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11-12 13:21:35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端午节作文8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根据写作命题的特点,作文可以分为命题作文和非命题作文。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作文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端午节作文8篇

端午节作文 篇1

  端午节是我国“三节”中的一个传统节日。

  端午节的`早上,我一边吃粽子,一边看电视,正巧,我看到有一个节目是赛龙舟。这时,妈妈走过来对我说:“你知道赛龙舟,吃粽子的来历吗?”我说:“我知道呀!相传赛龙舟竞赛是为了捞救投进汨罗江而死的爱国大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虾、蟹吃饭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妈妈听了,高兴地说:“我女儿懂得真多。”

  奶奶见我们谈得这么开心,凑上来说:“你们知道吗?端午节又称“重五”,许多习俗也与“五”这个数联系在一起。用红、黄、蓝、白、黑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裸上,成为长命缕。各家要插“无端”营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这倒蛮好玩的”。我和妈妈一起说道。

  吃过晚饭,爸爸、妈妈和我去散步。一路上,我念着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

  ,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念着念着,爸爸妈妈也加入了其中。

  啊!端午节的学问真多。

端午节作文 篇2

  粽子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古称“角黍”,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

  民间有吃粽子的习惯,传说是为了纪念屈原的。 屈原是我国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主张抗击秦国,但意见没有被采纳,反而被罢了官,楚国快要灭亡时,屈原很痛心,农历五月五日这天,他投汨罗江自杀。投江后,楚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食物。人民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逢端午节那天,便把粽子投到江里祭祀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的来历。

  因地区不同,由材料以至粽叶, 都有着很大的差别,连“裹” 的形状,也有很大的不同,如早期人们盛行以牛角祭天,因此汉晋时的粽子,多做成角形, 作为祭祖用品之一。此外,一般还有正三角形、正四角形、尖三角形、方形、长形等各种形状。 北方的粽子,多是简单白米,国内的粽子,以江南出产的最有名。嘉兴粽子早在清代,食书记载嘉兴粽子的种类有很多如:竹叶粽、艾香粽、薄荷粽、豆沙粽 莲子粽 、松仁粽、火腿粽……在嘉兴粽子中,五芳斋最为著名。

  粽子是一种很好吃的食物,所以我很喜欢它。

端午节作文 篇3

  童年,最喜欢的就是过节:喜气洋洋、安定祥和的春节;举家踏青、祭拜先人的清明;粽子飘香、龙舟竞渡的端午;万家团圆、其乐融融的中秋……这一幅幅多姿多彩的“中华节日图”,总那么让人难以忘怀!

  令我特别神往的是端午节!一想起粽子香喷喷的味道,我便会垂涎三尺。孩提时代,每逢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便天天吵着妈妈包粽子,催着她快点包粽子。“粽叶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从大老远就能闻见我和伙伴们吟唱的歌谣,大人们都笑我是只“小馋猫”。粽子包好了,我一连可以吃好几颗,一点儿都不觉得腻。江边那激烈紧张的赛龙舟场面总如磁铁一般,把我吸引住了。每每,我总是看得津津有味,乐而忘返。闲时,我还常常带领小伙伴们学着大人们划龙舟比赛的情景,还像模像样地分出谁输谁赢呢!

  往事总是令人回味无穷。如今,我已经长大了,意识也在不断提高,可喜欢端午节的情思却从未减退。盼啊,盼啊!五月初五端午节终于来了!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我可以进厨房帮妈妈包粽子,享受“粽叶香,香厨房”的乐趣!

  我们先准备材料,这可是关键。我负责淘米,我把雪白剔透的糯米放进水里清洗,洗干净后,浸泡一会儿,小心翼翼地捞出来。阳光透过窗子射进来,糯米发出耀眼的光芒,好似一颗颗耀眼的小珍珠。姐姐正在旁边浸泡绿豆,她专心致志地挑着、拣着,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盆子里的绿豆,哪怕一个小脏物、一个发黑的绿豆,都逃不过姐姐的“火眼金睛”。“调料大师”妈妈正在调理佐料,嘴里轻声念叨着:“鱼露、味精一两,蘑菇半斤,蒜头二两,虾仁八两……”她先拿来几十朵浸泡过的蘑菇均匀地切碎,放进盆子里,接着又切蒜头、葱……手里的刀剁个不停,瞧!她多么专注。在大家的忙活下,材料准备齐全了,并把所有配料和在一起。

  我们开始了包粽子。我们把箬叶折成一个尖角的形状,犹如一个下面没有孔隙的漏斗,我们舀了几勺调配好的糯米放进箬叶里,妈妈在一旁嘱咐:“糯米不能放太多!不然粽子超大,会漏米!”我们遵照妈妈的嘱咐,放了适量的.糯米料,包起了粽子。瞧!妈妈小心翼翼地舀起绿豆、糯米放进箬叶里,全心全意地包裹着,她包的粽子那么精致、小巧。突然,她停了一会儿,眼睛注视着粽子,若有所思,我迷惑不解,“妈妈,你在想什么?”“此时此刻,我想起这粽子里面包含的,不仅仅是糯米和一些配料呀!”妈妈深情地说道。想了一会儿,我恍然大悟:是呀,古代的人们为了赶走江中的蛟龙及鱼虾,不去吞食爱国诗人屈原的尸体,而家家户户裹粽子投入江中,祭奠忧国忧民的大诗人。这是端午包粽子的由来。记得唐代文秀诗《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不正表达对屈原的赞颂吗?这粽子里饱含着人们对爱国诗人屈原的尊敬、怀念,及对所有爱国爱民人士的深深崇敬之情!

  我和姐姐更加专注地包着粽子,放好了调料,合上了箬叶,左右对折,把糯米裹得严严实实,包成有尖角的三棱形角黍,每个角酷似菱角。最后系上细绳子,粽子就包成了。我们把包好的粽子放到蒸笼里蒸,不一会儿,香喷喷的味道从蒸笼里传出,真让人垂涎欲滴!

  吃过粽子,我兴奋地到江边观看赛龙舟。一幅激烈紧张的画面映入我的眼帘;双方队员竭尽全力地在比赛,好一股势不可挡的气势!甲方队员用力地划动手中的木桨,船在快速地前进。乙方队员不甘示弱,眼看甲方队员快要超过他们了,全体队员团结一致,集中注意力,竭尽全力划动水中的木桨,水在木桨的划动下,泛出粼粼波光。队员们身上不知是水还是汗,可他们仍全心全意地划着浆,整齐雄壮的口号从他们的嘴里喊出来:“育杭,育杭……”甲方队员更是精神百倍,手中的桨在有力地挥动着,人们的目光随着龙船的划动而移动,两条船的距离越来越短。观众们在拭目以待着这最紧张的时刻,甲方队员更努力了,他们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划动着手中的长桨。果然,他们不负众望,在最后的时刻加倍努力,战胜了乙方。我的心还久久徜徉在刚才那激烈紧张的比赛中。北京奥运会的脚步已迈进了我们的生活,这永不放弃,力争上游的精神难道不正是奥运精神的体现吗?

  传统节日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也照亮了中华民族美好的明天。这古朴纯正、博大精深的传统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在我们老家又称娃娃节。现在端午节的从多活动是为了纪念伟大的文学家屈原有关。

  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家家的门上都会挂上采来的艾叶,据说是为了避邪。有小孩子的家庭都会给小朋友买身新衣服,给小孩子的手上和脚踝上系上五彩的丝线,也有小朋友会花钱买上香荷包带在身上,老人们都说这样是可以病除去邪。

  手上的丝线一直会带到农历七月初七再剪掉。那一天喜鹊会收集小朋友带过的那些丝线,给牛郎和织女搭桥用。在端午的前一天,家家都会包粽子,粽子里放着蜜枣,还有蚕豆啊,还有肉的馅;妈妈会为了好区分,通常是有的包成三棱形的,有的是包成扁扁。吃的时候就能一眼明了,这个是什么馅的'。

  回忆儿时过节是快乐的,节日的气氛也比现在的浓,这就是我们老家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作文 篇5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这“端午节”有个来历,传说从前有一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因为反对妥协,主张联齐抗秦,受到楚国权臣的打击和陷害,先后遭到杯王和顷襄王的贬谪和放逐,屈原离开郢都以后,沿长江东下,踽踽独行,颜色憔悴,披着长发,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他不知道为什么世界会是这样黑白混淆,忠奸颠倒,美丑不分。他禁不住内心的愤怒,一面大声呵斥吟诵,一面提起笔来,洋洋洒洒在石壁上写下一篇奇绝千古的《天问》,他深知自已无法同现实调和,最后自投于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

  当地老百性都非常尊敬和爱戴屈原,生怕他的尸体被鱼吃掉,就投下一种用棕叶包米的东西—粽子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以后,每年都以此方法来纪念屈原。

  今天正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我一大早就闻到浓浓的粽子清香,于是赶紧洗濑,急不可待地坐到餐床边津津有味地吃起了粽子。我想:为什么象屈原这样的忠臣要被放逐,还要遭到坏人的打击和陷害,那些奸臣为什么不会考虑国家会不会被人家吞并掉,总有一天,国家肯定要栽在他们的手里,还有那个笨大王,怎么也不知道屈原是个忠臣呢,真是笨。虽然心中替屈原打不平,但一点不影响我吃粽子的好胃口。

  我以后要学习屈原,一定要做一个能为祖国做贡献的人。

端午节作文 篇6

  五月初五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习俗有很多:喝艾酒、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最令我难忘的是去妈妈的老家看龙舟比赛。

  端午节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一大早起床,妈妈端出艾酒,叫我用一种叫“麻弹”的小食沾上艾酒吃,香香的、脆脆的,可好吃了。接着,再用艾叶沾酒擦手和脚,据说这样可以驱蚊子。吃完早饭后,我和妈妈、爸爸、舅舅一家来到龙舟比赛地点──北惯河。只见河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了,大家都在等待着比赛的.开始。

  “咚锵、咚锵……”随着一阵锣鼓声响,龙舟比赛开始了。只见二十多条龙船分成几排,一字摆开。龙舟颜色各异,龙头虎虎生威。船上的壮丁都穿着统一的服装,头上结着英雄结,个个精神抖擞。随着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舟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站在船头的鼓手双手不断敲打着鼓,鼓声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振奋人心。划船的壮丁使劲划船,动作又快又整齐,只见木浆在水中上下飞舞。岸上观看的人们高声喝彩:“加油!加油……!”最后一条叫“青龙”的龙舟赢了。顿时,欢呼声、喝彩声、炮竹声响成一片。最后赛龙舟就在欢乐的气氛中结束了。

  这次看龙舟比赛,不仅让我对家乡端午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还让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团结和坚持不懈的道理。

端午节作文 篇7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端午节,家家都要吃粽子。这天我决定跟外婆学包粽子。

  早上,我缠着外婆,硬是说要学包粽子,外婆拗不过我,最后只好答应了。

  下午,我就跟着外婆学包粽子,外婆拿了一张粽叶,用手一卷,粽叶便成了一个空心的圆锥形。我学着外婆的样子,拿了一张粽叶,想把它卷成圆锥形,可就是卷不好,卷来卷去还是一个直筒。外婆见了,就在旁边指点:“左手捏住粽叶一角,右手将粽叶的另一角往里卷,下面用力拉紧,上面放松一些。”在外婆的指点下,我卷好了粽叶。

  接着,外婆在空心圆锥形的粽叶里插上一根筷子,拿调勺舀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均匀地摇动筷子,直到把糯米包得紧紧的。我也在粽叶里插好筷子,放好糯米。可摇动筷子时,不是把粽叶弄破了,就是糯米包不紧。外婆说:“摇动筷子的时候要清一些,把粽叶捏紧些。你看DD”妈妈边说边示范,我边听边学。哈哈!我包的'粽子像点样子了。

  ;最后一道工序捆绳。只见外婆两手捏紧粽叶,用绳子在粽子尖角附近缠了两圈,结上绳头,一个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我也照着捆好了第一个粽子。岁之,第二个、第三个我一连包了好几个。

  通过这次的跟外婆学包粽子,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任何事情都要细心和恒心,不能急躁,那么,最后一定能完成任务。包粽子也是一样的。

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精灵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笼中进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今天是端午节,我早早的起床,妈妈带我去集市,今天的集市特别热闹,我们买了葫芦、艾叶草、五彩绳、香囊,回到家把艾叶草和葫芦挂在门上,我把一根漂亮的五彩绳系在妈妈手上。

  吃过早餐后妈妈便开始包粽子,材料是提前准备好的,糯米、粽叶、蜜枣、五花肉、咸蛋黄,妈妈包的粽子是五角的',我也学着妈妈包起来,先把粽叶卷成一个圆锥形的样子,往里面放了一把米,接着放了一个蜜枣,再加糯米,然后把粽叶包起来,但总是包不好,后来还是妈妈帮忙才包好,看着妈妈包着很简单,但我包起来觉得很难。包了一个便放弃了。妈妈包完后把粽子下锅煮熟,出锅时浓浓的粽香飘满屋,我解开一个粽子吃起来,太香了、太好吃了,一口气吃下3个粽子。

  五月五,过端午。端午习俗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