈的劝阻下放下筷子。等到满桌的菜上齐,我才明白妈妈的话是对的,我肚子里已全是粽子了,哪有空给这么多好菜啊!

  饭后,我与爷爷奶奶斗地主、下象棋、逛街,真是愉快的一天。

  在粽子的清香里,在爷爷奶奶的笑声里,我度过了这个端午节,愿这份快乐永存。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又是一年五月五,又是一个端午节。在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在门前插一束艾叶,他淡淡的清香弥漫在空气中,使人闻着,感觉神清气爽,淡淡的清香把我的思绪回到了从前。

  1 0年前,我才4岁,外婆在五月五这一天在房门上插上那么一束叶子很长的叶子。我问外婆:“外婆,这是什么?”“这是艾叶。”外婆一边说一边插艾叶。“为什么要插艾叶?”我打破砂锅问到底。“这是为了避邪。”外婆边说边从凳子上下来,走进厨房去了。我也跟在外婆的后面,走了进去。

  只见桌子上有几片比刚才插的艾叶还大很多的叶子。只见外婆从众多叶子中抽出三片,迅速折成了一个三角体,把像米的东西倒进去一些,但这种米比较小,然后外婆抓几个板栗和拿一些切好的.肉放进去,然后再把剩下的叶子绕着这个三角体转。从旁边的绳子抽出一根,把三角体绑起来。按照这个步骤做了十几个,放到蒸笼里,开始蒸这个东西。“外婆,这是什么?”“这是粽子,很好吃的。”“为什么要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一个伟大的爱国诗人。”“这个爱国诗人是什么?”“孩子,你还小,等长大了,你就知道了。”

  过了一段时间,外婆叫我去吃粽子,外婆为我掰开叶子,里面是个三角体,还有板栗、肉……我咬了一口,好香啊。

  吃完了粽子,该去看龙舟了。外婆把我带到了河边,只见河边站了很多人,大家都在大声助威,只见河里有几条龙船,几个人在使劲地划着。

  又是一年艾叶飘香。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端午节由来已久 农历五月对应地支中的“午”。“巳”、“午”、“未”三个月是夏季,夏季在五行中属火,“巳”是火的出生状态,“午”是火的极盛状态,“未”是火的衰墓状态。火气到了极盛的状态,也就是阳气达到了极盛状态,就会物极必反,阴气开始产生。五月初五是五月的开端,从此之后,阴气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强,是阳气强盛的顶峰,又是阴阳变化的开始。大家都知道“否极泰来”这个词,否卦(三阴在下,三阳在上)是七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十月的坤卦(六爻全阴);但是,与此相对应的还应该有个“泰极否来”,只是因为人们喜欢事情从不好到好,所以,不大提这个词。泰卦(三阳在下,三阴在上)是正月,它的极限就是代表四月的乾卦(六爻全阳)。因为到了五月初五时,已经开始“泰极否来”,所以,中国人很重视这个转变,而且要通过一些方法来消除阴气开始强盛可能即将带来的'不祥之气。

  为什么又把时间定为“初五”呢?一方面因为“五”与“午”谐音,“五”字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天地之气相交合,与“五”相对应的五行中的“土”又代表着转化与过渡;另一方面,中国的“阴阳合历(即农历)”每月的开端并不是“初一”,而是根据那个月的“节”(二十四节气中的节)来确定,比如一年的开始不是从正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春那天开始,夏季不是从四月初一开始,而是从立夏那天开始,因此,夏季的开始结束是到夏至,初五前后正是夏至的时候。

  从五月是阳气极盛、阳气是正气来说,“端”是“正”的意思;从五月是阴气开始的时候,所以也可以说是“初”的意思,因此,“端五”也可以称为“初五”。因为“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五月正是“午”月,因午是阳气极盛而同时转衰的时候,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所以也称重五或重午。因为端午是天地之气阴阳转化的过渡点,此前是一年中阳气由初生到极盛,此后是阴气从初生到极盛,所以又叫天中节。如此等等,还有很多,不再多加解释。

  关于端午节的来源,时至今日至少有四、五种说法,诸如:纪念屈原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越民族图腾祭说,等等。其中,纪念屈原说为这个节日增加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是后起的;三代夏至节说是与我国的历法紧密相关的,应该是较早的,云尘子主张采用此说;恶月恶日驱避说与我国的历法和术数观念有关,与第二说并不矛盾;吴越民族图腾祭说带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以图腾作为切入点来加以说明,是近代以来的说法。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作文[经典]12-18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7-25

端午节日作文03-1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6-22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