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4-09-21 16:53:30 端午节作文 我要投稿

【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六篇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端午节作文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端午节作文锦集六篇

端午节作文 篇1

  今天是端午节,我们一家坐在圆桌旁,讨论着怎样过端午节,忽然,我想到一个主意,就说:“我们自己包粽子,自己吃,怎么样啊?”“好!”爸妈齐声回答。

  我们把包粽子的外壳,去买来,就开始包粽子了,先把洗净的糯米放入盘中,再加上辅助材料,进行搅拌,等白色的糯米变成黄色就行,再把壳包成一个造型,把糯米放进里面,压一压,再把另一个角上多出来的'一点壳把它包到里面去,就可以了,一个粽子完成了,最后,告诉大家包粽子可难包了,包的不好就要露馅,而且要掌握技巧,我可不会包,妈妈会包,我就学着妈妈的样包来包去,(停,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是乱包,但是我还是通过了这关。)根本就不会包,但是,还是混进了锅中,盖上了锅盖,就开始煮了,一分钟、二分钟、十分钟、四十分钟……,哎,终于煮好了,没等妈妈拿上来,一阵香气已经不由自主地向我扑过来了,妈妈把粽子端了上来,我连忙抓了一个,就开始吃,吃一个,两个,这是,爸、妈突然大笑起来,我很奇怪,他们为什么笑,爸爸说:“你自己看看镜子。”我走到镜子面前一看,呀!我变成了一个小花猫。

  希望端午节永远留在我身边,这样天天可以吃到美味可口的粽子了。

端午节作文 篇2

  6月18日,距离端午节尽两天,位于山东青岛平度市凤台街道的德龙舟敬老院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交运集团平度分公司的10余名自愿者带着各种口味的粽子早早的`赶到这里,陪老人共度端午佳节。

  活动当天,青年志愿者们分工明确,有的亲手为老人们煮粽子,有的帮助老人们收拾卫生,有的陪老人们拉呱唠嗑。“这粽子真香,难为这些孩子们了,经常来看我们,还给我们带好吃的,谢谢你们了”。正午时分,当志愿者将剥开皮的粽子放在李奶奶嘴边时,已经年过八旬的她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据了解,自20xx年交运集团平度分公司与德龙舟敬老院达成帮扶对子以来,公司每年都会定期组织青年志愿者到敬老院开展尊老、爱老、敬老和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端午节作文 篇3

  傍晚时分,去书报亭买杂志,一转身看见路边一中年村妇推着自行车,车头上挂满了颜色造型各异的香包,看了一眼,泪水已涌出,心里想念了一个人---奶奶。

  奶奶已经去世120天,好像是昨天的事情,又好像是很久很久以前,去世前一个月才过完89岁生日,每年的端午节前,奶奶都会做很多很多香包送给她的儿女、孙子们等等,不会落下一个人,包括去年我的还未结婚的老公,奶奶是个脑筋极为睿智清晰的老人,大事小节从不会忘记关照想起任何人,在世时,我周末回家,会和父亲一起回去看看她,她总是一个人盘腿坐在炕上,要么在剪窗花,要么独自玩花牌,或者就伸长了脖子往外看,门口路过的人她都看得清也时不时问候和人家搭句话,又或者自言自语。总之她的孤单寂寞你是看不出来的。见我们回来了,高兴的说东说西,因为耳朵背,总是听错话会错意,搞得我们都哈哈大笑,自己也笑了,笑的很好看,很可爱,妹妹总说我奶奶长着两个梅花酒窝,笑起来酒窝突显。

  人生无奈无常,尽管父亲是医生,也还是竭尽全力终未能挽留住我亲爱的奶奶,父亲应该是奶奶最爱的一个儿子吧,在病危弥留之际,奶奶知道自己不就要离开,但是人的求生欲望依然强烈,叫父亲到病床前,“说她有钱,让父亲给他转院,你是个医生怎么也不着急?”我可想而知父亲的内心是怎样的痛苦与无奈,自己的母亲在眼前向自己发出求救,可是脏器已全部衰竭,一切都无济于事。病床上奶奶的样子犹在眼前,我恨不能变成孙悟空,吹一口气,奶奶就会好起来。然后将时间永远定格,我不要再长大,奶奶也不会老去。

  现实到来了。新年悄悄地快要到来临时,奶奶走了!天寒地冻,我们为奶奶送行。

  直到现在,我时常周末回家不由自主地就提醒父亲,“我们回老家看看奶奶吧!”话音未落,父亲的表情已有变化,我才清醒的意识到,奶奶,我这一辈子也不会再见到了,奶奶去了天堂,一定和爷爷在一起吧!奶奶嫁给木匠爷爷,生养11个子女,很漫长的一生在爷爷走后30年去了爷爷去的地方团聚了。我们应该感到欣慰,可是我的泪为什么总也不能停止呢?

  端午节不远了,街上卖香包的.人越来越多,麝香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城市,浓浓的、香香的、我感到亲切。

  天天,每每黄昏时,我就来到街边,寻找卖香包的人和香包。远远地看见了挂在车头上的许多香包,仿佛看见了在天堂的奶奶,微笑着,依然是梅花酒窝。

端午节作文 篇4

  端午节快到了,我在家跟着奶奶学习包粽子.

  我们先把昨天晚上泡的糯米拿出来,再把芦苇叶放在锅里煮3个小时左右拿出来,再去超市买蜜枣和花生,然后就开始包粽子了.

  首先拿起芦苇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型,不要把叶子用完(等会还要把粽子包上呢),然后我们往里面放一点糯米,再把蜜枣放进去再放一点糯米,再把花生放进去,把口填满把边上的粽子叶扣上去,用线或叶子把粽子包上再系上.经过这番忙活后我们的粽子就成型了,像一个三角形.注意:一定要系紧不能太松,太松的话会在煮粽子的时候松开,整锅粽子就会变成一锅糯米汤了(我就办过这事,把奶奶搞的哭笑不得.)千万不要像我学,包得那么松,变成了一锅粥.

  接下来就是最关键的时候了,我们包好的粽子要下锅了.煮的时候先开大火煮滚了以后用小火煮,煮2~3个小时就可以出锅了.如果喜欢吃肉的'可以用上面的方法再做肉的一样很好吃.

  吃粽子是为了纪念我们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现在粽子成了我们的传统食品,现在我仿佛又闻到了阵阵飘来的粽子的香味,听到奶奶喊:“吃粽子了……”

端午节作文 篇5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五”与“午”通,“五”又为阳数,故端午又名端五、重五、端阳、中天等,它是我国汉族人民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必不可少的活动逐渐演变为: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解放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至于挂菖蒲、艾叶,熏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则据说是为了压邪。尽管端午节年年过,但是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却不甚清楚,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诸说。

  端午节的来历之一:纪念屈原说。此说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和北周宗惊《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汩罗江,死后为蚊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又传,屈原投汩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看来,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与纪念屈原相关,有唐代文秀《端午》诗为证;“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节的来历之?河?紊袼怠4怂党鲎远?骸恫芏鸨?贰4呵锸蔽夤?页嘉樽玉愫??乐?螅紊瘢?廊税Ф?乐??视卸宋缃凇?

  端午节的.来历之三,龙的节日说。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祖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蛟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端午节的来历之四:恶日说。据《史记》记载,孟尝君田文生于五月初五,其父曾令其母遗弃田文,理由是这一日生的孩子要害父。东汉《风俗通义》也有“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的说法。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桔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

  端午节的来历之五:夏至说。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权威性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竞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斗百草”、“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岁时风物名著《岁华纪而》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当中夏。”也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由此看来,端午节的最早起源当系夏至。

  端午节的来历之诸说纷出,而以纪念屈原说影响最为广泛。由于屈原的人格伟大,诗艺超群,人们也愿意把这一纪念日归之于他。

端午节作文 篇6

  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二千多年的旧习俗,中国人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这里有着不少的传说,最著名的的就是为了纪念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民族诗人屈原。屈原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两千多年来,每一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大人影响的不断增大,始于春秋战国的端午节也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节日。

  过端午节,中国各地有非常多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游百病,佩香囊。

  悬钟馗像:钟馗捉鬼,是端午节习俗。在中国中部的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钟馗与一个离奇传闻有关,相传中国唐代(618年-907年)的皇帝病中梦见一大鬼捉一小鬼而啖之,自称钟馗,醒后令画家吴道子描成画像,相貌凶残丑陋,以为打鬼、驱邪、除祟之用。

  挂艾叶菖蒲:在端午节,家家都以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称为艾人。将艾叶悬于堂中,剪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贴以艾叶,妇人争相佩戴,以僻邪驱瘴。用菖蒲作剑,插于门楣,有驱魔祛鬼之神效。

  赛龙舟:据说中国古代百姓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之后每一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01-19

端午节端午节作文15篇01-23

过端午节作文:家乡的端午节03-27

端午节的作文【经典】03-05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3-30

端午节作文07-05

[精选]端午节的作文12-29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08

(经典)端午节的作文01-26

端午节日作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