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必备7篇
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通过作文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作文的注意事项有许多,你确定会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端午节作文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节作文 篇1
这个星期天是端午节,我和爸妈要回外婆家吃饭。
到了外婆家,二姨小姨带着弟弟妹妹们都回来了,家里真热闹;外婆说超市的粽子没有粽子味,还不如自己包的吃着香。所以她提前买回来了粽叶打算我们自己来包粽子。有些好奇:以前都是吃包的好好的粽子,没见过它到底是怎么被“五花大绑”到餐桌上的。所以我搬了个凳子坐在外婆身边看着她忙活。她在包粽子之前,先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了一下。然后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葡萄干,花生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的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然后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再往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或是葡萄干什么的,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了一会儿就上桌了。虽然外婆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开饭了。除了吃粽子,外婆还为我们准备了鸭蛋。爷爷说:今天除了吃你外婆包的粽子外还要统统都要喝点黄酒,因为是祛毒气的,我们一家人围着桌子一边吃着粽子和鸭蛋一边有说有笑地聊着天,别提有多热闹。现在爸爸妈妈上班都很忙,平时没有多少时间回来陪外公外婆,全家人能聚在一起吃顿饭,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觉得过节的真正意义不是在于那天吃什么,玩什么,而是一家人能提热热闹闹的经常回家团聚!
端午节作文 篇2
一说到端午节,我就想到了白白胖胖的粽子、鸡蛋、鸭蛋等。
现在我给你介绍一下乡下的端午节吧!比我们过的有意思多了。农历五月初四的下午,许多小伙伴结伴而行去采摘果树叶,而大人们在包粽子,包粽子时是你帮我,我帮你。晚上,小伙伴们把摘好的果树叶用清水泡在脸盆内放在外面,传说,夜深人静时,嫦娥和玉兔会撒下很香的药水,洗后脸上不长杂点,大人们忙着煮粽子,配五色线(五种颜色的线)绑在小孩子的脖子、手脖和脚脖上。有的大人们在选花布做香布袋。
到了早上,大人和小孩都早早起了床,用果树叶洗完脸后,小孩子们可忙开了,有端雄黄酒走东家窜西家,让每人喝一口去邪压灾的,有的端着粽子鸡蛋送邻居的,有的在比谁的.五色线好看,有的在比谁的香布袋香。到了中午,家家都做了好吃的,你给他家端,他给你家端,真是热闹极了。
小朋友,乡下的端午节你过过吗?
端午节作文 篇3
时间过得飞快,一转眼又到了星期天。今天不同寻常,今天老师居然让我们做香包。天哪!我可从来没有做过香包啊!
我走进了教室,一进门一阵阵香气扑鼻而来。我一闻就知道是什么了。对,就是艾草。令我觉得奇怪的是为什么还有布、绳子、木球、流苏这么多的物品。老师说:“今天我们制作香包。”一开始,我们信心十足,但是后来节节败退,因为动手能力不强所以我们总是被针扎着手。但是我们不断努力终于把香包基本上做完了。可是在这时候老师叫我们停了下来。没有办法,我不得不停下来,回到家以后我穿针引线,仔仔细细把香包做好了,因为有了香包我晚上再也不用害怕蚊子了。
有了这次经历我明白了只要努力付出,就一定会成功。
端午节作文 篇4
你们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吗,就让我来告诉你们吧。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道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但是今天的端午节,更多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相传赛龙舟,就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到江河,是为了不让鱼蛟虾蟹吃屈原的遗体。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屈原的故事。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大地以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国为雄,它们各国之间为争夺土地,使中原大地战火连天。当时,屈原是楚国的左徒官,他劝楚怀王要仁治,不要听信小人谗言,可怀王不但不听,还听信谗言革职屈原。悲愤痛心的屈原,便写下了不朽的诗篇——《离骚》和《天问》。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精神受到了极大的打击,面对国破家亡,百姓疾苦,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极度失望和痛苦中,抱石投入长江东边的汨罗江。闻讯赶来的楚国百姓纷纷划船,到江中打捞屈原的尸体,并拿来了粽子投入江中喂鱼蛟虾蟹,让它们不要啃吃屈原的尸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当然,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尽相同,但都要吃粽子、插艾叶、戴香包、赛龙舟。我们这儿除了上述的这些,还有送绿豆糕、吃绿豆糕的习惯。
我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天不仅仅能吃到粽子和绿豆糕,而且还能表达我们对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
端午节作文 篇5
节日,一层又一层
终于被鸡蛋一样剥开
捆不住的粽香
已经煮好
平放在我的心上
当目光扑向这些美味
往往被醉倒的.
不是节日本身的光滑
而是母亲的叮咛
在不断放大
母亲已鬓发如霜
指尖不再轻巧地秀出
三餐可口的纹样,可
她的关爱依然,依然
那麽年轻,那麽慈祥
那些体内流动的温暖
安享着,安享着
比粽香更浓郁的阳光
一年又一年
当五月再次被母亲的蒲扇
轻轻地摇来
六月的路口总停留一些
按乃不住的惶恐
我该怎样报答你呢
我的母亲
岁月无措,日子匆忙
只有母亲为儿女安置那份爱啊
甜美得一如粽肉里放的那把砂糖
端午节作文 篇6
关于端午节作文:端午节习俗
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山东农村老家过端午,印象有四:
一是吃粽子。粽子实际上头天晚上就做好了。家乡的粽子和外地不同,外地是用糯大米做的,家乡是用黏小米做的;外地多数用苇子叶做,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还用竹筒做,我们家乡除用苇子叶外,还用类似薄罗叶那样的粽子叶做,且两个粽子对着捆在一起,其他地方少见。家乡农村人过端午吃粽子就是吃粽子,也没说纪念什么,只是学校的老师说是纪念屈原投汨罗江,更没人去考证屈原是因逆耳忠言的`劝谏,还是和楚怀王的后宫私通,而遭嫉恨放逐。老百姓只知道“吃了端午粽,才把那棉袄扔”,那时人穷,没有毛衣、春秋衫,只有在单衣和棉袄两者之间选择。就是说,过了端午节,就可完全脱掉棉袄了。
二是插艾蒿。天不亮就赶到远处的山野,去采苗高叶壮的艾蒿,回来后就插在门框上,据说可避邪。实际上是,家中有人得个疮疖什么的疾病,就把那干过后的艾叶采下来,揉成一个个圆锥型的小团,用香点着,让艾烟来熏患部,在中医学上叫“灸”。再就是多割一些晒干,拧成“烟绳”,夏天用来熏蚊子,因为那时多数人家没有蚊帐。没有象四川人在端午节扎艾狗挂在门上,是为了让张献忠识别是穷人家,起义军不杀。
三是扎五丝。就是把五彩或七彩的丝线拧成一股细绳,捆在手脖、脚脖上,据说可以辟邪保平安。刚扎上的时候,色彩很鲜艳。时间一长,被水湿了,掉了颜色,加上身上的灰沾上,就不新鲜了。五丝不能随意剪掉,必须等到下雨,剪掉后扔到水里,据说可以变成彩色的小蛇。
四是戴香囊。老家叫香布袋、荷包。男孩戴大锄刃,女孩戴心型的荷包。里面装的香蓬子都是自己到野地里刨回来晒干的。那时一种长在沙地里的草,根部象个黑色的枣核,用手掰开,里面是白色的,硬硬的,很香。这时的小伙子大姑娘在一起,往往瞄着荷包互相扯来抢去嬉闹调情。家乡的习惯是,戴着香囊,不能去瓜地,说一去就把瓜给轰了,光开花不结瓜。
端午节作文 篇7
今年的端午节我向奶奶学习包粽子,可有趣了!
一早,我和奶奶采来新鲜的绿油油的芦苇叶。回到家中,我们把采到的芦苇叶放在清水中泡了一会儿,又用开水煮,只见叶子变成深绿色,散发出淡淡的清香。
“包粽子啦!”奶奶从厨房里笑着喊道。我们摆放好包粽子的各种食料:白花花的糯米,红皮花生米,甜甜的蜜枣。我先把手洗干净,跟着奶奶学,先把芦苇叶折成一个“漏斗状”,接着用还没完全干透的手抓了一大把米,感觉手上有一些小颗粒,我一看,哦!原来是白生生的米粒呀。当米粒填满大半个“漏斗“的时候,再把几粒花生米和两颗蜜枣放了进去,握住底部掂一掂,然后把粽子上的“小盖子”盖上,用力裹紧。最后,对这个小巧玲珑的粽子进行“五花大绑”,哈哈,粽子娃娃老实多了!
没过多久,这些可爱的.小粽子被放进热腾腾的大锅里煮。等待了几个小时,粽子终于出锅了,香味充满整个厨房,一掀开锅盖,滚滚“浓烟”不停地往外冒,粽子身体膨大了许多,鼓囊囊的碧绿“大衣”上还有着一些晶莹透亮的小水珠……
吃着自己包的粽子,美味极了!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端午节的作文07-08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1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9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
(精选)端午节作文07-21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8-16
(经典)端午节作文11-06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