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时间:2023-07-12 12:01:45 观后感 我要投稿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观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1

  的确,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挑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感体验,出生在新世纪的我,见证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我看到奥运会上中国健儿矫健的身姿,为祖国感到骄傲;我看到“天宫课堂”太空授课成功,掩饰不住对祖国科技发展的自豪和喜悦;我还看到互联网已经触及千家万户,鼠标一点,指尖一触,便无处不达……

  我在这个发展迅猛的社会里,回首过去,又展望着未来。如何在这大时代的浪潮里求得发展,是我,更是未来的你,我们每个人都要思考的问题。

  首先,抓准时代脉搏,根据时代需求来完善自我,才不会落于时代。世界的发展用“一日千里”来形容也不为过,这个时代正在走向智能化,讲究高效,正在从注重简单的`实用性到满足多样化的精神需求发展着。身处科技人文发展不断登上新台阶的你我,唯有不断学习本领,掌握高精尖知识,才不会淹没在时代大潮中。

  与时代同行的路上,我们需要一颗强大的抗挫折之心。人生实难,作为青少年的我们,面对着生活中的风浪,又何尝不应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昂扬姿态去面对呢?

  然而,与时代同行并不是做一颗随波逐流的海草,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我们有着自己自由的精神、独立的思考,不会人云亦云,更不会迷失自我,误入歧途。待到你们18岁的时候,也希望你们在斑驳陆离的社会里能够明辨是非,守住底线的同时,更要担起引领时代风向的大旗。

  “后之视今,亦尤今之视昔”,无论时代如何变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追寻,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持,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坚守......当我们都明确自己的使命的时候,当我们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达到统一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在时代浪潮中奔涌向前了。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2

  3月23日下午15时40分,学校组织学生观看学习“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将三尺讲台放置在了无垠的太空中。与以往在教室课堂学习不同,应疫情防控要求,孩子们居家防疫,“停课不停学”,“教不停、学不停、爱不停”,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天宫课堂”科技探索之旅。下面是初二的小苹果们对活动的感悟与收获。

  登陆太空,一个遥远而美丽的梦,我们实现了。“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将相互配合进行授课,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重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还有航天专家科普火箭运行原理。太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上。每一次跨越都经历了航天人无数次的.计算和检测,以确保万无一失,中国航天技术师借鉴前人的技术,而且自主创新,中国的太空站将成为世界科学发展进步的平台,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航天现有八大系统,航天员系统,空间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监控通讯系统,着落机系统,空间实验系统以神舟七号,天宫一号为起点的中国空间站建设,中国的科技研究带来了更大的舞台。今天,航天员在太空授课,听着他的讲解,我感到有多少科学知识是我们不知道的?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液体球,液体球结晶外观像“冰球”实为热球;液桥实验是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空间站,水和油并没有自然分层……探索、揭露太空的奥秘,人类一定会在此方面更进一步。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3

  3月23日15时40分,“天宫课堂第二课”在我国空间站正式开讲。时隔半年,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生动精彩的太空科普课。我校40名学生在西藏自然科学博物馆现场参与了“天宫课堂第二课”西藏分会场活动。

  活动开始前物理老师杨志成为全体学生开展了地面课堂的活动,为同学们介绍、普及了有关宇宙知识、失重实验等一系列科学实验。学生们认真聆听、仔细观看、积极踊跃的参与到实验中,认真完成了各项实验。

  15时40分,“天宫课堂”正式开始,由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位“太空教师”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在轨介绍演示了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空间科学设施介绍与展示等授课环节,有趣的实验现象激发了学生们探索宇宙的好奇心,不同于平日里的“三尺讲台”,孩子们对于天外“最高”讲台的好奇与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同学们目光紧盯着屏幕,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天宫课堂”直播。

  最激动人心的是“天地互动环节”,我校初二五班旦增曲珍同学与初二六班洛桑念扎同学通过天地连线,实现了与宇航员直接对话。宇航员老师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耐心地向同学们解答了有关“太空上的月亮与地球上的月亮有什么不同”、“拉萨市海拔较高热水不能烧到100℃,宇航员们在太空可以喝到开水吗?”等问题,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获益匪浅,并立志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不断创造自己的人生辉煌。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4

  今天由三位航天员为我们介绍了他们的太空生活,原来太空也有厨房、卧室、健身区等,航天员老师通过视频带我们参观了太空家园。航天员需要面临离开地球后失重状态下的许多问题,肌肉萎缩、心血管功能下降,太空辐射,脸变胖等等,但科研人员用企鹅服来解决了这些问题,让肌肉受到压力,这种失重实际上是一种微重力,只要从入轨开始,微重力就无处不在。

  在介绍日常太空生活的同时,还介绍了太空科技,在叶光富叔叔的带领下,欣赏了细胞生长的研究成果,在显微镜下能看见失重的心肌细胞会神奇的一跳一跳地游动,航天员与各地学生代表通过天地通讯系统进行了视频互动,解答了许多与太空有关等问题,使我们对太空知识有了更全面等认识。

  在今天这样一个天宫课堂的'专题节目中,让我们看到了飞天等梦想已经照进现实,中国空间站首次发表各项成果在公开场合内,在今天开展的天宫课堂在未来也会系列化常态化,这使我很兴奋,我希望像今天这样等科普节目越来越多,拓宽我们等知识面。我希望,未来我也可以到太空上做实验,把我养的植物和动物带上太空去旅行。

  天宫课堂观后感

  天宫课堂观后感用热情探索太空文:酒衷豪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随着屈原的这首天问,人类,就开始了对太空的探索。它一直是人们所向往的领域,上个世纪......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5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爱科学、讲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20xx年3月22日下午,xx中学组织学生观看了“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相互配合给青少年带来的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

  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这些实验操作从遥远的太空传到地球上,一下子吸引住了广大师生好奇的眼球。大家眼睛紧紧盯着屏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当3位航天员老师展示讲解完一个实验,同学们总是自发的鼓掌。科学实验的开展与空间科学设施的介绍和展示,已经让一颗颗追逐航天梦想的种子在学生心里生根发芽,尤其天地互动环节,航天员真诚邀请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在地面同步尝试开展相关实验,将学生的情绪推向了高潮。观看完直播课后,我校物理教师冯永林还带领九年级学生结合空中课堂的实验,开展了实验课程。

  xx中学一直以来就注重学生科技创新素养的提升,近年来建设学校科技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科技活动室,为学生体验科学、探索科学提供场所,培养学生科技兴趣。“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此次观看“天宫课堂”直播,进一步激发了我校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动力,以梦为马,共同奔赴星辰大海。

【《天宫课堂》个人观后感】相关文章:

天宫课堂观后感12-23

天宫课堂观后感15篇01-09

天宫课堂2022的观后感(精选10篇)10-19

观看天宫课堂的观后感(精选7篇)10-19

2022年《天宫课堂》的观后感(通用12篇)10-19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12-13

观看天宫课堂学生的观后感(通用8篇)10-19

小学生天宫课堂的观后感(通用6篇)10-19

天宫课堂第二课直播观后感03-10

2022天宫课堂的观后感300字(精选30篇)10-19