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5-03-07 16:50:37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集合】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集合】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一转眼,就到了端午节。我和妈妈走在路上,到处都是粽香、艾香,因此,空气都变得清新了。卖粽子的,卖艾蒿的,卖香囊的……随处可见。那艾蒿如翡翠般绿,散发着香气。过路的行人一般都要买个几把,插在门上,放在柜子上,插在蚊帐里,可驱邪,也可净化空气。还有的人卖栀子花。我央求妈妈买几把艾蒿,妈妈答应了。

  晚上回到家,爸爸已准备了丰盛的晚餐,以庆祝端午节。吃完饭,爸爸端上了绿豆糕和粽子,又把艾蒿插在门上,放在柜子上,屋里顿时变得很香很香,如同仙境一般。一家人闻着艾香,吃着香喷喷的粽子、糕点,十分温馨和甜蜜。

  端午节,让我想到了一位伟大的爱国将士——屈原,后因国家毁灭而跳河自杀。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屈原自杀那天定为端午节。人们在那天举行赛龙舟,吃粽子,插艾蒿等习俗。

  在我小的'时候,我爷爷家都会在电视机前看关于端午节的节目,邻居也常常请我们去他们家吃粽子,好像一家人一样。那时我特喜欢吃粽子,但因为时间的推进而改变的胃口,我渐渐的不喜欢吃粽子了,不过还是非常喜欢吃肉粽子。粽子家里人也不想吃,吃也实在端午节才吃,和我一样,他们也有自己喜欢的口味。

  坐在电视机前看激烈的赛龙舟比赛,为自己喜欢的队加油喝彩。我想:中国的文化多悠久啊!中国的传统佳节多精彩啊!香飘端午节!我爱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宝贝,起床了!宝贝,起床了!”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轻轻地唤醒,迷迷糊糊中,妈妈在我的手腕上系上了五彩丝线。这时,我突然意识到今天是端午节。我赶紧起床,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穿好衣服,和妈妈一起兴致勃勃地向江边走去。

  江边的空气清新宜人,我用双手捧起江水,洗了洗眼睛,感觉眼睛一下子特别明亮。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来到了江北公园,只见一条长长的条幅上写着:吉林省松原市伯都讷首届艺术节,两条充满氢气的金色巨龙在江面盘旋,准备参加龙舟比赛的队员们个个精神饱满,随时准备出发。

  只听“?”的一声枪响,一条条龙船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出,岸边上的呐喊声,助威声,加油声,龙船上的锣鼓声,响声震天,使得船员们拼尽全劲奋力向前划。每个人的神情都那么凝重,汗水从头上止不住地留下来。赛龙舟的'场景既激烈又刺激。

  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激烈的龙舟表演,欣赏着江边的宜人风景,我度过了一个快乐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来了,家里到处都飘着粽子的香味,妈妈让我从电脑上查找有关端午节的由来,原来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屈原是一位爱国者,他想让自己的国家,强大起来,就常常跟国王提意见,可是国王不喜欢听,就把他赶出了国都。有一次秦国来打楚国,楚国很快就被打败了,国家就快没有了,屈原更加伤心,这一年的五月初五,他搬着一块大石头投江了自尽了。

  人们知道后,非常悲伤,为了不让鱼吃了屈原,就把竹筒里面装着粽子,扔到河里,希望鱼吃饱了就不会吃屈原了,粽子也就是这样来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爱自己的国家,此外我也知道了,现在吃的粽子,只不过是把竹筒,换成了一种宽宽的叶子。吃粽子也就是纪念屈原的。

  今天我通过一个节日而了解到了一个历史故事,我感到很高兴,多么有意义的一个节日呀。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今天是五月二十八日,小,你们能猜出今天是什么节吗?当然今天是端午节。那么你们知道这个节日是怎样来的吗?让我来给你们讲爷爷告诉的:从前有一位爱国诗人,名叫屈原。他是楚国人。当国家受到侵略时,向朝廷献计,却被赶出朝廷。屈原心里很悲伤,就含恨跳入汨罗江身亡。当地人得知此事,渔民立刻驾船打捞尸体。有的向河里撒米,让鱼吃饱肚,不去咬屈原的尸体。

  后来,人们把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人们过节是让大家想起屈原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保卫祖国,建设祖国。

  这一天,有的赛龙舟,有的'吃粽子,有的在家门上插艾叶,有的开纪念大会。纪念活动丰富多采。

  我们一家人吃着粽子,听着爷爷讲故事,极了。去立志一定热爱伟大的祖国。长大了一定报效祖国。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

  按照习俗,这一天早上人们会把门上、窗上都挂上艾蒿,表示驱赶蚊虫等,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人们还要包粽子、吃艾叶蛋。在我国的南方等地区人们还要赛龙舟,主要是为了展示各种龙舟的风采,赛龙舟的人会非常得多,人们穿着节日的盛装齐心协力地划一边喊着响亮的>口号,一边追赶前面的龙舟,你追我,我追你,非常热闹。

  端午节这一天,我们家也会包粽子,我要跟着奶奶学包粽子,包粽子首先要把粽叶洗好,然后再把糯米淘好,都准备好了就开始包。粽子的`口味有各种各样的,有红枣的、豆沙的、还有栗子的,看着奶奶熟练地手法我羡慕极了。我选择了豆沙馅让奶奶教我包,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先把粽叶折成三角形然后放上一颗红枣,再放糯米对折包,包了一半就散了,再包一个又散了。我深深地感到奶奶包粽子看起来简单,其实非常不容易,我一定要好好学会包粽子。

  晚上,我们全家人会坐在一起吃着又大又香又甜的粽子,愉快的端午节随着粽子的飘香离我而去。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早晨醒来,我揉了揉眼睛,忽然闻到了淡淡的香气。我随着香气来到了餐桌前。啊!我看到了许多粽子!蜜枣粽子,豆豆粽子,咸肉粽子,鸡蛋和咸鸭蛋,还有许多水果,真让我垂涎三尺。

  我不由自主地拿了一个蜜枣粽子,这可是我的最爱!我剥开了粽子叶,大口大口地吃起来,一个蜜枣粽子几口就被我吃完了。我又拿了个大大的鸡蛋,我把鸡蛋往桌上一敲,“砰”的'一声,鸡蛋壳破了,我津津有味的吃起来……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今年的端午节也不例外,最重要地是,今年我要趁这个机会,跟奶奶学习包粽子。

  首先大家要准备的东西有:糯米、精肉、花生、细绳、粽叶和调羹等,东西准备好了,大家就开始包了。

  只见奶奶先拿起一张粽叶,熟练地将粽叶卷成漏斗形。我认真地观察着,简直太简单了嘛,还没等奶奶教我,我就急不可待地包起来了。可是等我自己卷的时候,看似简单的事情,无论我怎么卷,就是不成样子,我有点不耐烦了。奶奶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做一件事情,要认真地去做,刚开始做不好,这是正常的,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好结果。”听到奶奶的话,我非常羞愧,脸红得像苹果。我重新坐到餐桌边,奶奶又耐着性子对我说:“天豪,别着急,左手拿住粽叶,用食指和中指夹住粽叶,再用右手把它卷成一个漏斗形。”奶奶一边讲解一边示范。在她的再三指导下,我终于把粽叶折成漏斗形了。接着,开始放糯米、精肉,最后,奶奶教我把粽叶层层包裹、穿过粽子,用细绳打成一个结,这样,一个不太像样的粽子终于在我手中“诞生”了,我兴奋不已。奶奶还告诉我其他粽子的形状和品种,在奶奶的鼓励下,我又接二连三地包了好几个。

  接着,奶奶把粽子放进锅里开始煮,等到屋子里飘满了粽子的清香时,我知道大家包的`粽子新鲜出炉啦。我迫不及待地找到我包的粽子(奶奶给我做了记号),津津有味地吃着,感觉有一种成就感。

  今年的端午节,我不但学会了包粽子,还明白了做任何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能放弃的道理。真是一个让我快乐的端午节啊!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我以前,只知道端午是纪念屈原的,从去年,才从网上的资料中知道,关于端午的说法不止一个,并且引出了不小的争论。有的说是纪念屈原,有的说是纪念吴子胥,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有的说端午本是长江流域古代百越民族的一种祭祠活动。其实,一个节日,给历史文化相联系,要的就是一种精神。如果从这个意义上看,说纪念屈原更好。

  屈原和吴子胥,都是中国历史文化名人,通过《史记》等著作可以看到,他们都是很有个性的人物。如果从文化精神的角度看,屈原的正直、爱国,更有典型性。而吴子胥的个人、民族遭遇及复仇特点更浓些。当然,仕吴而为吴服务,为兴吴而直言且由此被害,这又给后人留下很多思索的材料。至于因家恨而借他国灭故国,这类事,虽然政治上代有事例,表现各异,但在道德上被人诟病,不宜成为文化祭祠的对象。

  曹娥投江,是古代文化的名典。曹娥的传说,作为孝的典范,对人是教育意义的。只是,对这个典型,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就现代人的眼光看,普遍意义的孝,永远都需要。但,父溺水,曹娥没有必要再投江,因为,投江是不能救父生还的。传说的生还,客观上不可能出现,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曹娥也是一条生命,以活人投江而死,换不来父亲生还,这样的死,豪无价值。以主观臆造的救父传说来说教世人,这很没有说服力。但,这样的传说,偏偏在中国流传千百年,这也说明了中国封建文化在许多地方的虚伪。说起二十四孝,其实,好多都有这种虚伪的'成份。比如,王洋卧鱼,想打鱼未必身卧,身卧未必能得到鱼。还有郭巨埋儿,那是很没人性的,儿,也是一条生命。但,这样的行为,罩上一个孝母的光环,就被人大加赞颂了。其实,母命儿命,都很重要。为人子者,要全力敬老爱老助老,为人父者,也要全力爱幼护幼育幼。老幼双方,损害哪一方,都不是人性的作为。还有那个割自己肉为老人吃的孝妇,听起来很受人尊敬,但,自己的肉,又能割几次呢?下次老人还想吃肉,如果没办法继续割,是不是算不孝呢?

  至于说端午源于古代祭祠,这个是很有可能的。或者,在屈原之前真的长期有类似的祭祠活动。屈子投江而死以后,人们就用以前图腾祭祠的方式来祭祠屈子。我们宁可把百越人祭祠对端午的影响,仅局限于祭祠的程序上,至于端午的精神,我们说,还来自于屈原。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有许多内容需要考证。有好多事情,现在很难说清。有些事,古文化专家学者才能考察的资格。但,我们关注的是现在端午节的内涵。中国人过端午,应当有个明确的说法。我们觉得,这端午,还是要确定为纪念屈原。用这位古代先贤,来教育后人,继承和发扬千百年来中国人所崇尚的爱国、忠贞、高洁和不息求索的精神,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屈原,中国古代伟大的政治家、文学家。屈原的事迹,深深地镌刻在我们的脑海里。屈原的爱国、忠贞、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高尚精神,哺育了一代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至于他那些闪耀光芒的诗篇,更成了中华民族精神中重要的基因。在端午节到来的时候,我们向着奔流不息的汩罗江说:屈原的精神,万古流传!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是我们纪念投江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

  在这天,家家都要包粽子。赛龙舟!你肯定想问为什么吧?我来告诉你。因为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

  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不过是纪念伍子胥的.!伍子胥是个楚国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所杀,后来伍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帮助吴国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伍子胥挖掘坟墓用鞭子打楚王,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素材大败,越王勾践希望讲和,夫差允许了。伍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伍子胥宝剑,伍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居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取下了伍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也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而现在,我们正在吃食饼筒,看龙舟赛,纪念先人。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1-20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10-19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7-14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06-22

端午节作文07-05

端午节的作文(精选)01-13

端午节作文[精选]12-06

端午节作文12-08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