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作文

时间:2024-09-29 02:41:37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汇编五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热门】端午节的作文汇编五篇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6月12日 今天是端午节,妈妈给我讲了很多关于端午节的故事。

  传说端午节是用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屈原是春秋时期的'楚国人,他对国家很忠心,却被流放异乡,最后屈原在悲愤中投江而死。

  老百姓们怕鱼虾吃掉屈原,把米团投入江中,并且划船寻找屈原,这就是端午节吃粽子和划龙舟的由来。 发展到今天,因为为立夏的节气相合,端午节还有放艾草、吃“五黄”的习俗。

  今天晚上,外婆会烧黄鳝、黄鱼、咸鸭蛋等好菜给我们吃,爸爸还会跟外公一起喝黄酒呢。 听了妈妈的讲述,我终于明白,上周日学校为什么给我们发粽子和咸鸭蛋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闪耀的不仅仅是黄金。

  众所周知,黄金闪闪发光,价值连城。但是只有金子才会发光吗?不,诚实是同样闪耀的东西。

  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当我们还在蹒跚学步时,正是他们在我们心中播下了诚实的种子,告诉我们“狼来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诚实可信,不要说谎。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是我们的父母让我们在童年时成为一颗好种子,我们可以在成长中生根发芽。相反,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学会了撒谎,他的生活就不会完整。这足以突出诚实对一个人生活的影响。

  诚实不仅对一个人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一个国家和民族也至关重要。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主持变法。然而,由于当时的激烈战斗和恐慌,为了树立威信和成功改革,商鞅下令在南门外竖起一块30英尺长的木头,并公开承诺:谁能把这块木头搬到北门,谁将得到12两的奖励。人们说了很多,但他们不想尝试。商鞅把奖励提高到52两,最后有人试图把木头运到北门。商鞅信守诺言,当众给了他五十两黄金。

  商鞅看似有趣的举动在人民心中树立了威望。“大众的'世界。在群众的支持下,商鞅成功地进行了改革,帮助秦统一了中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诚实是多么重要,它对我们国家的事务是多么重要。

  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件往往显示出相同的真理。

  美国开国总统华盛顿小时候不小心砍倒了他父亲最喜欢的樱桃树,但他并不担心受到惩罚和欺骗父亲,而是诚实地向父亲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可以看出,诚实之风早已吹进年轻的华盛顿的内心,使他成为一位道德高尚的总统,并在总统生涯中赢得民心。

  曾经有一个故事深深打动了许多人。

  在早期,很少有外国人踏足尼泊尔喜马拉雅山的南部山麓,但后来,许多日本游客来到这里,据说是因为一个少年的正直。一天,几个摄影师邀请一个青少年去买啤酒。这个少年花了3个小时买啤酒。第二天,少年又给他们买了啤酒。这次摄影师给了他很多钱,但是他第三天没有回来。摄影师都说这些青少年骗了钱。晚上,年轻人回来了。

  原来这个少年只买了4瓶啤酒。为了许诺,他爬了另一座山,过了一条河,然后买了6瓶啤酒。但是当他回来的时候,他打碎了三个瓶子。他哭着拿出碎玻璃,把零钱还给摄影师。每个人都被感动了。从那以后,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这里。

  这个少年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想到任何奖励,他只是以一颗真诚的心对待客人。正是这种真诚打动了人们,也是这种真诚带来了商机。

  古今中外的例子太多了。总而言之,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不说谎,不违反合同,忠于外表,说实话,做实事。“一句话不能跟在一匹马后面。不仅他人需要诚实,自己也需要诚实。承诺和许诺,不要欺骗自己或他人,不要为了利益而违背良心......

  诚实是雨,洗去人们心中的灰尘。

  诚实是雪,震撼着人们虚伪的灵魂。

  诚实是一面镜子,折射出人们背后的影子。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粽子香,香厨房。艾草香,香满堂。”端午节到了,按照中华民族的民风民俗,端午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猜灯谜等。今天,奶奶教我包粽子。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根据馅的不同,花样也多:豆沙粽、鲜肉粽、八宝粽、红枣粽、蛋黄粽、火腿粽等。

  奶奶是包粽子的能手。瞧,她熟练地把两片箬竹叶一扭,尖角“畚斗”的形状就出来了。然后,她往“畚斗”里装米,又用手压实,多余的粽叶按下,做好盖子,最后用绳子捆紧,三下五除以二就包好了一个粽子。

  我看得入神了,也想学包粽子。我拿起一片箬竹叶,一扭,嗨,也成了一只尖角畚斗!挺简单的嘛!我得意洋洋地给奶奶看。“错了!”奶奶放下手中的'粽子说,“包粽子是有讲究的,你看,这箬竹叶光滑的一面是正面,颜色绿一些;粗糙的一面是反面,颜色浅一些,柄茎突出。包粽子时,要正面朝里,反面朝外。”奶奶一边说一边放慢速度给我做示范。

  等我学着把尖角畚斗做好了,一勺一勺往里面装糯米,中间放了香香的火腿咸肉馅,再盖上糯米,想用箬竹叶包上,可糯米像淘气的孩子老往外钻。怎么办呢?“傻孩子,一口气吃不了大胖子,你米放得太多了。只要放八成满就可以了。”奶奶帮我倒出一些米,接着用右手掌心把“畚斗口”多余的箬竹叶压下,当作盖子盖上,右手按住盖子,倒过来,把长出的箬叶按在粽子外表面,最后用绳子捆紧!这一步是最难的。我看一步学一步,看一步学一步……试了好久好久,终于包出了一只长有四只角的粽子了。

  我又包了第二个,扎绳子时突然想起忘了放馅,只好拆开箬竹叶,重新放,这回我放了一个大大的红枣馅。要盖“盖子”了,我又请奶奶帮忙,奶奶告诉我:“包粽子时米一定要压实,绳子要捆紧,这是需要力道,需要反复练习才有的经验,你多练多包,总会有进步的。”

  是的,学做任何事都需要多练。我一边包一边学,包了一只又一只,慢慢摸索出了一点经验。这真是熟能生巧啊!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锅里煮。一个多小时后,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箬竹叶,咬一口,真是又黏又甜。

  这个端午节,我不仅学会了包粽子,品尝了粽子的美味,还懂得了好多好多。这个端午节,我过得快乐又有意义。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由来传说一纪念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源于纪念孝女曹娥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嫦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由来传说二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他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初五,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不已,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每当端午来临时,每当粽子飘香时,总少不了一番趣味!

  端午是有趣的。在端午来临前,人们就开始包粽子。我奶奶可是包粽子的高手,一些普普通通的粽叶,一些普普通通的糯米,一根普普通通的绳子,在奶奶的手里,翻来折去,最后打上结,一个正三角形的粽子就完工了。不一会儿,桌上就出现了许多粽子,远远看上去,粽叶嫩得发亮,漂亮极了。粽子下锅了,煮粽子大约需要一小时,我静静地坐待着,聚精会神地看着。毕竟我只是一个五岁的孩子,因为太困坚持不住,就蹲在地上睡着了……

  乍时,一股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醒了过来。只见竹篮里放着一些热腾腾的粽子,我立刻站起来,跑到竹篮边,拿起一个粽子,烫得我来回走动。我把粽子放在桌子上。粽子冒着热气,散发香气,粽叶上还有点点水珠。我小心翼翼地剥开墨绿色的'粽叶,

  只见洁白的米团里仿佛嵌着几颗深红油亮的玛瑙,很是好看。

  我一口咬下去,米团黏而不腻,像雪从口中划过,只留下淡淡的清香。粽子实在是太好吃了,吃得我嘴上都是糯米,像一只大花猫,奶奶看到我这个样子,不由得笑了起来,我不知道奶奶为什么笑,就也跟着笑了起来。

  在父母的那个时代,端午是忙碌的,因为麦子熟了,该丰收了,于是,人们纷纷拿起镰刀,只顾收麦当然没有干劲儿,所以来了个“割麦比赛”。“三——二——一,开始!”大家你追我赶,耳边不停传来“嘶嘶”声。他们的手变黄了,大汗淋漓,心里却是喜悦的。他们深情地望着一望无际的天空,露出了甜蜜的笑容。

  端午是忙碌的,端午更是有趣的!

【端午节的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05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3-30

端午节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日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