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集合13篇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端午节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作文 篇1
很快,一年一度端午节又到了,这免不了要勾起我童年记忆。
大概是四岁时吧,那时候家乡河还能划船。当我远远地听见锣鼓震天、呼喊撼地时,好奇我便硬是拉着家里婆婆出门看热闹去。作为保姆婆婆总是很慈祥,我也把她看作自己亲人,她便拖着我小手,颤颤巍巍地往长堤那边走去。刚好,河上五彩缤纷龙舟正威严地列成一排,气势汹汹地准备捕捉那一声令下。
发令枪响后,箭在弦上龙舟真如一条条迅猛如雷水龙,在水上飞窜。而船上那些“驭龙者”更是精神抖擞、斗志昂扬,特别是船两头正奋力击鼓鼓手,划舟人斗志似乎随着那一下一下如雷鼓声而不断激涨。
这一幕真让少见世俗我看得如痴如醉,家乡竟有如此激动人心场面!而婆婆在旁一直紧紧地攥着我手,与蔼地笑着。继而我又跑去一睹那些拔得头筹选手们。每条船上人都湿了,而在我这稚嫩眼中,冠军不过是更加湿透了人们。
兴高采烈我又挽着婆婆手回到家中。午饭时间到了,婆婆端出两只冒着热气翠绿三角体,又手把手地叫我褪去它表面大片叶子。婆婆微笑着说,这些用荷叶包着香米三角体就叫粽子,我还惊喜地发现米饭里面还有内涵丰富肉馅。它们都是婆婆从乡下带来,大家都会在划龙舟时吃粽子。我似懂非懂地捧着这喷着荷香饭团,用力地咬下了一块。望着婆婆仁慈笑容,我只感到口中无比亲切与温馨。
婆婆在我上小学以后便回乡下颐养天年了,但我们家还是经常在端午节去探望她时带回几只粽子,来重温旧日快乐与节日喜悦。只是这几年来给我带来是遗憾,端午节被韩国人注册了,家乡河脏得不能再划龙舟了,婆婆寿终正寝了。然而,端午节被外国人注册了,我们还能吃粽子;这条脏河总有变清那一天,我们还能在水上划龙舟;但最让我伤感是,我永远不能再牵着婆婆手在长堤看比赛了。
我爱家乡端午节,但我更怀念是那永远不再回来童年与婆婆。端午杂思,思忆至此,足矣。
端午节作文 篇2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
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了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我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我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我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我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我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我们似乎也缺少了一些快乐,也缺少了一些向往,也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我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节作文 篇3
端午节前些天,总是阴雨连绵。潮湿的空气,闷热的环境,让人不由地变得烦躁。可是转念一想,端午节就要来啦,上天一定会像我们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吃到那喷香喷香的粽子,才会这般“口水”流不断呀!这样一想,心情就豁然开朗许多。
一日三秋地度过了好几天,终于让我们盼来了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忙活起来了——挂艾叶、煮鸭蛋……当然尚少不了最隆重的一项:吃粽子。
今年端午,家里早早的就包起了粽子。虽然早点准备是好事,但准备得越早,对我越是一种煎熬。那雪白的糯米,那细腻的红枣,光是视觉效果就让人垂涎三尺了,更别说味道了。准备的这么早,却一定要被允许才能吃,不能像端午节的时候,想吃就吃,这不是煎熬是什么呢!
然而,庆幸的是,端午总算来了,终于可以吃粽子了!
解开细细的红绳,剥去绿绿的粽叶,米香加枣香再加上粽叶的清香,和谐地交织在一起,散发到空气中,闻一闻,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咬一口粽子,米粒细腻柔滑。在嘴里慢慢咀嚼,还能品味出一丝苦涩。再往里吃,就能吃到红枣了。红枣的外皮又滑又亮,枣肉香甜可口。红枣与糯米配在一起,那真是天衣无缝的美味啊!
以前,我并不爱吃粽子,也不懂为什么大家那么喜欢吃粽子,粽子不就是糯米里包点馅儿嘛,还有点儿苦味,有什么好吃呢。可是妈妈告诉我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且,吃粽子不仅仅是吃粽子,这个等你以后慢慢就会知道的。”
今天一早,妈妈让我帮忙包粽子,我笨手笨脚的,包一个粽子整整花了二十几分钟,急得我连汗珠都冒出来了,可我的成果确是“惨不忍睹”。于是,我不服气,又包了一个,结果还是差不了多少。我的两个粽子下锅了,等了半个多小时,终于煮熟了。我迫不及待地捞出粽子,尝了尝,那味道比我吃过的所有粽子都要好吃。吃着吃着,我突然悟出了妈妈那句话的真谛:大家爱吃的不仅仅是粽子,而是藏在粽子里的先苦后甜的粽意人生啊!
品尝粽子,品味人生。先苦后甜的粽意人生,何尝不是我们人生的必经之路?
端午节作文 篇4
“五月五,是端阳。”端午节晚上,我觉得很有作画灵感,便拿起笔坐在桌前,一口气画了五张和端午有关的画,起名“端午节画廊”。现在我就要带大家来参观参观我的“端午节画廊”!
第一幅画是“买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插艾草是端午节重要的习俗之一哦。这个重要的任务交给了我和爸爸妈妈。我们节前就走进了门口的农贸市场,在数不胜数、星罗棋布的小摊间穿梭着,最后买了两捆新鲜的散发着清香的艾草,分别插在奶奶家和我家门口。据说这样不仅能驱走很多蚊虫,还可以辟邪呢!
第二幅、第三幅画的是端午节千百年来最盛行的风俗——“包粽子”和“吃粽子”。端午节前一天,爷爷奶奶会买来竹叶和糯米,洗粽叶,浸糯米,展现自己包粽子的“绝活”。我和爸爸妈妈跟着帮忙和学习。爷爷奶奶包了我最爱吃的白米粽和枣粽,还有肉粽、豆子粽……还将红豆蒸成泥状,开发了新品种——豆沙粽呢!
粽子包好后,奶奶用个大大的高压锅煮粽子。煮好后,我们一家开始津津有味地享用起来。我最爱蘸着白糖吃白米粽,晶莹透亮的白米粽搭上细如沙粒的白糖,又香又甜,令人垂涎。还有枣粽我也不会放过,因为我是学生,据说“枣粽”有“早中”的寓意,谁都希望考试有好成绩嘛!当然最后还要美美地吃上个流着油的咸鸭蛋。据说吃过端午的甜粽子后要吃点蘸盐的鸡蛋或鸭蛋“压顶”,意味着健康多福呢!我们边吃还边谈论着端午节的来历和趣闻,时不时传来一阵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第四幅画叫“缝香囊”。端午节挂香囊是个有益身体的习俗,挂自己缝的.香囊当然更棒了。缝香囊可难不倒我。因为缝沙包是我的拿手绝活,把沙包的“馅”换成奶奶独家自制的艾叶馅,再加根绳子……嘿嘿,我缝的香囊也像模像样,放在鼻子前一嗅,清香扑鼻,真好!挂自制香囊,真是别有一番滋味,乐在其中啊!
第五幅画是少不了的“端午全家福”。画中,我们全家人幸福、快乐地牵着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就是“端午节画廊”,就是我们全家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作文 篇5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爸爸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家围在一起,小孩缠着大人讲那个熟悉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农历五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自己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无法实现,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寻找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时,大人们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小孩子们便会抬起头遥望着那深邃的天空,寻找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否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否能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否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咱们已经很难看见“出门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否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否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咱们已经不能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要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似乎也越来也乏味,而咱们感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咱们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乏兴趣了,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觉得有些老土,只要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咱们没有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咱们似乎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咱们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节作文 篇6
端午节是一个古老的节日。自战国以来,它一直流传至今。它有它独特的味道。
知道端午节的由来是非常痛苦的,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
屈原,一个爱国者,忠实地为楚王服务。但是它创造了小人来排挤。结果,他被流放了。他有一个0+的抱负,但没有办法为国家服务。楚国会死的。为了表达他的.爱国主义,他自杀了,并在河里淹死了。原来端午节背后有一个如此悲伤的故事。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爱国主义的味道。在端午节期间,我叔叔和其他人将来到我爷爷家一起吃饭。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
解开包裹着粽子的绳子,打开粽子的叶子,用白糖把饭团蘸进去,吃一口甜的。家人团聚,大家一起说笑,温馨。看着失散多年的家人的变化,我很高兴。尝了很多,总结为两个词:幸福。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和幸福的味道。
在街上,孩子们拿着他们的彩色线头,非常自豪地舒服地走着。这条彩色的线让我想起了我每年穿它的日子。这条五彩缤纷的线是这个节日的一个特色,包含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特性,它流传了几千年。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吃茶叶蛋、挂艾蒿都有我们中国独特的文化。端午节本身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现在,端午节已经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和中国文化的深刻味道。
今天我们生活在21世纪,我们的生活非常丰富多彩。端午节有许多活动,而且非常丰富多彩。
在一些城市,举行龙舟比赛,每个人都互相竞争来享受划船的乐趣。早上,许多人去远足,感受自然的气氛,在草地上闻到泥土的香味,和家人去野餐!许多人爬山去采摘艾草,品尝粽子的味道。孩子们都在度假,一起玩得很开心,还戴着香包。到处都是笑声。我感受到了端午节的味道和幸福的味道。
端午节的味道是丰富多彩的。这是我们国家的节日。没有办法去珍惜和珍视这个有着自己独特风味的特殊节日。
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是中国两千多年的古老习俗。在这一天,每家每户在家乡挂艾蒿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洒雄黄酒,戴香包。端午节不仅是为了纪念屈原,也是为了纪念做粽子的乐趣,吃粽子的甜味,还有赛龙舟的兴奋。端午节的前一天,妈妈做了粽子。首先准备粽子馅。有各种各样的馅料,包括豆沙馅料、枣子馅料和肉馅。helliphellip准备香蕉叶,清洗叶子,然后把它们切成对称的.叶子。妈妈把糯米洗干净,卷起香蕉叶,放进糯米里,用手轻轻按压,取出馅料压入糯米里,然后包成钻石,用丝线绑好,小粽子就在她手里诞生了。包好的粽子一蒸就可以吃了。撕开树叶。此时的粽子不仅有饭团的味道,还夹杂着香蕉叶的淡淡香味。口感清凉,略带甜味。
端午节的早晨,我妈妈要买些新鲜的青蒿叶挂在门楣上。如今,每户人家门前都要插上艾草,以驱除邪灵。事实上,悬挂的艾草也能驱赶昆虫和蚂蚁。晚饭后,妈妈会烧艾草给我们洗澡。我听说它有祛寒、除湿、消炎的功效。这时,屋子里弥漫着淡淡的药香,沁人心脾。
在端午节,一定会有龙舟比赛,但是爸爸说我们很久没有在这里划船了。因此,他向我们讲述了往年的龙舟竞赛在端午节的中午,孩子们穿上新衣服,穿着;香包以及;鸡蛋袋高兴地跟着大人看龙舟比赛。他们会聚集到码头或河边,鼓掌、叫喊、尖叫、吹口哨、敲锣打鼓,让你听不到你在说什么。横幅、波浪、赤裸的黑色手臂和破浪的龙舟让你眼花缭乱。红旗高举着,从深深的柳树中飘出。鼓声敲响了春雷,驱散了浓烟,回到了远方。这种喜悦震撼了大地,吓退了成千上万人的战斗精神。没有亲眼看到的人无法体会到这种激动和兴奋Rdquo
在这一天,人们可以放肆地大笑,孩子们可以放肆地玩耍。他们不必像过年一样担心明年,也不必研究明天的计划。这是一个民间节日,一个没有约束的日子。
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的假期还没休完,因此,可以跟家人踏踏实实的过个节.按照家乡风俗,爸爸一大早起来做酿苦瓜,而我也一大早起来帮忙.
十点多的时候,给他打了个电话,问他考完试没有,他说没有,可能会比较久,考完再给我电话.不想去连队吃饭,十一点,我就跟家里人吃了个饭,算是过节.
中午十二点,接到他的电话,准备行装,带上满满一盒的`酿苦瓜,顶着烈日,到他那去过节.
一点,到了部队,他来接我.到了他宿舍,他说他刚回来吃完饭,还不想吃,先去冲个凉.
一点十分,上来了,他说为了考试才睡了四个小时,要眯会,一眯就眯到了两点半.期间,我在玩电脑.
原本,他说下午没什么事,训练让别人带,要跟我过个好节.但是,两点四十五分的时候,营部来通知他去开会.他留了块西瓜给我,说等你把西瓜吃完,我就回来了.这块原本五分钟能吃完的西瓜,我吃了两个多小时,五点,他终于开会回来了.
五点,刚进房门,把帽子一扔,又去准备第二天考核的事了.
五点半,我看到他在下面,给他打了个电话,他说,我马上就好了,协商好就回来.这一个马上,就到了五点五十.期间,我还在玩电脑.
五点五十,终于跟一个排长一起回来了,可能饿了,他给副指和排长都装了一碗酿苦瓜,狼吞虎咽的吃起来,那一刻,我一点都抱怨都没有了.
六点,集完合回来吃饭,我问他,晚上有事吗,他说有,七点开会,没事,你在这玩会,等我开完会就好.我说开多久,他说半个小时.我再问,开完以后呢,他说还要准备一下.
低头吃饭,吃完饭六点半.我说送我回去吧.今天能不能送我上车.他说来不及啊,七点要开会.我说,服务态度越来越差了.他说,没办法,忙啊.我板着脸,不理他,岂有此理,我的端午节都玩电脑去了.
最后,他还是送我上车了.等车的时候,我让他回去,因为我知道一等有可能就等半个小时,他说没事,来一趟不容易,反正时间过了,今天我无论如何都要送你上车.带着内疚,上了车,觉得自己还是太任性了,其实他也挺辛苦的.结婚后的端午节能跟他一起过,我已经很满足了,即使我们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多少,我觉得还是幸福的.
端午节作文 篇9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中国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
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小孩子手脚上还要扣五彩线。这些都是纪念屈原和驱邪的必要。早晨取龙须水——因为传说五月五日是龙的生日,这一天龙抬头喷出的水能治病。故此人们在这一天早上到外面坑沟、水沟、溪河取水,置于自家水缸里供全家人吃喝,祈求一年的平安。 插艾叶在门上——因为艾叶能僻邪,这一天插艾叶在门上能保平安。上山采青草——因为这一天是龙抬头喷发龙须水于大地青草的时间,人们上山采一些草药,像天冬、麦冬、金银花、山葡萄等来家备用,都比往日来的有价值。另者上山采青草自己多吸大自然清新空气也十分有意义。
赛龙舟——来自对屈原的怀念。沿江水乡在端午节前后组织龙舟竞赛。今天,外婆来我们家包粽子。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出两片一大一小的粽叶,学着外婆的样子折出一小角,再在折好的角筒上放入一点已浸泡好的糯米,在塞上一个大蜜枣,又用糯米盖得严严实实的,一点也看不出来里面还有一个大蜜枣。我开始有点沾沾自喜、洋洋得意了,心想:包粽子那么简单根本难不住聪明的我。可是当我再把粽叶盖好时,糯米就像一个顽皮的孩子似的不听我的使唤,接二连三地都跳了出来,气的我脸红的像一个西红柿。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幸好关键时刻外婆替我“解了围”把糯米弄掉一点,我才舒了一口气,心里的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放了下来。我经过了一些小挫折,总算到了最后的一个步骤——扎棕绳了。粽子要包扎严实才好吃,所以我接过棕绳,把粽子捆了一圈又一圈,这才放心的交给了外婆。这时我才明白包粽子是门手艺活儿,包起来非常的不容易。
我感受到人们通过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纪念屈原这种伟大的爱国精神,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端午节的传统风俗。蕴涵着祖国人们深深的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绚丽的文化,它起源于中国,发展于中国,我们要保护它,传承它,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己的节日。
端午节作文 篇10
离端午节还有两天了,富贵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这富贵村,虽然名为富贵,但其实是一片山坳坳里的穷乡僻壤,偶尔飞出一两个金凤凰,萧顺就是一个。去年刚刚医科大学毕业的他正在城里医院里履行着天职。家里有一老母,还有一个快要生娃的童养媳,她们并不知道萧顺的工作单位在哪里,因为这山村实在太闭塞了,惟一与外界的联系就是那一月才来一次的邮差。
往年,萧顺都会在端午节前一个月寄信回家,这样,婆媳们就会在端午节前收到他的信,为他将要回家作准备。可是今年有些反常,离端午节只有两天了,他的信还没到。婆媳俩倒没怎么担心,心想也许他忙,就忘了写信,反正过节一定会回来,按往年一样准备就是了。
端午节转眼就到了,村长按惯例用挨家挨户集来的钱买了一串火红的鞭炮,放得震天响。按他们那里的习俗,每户的`男丁都要跪在离鞭炮4米的圈子里,然后祈福。可人们发现,萧顺没来,于是村长又派人去请。然后,全村的男丁都知道了,萧顺没回来,然后,全村的女人都知道了,萧顺端午节没回家!
在这个没有什么新闻的穷山村里,女人们开始用她们独特的传播方式,生动地演绎着这个号外。真是团结力量大,现在村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萧顺这个假冒的孝子,抛妻弃子,在城里一个人风流快活,还了一个小老婆。
萧家婆媳整日闭门不出,媳妇本来挺相信丈夫的,可听传言说得那么有板有眼,就挺着个大肚子,整日以泪洗面。她将信将疑,只有萧顺的妈始终坚信儿子不会如此,她始终以坚定的口吻劝慰媳妇:顺子不会的,他不会的!
一日,婆婆听到门外又有村妇在谈论自己的儿子,她不顾媳妇的劝阻,毅然拄着拐杖,一步步挪到门口,打开门,只说了一句话:顺子不会的,不会的!话音未落,萧顺站在了老母的面前!
原来,奋战在非典一线的萧顺刚刚结束任务,又在宾馆被隔离了一个多星期,才匆匆往家赶,所以耽搁了。
于是,女人们开始说:萧顺真孝顺!
媳妇开始说:他是我丈夫。
婆婆仍然说:他不会做那种事!
端午节作文 篇11
又是一年的端午节,又到了赛龙舟吃粽子时。在这个热热闹闹的季节里,我怀念起了家乡的端午节。
我的家乡是木兰溪上的一个小镇,端午节的气氛特别浓厚。家乡的端午节是从农历五月初一开始的。家乡过的端午节流传的风俗: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赛龙舟。
糕是为祭祀祖宗用的,是用面粉或用米磨成粉发酵后加糖做成的,松松的、甜甜的,很好吃。
记得每年五月初二,母亲都会从棕树上砍下一朵棕叶,捆在高高的四方桌桌脚上,顺着叶子的纹路扯成一条一条的,末端还是连在一起的,用来捆粽子。洗好的粽叶与糯米端过来,还有调羹和筷子,一切准备就绪,就搬来小板凳开始包粽子。而我就在旁边蹦来蹦去的,不停地问什麽时候才能有粽子吃。看着一片片粽叶在母亲灵巧的手里神奇地变成一个个精致的粽子。没多大会的功夫,桌脚上就挂起来一串串精巧的粽子,解下来提在手里沉甸甸的。就那样提着棕叶的梗一并放进大大的锅子里,得煮上好半天才能好,等吃上粽子多半都到了下午了。等到一揭开锅,一股浓郁的棕香肉香立即扑鼻而来。
家乡的端午节有吃螺的习俗,据说是小孩在这一天吃螺会变得聪明。螺这东西当时不昂贵,五分钱就能买一盎,村里几乎家家都买得起。初三这一天,卖螺的小贩会满村里吆喝。小孩们向大人讨了钱、买了螺后聚在一起吃;孩子们吃了螺,留下螺壳,就屋顶上扔,弄得旧瓦片喀啦喀啦作响,其乐无穷。 初四一早,大人就会叫小孩们去田埂拔一捆沾着露水的`艾草,回来插在门框上。大人们说这样驱蚊虫、能避邪。等插在门框上的艾草渐渐被风干了,就成了药。夏天村里的小孩容易得胀肚子,肚子鼓鼓的。拔一根干艾叶放在锅里煮。蒸气冒出了一股好闻的香气,在屋里绕来绕去,冷却后让胀肚子的小孩喝下,有的时候肿鼓鼓的肚子就会渐渐瘪下来。
端午节作文 篇12
端午节快到了。远处山上的空气中弥漫着艾草的香味。然后它继续随风漂流。它让每个家庭都变得绿色。在六月的编年史中,有一首关于端午节的诗。
我印象中的端午节在流苏般的绿色丝绸之间穿梭。
悬崖上挂下来的绿色丝线是奶奶包粽子的宝贝。通常在前一天采摘,只需要用清水清洗。粽子煮熟后,薄薄的绿丝中所含的清香会渗透到竹笋和竹叶的各个层次,渗透进来又渗透出去。是的,奶奶用来包粽子的竹叶是那些有棕色和黑色图案并带有一些毛发的'竹叶。它们在未知的时间被拾起并储存。尽管它们已经被卷成了卷轴,但它们仍然散发着劳动艺术的芳香。
竹笋和竹叶是用在老房子里挖了几十年的井水冲洗的。在井的边缘有一个木桶,由于水太多,它变得很重。很明显,把手变黄了,但是桶壁已经长出了一点青苔。有阳光的时候,井壁上会有一些不同大小的白点。它们是太阳的缩影,更像人们挖井时眼中的希望。
记忆中的端午节在我嘴角流淌,粘满了米粒。
我喜欢左手拿着一个破脑袋的咸鸭蛋,右手拿着一个刚刚去掉红线的豆粽子。我更喜欢把一根筷子插入满是米香味的粽子的四个角中的一个,然后轻轻咬下另外三个角。刚刚煮好的粽子被串在竹竿上冷却。结果,没过多久,热气腾腾的粽子就让整个大厅充满了它们的香味。冷却后,取下几根线,将几个圆咸鸭蛋放入竹篮中,一个一个地送粽子。
这时,也有人会把美味的粽子送到我们家门口。然而,奶奶很少吃。两大罐粽子中只有一两罐足够一家人吃。我以为是奶奶知道邻居喜欢粽子,所以她给了很多。现在很明显,奶奶不仅送了粽子,还送了粽子里那些看不见却很香的东西。那些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都变成了美丽的微笑,就像端午节的鲜花,只是对那个人叹息。沧桑已经填满了脸颊。
我多么希望我能再吃到那个包着甜味的粽子。我耸耸肩,深深地吸了吸鼻子。的确,我又闻到了空气中隐隐约约的艾草的香味。香味飘进我心中的小屋,一首端午节的诗飘进了六月的编年史。
端午节作文 篇13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也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
早上起床,我就看见姥姥和姥爷在往水缸里装水,我想:姥姥、姥爷平时不装水,怎么非要今天装?我带着疑问去问姥姥,姥姥回答:“因为今天是端午节,装满水,寓意是让我们一家人幸福美满。”接着,我又看见爸爸妈妈在打扫院子,我又不明白了,昨天刚打扫的,今天怎么又兴师动众了?我带着这个疑问,又去问爸爸,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打扫院子,相当于在迎接节日哩!”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走向了洗手间。这时,我闻到一股淡淡地香味,我想:一定是妈妈喷洒香水了。我正纳闷,赶紧跑去问妈妈,妈妈笑了笑,慈爱地摸了摸我的脑袋,轻轻地对我说:“傻孩子,那是艾草水,用那水洗脸既可以防止蚊虫叮咬,又可以让孩子更加漂亮、可爱(艾)!”我点了点头,又去“巡逻”了。不一会儿,太姥姥走过来了,给我胳膊腕上戴上五色线,并告诉我其中的奥秘:戴上它,可以防毒蛇呢!
时间过得真快啊,不一会儿就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今天的午饭不是肉类,也不是炒菜,而是一个个饱满的粽子。我百思不得其解,太姥爷见了,急忙笑着说:“孩子,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诗人屈原。人们为了保全那位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在后来的每年五月初五便往江里投糯米来给鱼虾吃,希望它们吃饱后,不再伤害屈原的尸体。从此,五月初五吃粽子就成了一大习俗。”听了太姥爷的话,我不禁有些伤心,并打心眼里开始敬佩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
这时,爱写作的.小姨发话了:“我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大家齐声说好,只见小姨思量片刻后就开始讲了。不知不觉中,我们发现小姨讲的是我们今天的见闻和趣事,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起来。
这个端午节就在大家的欢笑声中结束了,端午节可真开心啊,也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我真心盼望下一年的端午节快点儿到来。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7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1
端午节日作文11-28
【经典】端午节作文10-15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27
(精选)端午节作文11-02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