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7篇(推荐)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一主题作深入阐述,切忌东拉西扯,主题涣散甚至无主题。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你们知道端午节的来历吗?让我来讲给你们听吧!
相传,古代有一位国君叫楚怀王,他整天好吃懒做,不管国家大事,连兵临城下的时候,他还在吃喝玩乐。有一位大夫屈原献上许多计谋,他都不听,更不采用。屈原不想当亡国奴,他来到汨罗江,投江自杀了。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跑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起船只,打捞他的真身。人们怕屈原的真身被蛟龙吃掉,叫渔夫撑船来捞大夫的身子。渔夫知道蛟龙最怕竹叶和绳子,于是人们就用竹叶把饭团包紧了,再用绳子捆紧了,丢到江里。人们为了纪念他,以后端午节就有吃粽子和划龙舟的习俗。
每年的端午节,奶奶都会用竹叶、糯米、花生包粽子。包完粽子就放在锅里蒸熟,飘香四溢,闻得我直流口水,迫不及待想吃一个。
吃完粽子,外公会带我去江边看赛龙舟。江边人山人海,大家都来看赛龙舟。只见龙舟排成一字形,裁判的'枪声一响,比赛的龙舟如离弦之箭一样飞快地向前划,江面上顿时锣声、鼓声响起,划龙舟的人努力地向前划。岸边的人们喊着“加油,加油!”江边上好热闹呀!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不但可以吃好吃的粽子,还可以看龙舟赛,我真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和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很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和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时间匆匆忙忙的从我们身边走过。眨眼之间,端午节将要到来。一提到端午,大家都知道这一天要做些什么。那就是吃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甚至,有的人还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是啊,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的丢进河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再咬屈原的身体了。
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了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用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后来,为怕饭团让蛟龙吃到,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后来发展成今天的粽子。所以,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怎么样?端午这个节日很令人难忘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那一天,人们都要赛龙舟,投粽子。赛龙舟是为了增加节日气氛。而投粽子,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出生于一个楚国贵族家中,幼年勤奋好学,胸怀大志。早年被楚怀王得到重用。而屈原性格耿直,得罪了人。那个人便离间楚怀王与屈原的关系,让怀王把屈原流放国外。
几年之后,秦国攻占了楚国,屈原的报国志破灭了,他感到无力回天,于同年五月份含恨投罗泊江自杀了。
屈原死后,当地的老百姓悲痛欲绝,他们下河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却始终都没有找到。为了防止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老百姓们想了一个办法:用荷叶包住糯米团投入河中,这样就会分散鱼虾的注意力,从而使屈原的尸体不被吃掉。这种投粽子的习俗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端午节不仅要投粽子,而且每个人还要喝上一碗雄黄酒呢!
古时候,人们热媒为雄黄可以克百毒,于是便酿成雄黄酒喝下,自认为百毒不侵。于是,喝雄黄酒这个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我们过端午节的时候,每家都可以美美的吃上一次粽子。粽子的`颜色,口味有许多种。颜色分为黑米粽子和白米粽子,口味则分为红枣的。花生的。豆沙的。水果的··· ···总之,这些粽子可以让我们大饱口福了。
不光是吃粽子,看赛龙舟也是一种享受。那一条条龙舟,气势磅礴,宛如一条巨龙在水面游动。龙舟所到之处,激起的水花晶莹剔透,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美丽。
快过端午节了,你们一定要观赏者壮观的龙舟比赛,往河里投粽子,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关注传统节日,传承端午文化。
“彩旗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终人散空愁暮, 招屈亭前水车注。” 刘禹锡这首《竞渡曲》记叙的是沅江一次赛龙舟的活动。
端午节,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酒,龙舟下水喜洋洋。这些,都是曾经端午节上最热闹的活动,传统节日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春节、端午、中秋节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彰显着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和凝聚力,中华民族分布如此广泛,却能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感,相当程度上得益于节日民俗的存在。因此,在端午节到来之际,我们更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节日。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节奏的加快,外来文化的大举入侵,中国人却不再向从前那样眷顾流传几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得不感到担心,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优秀文化传统确实在慢慢的淡出我们的.记忆了。
无庸讳言,这些年来,我国的传统节日,似乎总离不开吃。端午节吃粽子,清明节吃青团,元宵节吃汤圆,中秋节吃月饼,春节更不在话下——大鱼大肉让你吃到不想吃。农耕社会对饥饿的恐惧,形成了我国传统节日最鲜明的风俗——吃。如今,满足了温饱需求的人们正在奔向全面小康,什么时候都有的吃,想吃多少都可以,传统节日的吸引力一下子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我们守着“聚宝盆”却不善于保护和挖掘。比如端午节,它已融入各个临近国家的文化中,形成了独特的生命力——在新加坡,每年端午节举行的国际龙舟邀请赛闻名于世;在韩国,端午节被称为车轮节,是插秧结束后祈求丰年的日子。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中国人着眼于创新,却往往容易忽视对传统的坚持。其实,不光是传统节日,整个中华民族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如今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的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凭借强大的综合国力,先进的科技手段和发达的文化传播手段,积极传播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生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该如何保护与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显然已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但,国家正在努力。现在,国家每年都会在传统节日的时候放假,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一起感受传统的魅力,在秭归,政府每年组织龙舟大赛,让人们身体力行投入到纪念屈原的活动中去,在民间,人们会插艾蒿,包粽子,吃鸭蛋,喝雄黄酒来纪念屈原,我们都坚信用这种最古老的方式一定可以倾听千年前的喟叹。其实我们也可以做很多,比如向家中的长辈学习包粽子,在社区开展端午文化宣传等等。
悠悠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就像一条历史的长河,我们不能让它断流;祖祖辈辈沿袭下来的优良传统,应在我们的手中发扬光大。
同学们,在这端午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在内心最深处发誓:不要冷落了中国自己的传统节日,让我们一起关注传统节日,共同传承端午文化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前天是端午节,我们全家都过得开心极了。其中我还出了不少洋相呢!
端午节一大清早,爷爷和爸爸就把葫芦拿出来,大门口粘一个,屋外又粘一个。我看见了,也出来凑热闹。我看着葫芦,觉得很好粘。可是,但我真正做起来,却连做成葫芦样也不会。爸爸看了,笑着说:“还自称是粘葫芦能手呢!连这都不会粘。”在爸爸的指导下,我才完成了一个像样的葫芦。
下一项吃粽子就更好玩了!我迫不及待地用筷子把绳解开。就开始吃。可是,我都吃了一大半了,忽然觉得没有滋味。以前吃粽子都很甜啊!这次是怎么回事?这时,奶奶把糖端进屋来。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还没放糖呢!放完糖,我又开始吃粽子,这次吃得我嘴边全是粽子粒。全家人都笑了!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照镜子一看,我都成小花脸了!
这次端午节真有趣,希望以后再过端午节的时候,也能像今年一样。虽然端午节已经过去两天了!但在我的.脑海中永远不会抹去!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这是大诗人欧阳修《渔家傲)中的两句诗。端午节前两天,班主任杨老师说要教我们做香包,这真是太意外啦!杨老师可是教语文的,她真的会做香包吗?想起街头卖的那些五颜六色、形态各异、琳琅满目的.香包,每次偶遇我总忍不住凑上去仔仔细细地看,小心翼翼地摸,总也看不够,我真的能亲手做出那漂亮的香包来吗?
周五下午队会课,杨老师让我们拿出了自备的材料:硬卡纸、彩色丝线。杨老师也拿出来一卷彩线和好多漂亮的穗子。哇,老师的彩线超炫,一根线由上到下颜色不同,叫做“五彩线”毫不夸张,我真想要!心里不由得对这次活动又多了几分期待。
我们要做的是粽子形状的香包,制作分两大步骤:先把硬卡纸折成带棱角的粽子的形状;再把彩线一圈一圈地往上缠。这两个看似简单的步骤,其实做起来并不简单。怎么折能把硬纸板包成个粽子样?往哪个方向缠线不会松垮下来?这可都是有技巧的。一节课过去了,看老师演示了两遍,又自己动手,还向同学请教了,可我还是没学会。唉,我心心念念的香包啊,就这样要和你失之交臂了么?不行,不行,我得好好琢磨琢磨。
同学们都放学了,我一个人坐在座位上,静下心来看能不能研究出来。两分钟过去了、四分钟过去了、八分钟过去了……我这儿折折、那儿折折,怎么也折不成。“唉,这玩意儿怎么这么难弄!要是刚才能离近点、看清点就好啦!”我叹了口气,心想到。就在这时,涵涵和小宇不知从哪儿冒了出来,我像碰见了救星,不由分说拉着他俩来帮我,可惜我们半斤八两,三个臭皮匠也没凑成半个诸葛亮。“咦,杨老师来啦!”小宇话音落地,杨老师进来了。我们仨眼神一碰,“嘿嘿”笑着缠着杨老师教我们做香包。杨老师莞尔一笑,轻松地接过涵涵的半成品先给他缠,边缠变给我们讲要领,看我们都学会了,又大方地把五彩线分给了我和小宇。
哈哈,今天真是赚到了,我难掩心中的狂喜,一到家连作业都顾不上写,就连忙坐下缠了起来,我缠得很快,不一会就大功告成了。我拿远仔细端详了一下,嗯,线缠得稀稀拉垃地,不行,得重新缠!这次我把线缠得又密又匀,缠几下就离远看一看。缠完之后,又拿家里的胶枪把杨老师送我的穗子粘上,哇,我被自己亲手做的香包折服了,和街头卖的不想上下。我欢天喜地地拿给爸爸妈妈看,然后便小心翼翼地挂在床头,左看看又看看,怎么也欣赏不够,越看越高兴!
这次端午节,我不仅了解到了端午节的习俗,还学会了做香包,太开心啦!我真希望以后每一个端午节都能这样快乐、有意义!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作文07-05
端午节的作文07-07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端午节的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1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9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