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端午节作文集锦十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作文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端午节作文 篇1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几千里也;怒而飞……——庄子
你因怒而飞,你的精魂飞入湘水。
你的灵魂顺随你的信仰漂流,让人们看到你的正义与气节、你的哀丽与豪壮。
那天,五月五日,你立于江畔,刚毅的脸上写满了无畏,大风吹开了你的三千愁丝,你腾舞飞扬的衣衫宛若一面坚韧不拔的旗帜。黑色的江水狂傲地在你脚下翻滚,你握紧了手中的青铜剑,万千感慨澎湃胸头。
曾经,你在一首诗中把风、雨、雪、电、云、月作为自己的侍从,让凤凰和龙为你拉车,在太空中任意驰骋,追求自己的理想。而如今物非人是,所有的一切梦想全都已破灭,冥冥之中,哪里才是最适合自己的位置呢?或许自己本不该踏出茅庐;或许平静稳定的生活才最适合自己,而自己也应该守在适合自己的位置上,为人们、为历史创作精华,繁衍文化。
贼兵的呼喊声由远及近,是该做出选择的时候了。一江乌水折射出了生命最后时刻的空虚与充实、肮脏与华丽。
你的思想定格:如果真理和信念需要流血牺牲,那么我愿付出自己的生命;其实生命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却裹满了虱子。
于是,你就把自己作为一个高洁的化身呈现给世人:无论遇到了怎样的状况,正义与气节是最神圣的,是最值得去维护的。
贼兵的呼喊声到了近前,你回头望了最后一眼国破下的山河,而后高呼:“长大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纵身跳入了为你而愤怒的江水中,瞬间,一江乌水空明澄澈……
湘水悠悠,无数的水鬼,冤缠荇藻怎能洗涤得清清,千年的水鬼唯你成江神,非湘水净你,而是你净湘水。你奋身一跃,所有的`波涛溅起,汀芷蒲兰流芳到现今。
我想,你本来就是一条鱼,一条心胸宽阔、志向无边的鲲鱼,后来化为大鹏鸟,你的心胸、志向、理想依旧宏伟无边。而现在你又回到了水中,回到了原来就属于你的位置上去,成为灵台空明澄澈的真神,默默地为人们指引着前进的方向,为人们树立高尚的信仰。
于是到了后世,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想家,有岸的地方楚歌就四起,你就活在歌里、风里、水里——梦逍遥。
端午节作文 篇2
在地大物博,历史悠久的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而我最喜欢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有些地方的人们挂菖蒲,艾草,据说可以驱除蚊子等害虫。端午节必不可缺的就是包粽子,有糯米粽子,赤豆粽子,还有火腿粽子等等。记得一年端午,我们家自己包粽子,我也参与了一回。可惜技术水平实在不高只好做旁观者了。看着妈妈熟练的.动作,心里真是有佩服又羡慕。粽子包好了就可以下水煮,随着开水沸腾而冒出来的水蒸气飘荡在房间,让房间充满了竹叶和糯米特有的清香。馋的我直流口水。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想去拿了,妈妈在一旁直笑我是个小馋猫,但还是帮我将粽子剥开,蘸了白糖给我吃。还告诉我,端午节吃粽子的由来,原来是古时候人们为了不让鱼儿吃因为爱国而投江的屈原的尸体,而将粽子扔进了江中。听着妈妈的讲述,我不知不觉又吃了一个粽子,觉得好甜好甜。
几年过去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节奏加快了,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还是没有改变,只是现在的粽子都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的方便并且选择的品种也多。但是吃着粽子总是怀念那一年满屋子的清香……
端午节作文 篇3
今年端午节,我过得十分快乐、充实,在家里我做了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此时帮忙奶奶包粽子,所以我觉得这一年的端午节十分有好处。
早上,我奇迹般地起了一个大早,发现奶奶在包粽子,我走上前去问:“要我帮忙吗?”奶奶笑眯眯地说:“如果你实在要帮也能够。”我十分开心,搬了一个小椅子坐在奶奶身旁,只见奶奶很熟练地把蒸煮过的粽叶拿在手里围成一个半圆锥形,把淘过的糯米灌入粽叶里,迅速地裹了起来,此时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粽子完成了。我不禁问奶奶,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奶奶说:“包粽子、赛龙舟、做香嚢,还有喝一些黄酒啊,吃“红”啊……”“哇!有这么多”我大叫起来,奶奶一脸笑意地说,我再给你讲讲包粽子的由来吧。”
五月初五,在楚国即将灭亡之时,屈原是个十他爱国的文人,见到自我的国家即将灭亡,就饮下了最后一杯酒跳入汨罗江自尽了,人们为了纪念他把粽子扔入江中为的就是不让鱼虾吃掉屈原的尸体,同时还每年在江河里举行隆重的赛龙舟。就这样人们代代相传,端午节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我听得十分入神,原先端午节还有这样一个不简单的故事。粽子包好了,满屋都是粽叶的香味,今年的粽子,奶奶包了两种口味,有红豆蜜枣味和咸肉味的,尽管我没有成功的`包好一个粽子,可是我帮奶奶做了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所以当我剥开粽子,深深地闻了一下这裹着粽叶香气的糯米粽子,咬下一口满口香气感到真是好吃,因为这个粽子里有我劳动的一份噢!
这个端午,让我足实长了知识,让我真正体会了这一年的端午节是一个“浓情搞笑端午节”。
关于端午节的作文(5):
端午节作文 篇4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同时,也是我的生日!
大约在我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生日”这个概念突然闯入了我们幼稚的头脑。第一次知道,除了过年以外还有一个自己如同期待过年一样期待的日子。而且,那个日子只属于自己,是别人向自己祝福的日子。过年是鞭炮齐鸣,举国同庆。可过生日不放鞭炮,也没有过年那么隆重。但是,过生日似乎更温馨,更甜蜜。就像一股涓涓细流,轻轻的从心房淌过,旁人只能看着你并向你微笑,那份舒心只有自己才能体会到。
童年的那个时候,也不知道是谁第一个把“生日”这个词引入我们纯真的生活。下课后几个小伙伴围坐在一起,用甜美天真的童音问:“你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或者“你是哪天生的?”对生日的讨论,就像一阵龙卷风,一下子就席卷了我们的世界。
也曾有小伙伴歪着脑袋,一双水汪汪的眼睛期待地盯着我,问我的生日是什么时候。我总是让他们很失望,因为我总是对着他们的每次询问无奈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啊!太年幼的我,那时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日呢!
可是,好奇心是谁都有的,哪怕是三五岁的孩子。问我的人多了,我便对“生日”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放学后背着书包屁颠屁颠的跑回家,拽拽正在厨房切菜的妈妈的衣角问:“妈妈,我是哪天生的?”妈妈停下手里的活,温柔地告诉我说:“你生在端午节”。
端午节?我的生日居然是个节日耶!
从此,当小朋友再讨论各自生日的时候,我总是声音宏亮地告诉他们,“我生再端午节!”自豪感藏不住地直往外冒。随着他们“哇啊——”的一声,自己的虚荣心耶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的才知道,原来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屈原再农历五月初五举身赴汨罗,却又有千千万万条新生命再农历五月初五这天诞生。一条生命的结束,又有许多条生命自此开始。屈原的祭日成了我(们)的诞辰,是生活的戏剧性还是历史的昭雪?应该是对恶势力的极度讽刺吧!我相信,一个屈原倒下了,必会有成千上万个“屈原”再站起来!
祭日,我们用一些特殊的方式让记忆更加深刻。而作为节日和生日,它则是热闹和快乐的。
端午节当天,我和妈妈去商场采购。看到许多的柜台里都摆满了各种各样口味儿的粽子,有红枣的、蜜桃的、杏仁的、核桃仁的,数不胜数。柜台前,妈妈们领着自己可爱的孩子,在售货员的介绍下仔细的挑选,我看到一个约莫五岁的小男孩,盯着柜台里的粽子直咂嘴巴,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小时候每逢端午节家里总会吃粽子,但那时候的粽子不是商场买来的。而是去菜市场买来粽叶,再去米市买些糯米。然后一家人围着一小盘糯米,用粽叶慢慢的包。主料:糯米。配料:亲情、勤劳、耐心、温馨。品名:幸福粽。
我所在的城市,当地人有个风俗习惯,就是在端午节这天会给孩子手上栓一根五色绳。所谓的五色绳,就是用五种不同颜色的同缝纫线差不多粗细的线并在一块儿组成的一个较粗的绳。因由五种颜色的线合并而成,故称“五色绳”。为什么在端午节这天要给孩子系五色绳呢?作为这座城市的外来人员,其中的原因我不得而知。只是听买五色绳的老板说,在端午节给孩子系上五色绳的话,孩子不吵、不病、好养活。一根绳子就有如此的功力?当然不可能,那只是父母的一种期望、一份寄托罢了。
在从商场回家的途中,妈妈说给我也买一根五色绳,我经不住诱惑也去买了一根。倒不是我也相信老板们的说法,而是它的颜色确实好看,很想民间刺绣用的花线,很漂亮。随后妈妈和我又去定做了一个蛋糕,我的本意是今年就不用什么蛋糕了,一家人弄桌儿酒菜就完了。可妈妈爸爸却很坚持,一定要做一个,还说什么这可能是我在家过的最后一个生日了。是呀,马上就要毕业了,以后的生日我还指不定会在哪儿更什么人在一起过呢!像现在这样更家人在一起过生日的这份惬意可能以后也很难再体会到了吧?
去年我听说日本在和我们国家争端午节这个节日,要把端午节定为他们国家的法定假日。我们中国人当然是不能容忍他们这么做的,但是我就想过,我们向日本挑战的最好方法就是,让全国人民都端午节重视起来,拿出过年的那份热情来庆祝端午节。那么,日本的谬论就会不攻自破了。没想到我去年的愿望在今年就成为了现实,从今年起,端午节成了我们国家爱的法定假日——节日当天放一天!我们用实际行动回答了日本!
晚上,爸爸值完晚班回来,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点燃蜡烛唱起生日歌。烛光在每个人脸上摇曳,其乐融融!
节日是生命的盛典,生日是生活的点缀。端午节,让我们一起祈祷吧。为祖国祈祷!为十三亿同胞祈祷!也为自己祈祷!
端午节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每至此时,人们自然想起赛龙舟、吃粽子,也更会想起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但是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习俗。
小的时候,最喜欢的节日就是端午节。端午节正值花开四溢的时间,每每端午节的前天,我们都会去各家采摘花朵,端午节当天,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的就是能用放满花瓣的香水洗脸,尤其是女孩子,觉得那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想象着自己成为一名花仙子,那真是一件特别开心的事情。端午节,还有一件开心的事情就是可以吃到大大的透明的鹅蛋,一般只有端午节才可以吃到的哦!
慢慢长大,才知道端午节的真正含义,在学校里学会了《离骚》,也知道了屈原。屈原的家国情怀是端午节的灵魂,而他“行泽吟畔”、“上下求索”的高尚爱国主义情操,则穿越了浩荡的历史长河,凝聚了千年的岁月沧桑,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图谱和群体共识。
长大离开家之后,我才知道,端午,不仅是一个时间节点,更是一个符号。因为端午,家庭亲人间的纯朴情感被激发,渴望团圆;因为端午,外地儿女的真挚呼唤被释放,期待见面。此时此刻,端午是一种象征,是五千年民族文化沉淀在每个华夏儿女血液里的.不变的因子,是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精神世界里永恒的记忆与牵绊。有了它,亲人就会紧紧相连,依依相守。我们吃着飘香粽子的同时,更唤起了对端午历史文化的记忆,追溯先哲们的伟岸精神,激发和培育自己的家国情怀。
端午节作文 篇6
自屈原投江以后,他一直被人们所怀念,我也不例外。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人物,将屈原投江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每年的端午节,人们都要佩戴花花线、荷包,喝雄黄酒,还要吃粽子和赛龙舟,这种习俗已经连续了两千年之久,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屈原以自己强烈的爱国之心和嫉恶如仇、洁身自好的高风亮节,赢得了后人对他的永世敬仰!
屈原,生于战国时期,楚国人,有一段时间深得楚怀王的赏识。楚怀王对他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屈原此时就有了一个实施美政的计划:上有一位举贤任能的君主,下有一群竭智尽忠的臣子,国家就能富国强兵,而且屈原认为他一定能实现他的政治理想。看到这里,我不禁敬佩他远大的志向和无比耿直的性格。然而好景不长,不久便遭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从而在楚怀王面前造谣,说屈原的坏话,令楚怀王渐渐疏远了屈原。屈原绝望了,流落江湖。但是他依然关心着楚国的一切。
当楚怀王决定与齐国绝交时,屈原不顾自己已经没有了官职,穷困潦倒,毅然决定亲自去齐国说明,但是,齐国已经没有人相信他了,他无功而返,伤透了心。后来,楚怀王又放走了秦国人质张仪,更令屈原悲愤不已,不顾自己的处境,径直去宫里参见楚怀王。但是,做出来的事又怎能收回去?屈原又一次失望了。
楚怀王死后,顷襄王把屈原彻底流放了。可怜的三闾大夫,身形憔悴,面容枯槁,然而还是一片赤诚,把整个的心思放在了对国家的挽救上。可是事情并不像他所希望的方向去发展。结果是,不久秦国便挥兵南下,攻破了郢都,屈原看到楚国已经无可救药了,在绝望和悲愤之下,高声呼喊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投进汨罗江,自尽了。这更令我悲伤不已,感动不已。悲伤的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就这样去世了。感动的是因为屈原一颗火热的爱国心!
但是,正因为这样,让我认为屈原并不应该死。如果他听了渔夫的劝告,能够忍着巨大的痛苦,不再那么锋芒毕露遭人嫉恨,楚国也有重建的可能的。但是,傲骨铮铮的屈原终究是忍受不了内心的痛苦,投江自尽,让楚国再无回天之日。
我同情屈原,我敬仰屈原,我歌颂屈原,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之际,我不由得深深感叹:屈原之死,悲哉!壮哉!惜哉!真可谓是: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端午节作文 篇7
端午节流行于布依、汉、仡佬、土家、壮、侗等其它民族地区。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还被称为端阳节和重五节。可又有一些人认为,端午节也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的少数民族为了纪念龙神的节日。
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内容。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再把粽子投进江河,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肚子,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每逢端午节,人们会将屋子里打扫的干干净净,在厨房里洒满了雄黄水,是为了用来杀死毒虫与防止毒虫卵生。
许多风俗都会与“五”这个数字联系在一起。大人有红、黄、蓝、白、黑五色线系在儿童的脖颈、手腕或足踝上,名称长命线。各家需插“五端”: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舟花。而南方过端午节要食“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还是北方,这一天要用雄黄酒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端午节的习俗说都说不尽,不过这有首儿歌就是总结:“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作文 篇8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节日,而在这一天,差不多家家户户都会吃上一个大大的裹蒸粽,而在我的家乡,最兴的就是自己包的裹蒸粽了。
一个清晨,雾还未消散,眼前的一切都是朦胧的。而符里的人们已经开始忙活了,每一户人家都抬出一个差不多一个大人身高的大铁锅,而我们这些小孩子,望着这么个大铁锅,都张大着嘴,发出“哇”的一声,而过了几年这样的端午节,我们也就不惊奇了。
大人们在屋里忙里忙外的.,厨房的灶放着几个大圆盆,都是一些红豆和糯米之类的。开始包裹蒸粽了,大人们把些冬也先洗得干干净净,然后把红豆、糯米等放在底下,中间再放一块甘香可口的猪肉,表面再铺多一层糯米就已经完成了一半,而最后呢,也是最关键的一步,那就是包扎这些可爱的金字塔壮的裹蒸粽了,如果扎得不好,那么在煮的时候,裹蒸粽就会散掉,走失了里面的精华,那就不好吃了,大人们拿出一条草绳,紧紧地捆绑着裹蒸粽,在最后,也要再紧紧地打上一个死结。
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接下来就是煮裹蒸粽了,大家都提着一桶桶的水,往刚刚的大铁锅倒,而我们这些小孩,也都来帮忙,提着小一点的桶,很快,大铁锅就已经装了一半水了,开始往里面刚裹蒸粽,每一个人都从屋里拿出一张小木凳,在大铁锅面前,这一刻,是最为温馨的,这一蒸,即使十多小时,而且不时要往锅里倒水,以免干水,大家在铁锅前有说有笑的,火光中满是大家欢乐的笑声,等待着这些裹蒸粽的我们,或许享受的即使这一刻,这个过程,而不时成果。
裹蒸粽蒸好了,一拉开大铁锅的盖,那种香味真是无法言语,从村头飘到村尾,整条村都是裹蒸淙的香味,大家迫不急地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这种美味是外面买来的裹蒸粽吃不到的。
已经好几年没回家过端午节了,真怀念啊!真想再过一次。
端午节作文 篇9
从小到大,我过过许多次端午,但惟独这一次最令我难忘。
今天,班级里开展了名为“香袋飘万里,情谊暖人心”的十分钟主题队会,内容可丰富了!有知识竞赛、观看香袋图片、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最让我感兴趣的还是制作香袋了。
在队会进行了五六分钟后,主持人说:“现在在让我们来制作香袋吧!”我便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开始忙活。我先将两块边长为10厘米的正方形花布翻到反面,准备将他们的三条边缝合起来。于是,我便开始穿针了。可没想到,第一步就遇到了麻烦,线头总是理不齐,根本穿不进针眼。我穿啊穿,穿了好多次还是无济于事。后来,我留意观察了一下别人,发现了窍门,便先用舌头舔了舔线头,再用手捻了捻,果然一穿就穿进了。我小心翼翼地开始缝合,可是由于我是第一次缝,还没缝几针就被扎到了手,痛得我差点跳起来,还好没有出血。把三面都缝起来后,我将布口袋翻了过来。然后,我将一小袋香料粉撒到了棉花上,又将棉花塞入布口袋。最后,我完成了最后一次缝合,将线穿在袋口上,打了个死结固定好,一个香袋就这么做成了。这时,主持人刚好叫停。
最后,又进行了展示香袋,朗读慰问信等环节,但我还是更钟情于制作香袋。这既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又能给灾区同胞带去温暖,多么有意义呀!这真是我最难忘的端午!
端午节作文 篇10
听到大人们说:“撑伤节”,快到了。我的心里就开始兴奋,因为那是最快乐的节日。
在我们的记忆中,端午给人的印象除了玩就是吃。在端午节期间,我们除了可以吃到新鲜的花生,还有让人记忆深刻的粽子呢?
包粽子也是端午的保留节目之一。妈妈和奶奶总会买了好多的粽叶,用水少泡着,洗干净码好。粽子的馅一般是糯米,在我们家乡糯米要用彩色的植物汁液浸泡2—3小时后,捞起来再配上火腿、红枣等,煮熟。然后在妈妈和奶奶的一阵灵巧的忙碌之后,我们小孩便馋猫般围着蒸笼转,等待粽子出笼时刻的到来。
长大了念书才知道,包粽子的习俗和我国历史上的爱国诗人屈原有关呢?据说屈原跳入汨罗江后,群众为了不让水里的鱼咬着诗人的身体便做了好多的粽子,扔到水里。这样鱼儿有的吃就不会伤害到诗人了。于是,为了保护并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来有了更为热闹的“赛龙舟”。
我们村没有“赛龙舟”的比赛,但是我们小伙伴会一起分享自家的`“粽子”,也是一件幸福的事。今年,妈妈说:“没有彩色的粽子了,因为天气太干山上的彩色叶都干枯了。”可我并不难过没有彩色的粽子,我坚信白色的粽子一样的香甜可口。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7
端午节作文[精选]08-02
端午节作文[经典]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