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4-11-14 13:21:29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每到端午节,吃粽子、插艾草是我们奉化人必不可少的习俗。我知道我知道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可为什么要插艾草呢?大人们都说艾草是用来祛瘟辟邪的,而我也知道艾草有着很大的作用,它不但可以驱蚊虫,还能令人保持神清气爽。我不想停留于表面,越是搞不懂我越想知道。我是个爱刨根的孩子,知道艾草的由来,于是我便去问爷爷,爷爷把艾草故事的来龙去脉讲的一清二楚。

  传说在很久以前,天上有位老神仙来到人间打探民风,因为那时候人们不愁吃,不愁穿,无忧无虑的'生活着。老神仙来到了人间,变成了一个衣衫破烂、可怜巴巴的老乞丐。他右手拄着木棒,左手拿着一个破碗,来到一户普普通通的农户门前。家中有位大嫂正在喂猪,猪吃的不是糠皮,而是是雪白的面,老人看在眼里,他不露声色,把破碗伸了过去,在农妇眼前晃了晃,哀求道:“大嫂,行行好吧,我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你施舍点东西给我吃吃吧!”大嫂瞪了老神仙一眼,说:“去去去,臭乞丐,给你吃还不如给猪吃!猪吃了还长肉呢!”老神仙哀求道:“仁慈的大嫂,不给饭吃,给一点水喝喝吧!”大嫂听了,顺手将墙上挂的被虫蛀掉的破木勺拿了下来,扔给老神仙,凶巴巴地说:“自己舀吧!”老神仙一看,这东西怎么能舀水呢?老神仙生气了,用袖子往墙上一拂,墙上立刻出现了十个又大又显眼的字:全村生瘟病,三天内死光。化作一缕青烟,升到空中,那女人吓得脸色白里透青,好久才反应过来,知道自己闯下了滔天大祸。

  第二天,老神仙驾着云朵,手中拿着瘟药,正要向村里撒瘟药,忽然看见一个妇女一只手里抱着一个五六岁的大儿子,另一只手里搀着一个两三岁的小儿子在匆忙赶路。老神仙感到困惑,怎么大的抱,小的牵!于是又变成了一个老头,倒在路发出一声声的呻吟,女人的看见了忙问,“老人家,你怎么啦?”“我脚被树枝戳了一个洞。”那女的一看,老头脚上到处是血,把手中的孩子一放,随手在路旁的草丛中摘了摘了几片艾草叶,放到老人的伤口上,没过多久,血就止住了。老人问了:“你走得这么急,上哪儿去呀?”那妇女说:“我村里有个大嫂,脾气不好,昨日得罪了一位神仙,神仙生气了,说三日之内,让我们全村人染上瘟病死光,我们急着去逃命。”她边说边把老人搀扶起来,说:“老人家,你也同我们一起去逃命吧!”“那你为何不抱小的走呢?”“老人家,不瞒您说,这大儿子是我丈夫和他前妻生的。现在我丈夫死了,我要把他们的命根子留下来,好好照看才是。”“噢!”老神仙听了一愣,心想,自己差一点儿就办错了事!天下还是好人占多数,坏人毕竟少啊!他看了看艾草说:“你们大可不必担心,也不用逃命了,这艾草是防瘟的,只要把它插在房顶上,就不会得瘟病死去了。”说完,便跳上云朵,用拂尘把母子三人送回了村子里。一到村子,女人就到处找艾草,又把这消息传遍了全村。后来,老神仙虽然在天上投了瘟药,但因人间处处都有艾草,所以也就都没事了。

  从此,端午节插艾草的风俗就一代一代传了下来。同时我们也对“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句话有了新的理解。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我的家乡——漳湾,是一个美丽的鱼米之乡。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又称端阳节,重五节。家乡的.端午节也有许多习俗,除了包粽子、插艾叶、戴香囊、小孩穿新衣服,其中最有趣的就是赛龙舟了。端午节这天,许多其他村镇的人都来我们漳湾看龙舟赛,我们也急忙跑到江边看龙舟赛,江边红花绿树,彩旗飞舞,战鼓喧天。岸上更是人山人海了,好一派节日的气氛。只见五条龙船红、黄、蓝、绿、紫排成一字行,一百多位参赛选手个个身强力壮,分别坐上长14米左右的龙船上,准备比赛。突然,一声礼炮巨响后,鞭炮齐鸣,龙舟竞赛开始了。五条龙船像箭一样划出去。只见红色龙船快速划行着,排在了前头。其他龙船也不甘示弱,趁红色龙船上的选手正得意时赶超过去。这时,红色龙船就从第一落到了最后。但他们不灰心,还是继续划,划得更起尽了。岸边的观众更是卖力,为自己喜欢的龙船加油,呐喊着!我也跟着拉拉队拼命喊着加油……

  虽然只是短短的几十分钟的决赛,但赛出了力量!赛出了速度!赛出了团结!赛出了漳湾人的自豪与幸福!随着龙舟赛的欢呼声,呐喊声,我们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更爱家乡的赛龙舟!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有精美的民间工艺,如:剪纸、陶瓷;我们有古老的民间艺术,如:戏剧、国画;我们有独特的风俗习惯,端午节赛龙舟,元宵节闹花灯等等。今天,就让我给你介绍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吧!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重五、端阳、端午节。早在周朝就有“五月五日,蓄兰而沐”的习俗。这天,家家户户吃粽子,南方各地举行龙舟大赛。人们在这天还要悬菖蒲、洒雄黄水、挂艾枝、喝雄黄酒,杀菌防病。传说端午节源于屈原。他是楚王的大臣,他倡导富国强兵,联齐抗秦,遭到反对,被流放。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屈原悲愤,写下了绝笔之作《怀沙》后,投汨罗江身亡。他死后,有人打捞他的身体,有人投饭团,后来怕饭团被蛟龙吞食,就用栏叶抱起饭团,投下汨罗江,这就成为今天的粽子。

  我家也有过端午节的习俗呢!因为要吃粽子,所以母亲要包粽子。首先把糯米用硪栋成一个三角形,角要尖,然后放入3-4颗大红枣,用硪豆紧,系上五彩绳,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母亲一个个地做着,汗水无声的落着,终于,把粽子都做好了。接着就开始煮粽子,一般要煮一、两个小时才会又香又糯。粽子煮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打开锅盖,阵阵粽香向我袭来,我尝了一口,啊多么美味的粽子啊!这是母亲用辛劳的汗水为我制作的美食,我永远都不能忘怀。这就是我家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每当我唱起这首儿歌,便想起过端午节的情景。

  同学们,你们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吗?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又称端阳,重五。主要活动有赛龙舟、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汩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我们这儿看不到赛龙舟,只能从电视上感受到赛龙舟的快乐。端午节这一天,外婆买回艾叶、菖蒲插在门的两侧。她说,这样有避邪的作用。

  我最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啦,那香甜可口的味道,令我久久不能忘怀。坐在外婆身旁,只见她从水中取出三片粽叶,卷成一个圆锥体的模样,然后放入糯米、蜜枣,一层一层的`裹成三角形状,最后用线捆好,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这么容易,也学着包一个,尽管很努力,包出来的粽子总是松松垮垮的。呵呵,有些事情看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难呀!晚上,妈妈还会用艾叶等中草药煎的水给我洗澡,这样能一年不长痱子哦。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我不禁又唱起了这首欢乐的儿歌。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今天,外婆要包粽子。粽子可是我的最爱,可我没有包过粽子,今天正是个学包粽子的好机会。

  来到厨房,粽叶、大米、猪肉样样俱全,要知道这些可是包粽子的必备品。

  只见外婆拿起2片粽叶,轻轻地扭了一圈,就形成了一个漏斗状,往里面洒一半米,放上猪肉,再浇一层米在上面,就像给猪肉盖了一床温暖的被子,之后再把多出来的粽叶包住大米,最后用棕榈叶把粽子缠住,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外婆这么轻松,感觉好简单,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两片粽叶,谁知七弄八弄也没包出一个粽子来。外婆却已经包了3、4个了。再看妈妈,手忙脚乱,包出来的.粽子也不成样子,要不就是弄破粽叶,要不就是米放太少,粽子小小的,外婆说这是“叫花子”粽,我和妈妈哈哈大笑起来。

  外婆看着我正包不起来的粽子说方向扭错了,我又换了一个方向,可漏斗的洞又太大。“看着简单做着难!”我大叫。过了5、6分钟,我还是一个粽子也没包成功,米倒是洒了一地。外婆又耐心地示范了一遍给我看,可我就是不懂。最后妈妈提了一个好主意:“要不你用一张粽叶包吧!”我和外婆都赞同这个办法。我拿起一片粽叶,试图包了起来。终于我的“迷你版”粽子包好了。包完粽子,我的手上还有一股浓浓的香味。

  失败乃成功之母,下次我还要继续努力包得更好!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端午节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和清明、中秋、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每家每户都会在这一天在门前插上艾叶,还有包粽子和划龙舟等各种各样的活动。

  我奶奶在这天总会起得很早,包很多很多的粽子。包粽子可有意思了,我看我奶奶先拿起两张大大的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的形状,接着按顺序放入糯米、香菇、小虾米、肉等食材,然后把粽子包裹成三角形的形状,再那绳子绑住。看着看着,我不禁也拿起粽叶,跟着奶奶的手法,可是粽叶太滑了,我没法把它卷成漏斗,心想:算了,算了,我还是等着吃香喷喷的粽子吧!不过,你如果想学的话,可以找我奶奶教,我奶奶包的又快又好看,准能教会你的.。

  “熟了!熟了!”奶奶笑眯眯的对我说,还给我拿了一个放在饭桌上,我马上飞奔过去,迫不及待的吃了起来,吃了一个又拿了一个,太好吃了,我的肚子都撑得圆鼓鼓的了。

  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一家还会去看赛龙舟,可好玩了,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端午节要到了,人们都要包粽子吃,因为这是我们国家的传统节日,是为了纪念民族英雄屈原的。

  我也想学包粽子,便让妈妈教我。于是妈妈准备好洗干净的粽子叶,泡好的糯米、红枣,我和妈妈开始包粽子。妈妈拿了两片粽子叶叠在一起,卷了一个三角形的小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填满一半,放了一粒红枣,再放满糯米,把上面的粽子叶往下一盖,用粽子叶缠一缠,拿绳子绑起来,粽子就包好了。

  “哈!这么容易,”我说。“NO、NO、NO”妈妈要着头说:“事情可不像你想的那么简单,你还是自己试试吧!”“好的”我答道。于是我也拿了两片粽子叶像妈妈那样卷,真是看着容易做着难,我的'手不知往哪弯,妈妈看着直想笑,又给我做了几次示范,我总于卷成了小桶,可小桶是圆筒形的,没法装米呀!一次、两次、三次……总于卷好了,可叶子也快卷烂了,我放进去了糯米和红枣,在妈妈的帮助下绑好了绳子。我仔细的看着我包的粽子,三角形、扁扁的,哎呀!还有一个角好像漏了,不过这也是我的第一个作品呀。有了这次的经验,我试着又包了几个都成功了。

  端午节吃着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真美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和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和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日作文11-28

端午节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7

端午节的作文07-08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9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端午节的作文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